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面的行軍速度越來越慢了,隨著掉隊的人越來越多,秦川不得不放棄原本計劃的行軍速度,開始照顧後面掉隊的士兵。
從朝陽縣到達舞陰縣,花了整整五天的時間,按照正常的行軍速度,只需要三天時間就可以到達。
而這還是這些士兵們沒有帶武器,沒有攜帶盔甲和乾糧,在沒有任何負重的情況下。
“這支軍隊就算訓練出來,也成不了精銳的。”關平有點失望的下定語說道。
關平說的沒錯,在第一天,第二天的行軍中還好,但是到了第三天之後,脫隊的人越來越多,甚至超過一半。
能維持正常行軍速度的人,全軍一萬人中只有寥寥一千人,這代表著有能力成爲精銳的士兵只有一千人左右。
“咱們這算是最後的一萬人了,好兵都被之前徵召了。”秦川說道。
關平嘆了一口氣,秦川安慰道:“不過也不礙事,這一萬人以後就等於是我們的嫡系部隊,好好培養會有一天成爲精銳的。”
“只能如此了。”關平說道。
到達舞陰城,讓士兵們在城外休息之後,秦川帶著幾人實地考察,哪裡適合安營紮寨。
舞陰城在中陽山下,但是距離中陽山還有二十五里左右的距離。
中陽山好像是在平原上突兀而起,所以舞陰縣境內這一塊,除開舞陰山基本上都是處於平坦的平原地帶了。
“在舞陰城往北十里,有元帝時南陽太守召信臣率百姓創建的馬仁陂縣誌記載‘上有九十二岔水,西注陂中,周圍五十餘里,四面山圍如壁,惟西南隅頗下泄水。’咱們去那裡看看,如果真的要安營紮寨,咱們不能駐紮在馬仁陂的下游地區。”秦川對幾人說道。
這馬仁陂就是一個水庫,西漢元帝時期修建的,用以灌溉周圍百里範圍的農田,從馬仁陂流出溪水,就是途徑舞陰城外的沘水,這條溪水是用來灌溉農田的,寬也就只有兩丈左右,說它是溪水,不如說是渠道罷了。
但是就算是這也一條狹小的溪水,但也證明了馬仁陂下水流的方向,若是駐紮在這裡,曹軍一旦挖開馬仁陂的堤壩,秦川的這一萬人軍隊就徹底的報銷了。
所以駐紮在馬仁陂的下游是不行的。
必須駐紮在馬仁陂的上游或者馬仁陂的周圍。
到達馬仁陂,這裡並沒有如縣誌所說的那麼風景優美,這只是一個從中陽山流下來的溪水,在這塊平原地帶地勢稍微凹陷到地方彙集,然後匯聚成了一片湖泊,元帝時期南陽太守帶領百姓築壩,攔截水流,以達到雨季時期蓄水,旱季放水的調劑效果。
“就在這裡駐紮吧。”馬仁陂周圍都是平坦的土地,只是周圍全都是田地,秦川選擇馬仁陂東北部,靠近湖水的荒地駐紮,這樣能最大的避免佔據田地。
“這個地方叫做小丁莊,當年我圍剿中陽山的山賊,曾在這裡駐紮,有時間我要去拜訪村子一下。”劉封對秦川說道。
這個地方靠近湖水,往東北方向距離中央山只有五六裡地的距離,這是一個很好的位置。
舞陰縣已經是南陽盆地的邊緣了,舞陰的東部、東北部都是中陽山山脈,而往南看,則是中陽山與桐柏山相連,其中屬於桐柏山支脈的大復山也橫亙在南部。
而往舞陰以北,則是伏牛山山脈了。南陽盆地的西北部是秦嶺餘脈。而在南陽盆地,也是葉縣往東北方向,這裡是秦嶺和伏牛山的空缺部分,如果從天空上往下面看,這裡就是南陽盆地和華北平原相連的一條平坦的通道了。
葉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從許都騎兵可以**葉縣,沒有山嶺的阻擋,只有著一望無際平坦的開闊地帶。
秦川推測,最終的戰鬥還是會圍繞葉縣展開,葉縣就是守護這條南陽盆地和華北平原相連的巨石,葉縣不破,曹軍就沒有辦法南下宛城。
敲定了營地所在,大軍很快到來,而在舞陰城中之前就有安置的帳篷之類的物資也快速的有舞陰令帶著民夫們運輸而來。
劉備在數日前,就已經讓人從宛城送來一部分物資,昨日這些物資纔剛剛到達。
舞陰令是個已經五十的老者,長鬚已經花白,卻精神矍鑠,與秦川交接之後,便帶著人離開了。
還在秦川帶著士兵們砍伐樹木安營紮寨的時候,運送糧草和軍備的隊伍便到了舞陰縣,派人前往引導後,千餘輛輜重車連綿不絕的圍繞著馬仁陂將物資送達。
這些輜重車上面的都是士兵們的吃的糧食和他們使用的武器穿戴的盔甲。
負責運送的物資的是一個叫做蒲徵的年輕男子,是左將軍府下的有名的幹吏,以嚴謹公正不阿著稱,深受劉備的喜愛,在前不久被送到了南陽鍛鍊,負責督運糧草的事宜。
“蒲督運,幸苦你了。”秦川拱手對蒲徵說道。
蒲徵不敢託大,回禮說道:“秦將軍,這是第一批物資。有夠將軍一萬人吃十日的糧草,還有三千具鎧甲,各類武器共五千,第二批物資會在十日內運送過來,之後還有的第三批和第四批物資。”
“多謝蒲督運了。”秦川說道。
“還請將軍檢查接收後,給屬下回執,屬下好向軍師交差。”蒲徵說道。
在南陽這裡,後勤方面是受龐統的統一調度的,而諸葛亮則是負責調度整個荊州的糧草物資,然後運送到襄陽,再輸送到南陽。
秦川對蒲徵道:“正好。我有個請求想要蒲督運帶回宛城,向軍師稟告。”
蒲徵微微躬身:“將軍但講無妨。”
秦川環視自己的那些士兵,說道:“蒲督運也看到了,我的這些士兵全都是新兵,而且身體素質良莠不齊,在戰場上基本上活不過一刻鐘的那種,想要培養這樣的一支軍隊很難,所以我打算將他們的身體養好,起碼也不要這麼瘦弱,能被風吹倒一樣。所以我需要軍師給我多調撥五千人的物資。”
“如今物資困難……”
“蒲督運把我的話帶給軍師即可。”
“喏。”既然是帶話,蒲徵也不廢話,當即答應。
讓劉封檢查了所有物資後,秦川當即就在回執上簽字給了蒲徵帶回。
一萬人營寨的建造不是一天可以完成的事情,知道三日後,營寨纔打造的有模有樣。
讓士兵們休息了一天後,軍隊開始操練了。
盔甲和武器也可以發放,只是準備了數千人,但也讓這支軍隊看起來還算是有模有樣了。
軍營外,三千名穿著鎧甲的士兵列隊站在馬仁陂的湖邊,士兵們身披盔甲手拿武器,很是氣派,這些士兵是一萬人中三千體能最好的士兵了,也是很有潛力培養的。
“船上盔甲和武器後,負重是十五斤,剛剛稱過。但這也只是一件盔甲也一件武器的裝備,遠遠沒有達到精銳士兵的裝備程度。”秦川說道。
荊州軍有五千的至銳,現在歸屬關羽,之前是駐守在襄陽。秦川和關平的等人沒少和這些至銳打交道,他們身邊帶著的親衛大部分都是從這個軍中出來的。
這五千至銳大部分都是著鐵鎧,其中還有護胸、護手等保護重要關節膝蓋的護具,另外還有身上掛著的武器也是各式各樣,標配除開各兵種所屬的武器,如長刀、長槍、長戟外,每個士兵腰間或者背部都是掛著一柄環首刀的,用於近距離作戰,而在腰間還有一柄匕首,部分士兵還需要揹負弓弩,另外還有乾糧袋、水壺等物資。這是這支軍隊的標配,還有些士兵自己購買了一些裝備,以求保命。這些士兵中最輕負重都達到了五十斤。
普通士兵攜帶五十斤的負重別說戰鬥了,就算是行軍都很難了。
這五千士兵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荊州十餘萬的軍隊中也就只能挑出五千人,而在這五千士兵身上所耗費的錢財物資足夠裝備一支兩萬人的軍隊。
“今日訓練內容,圍繞馬仁陂環跑兩圈。完成時間爲半個時辰。若是沒有完成的,脫下盔甲放下武器,交給更加適合穿盔甲和拿武器的人。”秦川吼道。
半個時辰算是很長的時間了,差不多一個馬拉松的時間,不過兩圈馬仁陂湖環跑下來,也差不多是一個馬拉松的路程了。
負重十餘斤,跑一個馬拉松,對這些士兵來說還是有壓力的,但是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
古人的體質雖然不如後世人好,但是力量、耐力卻要比後世人好,力量和耐力都是鍛煉出來的,這離不開古代人沒有便利的機器,做什麼都需要下力氣。久而久之,力量,耐力就強大了。而只要讓這些士兵的體質能補充好,再刻苦訓練,經歷過幾場戰鬥後,成爲一支精銳軍隊並不難。
剩下的士兵,在身體沒有養好之前,秦川不會讓他們進行體力訓練,而是讓他們先訓練列隊軍姿,培養他們的精氣神。
徹底消除軍中士兵們的萎靡狀態。
面對這種新式的訓練方法,很多秦川帶著的老兵質疑,但是關平劉封黃敘等人卻沒有絲毫的質疑,他們認爲秦川這樣做肯定有目的的,並且是要比之前的訓練方法更好。
信任就是在無聲無息的情況下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