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歷史上的陣容是劉備帶著關羽張飛去見諸葛亮,現在變成劉備帶著趙雲和秦川去見諸葛亮。
這樣的陣容變了,也不知道諸葛亮能不能請出山來。
昨夜沒有睡好,腦子一片漿糊,但是腦子裡卻在胡思亂想著。
劉備見秦川精神不是太好,再看看秦川身後的貼身親密護衛,劉備會心一笑,對秦川說道:“年輕人注意節制啊,被因爲這些事情而耽誤了大事。”
秦川先是愣了愣,然後聽得後面柳雲閒絲毫不顧形象的打了一個哈欠,轉瞬就明白了劉備的話中所指。
“主公說笑了吧。我昨夜看書看得比較晚。”
“呵。”柳雲閒冷笑一聲。
劉備哈哈哈笑著上了馬,一副我懂的意思。
秦川轉過身看著柳雲閒:“你呵個屁啊。”
“你撒謊騙人我難道不能戳穿嗎!”柳雲閒說道。
秦川嘆了一口氣,翻身上馬,跟在劉備身後開始向著隆中而去。
草長鶯飛四月天,萬物已經復甦,田野一片綠色,田間滿是忙碌的百姓,白鷺在綠油油的稻禾飛起,山林鬱鬱蔥蔥,野獸在奔跑吼叫,道路間的野狗發著情,在道路中間茍合。
春光無限好啊。
隆中在襄陽城外二十里處的羣山之中,隆中被羣山圍拱,溪流、樹林、農田和冒著炊煙的農家,一副極爲美好的田間畫卷,栩栩如生。
秦川第一次來這裡,就說過以後若是退隱了,就來這裡定居。
諸葛亮的莊園依舊,只是周圍花紅柳綠,美不勝收,一個婦人正在澆花除草,打理環繞著莊園的花花草草。
一隊人馬的到來,讓那個婦人放下了手中的剪刀,帶著好奇的目光看著來人。
劉備翻身下馬,秦川和趙雲也跟著下馬,讓隨從們退後等待,劉備來到那婦人面前,行禮道:“請問孔明先生可在?”
那夫人欠身行禮:“可是左將軍劉玄德?”
“正是。”
“今日郎君正在草堂午休,我這就去叫醒他。”黃月英放下手中的事物,轉身要去叫醒諸葛亮。
劉備喊住道:“不急。等先生睡醒了,我再去相見不遲。”
黃月英道:“不敢讓將軍久等,妾身這邊去喊醒郎君。”
劉備慌忙到:“不急不急,我等時間多的是,在這裡等待先生便可。”
黃月英看到劉備意已決,於是道:“那將軍請在此靜坐。農家沒有什麼好招待將軍的,待妾身給將軍上點小酒與小菜。”
“多謝夫人。”劉備謝道。
三人由黃月英領著,進入院子中,在院子中的亭子裡坐下,黃月英不一會兒就帶著諸葛亮身邊的那個書童,端著酒菜過來了。
秦川看著那書童,笑道:“小書童,又見面了。這次可以告訴我你的名字了吧?”
小書童警惕的看著秦川,似乎在想秦川是誰,想了片刻,終於想起來了:“原來是你。你需要知道我的名諱幹什麼。
黃月英教訓道:“阿三,不得無禮。”
秦川聽得這阿三的名字,嘆氣道,還以爲是什麼牛逼哄哄的人物,想不到也只是一個普通人。
黃月英放下酒菜後便退到了一旁,繼續開始修剪花草。
秦川看了一眼黃月英,傳聞黃月英長得十分的醜,但是溫柔賢惠,有才能,諸葛亮娶妻是娶德,所以才娶了黃月英。
不過秦川算是親眼看到了,證實了傳聞並不是真的。
此女中上之姿,雖不是天仙之貌,但遠超尋常村中的村姑。
諸葛亮是不折不扣的帥哥,身長八尺,氣度不凡,有經天緯地之才,黃月英樣貌不凡,才華一身,與諸葛亮相配是一段佳話。
等待了有半個時辰,諸葛亮不見醒來。
趙雲等的有點不耐煩了,秦川也坐不住了,站起來四處走動觀看,劉備卻一直坐在那裡,不爲所動,神態自若,沒有任何的急躁。
秦川嗅了嗅黃月英種的這些花草,黃月英在旁邊笑道:“小郎想必就是夫君所說的秦川了吧。”
“正是在下,想不到夫人還知道小子。”秦川笑道。
黃月英說道:“夫君幾次提起你,說你是少年英傑,攪動一方風雲,以後是人傑。”
“孔明高擡我了。孔明兄纔是真正的人傑。”秦川說道。
黃月英笑著道:“孔明確實有才能,但是他不願意出山。這次左將軍和小郎過來,要失望了。”
秦川道:“臥龍出山哪有這麼簡單,主公持之以恆請動孔明,總有一天,孔明會感動出山的。”
黃月英只是輕笑。
秦川對饒有興趣的問道:“夫人,我在襄陽時聽聞,世人稱夫人爲醜女,但是今日一見夫人,並不是傳聞中的那般。這是爲何?”
“此事很多人問過我,我就知道今日碰到小郎,小郎要問起。此事只是我父親所爲罷了,他給我取了小名爲阿醜,於是世人便傳聞我奇醜無比,孔明還經常拿此事與我打趣。”黃月英笑著解釋道。
秦川恍然大悟,又與黃月英閒聊了幾句,便回到了亭子中,繼續坐下。
時間一晃已經是兩個時辰後了,諸葛亮卻還沒有見到醒過來。
劉備還是老神在在,不急不躁。
秦川起初還以爲諸葛亮是故意的不見自己等人的,但是湊近一聽,諸葛亮睡在草堂裡,正打鼾了,秦川就知道這丫的是真的睡著了。
若是關羽和張飛在這裡,怕是真的要給諸葛亮的草堂放一把火了。
又等待了半個時辰,諸葛亮一聲:“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秦川嘆了一口氣,這丫的終於醒來了。
劉備也動容,慌忙站起來,然後整理了下自己的衣服,又幫秦川整理了一下衣領。
劉備對見諸葛亮還是很重視的。
書童見到諸葛亮醒來了,對諸葛亮道:“先生,左將軍已經在外面等待了數個時辰了。”
諸葛亮透著竹簾往外看了一眼,見劉備站在那裡等待著自己,而劉備身邊還站著秦川,諸葛亮穿戴好衣服,對書童埋怨道:“爲何不早早叫醒我。”
“左將軍不讓叫醒你。”
“快去請左將軍進來。”
書童將劉備請進,秦川也跟著進來了。
掀開竹簾,劉備看到諸葛亮,見其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氣度,劉備下先禮,說道:“漢室末胄、涿郡愚夫,久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兩次晉謁,不得一見,前次已書賤名於文幾,未審得入覽否?”孔明曰:“南陽野人,疏懶性成,屢蒙將軍枉臨,不勝愧赧。”
秦川笑呵呵道:“孔明兄若是真的愧赧,不如此次就隨主公出山,匡扶天下吧。”
諸葛亮對秦川道:“你這人就是一肚子的壞水。”
讓劉備和秦川請坐後,諸葛亮率先說道:“已經看了左將軍留下的書帖,已知左將軍憂民憂國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實在難以起到幫助左將軍的作用。”
秦川跪坐在哪兒,眼觀鼻鼻關心,聽著兩人對話。
劉備聽了諸葛亮的話,急道:“司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語,豈是虛談?望先生不棄我鄙賤,不吝教誨。”
諸葛亮說道:“司馬德操與徐元直,皆是當世之璞玉,世之高士。而亮只是一隆中村夫,安敢談天下事?此二人吹捧我罷了,將軍不必當真!”
劉備說道:“大丈夫抱經世奇才,豈可空老於林泉之下?願先生以天下蒼生爲念,開備愚魯而賜教。”
秦川忍不住說話道:“孔明兄,就莫要推辭了吧。”
諸葛亮聞言,笑了笑,然後問道:“願聞將軍之志。”
劉備憂心道:“漢室傾頹,奸臣竊命,備不量力,欲伸大義於天下,而人丁匱乏,難以行事,迄無所就。惟先生開其愚而拯其厄,實爲萬幸!”
秦川正色,那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隆中對要來了。
諸葛亮沉吟片刻,對劉備說道:“其實,小川已經開始幫您謀劃了,亮所言,與小川所謀相差無幾。”
“孔明兄心中韜略,儘管說來,我所想,只不過是玩鬧之心而已。”秦川可不敢因爲自己,就讓這隆中對還沒有說出口就沒了,那秦川就真的是千古罪人了。
諸葛亮於是說道:“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傑並起。曹操勢不及袁紹,而竟能克紹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克冀、青、並三州,得紹之衆,帶甲百萬,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秦川心中想道,諸葛亮的消息是真的和很靈通了,曹操定冀、青、並三州還只是半個月前的消息,諸葛亮就得知了。
袁紹一直吊著一口氣過完了冬天,然後就一命嗚呼了,曹操在袁紹死後,知道袁紹幾子之間的矛盾,發動了打大規模而又急促的進攻,在袁紹死後的兩個月後,平定了三州,如今只剩下一個幽州了。
只是剩下的一個幽州,對曹操來說是遇到了麻煩了。
天網的情報中說袁尚、袁熙聯合烏桓,要對曹操進行反攻,並且還有鮮卑人也參與到了戰爭之中,曹操要拿下幽州,是肯定沒有之前拿三州那麼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