天天看小說

第十四節 山莊夜話

在這生產力比較低下的唐朝五代時期,像山莊這樣自成一體的小環境,其他的問題方面都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吃,可以種植、打獵。穿,可以種麻織布。藥,可以上山採集。但只有一樣必須外來,那就是鹽。

食鹽,除了調味以外,最重要的還是生活中一旦缺了鹽,長時間不吃鹽,會使人渾身無力,多病,這主要是鹽裡的鈉離子是人體電解質平衡的必須物質,沒有鈉離子的攝入,會使人代理紊亂的緣故。

過去這山莊,雖然封閉,但畢竟沒有完全隔絕,山莊的人也偶爾要出山,到縣城市鎮,去賣掉自己的出產皮貨,淘換些食鹽和其他物品回來。

自從上次衆多山民來了山莊,人們都知道附近的外面已經成了戰場,周寶去買紙墨,又險些被官兵抓走。人人知道這外面是去不得了。況且,又是安頓新人,又是操練團勇。就算是偶爾那一家沒了食鹽,一是沒時間出去,二是也不願意冒險。都是東鄰西舍的借用一些湊合。這一來二去,很快很多家都出現了斷鹽的問題。

如今這山莊,尤其是新來的這些山民,那已經將山莊當成了靠山,山莊不僅僅是自己居住的地方,那還是自己的組織和依靠,是自家的主心骨,有問題那不找組織找誰呀?所以這事自然就開始反映給了週二叔,王叔這些甲長。

一聽說這事,李煜很是撓頭,他從沒想過,這鹽居然是大問題。這也難怪,在後世,這鹽可是很不值錢的,他雖然在後世從沒做過飯,但也知道不管是到超市,還是小賣店,隨便就可以買幾袋回來用。來到這山莊,自己更是東家蹭,西家吃的,哪裡還記得這人要吃鹽的事。

現在提起這事,李煜也隱然記得,這鹽好像分好幾種,一種是海鹽,海水曬鹽煮鹽,具體怎麼做並不清楚,一種是池鹽,山西運城的鹽池,那是池鹽最出名的地方,當然,更記得青海有個鹽湖,說是用鹽來修公路,後來是很重要的化工基地。還有一種,四川有一種井鹽,是從井裡取滷水煮鹽的。這漢中之地,四外險要,離海邊又遠,這鹽,估計不是井鹽就是池鹽。

衆人聚在李煜的屋子裡,團團圍了一圈,這幾位甲長,個個苦著臉。大家議了半天,也沒什麼準主意。這關鍵是外面情況不明,不知道外面軍隊打成了啥樣子,這要是一邊勝了,不管是哪邊,只要戰線不在這一帶,那這裡的縣城就會開放,路上也就不會那麼危險,想法買點或淘換點鹽回來還是能辦到的。就怕還是想前時一樣,這邊正亂,那要是出去,好點的被抓去當炮灰打仗,要是運氣差,說不定被人當做對方的探子,砍了頭都有可能。

這李煜依稀記得在原來的歷史上,這場仗是屬於四川的前蜀主王建,派了自己的幾個乾兒子,以東川節度使王宗弼爲首,以迎接皇帝大駕借路的名義,來搶岐王李茂貞的地盤。打到最後,這王宗弼號稱沉穩多智,這邊的山南西道節度使開始好像還贏了幾次,但到後來還真不是對手,兵敗如山倒,地盤被王建給搶了。這仗打了時間好像不短,快一年了。

大家說來說去,也沒啥準主意,週二叔道:“反正不管咋樣,咱們也要想法搞到鹽,這鹽,又不是哪家哪戶能有的東西,只能去縣城或者大鎮子去買,明天先派兩個機靈活絡的,到山外探探風聲。只要能通了縣城,自然也就好安排人買鹽運鹽了。”

李煜聽了,點點頭,不由又自語一句:“要是哪有私鹽的,咱能搞點販來就好了。”

衆人聽了這句,都是默然,黃海張了張口,正在遲疑,還沒說話,周大叔輕聲道:“夫子,這話可不敢說,這私鹽哪能去販,這可是砍頭的罪過。”

李煜輕輕一笑,道:“周叔,你這話放在太平時節,那是沒錯,王法大如天嘛,現下這光景,可就是老皇曆了。這外面都亂成啥了呀,你就說這外面的仗,那是誰和誰打?那一家不是大唐的臣子軍將,可這搶地盤,還不是打的不可開交。別說是縣官州府,就是皇上下旨,這兩邊那家會聽呀?如今早是沒了王法的天下,這點罪名又算得了什麼”

張江應道:“長官這話說的對,這外面,你就是老老實實的種地,還不是說抓就抓?反正這邊不抓你,那邊軍隊來了也沒好,逃災爲了活命,這運點私鹽也是爲了活命,有啥好怕的,該幹就要幹,總不能讓一莊的人這麼眼睜睜的沒鹽吃。”

王叔道:“話是沒錯,但是除了知道縣城州府的大城裡肯定有鹽,那別處的鹽也不知道在哪,還不是空口白說。”

衆人聽了都是點頭,就不知道哪裡有鹽能買來,說什麼私鹽不私鹽的,還不是白搭?

黃海見大家都沉默不語,遲疑半晌,才輕聲道:“我倒認識一個人,倒是幹過私鹽的事。”

周燦立刻跳了起來,叫道:“你還有這個門路,趕緊說說看,咱們找他去!”

“是呀,是呀,有這個路子,咋不早說?”屋裡衆人,聽黃海這麼一說,立刻覺得有了希望,全都熱切的看著黃海,唯有周叔,輕輕嘆了口氣,低頭閉口無語。

原來這黃海,有一遠方的族弟,自幼喜歡舞刀弄槍,好強鬥狠,不務正業,倒也結交了幾個朋友,到十八歲上,父母亡故以後,更是不耐煩在村裡過活,就將家中田地,交給黃海他們照看,自己出去闖蕩,這沒到兩年,倒是在三泉一帶,有了一個“滿山飛”的名號,他曾經和黃海說過,自己和一幫兄弟,就是靠販賣私鹽,立了一份小小的基業。

這黃海等人,世代都是老老實實的莊戶人家,出了這麼一號人,家族之中,都以爲是奇恥大辱,從不對外人提起這事,雖然知道這人的落腳紮根之地,卻也是寧可到外地逃災避難,也沒人想去投奔這族中的兄弟,尋一份過活。

只是今天,看到莊中爲了鹽的事發愁,山莊對自己這些人,那是恩重如山,總不能見死不救,況且自家也很快就沒鹽吃了,才顧不得麪皮,把這事說了出來。

李煜來自於後世,自然不會認爲販私鹽有什麼大不了的事。這從歷史上看,這鹽鐵專賣,從漢朝以來,本就是官府朝廷聚斂錢財的無上**,說穿了,就是官府要掙這份壟斷利潤而已,販買私鹽,那是往國家的財政上捅窟窿,自然是受到官府的打擊和壓制。可要從本質上來說,和殺人放火,劫掠百姓相比,那算什麼罪呀!

眼見除了周叔,衆人都是贊成,李煜當即決定,讓黃海帶幾個人,明日就出山,想方設法,一是打探外面消息,二是尋找道路,想法和他這族弟聯繫上,看能不能解決山莊用鹽的問題。

幾個年輕人見事情好像有了解決的希望,很是踴躍,都要跟黃海一塊去,李煜當即派定,由黃海、周寶、周燦、王通四人前去,其他的人,留在山莊,該訓練訓練,該幹活幹活。李大虎、李二虎見不讓他們去,很是不高興,一齊嚷嚷,卻被李叔給訓斥一通,纔不言語。

李煜和週二叔,又細細的囑咐了一番,五個人齊齊應了,各自散去準備。

周大叔回到家中,崔氏夫人正在點了松明,在燈火亮中,做些女紅。周叔坐在牀上,只顧想自己的心事。崔氏夫人做完了活,見周叔不言不語,只是低頭沉思,也覺得有些奇怪,輕聲道:“他爹,你回來著半天,也不言語,這是琢磨什麼呢?”

周叔嘆了口氣,道:“唉,也沒什麼,原本咱這山莊,不過是咱這些家子,互相有個照應,住在一起,無非是種田做活,都是本本分分的人家。自從這夫子來了,先是辦這學堂,我就覺得沒啥用,可是老二和王家李家他們,都是贊成,那也就由了他們,可如今又辦著團練保甲的。倒是折騰的越發大了,我總覺得,這事越鬧越大,還真不知道對咱這山莊是福是禍呢?今天倒好,居然要去販私鹽,這是砍腦袋的事,怕是要給山莊招禍呀?”

崔氏聽了,柔聲說道:“他爹,雖然你一直沒說,我也早就看出來了,你對李煜做的這些事並不贊成,只是礙於二弟他們,才隨順罷了。他爹,你倒說說,李煜這孩子怎麼樣?”

周叔悶聲道:“要說李煜這個人,要論才學,那真是沒人能比,這纔多長功夫,這孩子們可都是長進了不少,爲人也很是勤快熱心。”

崔氏又道:“那咱家二弟,你覺得怎麼樣?”

周叔回道:“這還用說,我那二弟,自小在兄弟行裡,都是一等一的角色,精明強幹不說,那對兄弟子侄,也是全心全意。這原先山莊,人家爲啥有啥大事小情,都要找咱挑個頭,這說起來是咱來的最早,其實這大半還是因爲二弟,三弟做事精明,又有擔當,我這大哥,還真是沾了兄弟們的光呢!”

崔氏笑道:“他爹,你倒是看的明白。不過,也不光是靠二弟他們撐著,要不是你爲人忠厚,做事又忠正,這光憑精明強幹也未必能讓別家的人信服,要知道王家、李家、陳家那幾位,可也都是心高氣傲的人。”

崔氏停一停,又接著道:“我知道你的心思,你是希望咱這山莊,最好一直像以前那樣,大家和和氣氣、你諒我讓的,永遠過平安日子。”

周叔擡起頭,看著崔氏道:“你說的沒錯,當初你嫁給我這莊戶人家,就勸我搬到這山裡,說是外面太亂,只有這荒山野谷,才又平靜日子過,咱這十幾年,不也過得很好,開個學堂也就算了,這搞的什麼保甲團練的有什麼用,難道咱還出去打仗不成?”

崔氏嘆口氣,說道:“他爹,這平靜日子自然是好,要不我也不會好好的,丟了咱外面的田地房產,勸咱家都搬到這裡來。可是這山谷,雖然荒僻,畢竟也不是和外面毫不連通。咱們能搬來,別人也能進來,那黃海張江他們,不就一下子來了那麼多人?”

“這人少,自然也就心齊,啥事也好辦。可要是人多了,要是幾千人,上萬人的進來了,光憑這和氣,可是不成,誰知道誰是什麼心思呀?還真是需要一套規矩管著。要說李煜這幾個法子,雖然是繁瑣了點,可也真是頂事不是?近百口子的災民,這一下子安置的好好的,咱這山莊雖然增了那麼多的人,可比以前還齊心,這不都是李煜那保甲呀,公田公租的功勞呀?”

周叔道:“我們說這保甲和公田啥的不好,我是覺得那團練團勇的,大家都是忙著做活,本就辛苦,還要常常操練,搞的像軍隊是的,那個沒啥用。”

崔氏道:“他爹,這是你的短見了,這山莊越來越大,難免以後有啥不開眼的山澤盜匪的前來騷擾,或者啥散兵潰勇的,萬一進來山谷,咱要是沒個防備,那不成了待宰的雞魚。他爹,你不知道,這散兵潰勇最是可惡,雖然打仗不行,可要是禍害起咱老百姓來,那可個個膽大心狠,殺人不眨眼的”

周叔點點頭,道:“這個理我也知道,可是我總覺得,好像李煜搞這團練團勇,不像你說的就這麼簡單。”

崔氏笑道:“那是自然,李煜這孩子,出手格局,還真是闊大,依我看來,他這幾個法子,只要好好的用,那放到一縣,平定一縣,放到一州,安寧一州,確實是治世安民的良方。說句實在的,到底是郡王爺,見識自是不凡。”

周叔道:“我怕的就是他忘不了他王爺的身份,一門心思的大搞,將來拖累了咱山莊。”

崔氏道:“這孩子,倒不是那種好高騖遠,一心想建功立業的人。頗有點踏踏實實,到哪步做哪步的樣子,看得出來,他是真心想爲咱這山莊做點事,出些力。要不是這樣,二弟他們也不會他說啥就聽啥。”

周叔點點頭:“也是,二弟比我見識明白,他既然很是支持,想必也是沒錯,看來我是多慮了。”

崔氏見周叔心思轉了過來,隨熄了松明,夫妻自去安歇。

第八節 天無絕福人之路結束了第八十四節 誰敢擋我去路第二十三節 放人取物第五節 腳踏實地第三十四章 紅白章程第七十九節 先收拾了當官的第二十節 無利不起第八節 天無絕福人之路第九十三節 小處也要費思量第三十九節 老奸巨猾兩頭搖第四十五節 退一步纔有便宜第一百一十節 得將大喜更勝得地第四十二節 棋錯一著束手束腳第五十八節 爵位田地無人不愛第三十章 巧戰馬盤第九十五節 風雨欲來雲滿樓第二十八節 書生偏成武夫患第一百一十六節 新人表現之大將第九十四節 這下真的要拉大旗了第八十四節 誰敢擋我去路第八節 天無絕福人之路第二十五節 兩情相悅第八十三節 準備喝開胃酒吧第一百一十節 得將大喜更勝得地第五十三節 草包原來這般樣第二節 倒黴穿越第二十八節 互助制度第一百零三節 喜氣洋溢的興元城第六十七節 該心狠時絕不手軟第一百一十三節 登門拜賢攏人心第九十七節 馬軍無敵掃四野第三十章 巧戰馬盤第十節 原來誰都想發達第七十七節 誰都想有個好領導第一百一十七節 新人表現之變生肘腋第三十八節 偷襲還是明襲第九十節 這火放的大了第八節 天無絕福人之路第十四節 山莊夜話漢中的地理和沿革第三十一節 想偷懶那可沒門第九節 放手殺人第二十三節 反手先收華家幫第九十四節 這下真的要拉大旗了第一百一十九節 混同大唐第九十六節 王大帥的行軍路第二十一節 還敢埋伏第三十節 凡事總要留後手第八十三節 準備喝開胃酒吧第八節 衆人心思第三十二節 常規之道不可取第十三節 長官竟然是龍孫第六十二節 心慈不得老大做第四十四節 招降不成賭一把第二十九節 義勇不僅是名號第七十一節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四十六節 身邊釘子要拔掉第一百零八節 還是馬軍跑的快第二十五節 兩情相悅第二十六節 主薄收徒第四十七節 到處都有聰明人第十四節 山莊夜話第七十三節 看得順眼招個女婿第一百零一節 走投無路唯有死第一百零二節 豆腐還要趁熱吃第四十五節 退一步纔有便宜第一百一十三節 登門拜賢攏人心第三節 嫣然周蓉第九十一節 仗就這麼打完了?第四十五節 退一步纔有便宜第五十六節 原來投降是上策第十九節 相約富貴第三十二章 周家心事第五十五節 進既不可退難行第七十九節 先收拾了當官的第十節 原來誰都想發達第三十六節 魯莽主帥魯莽將第十節 團勇軍法第四十四節 招降不成賭一把第四節 英雄才會有末路第四十一節 伏兵勇取南城門第九十九節 圍而不打渴著你第一百零三節 喜氣洋溢的興元城第一百零五節 月夜城頭大調兵第三十四章 紅白章程第八十九章 韓慶大大的狡猾第一百一十七節 新人表現之變生肘腋第七十五節 王宗詰的煩惱第三十五章 幸福山莊第三十五節 凡事就怕沒好人第一百一十八節 撒手而去的後事第一百零二節 豆腐還要趁熱吃第十節 團勇軍法第二十四節 收穫之夜第九十八節 挖個深溝困住你第一百一十節 得將大喜更勝得地第五十七節 軍功爵制不可少第九節 漢中之憂只在內
第八節 天無絕福人之路結束了第八十四節 誰敢擋我去路第二十三節 放人取物第五節 腳踏實地第三十四章 紅白章程第七十九節 先收拾了當官的第二十節 無利不起第八節 天無絕福人之路第九十三節 小處也要費思量第三十九節 老奸巨猾兩頭搖第四十五節 退一步纔有便宜第一百一十節 得將大喜更勝得地第四十二節 棋錯一著束手束腳第五十八節 爵位田地無人不愛第三十章 巧戰馬盤第九十五節 風雨欲來雲滿樓第二十八節 書生偏成武夫患第一百一十六節 新人表現之大將第九十四節 這下真的要拉大旗了第八十四節 誰敢擋我去路第八節 天無絕福人之路第二十五節 兩情相悅第八十三節 準備喝開胃酒吧第一百一十節 得將大喜更勝得地第五十三節 草包原來這般樣第二節 倒黴穿越第二十八節 互助制度第一百零三節 喜氣洋溢的興元城第六十七節 該心狠時絕不手軟第一百一十三節 登門拜賢攏人心第九十七節 馬軍無敵掃四野第三十章 巧戰馬盤第十節 原來誰都想發達第七十七節 誰都想有個好領導第一百一十七節 新人表現之變生肘腋第三十八節 偷襲還是明襲第九十節 這火放的大了第八節 天無絕福人之路第十四節 山莊夜話漢中的地理和沿革第三十一節 想偷懶那可沒門第九節 放手殺人第二十三節 反手先收華家幫第九十四節 這下真的要拉大旗了第一百一十九節 混同大唐第九十六節 王大帥的行軍路第二十一節 還敢埋伏第三十節 凡事總要留後手第八十三節 準備喝開胃酒吧第八節 衆人心思第三十二節 常規之道不可取第十三節 長官竟然是龍孫第六十二節 心慈不得老大做第四十四節 招降不成賭一把第二十九節 義勇不僅是名號第七十一節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四十六節 身邊釘子要拔掉第一百零八節 還是馬軍跑的快第二十五節 兩情相悅第二十六節 主薄收徒第四十七節 到處都有聰明人第十四節 山莊夜話第七十三節 看得順眼招個女婿第一百零一節 走投無路唯有死第一百零二節 豆腐還要趁熱吃第四十五節 退一步纔有便宜第一百一十三節 登門拜賢攏人心第三節 嫣然周蓉第九十一節 仗就這麼打完了?第四十五節 退一步纔有便宜第五十六節 原來投降是上策第十九節 相約富貴第三十二章 周家心事第五十五節 進既不可退難行第七十九節 先收拾了當官的第十節 原來誰都想發達第三十六節 魯莽主帥魯莽將第十節 團勇軍法第四十四節 招降不成賭一把第四節 英雄才會有末路第四十一節 伏兵勇取南城門第九十九節 圍而不打渴著你第一百零三節 喜氣洋溢的興元城第一百零五節 月夜城頭大調兵第三十四章 紅白章程第八十九章 韓慶大大的狡猾第一百一十七節 新人表現之變生肘腋第七十五節 王宗詰的煩惱第三十五章 幸福山莊第三十五節 凡事就怕沒好人第一百一十八節 撒手而去的後事第一百零二節 豆腐還要趁熱吃第十節 團勇軍法第二十四節 收穫之夜第九十八節 挖個深溝困住你第一百一十節 得將大喜更勝得地第五十七節 軍功爵制不可少第九節 漢中之憂只在內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垣县| 华阴市| 江安县| 穆棱市| 安阳县| 方城县| 嘉祥县| 廊坊市| 张掖市| 民丰县| 吴忠市| 托克逊县| 区。| 全椒县| 河北区| 湄潭县| 洪江市| 建德市| 乐都县| 多伦县| 盐边县| 土默特左旗| 临朐县| 子洲县| 阳城县| 都昌县| 黎平县| 水富县| 沿河| 衢州市| 建昌县| 凤山县| 石棉县| 昌宁县| 苍梧县| 泽州县| 河西区| 南陵县| 德惠市| 察哈| 佛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