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二十六章 將歸

張遼站在尼雅河畔,無意識的撫摸著象龍的腦袋,思索著江東之事,突然象龍打了個響鼻,緊跟著從他們後面傳來兩個清脆如鈴的呼喚聲:

“阿父!”

“阿父!”

張遼聽到這個聲音,本是傷感的臉上一下子綻放出笑容,回過身來,就看到兩個粉妝玉琢的小女孩撞撞跌跌的向他跑過來,正是他的兩個女兒張思和張盼。

張遼一手一個抱起兩個女兒,笑看著後面緊隨而來的一羣鶯鶯燕燕,唐婉、蔡琰、蘇嫿、尹月、糜貞、蔡瓔、董白,還有古採英、貂蟬帶著一大羣女衛。

幾個月前,西域初定後,張遼思及一衆妻女長守家中難免無聊,便寫信讓古採英和貂蟬護衛著她們,搭著開闢商道的機會來西域遊玩。畢竟西域風光難得,也就是自己在西域,否則她們這輩子也未必有機會過來。

雖然西域環境有些艱難,但有張遼這個主心骨在,唐婉衆妻妾和兩個女兒都玩得很開心,可惜兩個兒子張啓、張楨沒來,一衆大儒不放人,兩個可憐的傢伙被留在河東讀書,張遼對他們只能抱以同情了。

一旁象龍和張思、張盼也很熟,湊過來和她們玩,兩個小丫頭看到象龍非常喜歡,偷偷看了一眼走過來的唐婉諸母,悄悄在張遼耳邊說著:“阿父,我們想坐到象龍伯伯身上。”

象龍彷彿聽懂了兩個可愛的小丫頭的話,湊過來親暱的蹭著她們。

張遼看著兩個女兒期待的眼神,哈哈一笑,將兩個小丫頭抱在了象龍上。

嫋娜而來的唐婉衆女看到張遼讓兩個丫頭騎馬,紛紛露出嗔怪的神色,她們平日裡對兩個小丫頭管教甚嚴,兩個小丫頭在她們面前知書達理乖巧的很,只是一遇到她們的父親張遼,就變得歡騰起來,調皮又淘氣。想當初張遼剛出徵回來看到女兒,兩個女兒還認生,如今卻親得讓她們也不禁嫉妒。

不過看著張遼對女兒溺愛的樣子,她們又覺得很暖心,無論這個男人在外面如何威風凜凜、兇名赫赫,但在家裡,他始終是一個柔情貼心的夫君,還是一個風趣憐愛的父親。

對於唐婉、蔡琰衆女而言,張遼這個夫君與她們曾經少女時的想象都有些不同,不是不好,而是好得讓她們無法想象。只有她們身邊人才能最深切的體會到,她們的夫君與其他人是不同的,有什麼不同她們說不出來,她們不知道這是張遼來自後世,行爲理念與這個時代的人不同,沒有太強的三綱五常觀念,也不會視妻子如衣服,對於女性很尊重,對於家庭很重視,對於子女很愛惜,所以給她們帶來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

這個家裡很溫暖,沒有什麼勾心鬥角,不唯她們都是知書達理、本性純良、不喜爭鬥的女子,也不唯唐婉這個正妻做得好,最重要的是有張遼這個主心骨,讓她們非常珍惜這個家,珍惜這個夫君。

貂蟬和古採英過來護著兩個丫頭騎上象龍,緩緩沿著尼雅河畔跑了起來。

唐婉衆女則擁簇著張遼漫步尼雅河畔,張遼不想壞了衆女歡喜的心情,沒有說什麼,但衆女一顆心都在他身上,很快察覺出他的心情不是很好,終究還是唐婉開口詢問:“夫君,發生了什麼事?”

張遼苦笑一聲,嘆了口氣:“江東孫伯符遇刺。”

蔡琰最是聰慧,當即明白過來:“夫君要回去了麼?”

張遼點了點頭,衆女都沒有說什麼,對她們而言,西域雖好,但畢竟風沙太大,這輩子來過就好,張遼要回中原,她們自然也要跟著回中原。

衆女之中,唯有蘇嫿或者說新一任精絕女王明亮的眸子裡透出愁緒。

此番蘇嫿回到精絕國,她的母親、原本的精絕女王讓位於她,要跟著左慈那神棍走,蘇嫿如今跟著張遼過得幸福,自然不願意再做什麼精絕女王。但跟著張遼在西域呆了一段時間後她知道,她的夫君非常重視西域的戰略,而精絕國對於絲綢之路的位置非常重要,所以她最終還是決定繼位做精絕女王,給她的夫君提供更大的幫助。

當然,她心中早已下定決心,只要在一兩年內藉助精絕國的力量將西域理順,她就退位,把精絕國連同周邊諸國改爲張遼麾下的一個郡,她再回到張遼身邊。

雖然早已下定決心,但此時得知張遼要走,分別在即,她心中很是非常難過。

衆女也知道蘇嫿的心情,但她們不可能留在西域陪著蘇嫿,只有糜貞開通商道,會在西域留一段時間。

唐婉低聲在張遼耳邊道:“夫君,離開前,要多陪陪蘇姊姊和伏妹妹。”

張遼看了一眼唐婉,忍不住點了點她的額頭,失笑道:“你呀,這個大姊做的真周到。”

唐婉難得的可愛地白了他一眼。

……

莎車國,位於精絕國以西,是西域南道諸國百年來少有的一直親近匈奴的國家,此番張遼對莎車國實行的是滅國之策,攻破莎車國,斬殺莎車王,俘儘可戰之兵,另立了莎車女王。

幾乎沒有人知道新立莎車女王的身份,只知道莎車女王一直帶著一副精緻的金色面具,遮擋了額頭和上臉,只露出美麗無雙的眼睛、紅潤的嘴脣和白皙精巧的下半邊臉頰。

戴面具對於漢人而言比較稀奇,但在西域諸國中並不少見,莎車人不知道新女王是誰,但只從半邊臉頰便能看出這個女王非常美麗。而女王戴著面具的神秘也讓他們心生敬畏。

除此之外,莎車國還多了個國師,號烏角仙人,傳說是新任女王的師父,崑崙神山修行的仙人,立道教爲國教。

這個烏角仙人自然是左慈,莎車女王真是伏壽。張遼平定西域後,左慈就建議張遼立伏壽爲莎車女王,張遼本就對伏壽的遭遇心有愧疚,自然不會反對。

與此同時,左慈看到從貴霜帝國傳過來的佛教盛行於西域,而且大有傳至中原的趨勢,便決定在西域傳播道教,與佛教抗衡。

張遼樂見其成,便讓左慈做了莎車國師,正好護持伏壽這個莎車女王,可謂一舉兩得。

清晨的莎車王宮,伏壽張遼梳完頭,偎依在他的懷中,明眸中流露著不捨。

張遼撫摸著伏壽的秀髮,心裡充滿柔情,溫聲道:“治理一個國家是不是很累?”

伏壽搖搖頭,道:“大哥威名尚在,國人現在都很溫順。”

“威名?”張遼呵呵笑道:“是兇名吧?”

伏壽素手抓著張遼的手臂,明眸裡流露出佩服之色:“或許起先他們畏懼大哥的兇名,但大哥在諸國君長會面時說的那句話,很令西域諸國敬服。”

說罷,她模仿著張遼當時的口氣:“匈奴人帶來的是征服,是野蠻,是剝削,把爾等當作奴隸,乃至牲口,而我大漢帶來的是文明,是共贏,是富裕,把爾等當朋友,乃至子民……大哥說的真好,一言勝於百戰。”

張遼哈哈大笑:“我可要被你這小妮子吹得飛起來了。”又搖搖頭,道:“商道開通後,可以給西域諸國帶來共同的利益,利益共同可以維持和平,但卻不是最上乘的手段。”

伏壽眨著如水明眸看著張遼:“大哥教我。”

張遼笑問道:“小壽兒,你可知始皇帝最重要的功績是什麼?”

伏壽思索道:“是一統六國麼?”

“不是一統天下,在華夏這片土地上,始皇帝不一統天下,遲早也會有人一統。”張遼搖頭,道:“始皇帝最大的功績是書同文。”

“書同文?”伏壽思索起來。

張遼道:“書同文,使文字統一,進而使語言統一,文化、習俗漸漸歸於相似,乃至相同。只有文化共同,纔有民族共同,共同的文化,纔是同化其他民族的關鍵,也是華夏數百乃至上千年分分合合,卻始終歸於一統的關鍵。”

華夏爲何數千年分合不變,而西方國家縱然形成大帝國,最終還是四分五裂,沒有通過書同文形成共同文件就是其中一個很重要因素,相同的文字帶來的是相同的思維方式和相同的文化,進而形成長久不變的民族凝聚力。

看著伏壽越來越明亮的眸子,張遼道:“我已著田都護在西域推行文字統一與儒家教化,你只需配合他就行,只要文字統一,文化共同,我想百年之後,這邊土地就真正屬於大漢了。”

張遼頓了頓,又道:“至於左老道,我已經建議他,以醫術作爲道家的基本教義,只要教出一批能懸壺濟世的道家子弟,真正救死扶傷,我想西域諸國會有不少人認同道教。”

“大哥懂得真多。”伏壽緊緊的保住了張遼,櫻脣堵住了張遼的話。

張遼翻身將伏壽反壓過去,他也沒想到,曾經那個知書達理的女子到了這裡,骨子裡爆發出的竟是如此的熱情與嬌媚,也令他迷戀不已。

第六百零八章 迎接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四百八十章 頭號大敵第六百二十六章 臣請罪第六百二十一章 病由第三百六十六章 粗蠻第六百八十八章 城門樓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第五百五十章 兗州之亂第五百三十四章 廣陵第三百五十二章 責難第三十二章 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挖皇陵的呂布第五十四章 赴任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六百二十四章 堂皇第十一章 堅定第三百七十章 狠辣的算計第五百七十五章 愈亂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五百四十章 搜刮第一百六十章 天子劉協第七百二十章 涼州謠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一百七十七章 挖皇陵的呂布第二百九十五章 使君上任(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粗蠻第八章 步步緊逼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華雄第二百三十二章 效命第二十一章 暴起第二百五十一章 無題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治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監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六百二十四章 堂皇第六百九十九章 接見第七十七章 得手第六百三十五章 壽春城外第五百五十八章 文和第三百一十六章 水落石出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四百零四章 王允發怒第五章 營房外第六十六章 局勢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九十四章 執紀!第五百一十一章 圍困第六百四十三章 閃電第一百四十章 司馬朗第七十八章 意外大收穫第四百三十七章 門前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言第八十九章 虎咆第四百一十章 長安亂(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六百五十六章 雲長第五百四十五章 刺頭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宮第五百七十七章 霸水慘禍第七十一章 來投第一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三百六十三章 巡城第五百五十九章 鬱結第二百八十五章 擢拔第一百四十九章 蔡琰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五百一十四章 歡聲笑語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聲大漲第二百三十二章 效命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挖我也挖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原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關羽第五十四章 赴任第五百零三章 分合亂世第四百五十八章 南庭動亂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四百六十章 離間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六百八十一章 衝鋒!第八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一百四十一章 械鬥第二百八十二章 再詐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五百三十五章 張紘第五百零五章 來了沒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監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廝殺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三百一十一章 謠言第三百三十五章 招攬田豐
第六百零八章 迎接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四百八十章 頭號大敵第六百二十六章 臣請罪第六百二十一章 病由第三百六十六章 粗蠻第六百八十八章 城門樓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第五百五十章 兗州之亂第五百三十四章 廣陵第三百五十二章 責難第三十二章 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挖皇陵的呂布第五十四章 赴任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六百二十四章 堂皇第十一章 堅定第三百七十章 狠辣的算計第五百七十五章 愈亂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五百四十章 搜刮第一百六十章 天子劉協第七百二十章 涼州謠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一百七十七章 挖皇陵的呂布第二百九十五章 使君上任(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粗蠻第八章 步步緊逼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華雄第二百三十二章 效命第二十一章 暴起第二百五十一章 無題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治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監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六百二十四章 堂皇第六百九十九章 接見第七十七章 得手第六百三十五章 壽春城外第五百五十八章 文和第三百一十六章 水落石出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四百零四章 王允發怒第五章 營房外第六十六章 局勢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九十四章 執紀!第五百一十一章 圍困第六百四十三章 閃電第一百四十章 司馬朗第七十八章 意外大收穫第四百三十七章 門前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言第八十九章 虎咆第四百一十章 長安亂(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六百五十六章 雲長第五百四十五章 刺頭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宮第五百七十七章 霸水慘禍第七十一章 來投第一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三百六十三章 巡城第五百五十九章 鬱結第二百八十五章 擢拔第一百四十九章 蔡琰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五百一十四章 歡聲笑語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聲大漲第二百三十二章 效命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挖我也挖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原第四百五十九章 以一挑十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關羽第五十四章 赴任第五百零三章 分合亂世第四百五十八章 南庭動亂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四百六十章 離間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六百八十一章 衝鋒!第八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一百四十一章 械鬥第二百八十二章 再詐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五百三十五章 張紘第五百零五章 來了沒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監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廝殺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三百一十一章 謠言第三百三十五章 招攬田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定县| 女性| 延川县| 金沙县| 盘山县| 鄢陵县| 庆城县| 司法| 寿宁县| 穆棱市| 当涂县| 莱阳市| 阳春市| 新余市| 淮南市| 绥棱县| 兴仁县| 平邑县| 平潭县| 临西县| 梁河县| 保康县| 绥芬河市| 册亨县| 锡林郭勒盟| 海兴县| 巴青县| 施甸县| 平泉县| 保康县| 成都市| 博白县| 临城县| 萍乡市| 都江堰市| 阳新县| 葵青区| 奉化市| 招远市| 宣汉县| 赞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