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好日子是靠槍桿子打出來的

1929年,一進入五月,魯北平原上的風變得愈來愈暖。在不經意間,陽河兩岸的楊柳好像一夜就被春風吹綠了。二月春風似剪刀,五月的春風,則像一罈醇厚的美酒,醉了田野,醉了河灘,醉了大自然的生靈萬物。

在一個晴朗的春日,陽河岸邊上,急急走來三個人,其中兩個是農民打扮。他們一個是吳家莊的卜慶龍,一個是蘇廟村的卜慶恩,兩人都生得虎背熊腰,孔武有力,走起路來健步如飛。

在兩人中間的那個卻最引人注目。他六十多歲的年紀,中等身材,頭挽髮髻,一襲道袍,生得童顏鶴髮,氣宇軒昂,腳步輕盈矯健。此人就是有名的紅槍會佈道祖師崔雲端。這次卜慶龍、卜慶恩力邀他來大王一帶佈道施法,是爲了在陽河兩岸創立紅槍會。

在歷史上由來已久的紅槍會,是從農民中發展起來的,可上溯到元明清,是白蓮教的支裔,後爲義和團的分支。紅槍會打著反軍閥、反貪官污吏、反苛捐雜稅的旗號,所到之處,民衆紛紛響應,其組織如滾雪球一般,愈滾愈大,成員無處不有,組織遍佈全國。

崔雲端到了大王后,就開始馬不停蹄地周遊各村,所到之處宣揚紅槍會的神奇。他告訴大家:誰加入了紅槍會,就能消災滅禍,抵刀擋槍,安民除暴,還能抗捐抗稅。

鄉人見他仙風道骨,猶如天降神人,而且加入了紅槍會如此這般好,又有神靈保護,於是響應者衆多。

崔雲端見時機成熟,先點了卜慶龍、卜慶恩分頭當了會長,二人借勢,很快就成立了紅槍會。

紅槍會也吸引了劉集村的鄉民。劉集村的田之樂約上劉欽田,也投到崔雲端的門下。

入會要先奉上銅錢一吊,賬房先生把他們的名字登記入冊後,口中大聲念道:收田之樂、劉欽田銅錢各一吊!

隨後崔雲端爲他們舉行入會儀式:二人先跪於香案前等候,師傅持香行至房外,面向西南而立,彎腰低首作揖,雙眼緊閉,嘴中唸唸有詞一番,返身展臂,伸出兩指在田之樂、劉欽田頭部、胸前點畫了一陣。崔雲端吩咐宣誓開始,由旁邊的一個師傅帶頭宣誓:弟子若不忠不孝,被五雷轟頂;若欺師滅祖,被萬馬營中踏爲肉泥。言畢,再叩頭三下,即成爲紅槍會正式會員。

當時,大王的三義廟成爲這一帶紅槍會的總罈子。崔雲端後來離開大王雲遊四方,卜慶樂、卜慶恩等人便坐鎮總壇,號令陽河兩岸各分壇的紅槍會。

紅槍會深入民心,發展迅速,時間不長,就達數千人之衆。他們除暴安良,也常尋找機會偷襲一下國民黨。

1930年夏季的一天,卜慶樂等人聽說縣警備隊又要下鄉了。警備隊下鄉,猶如老虎闖進羊羣,所到之處哭聲一片,農民兄弟恨之入骨。卜慶樂說:紅槍會剛拉起來時間不長,先初試牛刀,來個開門紅!大家都摩拳擦掌,紛紛響應。

幾個會長找到崔雲端,請求他調撥人馬。田之樂說:殺殺縣警備隊這幫雜種的威風!崔雲端說:除暴安良乃我紅槍會之本分!隨之調集周圍各縣部分紅槍會五千人馬來大王待命,等教訓了警備隊,再攻打廣饒縣城。

廣饒縣長哪裡把紅槍會放在眼裡,聽說他們要來攻城,大爲震驚,好氣又好笑:一幫泥腿子,竟要來攻城,真是螞蟻啃大象,老鼠摸貓嘴,不知天高地厚。

他找來警備隊隊長劉永吉:你帶上人馬,去給他們點顏色看看!劉永吉率三百餘人進駐東吳村,準備隨時伏擊。

劉永吉先派出一支七人組成的馬隊,前往打探虛實。馬隊轉了幾個村莊,可哪有紅槍會的影子。小隊長常引之在馬背上拍拍腰間的匣子槍,叫道:什麼紅槍會,就是一攤稀泥!老子還沒拔槍,就嚇得這幫孫子沒了蹤影!

一干人馬神氣地收隊回城。當他們大搖大擺行至三孔橋時,聽到一聲唿哨,剛纔還在地裡收割麥子的農民扔下鐮刀,拿起腳下的刀槍就衝了上來。警備隊猝不及防,亂作一團,小隊長常引之和另一名隊員當場就被刺死。

劉永吉正在等消息,聽到馬蹄聲,他走出院子,見是幾個隊員回來了,一個個丟盔卸甲,狼狽不堪。

劉永吉臉色驟變:看你們這熊樣,這是咋的了?

一個隊員咧咧嘴哭了:隊長,漫山遍野的紅槍會!開始他們還在地裡假裝割麥子,等我們走近,都搖身一變換了模樣,兩個弟兄當場就死了!

劉永吉倒吸一口涼氣:媽的,明天全體出動,滅了那幫孫子!

劉永吉後來聽說,僅大王一帶的紅槍會有就數千人之多,武器除了大刀、紅纓槍,還有快槍。

這天晚上,出去偵查的一個探子回來報告:這幫人放下武器就是農民,一聲號令就成了紅槍兵,一個個訓練有素,身懷武功,不要說動刀動槍,一個人吐口唾沫就能把咱們淹死。隊長,咱們還是井水不犯河水吧!

劉永吉聽著有理,點了點頭:是呀,這還沒打呢,就折了幾個弟兄。這幫人不是省油的燈呀!

劉永吉無奈,只得作罷。

紅槍會的發展,劉良纔看在眼裡。早在開辦農校之初,劉良才就成立了童子團。隨著鬥爭的發展,他覺得光靠童子團已經遠遠不夠了。廣饒縣農村有練功習武的傳統,1929年3月,劉良才就要求全縣各地黨組織以“拳房”的名義建立武裝力量。一時間,很多人都購置了大刀和紅槍頭,富裕一點的家庭還買來了步槍、手槍,逐步建立了一支由***的農民軍事武裝。

紅槍會無疑是一支龐大的武裝力量。劉良才把各村黨組織負責人召集到家中,開了一個改造“紅槍會”的動員會。

劉良才說:大鬍子告訴咱們,要想過上好日子,就得用暴力推翻舊社會。暴力是啥?就是咱們要有武裝,要有響噹噹的武器。幹木匠離不了鋸子,獵人不能沒有槍,下河拿魚蝦得有網子。毛**也說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好日子是靠槍桿子打出來的。從現在開始,各村黨組織要派黨員加入紅槍會,儘快把紅槍會改造成咱自己的武裝。聽說,廣饒縣長派人找過紅槍會,還帶了很多大洋,讓田之樂給扔到院子裡去了。他們這是想收買紅槍會,我們必須搶先一步。

劉集村的親歷者劉考文曾回憶說:

針對這種情況,劉良才召集黨員進行了研究,大家一致認爲,從當前看,紅槍會雖然與國民黨矛盾較大,常有摩擦,但他們猶如一羣無繮野馬,難免在某些問題上一時糊塗,與我們發生衝突。而且,他們在政治上並無定見,尤易爲壞人所拉攏、利用。再說,讓這樣一個愚昧落後的封建迷信組織掌握了羣衆,麻痹毒害了貧苦農民,非常不利於我們領導農民開展革命鬥爭。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這部分人改造、爭取過來,使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爲了達到這個目的,黨組織決定黨團員都以個人名義參加紅槍會,先爭取他們的信任,然後抓住時機開展工作,使紅槍會爲我所用。

劉良才先派出了劉洪才和童子團的負責人劉成法。劉洪纔是劉良才的弟弟,也是支部委員。

田之樂是劉集村紅槍會的會長,劉欽田是副會長。劉欽田覺得這二人是共產黨,擔心以後生變,就一口回絕了。

劉洪才說:那咱們先到吳家村入會,回來就另設壇場,這樣田之樂肯定不同意,到時見機行事。

二人從吳家村回來後,馬上散出口風去。劉洪纔在村裡也有些威望,一時間報名者衆多。田之樂聽說後大怒:一山難容二虎,一潭不存二龍。他們另立山頭,我這會長咋辦?

劉洪才見狀,認爲時機已到,馬上派人把消息送給了總會長卜慶龍,卜慶龍趕來調停,最後兩股人馬合而爲一,劉良才的計劃初步實現。

紅槍會的會員入會後,每天晚上都要到壇場跪壇叩首。劉洪才他們晚上也來了。跪地後要先念咒語:無量佛,無靈尊,我請祖師來護身。護護我,護護衆,我請祖師來護命。金罡靈,鬥罡靈,神力速助無量佛,無量佛。

旁邊的師傅拈起手中的硃砂筆,在黃紙上畫一道符,點燃後把灰燼放進盛滿清水的大瓷碗中,一一端給劉洪才他們。師傅說聲“喝”,大家雙手執碗,仰首一飲而盡。

跪壇時也有規定,每位跪壇者面前都置一方磚,叩首要用力,頭碰在磚頭上越響越虔誠,將來功力就會越深。

這天晚上,一個小名叫油坊的年輕人也在跪壇,只聽他的頭磕得嘭嘭直響,師傅在一邊喊:看看油坊,將來肯定數他功力最好!

那油坊聽了,就像陀螺被抽了幾鞭子,更來勁了,最後用力過重,竟磕暈了過去。幾個人急忙拉起他,見他額頭上去了一層皮,血淋淋的。

劉洪才跪得雙膝痠麻,額頭也一陣陣疼痛。再看看幾個同伴,都磕頭磕得齜牙咧嘴直吸氣。劉洪才怕大家吃不消,就私下裡給大家打氣:咱們可不能打退堂鼓,爲了改造紅槍會,咱們死都不怕,這點苦算什麼!有了這支武裝,往後就能如虎添翼。

田之樂見了很高興:大家都看到了吧?人家第一天就這樣虔誠,將來必修成正果。

劉洪纔等人很快都成了田之樂的心腹。爲了在紅槍會中增加更多的骨幹力量,劉良才又派出了延春城、劉奎文、劉泰山、劉良等人。這幾人中,延春城後來擔任了廣饒縣縣委書記,劉奎文也成爲縣委重要成員之一。

一個月後,劉洪纔等人來彙報紅槍會的事,劉良才聽了很高興:什麼功力,其實就是迷信,咱們就先破了這道道,才能說服他們。這是改造紅槍會的第一步,先從誰開始?劉良才沉吟一下,大聲說:我看,就先從油坊那裡下手!他心最誠,跪壇最起勁,磕頭也最用力。時機已經成熟了,我們該行動了。

一日上午,油坊跪完壇就拍著胸脯子嚷嚷開了:這一陣練下來,我刀槍不入了,我可刀槍不入了!

劉洪才哈哈一笑:我可不信,哪有這樣神奇!

田之樂火了:劉洪才,你不要瞎叫喚!紅槍會人人都是金剛罩體!

油坊也不服,晃晃胳膊說:那就試試?出水才見兩腿泥呢!

大家也都跟著起鬨。油坊也是年輕氣盛,眼一瞪,挽挽袖子就一陣風地走進了院子,他指指劉洪才腰間的手槍:你就照我這裡打!說著拍拍自己黑乎乎的肚子:這肚皮就是一層鐵,打不穿也打不破。

劉洪才說:這樣吧,咱先不打人,先打你的衣服。

油坊翻了翻眼皮:衣服咋打?

劉洪才說:你脫下衣服掛在樹枝上,給衣服做上法,咱看看是不是刀槍不入。

油坊一聽有道理,脫下上衣,做好法,隨手就掛在了樹枝上。

劉洪才退後幾步,舉槍便打。砰的一聲響,掛在樹枝上的衣服抖動了一下。

大家都圍上去看個究竟。油坊揮揮胳膊,撇了撇嘴角,一臉豪情地嚷道:就讓你們共產黨開開眼吧!說著伸手摘下衣服。

一看手中的衣服,他臉色登時變得煞白。周圍的人也都怔在那裡。

田之樂問:怎麼了?油坊一聲不吭,只是下意識地摸著自己油乎乎的肚皮。

劉良說:他是嚇傻了。

劉洪纔拿過油坊手裡的衣服,指著上面的槍眼說:什麼刀槍不入,這都是迷信。剛纔這一槍要是打在油坊肚子上,他早就死了。

田之樂聽了,驚出一身冷汗。他摸了摸自己的腦門說:好懸!要不是洪才做了驗證,咱們都還矇在鼓裡呢!將來打起仗來就這樣往敵人槍口下衝,還不知要撂倒多少!說完拉著劉洪才的手,連聲稱謝:從今以後,我跟著你們幹!

就在劉良才改造紅槍會期間,一支黃槍會也應運而生,雖勢力不及紅槍會,但發展也很迅猛,有數千人之多。

應該說,黃槍會源於紅槍會。黃槍會首領張大山本要拜壇加入紅槍會的,沒想到吃了閉門羹。氣憤之餘,他拍著胸脯對紅槍會的人說:我就不相信,沒有你們這塊雲彩,就下不了雨,我也照樣能拉起一幫人馬來!

他一氣之下,扯起了黃槍會的大旗。

廣饒縣縣長在拉攏紅槍會的時候,也暗中在收買黃槍會。而劉良纔在改造紅槍會的同時,目光也放在了黃槍會。

正巧,劉集的劉士成等數十人加入紅槍會未果,直接投到了黃槍會的旗下。一山怎容二虎,雙方由此發生衝突,黃槍會當場就死了兩個弟兄,黃槍會首領張大山放出狠話:我黃槍會從此與紅槍會不共戴天!

聽說劉集的紅槍會成了共產黨的武裝後,張大山給各村黃槍會發了號令,準備投奔國民黨。劉良才聽說後,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他蹙著眉頭說:爭取了紅槍會,我們也不能放走了黃槍會。人多成羣,樹多成林,掌握了黃槍會,將來咱們力量就更大。

劉良纔在屋子裡走了幾圈,摸了摸腦門,自言自語道:要找一個有威望的中間人去動員他們,有一個人倒是最合適……

大家齊聲問:誰?

劉良才道:劉漢民!

劉漢民乃是劉集人士,在廣饒縣也是聲名赫赫,無人不曉。

當年同盟會成員鄧天一等人受命組建護法軍時,回家鄉招兵買馬。一天清晨,剛剛起牀的鄧天一正在院子裡練拳,就見一個高大的年輕人健步走來,人還未近前,粗嗓門就響了起來:鄧長官,聽說您是鄧家莊人,我是劉集的,咱們離得很近,是老鄉,今天我也報名參軍!

鄧天一打眼一看,這年輕人足有一米九的個子,粗壯的身材,微聳的寬肩,方臉膛,雙眉高挑,立在那裡,就像個叫陣的猛張飛。

鄧天一本也生得高大威猛,又見年輕人神情鎮定,面無懼色,心裡早就有了幾分喜歡。他走上前拍了拍劉漢民的後背,高聲道:好!我收下你。就給我當護兵吧。

鄧天一沒看錯人,不久以後他身陷困境,幸有劉漢民相助,才得以脫身。

那是護法軍拿下週村後,準備乘勝攻打濟南。部隊還沒有出發,就遭到軍閥各部的反擊,雙方幾個回合下來,周村又落入了敵手。

鄧天一一直斷後指揮部隊突圍,自己反被一股敵人鉗制。劉漢民擡槍撂倒了近前的幾個敵人,保護著鄧天一跑進了一座宅院。這家大院的主人是當地有些威望的商人,聽說來人是鄧天一,不禁心生敬意:你們不要出去,先住下來再做打算。

等外面平靜下來,劉漢民就出去打探情況。他走過幾條小巷,沿途看到牆壁都貼滿了捉拿鄧天一的佈告,上面還有大幅畫像。劉漢民覺得此地不宜久留,必須馬上出城。他託人聯繫了二十個短工,交代明天一大早務在某地等候。劉漢民回來時,帶回兩套衣服,他對鄧天一說:明天一早,我們化裝啓程。

第二天早上,打扮成掌櫃模樣的鄧天一帶著一幫子人到了城門。幾個守兵圍上來盤查,化裝成隨從的劉漢民搶先一步,不慌不忙地給每個大兵點上支菸,然後慢騰騰地說:我們掌櫃的出城做點買賣,後邊這些人都是我們僱來的短工。領頭的大兵見鄧天一頭戴禮帽,長袍馬褂,相貌堂堂,一臉的不屑和傲慢;再看看他握在手裡的水菸袋,就知道這是個不好惹的主。他用力吸了口煙說:這煙可真夠勁……劉漢民微微一笑,把手裡的半包煙都塞到他手裡。這傢伙一把揣進口袋裡,眉毛都跟著笑了:走吧,走吧,上面讓我們專門設崗逮鄧天一的。

出城門走了一段路程,鄧天一哈哈大笑起來:小子,還真有你的。漢民哪,看來你不僅有勇,還有謀呀!

劉漢民也跟著笑了,他拿出銅錢散發給大家:回去不要多言。好,你們都散了吧。

因爲劉漢民在歷次戰鬥中都有出色表現,很快被提拔爲營長。1917年護法運動失敗,鄧天一有些心灰意冷,他對劉漢民說:如今世道,軍閥混戰,良莠難辨,你再待在軍中,想必也沒有什麼好結果。我推薦你到廣饒縣警備隊,當個一官半職去吧。憑你的能力,也好爲一方百姓做點善事。

沒出幾日,劉漢民的任命就下來了,著他擔任廣饒縣警備大隊副大隊長兼一中隊隊長。

廣饒縣警備大隊隊長劉振吉,對劉漢民的大名早有耳聞。當真人站在他面前的時候,劉振吉不禁大聲感嘆: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哪,名不虛傳,名不虛傳呀!

對劉漢民的到來,劉振吉喜出望外。這些年,廣饒匪患氾濫,劉振吉一直沒能擡起頭來。劉漢民問其緣由,劉振吉說:就是缺少得力干將。

劉漢民一笑,沒有再言語。

這以後,劉漢民得知,廣饒最有名的匪首叫金殿鰲,只要拿住他,廣饒的匪患就減了大半。金殿鰲匪幫作案很有規律,夏、秋依青紗帳而動,春、冬則化整爲零,到東北作亂。劉漢民戲稱:這幫匪徒真是跟候鳥一般。

有一次,縣警備隊得到情報,金殿鰲在東北沙河子有一情婦,金每年都拿著錢財到那裡享樂。劉漢民建議去沙河子捉拿,劉振吉有些爲難:漢民,這可是大海撈針呀。

劉漢民說:他們既然在沙河子爲非作歹,肯定留下不少的蛛絲馬跡,這兔子窩再多,它也有回家的路。

劉漢民和劉振吉趕到沙河子後,找到當地警備配合,沒多久,就查到了金殿鰲情婦的住處。兩人一路順藤摸瓜,最後到了深巷裡的一處院前停住腳,這裡便是金殿鰲的落腳點了。

劉漢民擡眼一看,見院牆在原來基礎上又壘上去了很多,足有三四米高,看來是金殿鰲的主意。再看院門,大白天的,黑漆漆的緊閉著。

劉漢民事先得知,金殿鰲的情婦大約每到這個時間,就會出門到茶樓聽戲喝茶。兩人就在門前不遠的一個巷口等候著。不一會兒工夫,門吱呀開了,一個女人走出來,緊接著大門很快又關閉了。

女人剛邁進巷口,劉漢民伸手就掐住了她的脖子,另一隻手緊緊捂在她的嘴上:你敢出聲,我就掐斷你的脖子!女人憋得滿臉透紅,嘴裡發出低微的唔唔聲,聽到警告,急忙點了點頭。

劉漢民鬆開手,這女人出了口長氣,差點癱坐在地上。

劉漢民瞪起眼問:金殿鰲在家嗎?女人見劉漢民黑青青的臉,兩腮都是短短的鬍子,兇神惡煞一般,急忙連聲回答:在,在。

劉漢民又問:還有誰?女人說:還有個護兵。

劉漢民的手又掐在她的脖子上:要是有一句謊話,你的脖子就斷了。走,去給我們叫門。

三人來到院門前,劉漢民把女人交給劉振吉:我來對付他們。女人有節奏地拍了三下門,裡面很快就有人應聲了:嫂子,怎麼剛出去就回來了?女人回答:我忘了拿東西了。

門剛一開,劉漢民就跨了進去。護兵見是陌生人,手立刻伸向了腰裡的快槍,但還沒等拔出來,劉漢民蒲扇一般的大手就砍在了他的脖子上,那護兵一聲沒哼,就倒在了門前。

金殿鰲正躺在炕上吸大煙,聽到外面一聲響,張口就罵道:疤瘌頭,你他媽的在折騰啥呀?老子抽兩口都抽不安生。

金殿鰲話音未落,屋門嘭的一聲開了。金殿鰲睜眼看去,見兩條大漢硬生生地闖進來。金殿鰲也是經過風浪的人,稍一愣怔,伸手就向枕下摸。劉漢民飛身上炕,一隻胳膊頂在金殿鰲的後背上,同時張開大嘴咬住他的脖子。

金殿鰲疼得嗷嗷大叫:是好漢就好好較量,咬人算哪門子英雄!

劉漢民也不言語,不等劉振吉相助,他另一隻手已經麻利地給金殿鰲戴上了銬子。

劉漢民擔心節外生枝,跟劉振吉說:此地不能久留,咱們馬上回去,還能趕上下一趟火車。

火車行至山海關,金殿鰲說要方便。劉漢民問:小解還是大解?金殿鰲說是大解。劉漢民給他卸了銬子,警告說:別耍花招,小心你的狗命。金殿鰲一邊往前走著,一邊回頭看了看,大笑著說:我去拉屎你們也跟著呀?

說完,金殿鰲詭譎一笑:你們就看好吧!忽然一扭身,竟從一扇車窗裡躥了出去。

誰都沒想到金殿鰲會來這一手,兩人大吃一驚。劉振吉說:讓他跑了,再抓就難了!說完也跳出了車窗。

劉振吉跟金殿鰲怎能相比,那金殿鰲是有些武功底子的,落地後就勢打幾個滾站了起來。劉振吉不會借力,當時就摔暈了過去。兩人相距不到幾米遠,金殿鰲摸起身邊的一塊石頭,大聲道:老子送你回老家!

劉漢民也緊隨著劉振吉跳出了車窗,他就勢打了幾個滾站起身,正看到金殿鰲舉起手中的石頭。他一個箭步衝過來,飛腳踢在金殿鰲的手腕子上。金殿鰲兩手一鬆,石頭落在自己的右腳上,疼得他一下子蹲在了地上。

劉漢民把金殿鰲踢翻在地,解了他的腰帶牢牢地捆了。劉振吉醒來,又惱又怒,上來就揮手甩了金殿鰲兩個大耳刮子。金殿鰲叫道:媽的,還硬!沒有他,你早就成了這塊石頭下的鬼了!

劉振吉看了一眼腳下的那塊大石頭,感激地說:兄弟,你可救了我一條命呀!

收了金殿鰲,劉漢民在廣饒的地盤上打出了名聲。接下來他又出馬捉拿丁老四。丁老四外號叫丁老虎,來無蹤去無影,在羣匪中也是赫赫有名。

劉振吉說起丁老虎的能耐,生性高傲的劉漢民笑道:丁老虎?我看他就是個丁狗熊。論起來,他和我劉家還沾親帶故,可犯了法,親爹老子也不行。這件事包給我了,不出兩個月,我就把人給你帶來。

劉振吉讓劉漢民多帶幾個人手,劉漢民哈哈一笑道:人多了礙手礙腳,我習慣單槍匹馬,獨來獨往。

劉漢民得知,丁老虎就住在大連的日租界,他偵察了一些時日,終於摸清了丁老虎的住處。

晚上,劉漢民趕到此處,見院門緊閉,就爬上了一棵離院牆很近的大樹,樹幹離牆頭也就是一步來遠。劉漢民從探出的樹枝上攀到了牆頭,最後縱身一躍,落到院子裡。

丁老虎正和幾個女人圍坐在酒桌前猜拳行令,打情罵俏,劉漢民推門進房,他們竟都沒有覺察。

劉漢民大喝一聲:丁老四!滿房子人猝不及防,一時都怔在那裡。丁老虎很快就反應過來,他號叫著撲向劉漢民。劉漢民躲過後,一個順手牽羊,丁老虎重重地跌在了門檻上。劉漢民一個餓虎撲食,把丁老虎牢牢地壓在了身下。

幾個女人這時清醒過來,也跟著撲了過來,有的生生拽住劉漢民的頭髮,有的咬住劉漢民的耳朵……劉漢民疼痛不過,一胳膊肘把那個咬自己耳朵的女人頂了出去。就在劉漢民分神的工夫,丁老虎扭過頭來,一下子咬住了他的胳膊,疼得劉漢民冒了一腦門的汗珠子。

劉漢民罵道:奶奶個熊,你屬鱉的呀,咬住就不鬆口了!一邊罵著,手指一下子摳在了丁老虎的眼上。丁老虎逃生心切,用力咬下,從劉漢民胳膊上生生地撕下一塊肉來。劉漢民忍住疼痛,從腰間摸出手銬,麻利地扣在了丁老虎的雙手上。

丁老虎一下軟了:九哥呀,你這是幹啥?上陣還要父子兵呢,你咋就對兄弟下這狠手呢?牀頭箱子裡裝的都是現大洋,你全都拿去,給兄弟一條活路吧。劉漢民說:還是留著給你自己買棺材吧。

金殿鰲和丁老虎,據說都被送上了斷頭臺。

劉漢民嫉惡如仇,更看不慣欺壓百姓,縣長面前他也敢拍桌子。

有一次,警備隊下鄉催捐,劉振吉耀威揚武的,還踹了一個老人一腳。旁邊的劉漢民怒從膽邊生,他把劉振吉叫到沒人處。劉振吉不知就裡,著急地說:兄弟,弟兄們都忙著發財呢,有事快說。

劉漢民怒目圓睜:你踢了老大爺一腳,老子給你一巴掌!說完揮手就給了劉振吉一記重重的耳光。劉振吉蒙了,捂著半邊臉,蹲在了地下。

警備隊一回縣城,劉振吉就在縣長面前告了劉漢民的狀。縣長著人把劉漢民叫來,指著他的鼻子破口大罵,直罵得劉漢民火冒三丈,一巴掌拍在了縣長的案桌上:你們這幫狗東西,就知道搜刮民脂民膏,欺壓百姓,老子豈能與你們這幫惡人同流合污!

說完,他揚長而去。

這以後,劉漢民離開廣饒,到壽光聽過差,後來還差點死在了壽光縣長的槍口下,幸虧家人趕到濟南向鄧天一求救,最後被鄧天一救下一命。

劉漢民見軍閥混戰,到處民不聊生,不禁心灰意冷,後來乾脆回到了劉集。

劉集村黨支部開辦農民夜校的時候,劉良才曾經專門去邀請過劉漢民。劉漢民生性孤傲,一口拒絕了:我肚子裡還是有些墨水的,上什麼夜校。

有幾天晚上,在家門口放哨的姜玉蘭,常看到劉漢民在附近徘徊,有時候好像要過來,可猶豫了一下,扭頭又走了。姜玉蘭把這事告訴劉良才,劉良才笑笑:這劉隊長,還放不下架子呀!

在支部會上,劉良纔對大家說:咱們幹革命,就是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共產黨宣言》裡早就講過,當鬥爭到了激烈的時候,一幫子人就會跑到咱們這邊來的。劉漢民也是一個懲惡揚善的人,只不過這些年,在舊軍隊染上了不少壞習慣,但本性是好的,在這一帶影響力大,要是把他團結過來,將來對我們開展工作、發動羣衆更有利。

這以後,劉良才常有意到劉漢民家串門,劉漢民其實也盼著劉良才的到來,有時幾天未見,他就不自覺地走到了劉良才的家門口,對劉良才說話的態度,也變得謙恭起來。

劉百貞看得奇怪,對劉良才說:那劉漢民心高氣傲,誰都看不在眼裡,見了你,怎麼變得恭敬起來了?

就在劉良才發動“覓漢增資”的第二天晚上,劉漢民來到了劉良才家,一見面就說:這個軍閥那個軍閥,這個黨那個黨,我看,就你們共產黨真心爲老百姓做事。那謝清玉到我家裡去了,一見面就喊我劉隊長,讓我給他做主報仇,當場就被我罵了個狗血噴頭。你們幹得好呀!良才,我看你是一呼百應的,比軍隊裡團長還管用,大夥怎麼就這麼聽你的?

劉良才說:誰一心爲老百姓著想,老百姓就跟著誰走唄。

劉漢民點了點頭:你這話,可說到點子上了。良才,我聽說你這裡有個小本本,姓馬的大鬍子寫的,都說神得很,跟咒語一樣靈,大夥是聽了他的話纔起來鬧革命的,能不能……讓我看看?

劉良才笑了:這可不是什麼咒語,共產黨不講這一套。說著,他從炕頭的枕頭底下拿出了那本《共產黨宣言》。

劉漢民接過一看,笑起來:嘿!這姓馬的跟我一樣,也是大絡腮鬍子!

這之後,劉漢民常到劉良才家來,談的話題,幾乎都是《共產黨宣言》。見面的頭一句話,也幾乎都一樣:這絡腮鬍的話,句句在理呀!

後來,劉漢民就提出要求:留在劉集,跟著劉良才幹革命,哪裡也不去了。

劉良才說:你身份特殊,也有影響,應該到國民黨縣**裡做事,這樣,能爲共產黨做更多的工作。

1928年春天,大王的李鬱廷來到了壽光縣當縣長。李鬱廷知道劉漢民的能耐,特意派人來劉集,邀請劉漢民到壽光聽差,委他擔任護衛隊的隊長。

當時壽光境內有警備隊、民團,還有張宗昌的騎兵團,三足鼎立,各懷鬼胎,都一心想著滅掉對方。警備隊的大隊長劉金標先發制人,在一天黑夜設伏擊斃了民團的兩個頭目。劉金標知道騎兵團非等閒之輩,就聯手土匪竇葆璋共同對付騎兵團。竇葆璋有了警備隊的庇護,進了壽光城,從監獄裡放出了快槍手劉大頭。野心勃勃的竇葆璋先從縣長李鬱廷下手,雙方在巷子裡發生了激戰。那劉大頭一馬當先,子彈就像長了眼睛一樣飛過來,護衛隊的人一個個應聲倒地。

劉漢民的護兵叫道:那個光著膀子使雙槍的,就是劉大頭!

劉漢民從護兵手裡拿過長槍,一槍就把劉大頭打翻在地,其他人一時再不敢近前,護兵隊趁機護送李鬱廷跑出了縣城。

李鬱廷對劉漢民說:這壽光縣我是不能待了,我要回濟南,你還是回劉集去吧!

劉漢民見前路渺茫,只得又回到了家鄉劉集。

劉良才爭取黃槍會,爲什麼想到了劉漢民?原因有二,一是劉漢民在這一帶有威望,二是黃槍會的二首領劉士成等人,都是劉漢民的後輩。

劉良才找到劉漢民,說明了來意,劉漢民拍著胸脯說:爲共產黨做事,我劉漢民當仁不讓!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當晚,劉漢民就讓人把劉士成叫到了自己家裡。他問劉士成:聽說你們黃槍會要投奔國民黨?劉士成點了點頭:這都是大頭領的事。

劉漢民拍案而起,指著劉士成的鼻子說:國民黨是什麼德性,你也知道,投了國民黨,那就是父老鄉親的罪人。紅槍會和黃槍會本是一根藤上的瓜,爲什麼要同室操戈,苦苦相逼呢?你要是敢投國民黨,看老子怎麼收拾你!

劉士成說:九爺,你放心,我絕不會去做對不起祖宗的事。

劉漢民點點頭,伸手摸了摸臉上的絡腮鬍子:明天,我也去投奔黃槍會,到時你看我眼色行事。

第二天一大早,劉漢民就來到了星落村。黃槍會的首領張大山對劉漢民早有耳聞,也常聽劉士成說起,心裡早存著一股敬意,見劉漢民來加入黃槍會,滿心歡喜。

劉漢民說起國民黨的種種黑暗,張大山不禁聽得面紅耳赤。旁邊的劉士成說:我九爺就是看不慣他們,一氣之下才回了劉集。

張大山拍著膝蓋說:九爺,我可真糊塗呀,差點就做了對不起老少爺們的事!

這時有人急急進來報告,說紅槍會的人來了。張大山喊道:水來土掩,兵來將擋,跟我來!說著拔出腰間大刀,就衝出了院門。

劉漢民爬上門前的一個土臺子,放眼向村外看去,但見幾個村莊的紅槍會正向這裡集結,不一會兒工夫,就把張大山的宅院圍了起來。紅槍會的幾個頭領,一邊往裡衝,一邊嚷嚷著今天要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來。劉漢民讓黃槍會的人都退到院子裡去,自己一人留下,和紅槍會對峙。

劉漢民仰首哈哈一笑,解開衣襟,別在腰間的兩隻匣子槍露了出來。他擺擺手:衆位弟兄們,先不要急著動手,我就是黃槍會的大頭領劉漢民,有什麼事,衝我來好了。你們有槍,我有命一條。我劉漢民打十九歲起,跟鄧天一衝鋒陷陣,腦袋就別在褲腰帶上。我上東北拿過土匪頭子金殿鰲,去大連逮了丁老虎——那丁老虎也是殺人不眨眼的貨,我單槍匹馬,照樣把他關進了廣饒縣的大牢!

劉漢民胳膊一伸,挽了挽袖子:大家都看到我這塊疤了吧?那丁老虎張嘴就給我撕下一塊肉來,當然我劉漢民也不含糊,伸手就把他的右眼珠子摳了出來。

劉漢民猶如說書的一般,立在那裡,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講得是一波三折,峰迴路轉。那些人一個個都聽得入了迷,高高舉起的紅纓槍也慢慢放了下來。

劉漢民見狀,話鋒一轉:咱們紅槍會黃槍會,其實都是受苦人,打斷骨頭還連著筋,不都是爲了保家衛民嘛,自己人跟自己人打起來了,高興的是誰?是國民黨呀!現在中國出了個共產黨,共產黨就是一心一意爲了老少爺們的。要我說,咱們——跟著共產黨幹!

幾個紅槍會的頭領聽了,連連稱是。

在劉漢民的說合下,紅槍會和黃槍會合二爲一。至此,大王一帶的紅槍會都被改造成了共產黨的武裝組織。當時,共產黨員王兆津被紅槍會的崔雲端委任爲四縣總聯絡員,王兆津在各地聯絡中,藉機向紅槍會宣傳《共產黨宣言》,紅槍會逐漸轉變爲地方黨組織的骨幹力量。

劉集紅槍會的會長田之樂等人,後來還加入了共產黨。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這一帶的紅槍會成員,或成爲民兵,或成爲地方武裝,或成爲正規軍的一員。

陳毅司令說:這麼大的一支迷信組織被你們改造過來了,不簡單!

1930年農曆九月,劉良才組織發動了一次規模頗大的農民鬥爭。這次鬥爭,被當地黨史資料稱爲“砸木行”。

據廣饒史志記載,魯北地區的農民除耕種,亦有從事木匠活的傳統。劉集村也不例外。劉良纔在成立農民協會的同時,也成立了木匠協會。當時,大量的木器在市場上交易,官府見有油水可榨,就在苛捐雜稅裡面加上了“木器稅”這一名目,還在集市上專門設了“木行”。

大王有了共產黨,出了個能替窮人說話的劉良才,大家遇上什麼事,都願意找劉良才說一說,倒一倒滿肚子的苦水。最近來找劉良才的人,說的最多的就是木器稅。很多人說著說著,就氣得咬牙切齒罵起來。

其實,劉良才也到集上賣過木器,交了稅之後,所剩無幾;更有幾件木器,連本錢都沒有賺出來。有一次,他身邊有一個老人賣了幾個馬紮,上了稅後,刨去本錢略有剩餘,老人一臉愁苦,低聲嘟噥著:這個世道,咋就這麼黑呀!窮人身上的肉都被你們割完了,連骨頭都不放過,也要放進鍋裡熬!

這句話被經過的稅務狗子聽到了,一腳就把老人踢翻在地:老不死的,就你多嘴!說著往地上吐了一口痰,揚長而去。

劉良才急忙把老人扶起來,老人抹了一把眼淚說:大侄子呀,不說我憋不住呀!前幾天,我那孫子活活餓死了,全家人都指望著我這點錢呀……

劉良才從口袋裡摸出一些錢,硬塞到了老人的手裡。他決定,這次就來一個砸木行的鬥爭。

採訪這段歷史的時候,劉良才的孫子劉奎相對我們說:人沒活路了,就要造反,砸木行這件事,就是讓那幫王八羔子逼的。早些年,我聽俺奶奶講,劉集村的木匠做什麼木器的都有,有做簍子的、木簸箕的,還有做櫃子、箱子、小車、耙子的,你到集市上看看吧,應有盡有,樣樣齊全。韓橋那裡有個稅收點,收起稅來要人命。一個小小的木杈,要是賣五塊錢的話,他們就要收走四塊。我爺爺費力做了一輛獨輪車,一下子就讓他們收去了三分之二。到處都是怨聲載道。

劉奎相揮著手說:上頭一聲號召,下頭就有幾千人響應呀,要不怎麼就說衆怒難犯呢!

劉奎相說:砸木行的會就是在我們家的北屋開的,俺奶奶就在院門口站崗。

透過劉良才故居的窗子,我們彷彿看到了當年劉集村的農民兄弟開會的神情;側耳傾聽,好像還能聽到他們激昂的話語。

在這次會議上,劉良才說:我們先砸韓橋廟會上的木行。韓橋地處交通要道,南來北往不斷人,每逢廟會都是人山人海,鬥爭掀起來,影響肯定很大。我們單單組織劉集的木匠,還遠遠不夠,還要發動周圍村莊的所有木匠參加,這樣,一是鬥爭規模更大,二是敵人的眼睛就不會光盯著劉集一個村了。同時,爲了儘可能地減小暴露目標,我們就以紅槍會的名義進行。爲了儘快把大家發動起來,我們事先已經印了一批傳單,今天晚上,必須連夜送到每家每戶。

會後,劉良才就和大家分頭把數百份傳單,送到了周圍各村的木匠家中。很多木匠看了傳單上“木匠工人們聯合起來,爲**的苛捐雜稅而鬥爭”的內容,都很振奮。有人拍著胸脯說:這是爲咱自己,一定要參加,好好跟這些兔崽子鬥一鬥!

爲掌握更多情況,在舊曆九月十四日這天,劉良才和劉奎文、劉百祿、任天縱、王學文、劉考文等人,來到韓橋廟會,進行了一番周密的偵察和佈置。

當晚,各村大多數聯絡員都按約定時間來到了劉集,參加戰前動員會。

劉良才發現,也有少數村的聯絡員沒有來。總聯絡員劉考文氣哼哼地說:有人當時把胸脯拍得山響,可到了關鍵時刻,就打退堂鼓了。木行裡不就是幾隻老鼠和蛤蟆嗎?咱們還怕他們不成!

有人提出來:人家村都不參加了,乾脆,咱們也別當出頭鳥了吧!

劉百貞虎著臉吼道:都不想當出頭鳥,那就安心過窮日子吧!

劉良纔沒有說話,等大家都平靜下來,他才說:在鬥爭面前,總會有人前怕狼後怕虎,有觀望的,有見風使舵的,但只要我們敢幹,慢慢地,很多有這種思想的人,都會加入到咱們這裡面來的。我們不能因爲這樣,就不起來革命了。砸木行鬥爭,如期進行!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劉奎相在自家那座百年老屋裡,偶然發現了一份當年開會時的記錄,時間是1930年農曆九月十三日。記錄人署名爲劉考文,內容如下:

晚上,劉良才組織各村黨支部負責人在劉集開會研究。研究結果是:

1.由劉奎文起草一份以告國民黨橫徵暴斂、號召羣衆起來進行鬥爭爲內容的《告全縣同胞書》,連夜刻印幾百份,張貼到韓橋周圍許多村莊和去韓橋的路上。

2.稅局如果無視我們的警告執意妄爲,就一定給他們懲罰。各村黨團員和積極分子都裝扮成紅槍會會員,按時趕到會場,聽候縣委統一號令。

3.幹就幹個痛快,乾脆把爲首的收稅人打死。

4.如果大王局子裡的民團干涉,我們先佔住廟(指韓橋的廟宇——作者注),然後四下一起動手,捅死他們幾個。

5.行動以後趕緊疏散,幾個主要領導同志暫時隱蔽起來。

這段珍貴的文字記錄,給我們勾勒出了一幅當年劉集一帶農民兄弟抗敵鬥爭的歷史畫面。

1930年舊曆九月十五日早上,十七歲的劉良帶著數百人的紅槍會隊,一路向韓橋趕去,劉良才手握鬼頭大刀,一馬當先。隊伍裡大都是青壯年,也有一些老者,還有幾個流著鼻涕的少年。大家的步伐雖有點亂,遠遠看去倒也顯得威武,口號聲此起彼伏,喊得也算響亮。

一個叫劉長俊的農民鼓起嘴巴,起勁地吹著長長的洋號。這洋號還是劉長俊平日裡耍把戲用的,現在也派上了用場。在隊尾緊跟著一個乾瘦的老頭,挑著一副顫悠悠的擔子,兩個筐子裡裝滿了各種顏色的小三角旗,上寫著“打倒苛捐雜稅”、“打倒吃人的舊社會”等內容。

此人就是劉集村紅槍會會長田之樂,這些小旗子,他和紅槍會的幾個會員做了整整一個晚上。

沿途村莊的牆上、樹上,都貼著密密麻麻的傳單,吸引了路上的衆多行人。這是飛毛腿劉百貞和劉良一夜間貼上去的,他們在韓橋貼完最後一張的時候,天剛矇矇亮。

韓橋廟會上,各種貨攤一溜蜿蜒擺開,足有幾里路長。有玩雜耍的,有說書逗樂的,有賣各種食品和家用百貨的,叫賣聲彼此起伏。廟會上,最有規模的還是木器市場。

木器行裡的稅務狗子,可能聽到了風聲,或者是看到了傳單,開始還探頭探腦,後來見沒什麼動靜,就跳出來開始收稅了。

木器行裡一時罵聲一片。立在劉良才旁邊的劉百貞恨得直咬牙:這些雜種,要人家的錢,還罵人!

劉良才見時機一到,馬上發出了行動信號。

劉奎文跳到一輛大馬車上,開始鼓動、宣傳、喊口號。劉奎文口才很好,每一句話就是一支燃燒的火把,把大家的仇恨點燃了;每一聲口號就像一把大蒲扇,把大家心中的怒火扇得越來越旺。

羣衆齊聲喊道:砸了它,砸了它!紅槍會成員高舉大刀、紅纓槍,把稅務桌子團團圍起,賣木器的也抄起一件件傢什衝了上來。廟會上人潮涌動,猶如平靜的大海上陡然捲起了一股浪濤。

收稅的頭目姓韓,肩膀中間頂了一顆碩大無比的腦袋,木匠們都喊他韓大頭。韓大頭面對著憤怒的人羣,開始還有些慌亂,慢慢就鎮靜下來。他覺得這些鬧事的人,無非就是一幫泥腿子,嚇唬嚇唬就後退了。

他瞪起眼睛喊道:鄉親們,這收稅是**定的事,對抗**,可是要坐大牢的,弄不好還會丟了性命!你們都散了吧,別跟著少數人起鬨!這裡還有我們民團的弟兄,真動起手來,槍子兒可不長眼!

劉良纔不等韓大頭說完,揮起鬼頭刀砍在了他的後腦勺上,韓大頭撲通一聲,倒地而亡。另一個稅務狗子早就嚇癱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劉百貞伸手拽住他的後衣領,一下子把他提溜起來:剛纔還吹鬍子瞪眼,這時候咋成軟蛋了?

劉良才大聲喊道:誰不讓咱們窮苦人活,誰就是這樣的下場!衆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咱窮苦人擰成一股繩,就能把他們打趴下!

站在大馬車上的劉奎文帶頭喊起了口號:取消苛捐雜稅!打倒反動**!堅決擁護共產黨!很多人都跟著喊了起來,一浪高過一浪,響徹雲霄,如疾風暴雨一般。在附近巡邏的國民黨民團,雖個個都是全副武裝,見這陣勢,竟都遠遠地躲到了一邊。

接著隊伍開始遊行,每個人都舉著三角旗,喊著同樣的口號。有人見出了人命,想想後怕,走著走著就溜了;但也有人加入了進來。隊伍遊行到牲口市後,按預先約定,大家都自動散開了。

我們在查閱山東地方有關黨史的時候,曾經發現有一段專門評價“砸木行”鬥爭的文字:“砸木行”是廣饒黨組織自建立以來,組織發動的一次規模和影響都比較大的鬥爭。通過這次鬥爭,糾正了黨組織過去不敢領導公開鬥爭,以及不相信羣衆特別是農民有覺悟的錯誤思想,同時也豐富了領導大規模羣衆性鬥爭的經驗。

劉良纔過去組織的“覓漢增資”和“掐穀穗”,廣饒縣**並沒有深究,縣長說那都是窮腿子瞎折騰,小偷小摸,不值得興師動衆;可窮腿子的“砸木行”砸死了一個人,讓縣長倒吸了一口冷氣。他馬上打電話向山東省**主席韓復榘報告:韓主席,不得了了,這都是共產黨煽風點火所致。

韓復榘道:共產黨開始在鄉村下崽了,別小看一身泥巴的鄉巴佬,鬧起事來也是天翻地覆。你那些民團,都他媽是吃乾飯的?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讓他們出去給我抓,給我殺!

砸木行的鬥爭使廣饒黨組織暴露,劉良纔等一批共產黨員被縣**列入了黑名單。這次鬥爭的親歷者劉考文也上了這個黑名單,他後來回憶道:

不出所料,砸木行二十天後,廣饒縣的國民黨就對我們下手了。廣饒縣民團的副大隊長,帶著十幾個團丁來我們村抓人,劉良才當時正巧在坡裡幹活,鄉親們趕緊給他送信,他就從坡裡走了。我在自家場院的麥穰垛裡掏了一個洞,晚上就在裡面睡覺。劉奎文每到夜裡,就去外村他同學家中借宿。有一天晚上,劉良才託人捎信來,叫劉奎文和我到鄧家莊找他,我倆沒顧上吃飯就趕到了鄧家莊。我們三人一塊從鄧家莊趕到了益都縣的陽河村,又從陽河去了紙坊,最後在一個姓白的同志家裡住了一夜。在這裡,我們開了一個會,分析了當前的形勢。第二天早上,劉良纔去濟南找省委彙報情況,我們也趕回了劉集村。年底,劉良才從濟南迴來,就藏在家中。這時形勢有所緩和,我和劉奎文也都能在家睡覺了。劉良才趁夜間到過我家幾次,他說已經與省委取得聯繫,省委決定調他到濰縣工作。記得過了春節,他把工作交給劉奎文,就離開了劉集。誰知此別,竟成了永別。

根據劉考文的回憶,國民黨團丁來劉集抓人的那天,把劉良才的家翻了個底朝天。民團副大隊長叫王金貴,嘴裡鑲了幾顆金牙,外號叫王大金牙,他翻著白眼陰陽怪氣地喊道:抓不到劉良才,就用他老婆來頂賬!

王大金牙話音剛落,一個團丁就上來綁了姜玉蘭的雙手:從這裡到縣城就得幾十裡,夠你這個小娘們喝一壺的了。說著就把她拴在馬鞍子上,打馬就走。姜玉蘭是個小腳女人,有時馬走快了,她就得跟著小跑一陣,一路上跌跌撞撞,氣喘吁吁,全身的衣服都溼透了,腳也磨破了皮,又腫又脹,血淋淋的。

縣長聽說沒抓住共產黨,伸手就打了王大金牙一個大耳光。王金牙捂著臉說:**是沒逮住,可逮住了一個**的老婆。

兩個團丁把姜玉蘭架了過來。

無論縣長怎麼審問、呵斥,姜玉蘭就是這樣的話:俺是婦道人家,就知道拾柴、撈草、養豬、做飯,其他的啥也不知道。後來團丁動了鞭子,縣長開口再問,姜玉蘭還是這句話。到了最後,姜玉蘭乾脆閉口不言。

劉漢民在廣饒縣城南門開了一家飯館,聽說姜玉蘭被抓,擡腳直奔縣**,一進門就嚷道:劉縣長啊,我當保人來了!

縣長見是劉漢民,心裡就有幾分打怵,嘴上還硬著:這可是**劉良才的老婆啊!

劉漢民哈哈一笑:這就是以訛傳訛了。劉良纔是個本分人,怎麼就成了共產黨?你關了他老婆,一個婦道人家能知道什麼?今天我出面擔保了,出了啥事我劉漢民擔著,絕不當縮頭烏龜!

縣長見姜玉蘭被關了三天,也沒能榨出什麼東西來,早就不耐煩了,他乾脆借坡下驢,點了點頭:好!你劉漢民在廣饒也是有頭有臉的人,既然你出面擔保,我怎麼也得給你這個人情。可往後,不能老是讓我這個一縣之長爲難吧?

劉漢民大聲道:我劉漢民也是一個知趣的人,今後不會再爲難你縣長大人的。說著雙手抱拳:我這裡謝過了!

劉漢民知道,姜玉蘭在裡面肯定吃了不少苦頭,可看到她的時候,還是大吃了一驚、姜玉蘭渾身上下傷痕累累,都幾乎挪不動步了。

劉漢民急忙上前攙住姜玉蘭,狠狠地瞪了一眼團丁,大聲吼道:你們對一個婦道人家,也下得了這種狠手!那團丁急忙說:您老也當過差,端當官的飯碗,受當官的管不是!劉漢民道:少做點惡事吧,別到時候死了還進不了祖墳!

劉漢民扶著姜玉蘭剛走出監獄大門,姜玉蘭的兒子劉吉祥就推著獨輪車迎了上來:娘,你可出來了,我這些日子天天在這裡等你。

劉漢民高興地對姜玉蘭說:真是巧了,看你這身子骨,本想給你找輛車送回去的。

姜玉蘭連聲道謝:你託人把俺放出來,就很好很好了,還能再麻煩你……

劉漢民亮著大嗓門說:謝啥?本鄉本土的,劉良才爲了窮苦人不顧身家性命,連你一個婦道人家都深明大義,我劉漢民要是袖手旁觀的話,豈不枉活一世了!

團丁不久又來過一次劉集,還是一無所獲,最後把田之樂擄去了。田之樂是個孤老頭子,穿著一件破襖,那天恰巧感冒了,不時用袖口抹著鼻涕。

縣長見是一個乾瘦老頭,正要發作,團丁急忙說:別看他這麼幹巴,可是劉集村紅槍會的會長呢!

縣長一聽,來了精神,還沒等他問話,田之樂就慢悠悠地開口了:縣長大人,我房無一間,地無一壟,你們把我抓來,正好有地方住,有飯吃了。

縣長哈哈一笑:只要你說出劉集共產黨的下落,本縣養你的老又何妨呀?

縣長再問話,田之樂就裝聾作啞,說自己老了,耳朵不好,什麼都聽不到。

團丁氣急了,上來就抽了田之樂幾鞭子。田之樂還嘿嘿地笑,就像鞭子沒抽在他身上一樣。

縣長破口大罵:你們抓這麼個棺材瓤子來充數的嗎!

田之樂被關了幾天,又被放出來了。

“砸木行”後的很長一段時間,白色恐怖一直籠罩著劉集村。

在一個酷熱的下午,劉百平老人的講述把我們帶進了那段難忘的歷史歲月:

我聽我父親講,國民黨到劉集村抓人後,劉集村的地主和無賴也一下子變得揚威耀武起來,一個個屁股都翹得老高,胸脯也挺起來了,就像發了情的公狗,滿村子裡亂竄。他們闖進劉良才的家,比在自己家裡還實在,有的翻箱倒櫃,有的進了豬圈把豬給牽走了,有的抓雞逮鴨子,見什麼拿什麼。村裡有個無賴,好吃懶做,他也乘機給姜玉蘭遞了張條子,要她準備好一百塊現大洋,埋在村東頭的那棵大槐樹底下。開始姜玉蘭不知道是誰幹的,還以爲是個敲竹槓的土匪呢。

劉良才的兒子就把一袋子小石子埋在了樹底下,那無賴晚上真去了,從土裡挖出了那袋石子,開始以爲是銀元,高興得嘎嘎笑,後來又氣得直罵娘。劉良才的兒子藉著月光,發現是村裡的無賴,一石頭就砸在他的腿上,這小子一瘸一拐地跑掉了。

劉良纔是共產黨的頭頭,這事很多人都知道,如今他家遭難了,村裡有些人也不敢和他們家裡的人說話了,走道本來要經過他家門口的,也要繞著走。

廣饒國民黨**的視線,一時間並沒有離開劉集。他們知道“砸木行”源於木匠,開始在木匠中尋找線索。一批共產黨員是木匠協會的主要成員,而劉良纔則是會長。

有一天,在縣城開飯館的劉漢民突然回到了劉集,很多人都想看看,這劉集的大能人會唱什麼戲。沒想到劉漢民做出了一個讓很多人都不理解的舉動,他把劉集和周圍村莊的一些木匠召集起來,突然宣佈要成立一個木匠協會,有人就說:不是已經有木匠協會了嗎?劉漢民雙眼一瞪:胡說,啥時候有過木匠協會?

沒過幾天,木匠協會在劉集學堂正式成立了,並公佈了會長、副會長等人的名單。劉漢民當選了會長,他高聲道:往後大家有什麼難事雜事,就來找我這個木匠協會的會長。

有人來到時就嘀咕:名單中怎麼沒有劉良才、劉奎文、劉長俊、田之樂這些老會員了呢?劉漢民摸著絡腮鬍子道:這個協會是根據廣饒國民黨縣**的章程成立的,是正宗貨。以前的協會誰也不要提了,縣民團再來人,就亮咱們這個協會的牌子,誰要是亂張口,可別怪我劉漢民不講鄉里感情。說著,他故意解開衣襟,露出了別在腰間的匣子槍。

幾天後,劉漢民匆匆地回到了縣城。他沒有回自己的飯館,而是直奔縣**,把協會的名單往縣長眼前一放,說:請縣長大人給民團下令,讓弟兄們以後少去騷擾木匠,要不,我這木匠協會的會長,還怎麼跟大夥交代?木匠都撂挑子不幹了,你縣長大人得少收多少稅?

縣長掃了一眼木匠協會的名單,納悶地問:會長不是劉良才嗎?

劉漢民哈哈一笑:這吆吆喝喝的事,也就是我劉漢民能幹得了。上次“砸木行”的事我問了,是雙方都動了手,你來我往,那麼多的人,幾個回合下來,還能不死上個把個人?

縣長一時無語。

後來劉集村有明白人說:你們還不明白?這是劉漢民爲了保護劉良才放的煙幕彈,就像西遊記裡那白骨精使了個障眼法一樣。

抗日戰爭時期,劉漢民也爲八路軍做了不少事。

1946年,廣饒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反奸訴苦運動,每個村也都成立了貧僱農翻身委員會。劉漢民家族中有人早想整治他,就藉機恐嚇劉漢民,說**要拿他開第一刀。劉漢民想到自己幹過國民黨,在舊**聽過差,恐日後生變,惹禍上身,就不辭而別,後被廣饒縣**警備偵探抓住,給他安了個“老八路、老兵痞”的罪名收監,被國民黨殺害。

當年目睹了行刑一幕的人都說:劉漢民確實是個頂天立地的人物!

據說,劉漢民臨刑,臉上沒有絲毫懼色,還侃侃做了一番演講:我劉漢民今生最得意的,就是跟著劉良才學了《共產黨宣言》,參加了共產黨。我幹過八路——說著,他從懷裡掏出了一個小本本,接著道:這是當年老子熬夜抄的《共產黨宣言》,好心人記著,給我當紙錢燒了,老子做了鬼也離不開它!言畢,他走了幾步停下,環視一下四周,復又大聲道:這裡就是塊風水寶地,動手吧!老子十八年後還是一條好漢!

一聲槍響,劉漢民倒在了丹河河畔,時年五十歲。

事後有人演繹,劉漢民這是犯了地名,那《三國演義》的大將龐鳳雛落難落鳳坡;這劉漢民乳名,恰恰叫丹河。

1.歷史沒有遠去(3)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11.歷史沒有遠去(3)3.《共產黨宣言》傳到了農民手裡2.是《共產黨宣言》讓我走到今天 41.歷史沒有遠去(2)4.窮人聽大鬍子的話沒錯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24.我去找老夥計們學《共產黨宣言》了1.《共產黨宣言》就是咱泥腿子的號角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21.歷史沒有遠去(3)4.窮人聽大鬍子的話沒錯2.讓空想變成現實3.譯者陳望道的沉浮人生3.一門三英匾做了棺材板1.歷史沒有遠去(2)2.書名被錯印成《共黨產宣言》4.我去找老夥計們學《共產黨宣言》了1.歷史沒有遠去(3)2.讓空想變成現實3.一門三英匾做了棺材板2.書名被錯印成《共黨產宣言》3.不能遺忘的國家記憶2.是《共產黨宣言》讓我走到今天 21.天鵝之家的記憶1.天鵝之家的記憶1.劉集慘案那天還發生了什麼1.一羣尋路的人2.是《共產黨宣言》讓我走到今天 21.一羣尋路的人3.譯者陳望道的沉浮人生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21.歷史沒有遠去(3)2.好日子是靠槍桿子打出來的4.我去找老夥計們學《共產黨宣言》了2.是《共產黨宣言》讓我走到今天 4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3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11.歷史沒有遠去(3)1.歷史沒有遠去(1)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21.歷史沒有遠去(3)4.我去找老夥計們學《共產黨宣言》了4.窮人聽大鬍子的話沒錯1.《共產黨宣言》就是咱泥腿子的號角2.發現首譯本《共產黨宣言》3.不能遺忘的國家記憶4.窮人聽大鬍子的話沒錯1.歷史沒有遠去(4)1.歷史沒有遠去(3)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13.《共產黨宣言》傳到了農民手裡2.好日子是靠槍桿子打出來的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32.發現首譯本《共產黨宣言》1.《共產黨宣言》就是咱泥腿子的號角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12.讓空想變成現實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12.讓空想變成現實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32.讓空想變成現實2.是《共產黨宣言》讓我走到今天 22.誰是第一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31.歷史沒有遠去(1)3.譯者陳望道的沉浮人生2.讓空想變成現實2.發現首譯本《共產黨宣言》3.一門三英匾做了棺材板1.歷史沒有遠去(4)2.讓空想變成現實3.《共產黨宣言》傳到了農民手裡1.劉集慘案那天還發生了什麼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32.是《共產黨宣言》讓我走到今天 12.是《共產黨宣言》讓我走到今天 33.《共產黨宣言》傳到了農民手裡1.劉集慘案那天還發生了什麼3.譯者陳望道的沉浮人生2.是《共產黨宣言》讓我走到今天 22.是《共產黨宣言》讓我走到今天 12.誰是第一2.發現首譯本《共產黨宣言》2.發現首譯本《共產黨宣言》2.是《共產黨宣言》讓我走到今天 21.天鵝之家的記憶2.是《共產黨宣言》讓我走到今天 41.歷史沒有遠去(3)2.誰是第一2.發現首譯本《共產黨宣言》2.讓空想變成現實3.譯者陳望道的沉浮人生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24.窮人聽大鬍子的話沒錯3.不能遺忘的國家記憶4.我去找老夥計們學《共產黨宣言》了
1.歷史沒有遠去(3)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11.歷史沒有遠去(3)3.《共產黨宣言》傳到了農民手裡2.是《共產黨宣言》讓我走到今天 41.歷史沒有遠去(2)4.窮人聽大鬍子的話沒錯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24.我去找老夥計們學《共產黨宣言》了1.《共產黨宣言》就是咱泥腿子的號角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21.歷史沒有遠去(3)4.窮人聽大鬍子的話沒錯2.讓空想變成現實3.譯者陳望道的沉浮人生3.一門三英匾做了棺材板1.歷史沒有遠去(2)2.書名被錯印成《共黨產宣言》4.我去找老夥計們學《共產黨宣言》了1.歷史沒有遠去(3)2.讓空想變成現實3.一門三英匾做了棺材板2.書名被錯印成《共黨產宣言》3.不能遺忘的國家記憶2.是《共產黨宣言》讓我走到今天 21.天鵝之家的記憶1.天鵝之家的記憶1.劉集慘案那天還發生了什麼1.一羣尋路的人2.是《共產黨宣言》讓我走到今天 21.一羣尋路的人3.譯者陳望道的沉浮人生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21.歷史沒有遠去(3)2.好日子是靠槍桿子打出來的4.我去找老夥計們學《共產黨宣言》了2.是《共產黨宣言》讓我走到今天 4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3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11.歷史沒有遠去(3)1.歷史沒有遠去(1)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21.歷史沒有遠去(3)4.我去找老夥計們學《共產黨宣言》了4.窮人聽大鬍子的話沒錯1.《共產黨宣言》就是咱泥腿子的號角2.發現首譯本《共產黨宣言》3.不能遺忘的國家記憶4.窮人聽大鬍子的話沒錯1.歷史沒有遠去(4)1.歷史沒有遠去(3)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13.《共產黨宣言》傳到了農民手裡2.好日子是靠槍桿子打出來的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32.發現首譯本《共產黨宣言》1.《共產黨宣言》就是咱泥腿子的號角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12.讓空想變成現實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12.讓空想變成現實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32.讓空想變成現實2.是《共產黨宣言》讓我走到今天 22.誰是第一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31.歷史沒有遠去(1)3.譯者陳望道的沉浮人生2.讓空想變成現實2.發現首譯本《共產黨宣言》3.一門三英匾做了棺材板1.歷史沒有遠去(4)2.讓空想變成現實3.《共產黨宣言》傳到了農民手裡1.劉集慘案那天還發生了什麼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32.是《共產黨宣言》讓我走到今天 12.是《共產黨宣言》讓我走到今天 33.《共產黨宣言》傳到了農民手裡1.劉集慘案那天還發生了什麼3.譯者陳望道的沉浮人生2.是《共產黨宣言》讓我走到今天 22.是《共產黨宣言》讓我走到今天 12.誰是第一2.發現首譯本《共產黨宣言》2.發現首譯本《共產黨宣言》2.是《共產黨宣言》讓我走到今天 21.天鵝之家的記憶2.是《共產黨宣言》讓我走到今天 41.歷史沒有遠去(3)2.誰是第一2.發現首譯本《共產黨宣言》2.讓空想變成現實3.譯者陳望道的沉浮人生1.這本《共產黨宣言》比我們生命還重 24.窮人聽大鬍子的話沒錯3.不能遺忘的國家記憶4.我去找老夥計們學《共產黨宣言》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木兰县| 珠海市| 开原市| 甘肃省| 卫辉市| 察雅县| 霍林郭勒市| 屏东县| 天长市| 都匀市| 玛纳斯县| 金坛市| 东海县| 东乌珠穆沁旗| 衡阳市| 汶上县| 思茅市| 贺兰县| 澎湖县| 称多县| 肃南| 房产| 宣威市| 湘潭市| 南昌县| 凉城县| 油尖旺区| 工布江达县| 赤城县| 水城县| 通道| 香格里拉县| 唐河县| 丹阳市| 大港区| 礼泉县| 敦化市| 泸水县| 陵川县| 罗平县| 梨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