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生一度人皆有

“詭秘武林:俠客揮犀錄 ()”!

宋永穆陵護陵使中官,羅銑。

這個名字淺淺地刻在了碑文之上,但這一長串官職對墓中人似乎不是榮耀,而是一份難以承載的恥辱。

江聞沉默地看著這塊帶著器表土沁的碑文,眼前緩緩浮現出了那個江山動盪年代的縮影。

在南宋滅亡、蒙古入主的紛擾年代裡,誰也沒空管、更沒機會知道,會有那麼一批被遺忘的人茍且地活著。

他們的故事並不複雜,也不壯烈,甚至陰暗委瑣到不可見人。歸根結底,不過是一羣徹徹底底的失敗者的故事。

在南宋流亡江南、定都臨安後,朝廷不稱“京師”而僅爲“行在所”,帝后陵墓不稱“山陵”而僅爲“攢宮”。因爲在修陵之時,朝廷的修奉官曾紆說:“帝后陵寢,今存伊洛,不日復中原,即歸祔矣,宜以攢宮爲名”。

故此“攢宮”之名,乃是戎馬倥傯之際的變通說法。

然而隨著北復無望,江南六陵業已經攢居了七帝七後,會稽山餘脈的上皇山下逐漸配備了大量的守陵人員,除妃嬪、宮女、宦官、雜役外,還有數百人的護陵軍常年駐守,自成一處小小的烏托邦。

無處可去的羅銑,便曾是這裡的一員。

但隨著蒙古人的馬蹄南下,踏碎了南宋偏安的美夢,厄運終究也降臨到了這片松柏參天、殿宇連綿、晝夜香菸繚繞,四時薦享不絕的莊嚴肅穆禁地之中。

掠奪和焚燒不過是順手爲之,隨著守陵之人迅速流散,陵下最終只剩十幾名無力營生、肢體殘缺的守陵老卒、中官太監留守。

這些人被元庭玩笑般地封爲護陵使,自此在山腳下結廬而居,徘徊不去。

自幼入宮的羅銑,也是其中的一員。

一開始的六陵四周仍有矮牆,也還剩幾楹享堂遮風避雨,這羣遺民們力耕薄田爲生,換來勉強溫飽,此外一無可觀之處。

但隨著山下演福寺、泰寧寺中僧人不斷偷伐陵木、盜取墓中珍玩,六陵之間夜裡狐叫梟桀連夜不斷,多處圍牆被人故意推倒,幾間殿堂也遭風雨侵襲。

漸漸地,

前朝所謂肅穆的帝后陵墓,就剩下陰森松林裡面的一堆土、一塊碑而已。

最大的一劫,是忽必烈在位的至元二十二年八月。

這一年江南釋教統領楊璉真伽,是XZ高僧八思巴的弟子。這位西夏人惦記上了六陵中的某些東西,於是宋寧宗及其皇后楊氏、理宗、度宗的陵寢,便成爲首批被盜的四座陵墓。

而根據碑上記載,還有一名劉姓使者名仲祿出現,面容僵硬如同枯死,卻不知疲倦不知飢寒,宣忽必烈的旨意命護陵人不得阻攔。

如今埋葬在幽冥巷中的宋陵護陵使羅銑帶人拼死保護,遭到痛打折磨。太監們的鼻子、耳朵、舌頭都被楊璉真伽的手下割掉、手腳骨骼也被反覆敲斷,晝夜以折磨他們爲樂。

就在他們以爲命不久矣的時候,一個碑上諱莫如深的的老太監出現了,借用八思八師尊首羅王的手諭救下了他們,隨後這些半死不活的太監們,就被刀架著脖子趕出陵園。

這位禁宮中的老祖宗告訴他們,自己不會再管他們的死活,如果不想被這些喇嘛追殺,就自己逃去更南方吧。

垂死掙扎的太監們逃下了山,正好碰上了一羣鬼鬼祟祟的人。

護陵太監們以爲遇上了盜墓賊和山下惡僧,都當作此命休矣,然而對方領頭的是紹興山陰名叫唐鈺的人,平日裡仗義疏財、行俠仗義。

他聽說皇陵被盜後,立刻變賣家產,召集鄉中的愛國之士,今夜冒死潛入皇陵,要將諸位帝后的骸骨用動物的骨頭換了出來。

羅銑最爲年輕,心中的憤恨再也忍不住,便自告奮勇地帶著他們潛回了山上,隨後將南宋諸帝的骸骨放入一個石函,埋在了紹興蘭渚山的天章寺前,唯理宗顱骨巨大,不敢調換。

後來才知道,楊璉真伽聽見人說理宗嘴裡“含珠有夜明者,遂倒懸其屍樹間,瀝取水銀,如此三日夜,竟失其首”。

隨後爲了使用厭勝之術,妖僧楊璉真伽還將諸帝的骸骨都收集到一起,並摻雜上牛馬等動物的骨頭,一起埋到了南宋的皇宮之下,並在上面修建了一座“高十三丈的白塔壓之,名曰鎮本。”意思是要鎮壓江南百姓對元朝統治的反抗。

這樣的行爲引發了江南人民的極大仇恨,辯經失敗慘遭還俗驅逐的道士、秘密結社的和尚、長期被打壓反抗的明教教徒、失地農民和手工業者最終聯合了起來,綿延成了悄悄燃燒的一股引線。

看到民間的沸怨和義士的果敢,年輕的羅銑以爲趙宋的氣數還沒盡,聽聞兩廣有人稱見宋末帝趙昺浮海未死,就商量著南下找尋。

依靠著義士唐鈺的幫助,這羣殘廢的太監歷經千辛萬苦,終於乘船進入了福建。由於遭遇了大風,他們先是錯航到了廣東南澳,隨後船被巨浪所破,又漂流到了合浦之西,一行太監又死了五六個,僅剩九人能夠上岸。

巧合的是,在浦西的一處海港,他們還遇見了避禍姓黃的閩衝郡王趙若和。

這位當初的王爺褐衣赤腳、肩扛著漁網準備出海;當初的王妃貴婦,正在路邊扯著嗓子賣菜;幾個沒穿褲子的小孩在泥巴里打滾,誰也看不出會是綾羅不斷的皇家子嗣。

一名老太監趁四下無人,上去叫了一句郡王,可隨後對方眼中滿是驚恐、老太監也手足無措地四下張望,雙方訥訥半日,最終在漁集鬧市之中漠然而過,誰也不敢多交談一句話。

一旁的羅銑面如死灰,終於明白在這至元二十二年的年月,自己爲之苦苦守陵的趙宋早已殞滅於人心,就像方纔漁集裡作漁夫打扮的閩衝郡王,說穿了也無非是尋常百姓。

就算他們找到了傳說中的宋末帝,無非是重演一次陸秀夫之事。其實當初烈火烹油的南宋,骨骼血脈仍在民間衍散,卻沒有一個人敢於、乃至願意重新拾起了……

太監們靠著討飯來到了福州城,他們卻打不過乞丐們,最終走入這座城市最骯髒不堪的義莊葬地,又幹起了他們曾經的行當——在三坊七巷的角落裡是一處義莊,對面有一座宋末荒廢的印書局。

歷史似乎又輪迴了一個圈,跟他們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只不過當初是給七帝七後守陵,如今是給福州城中無數枉死、客死的人收殮。

殘疾的守陵太監們每日往來城中,作價夭死童屍四十文、暴死成屍八十文,負責送入煉人爐中燒化,這座城市也沒有人願意與這些低賤、骯髒,終日散發著臊臭的閹人爲伍。

老太監們慢慢老死,最年輕的羅銑也越來越老邁,最終苦守在這座無人問津、彷彿被世界遺棄的院子裡瞪著眼死去,伴隨他下葬的只有一塊被摩挲到光滑如鑑、烏木打造的護陵使腰牌。

江聞看著落款的日期,發現老天爺又跟他開了一個充滿黑色幽默的玩笑。

從字裡行間,羅銑都充斥著苦悶憤懣,既想要反抗吶喊,卻又貧弱無力。他心向往著從未體驗過的南宋繁華、眼見著蒙元日益殘暴的統治,切膚之痛讓他扼腕,護陵之事使他痛苦,他就彷彿一個出生於黑暗中的人,拼盡一生想要幻想光明照耀的景象。

宋永穆陵護陵使中官,羅銑。

這十一個字不僅是銘記一輩子的身份,也是他在這場彷徨生命旅程中,雖然始終不能提起,卻唯一能夠牢記住的東西了。

羅銑最後活到了至正十年,前後足足活了八十歲,對於一個太監堪稱前所未有的高壽了——但是在他死後的第二年,民怨再也無法壓制,白蓮教韓山童、劉福通便率先起義,彭瑩玉、徐壽輝隨後響應,揭開了覆滅蒙元的序幕。

江聞看著碑文走到了盡頭,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如果自己沒有對於後世的知識,也絕不可能窺破明末清初這最深重、最濃黑的迷霧,知道一切發展的方向,那麼自己,或許也會像這個孤貧而死的老太監一樣,一輩子都不知道承載自己的這艘船,終將去往何方。

哦不對,或許自己會在墓碑上寫個“獨孤求敗”,編上一些聳人聽聞的故事,造一本比《推背圖》還要離奇的預言書出來。

“你嘆什麼氣?該不會真相信這些老太監的鬼話吧?”

二酉齋主人忽然出聲,話語裡滿是高人一等的自負。

江聞皺了皺眉:“什麼意思?”

二酉齋主人抖了抖身體。

“你先放開我再告訴你,反正我也跑不了。”

江聞想了想,這才慢慢鬆開了手。

“說吧。”

二酉齋主人晃著被抓疼的肩膀,有些神經質地齜牙咧嘴著,警惕打量著這片濃到化不開的夤夜。

“我的意思是,這些太監沒有他們自己說的這麼可憐。你想想,如果這裡只是一羣殘疾老太監佔據,又怎麼能流傳出這幽冥巷的名號?”

對方故作深沉地說著,身體卻往大殿中藏進了幾分,似乎在防備著暗處的冷箭,“紅陽聖童告訴我,這些太監掌握著前宋宮中的秘書,能營造鬼樓陰巷,還在巷中煉屍拜鬼。”

可能是爲了加強說服力,二酉齋主人竭力調動著僵硬的面部。

江聞熟練無比地學著某人的獨家語氣,一句話就讓對方火冒三丈。

“真的嗎?我不信!”

二酉齋主人有些激動地解釋道。

“哼,當初紅陽聖童就是在這裡,悄悄找到了羅淳一留下的《峋嶁昇仙書》,武功突飛猛進,隨後才著了魔一樣想尋什麼架壑昇仙的機緣。據他所說,這羣太監除留有羅淳一的手札,還奉對方之命,在福州搜尋著前宋遺刻秘錄,一個個都詭異無比……”

江聞將信將疑地說道:“他們這麼厲害?”

隨後拿眼打量著對方,滿是玩味之色。

二酉齋主人立馬察覺失言,趕忙補充道:“我也都是聽說的,具體我只知道這,並不知道內情!”

江聞看著滿場的屍立如林,淡淡笑著:“殺了這麼多人,還敢說對這兒不熟,你看來也不是什麼老實人嘛。”

二酉齋主人額頭冒出了冷汗。

“這羣護陵太監悄悄修行北法,咒殺城中蒙古人數百卻無人察覺,還悄悄煉製飛天旱魃意圖造反,早就把這裡變成了屠場。我不過是借用場地藏屍,你看這些外皮蠟黃、血肉乾枯的,其實全都是他們當初咒殺的蒙人,已歷經兩三百載而不腐了!”

江聞悚然退後,果然發現這些屍體的成色不一,衣著也古舊異常,甚至有些穿著少見的羊裘大氅。

“好傢伙,這是什麼邪門法術!”

二酉齋主人也有些緊張地喃喃自語。

“今夜若不是事況緊急,我也不願意跑來這個鬼地方!紅陽聖童對這兒研究最深,卻也沒有跟我詳細說,只說官府卷宗裡記載洪武帝派人尋回六陵帝后屍骨,最終由義士唐鈺的後人前去天章寺取回,順道講述了當年守陵太監的事蹟。”

“洪武帝隨即派錦衣衛前來福州尋找,最後也找到了這條幽冥巷中,大小衛官被嚇得魂飛魄散,後來官府下令推倒房屋掩埋巷口,不允許任何人入內。”

二酉齋主人神情詭秘地說道。

“但我從木刻殘雕中找到了一版,裡面是前宋流傳著的北法經文,內容也是駭人聽聞。”

說罷,他悄悄拿起一塊藏在廊柱下的木板,線裝處恍然寫著書部的名稱《佛說大摩裡支菩薩經卷》。

【複次降伏爐者作半月相。週迴界道亦金剛鬘莊嚴……用燒屍殘柴人肉人骨粖,以人脂搵過……面惡口出利牙作大惡相。如劫火洞燃名忿怒火天。如是之法是大摩裡支說……】

江聞粗粗看去,這部佛經中滿是燒人肉擦人脂、拆人骨衣人皮的恐怖法門,並且毫不掩飾地直言“依行此法,至七日彼即破壞命終。”

二酉齋主人像觸電般打掉了江聞手裡的雕版,遠遠地踢了出去。

“不要看!這邪法會鑽心入腦,把人折磨瘋的!暗處盯上我的人一定也會這些法術,我已經無處可逃了……”

對方又癲狂緊張地對江聞說起有人要殺他的事,似乎就因爲他知道並來過這個地方。

江聞沒有管他的突然發病,自顧自地思索著。不管從什麼角度看,這似乎都和兩宋期間殘酷血腥的殺人牲祭、活命血祀關聯極深!

江聞先前也聽陳近南說過理宗頭骨嘎巴拉碗的來歷,是因爲“或謂西番僧、回回其俗以得帝王髑髏可以厭勝、致鉅富, 故盜去耳。”

莫非這些恐怖的北法習俗,和蒙元奉行的喇嘛教有什麼更深層次的關聯?!

忽然間牆瓦響動,惡風凜冽,二酉齋主人忽然尖聲叫了起來。

“殺我的人來了!”

隨著屍立如林的廢棄書肆中怪風涌動,似乎吹醒了什麼暗處蟄伏已久的存在,一張五官顛倒扭曲、模樣離奇詭異的鬼面,緩緩在牆頭浮現,

“你果然在這裡——交出前宋秘刻!”

詭秘武林:俠客揮犀錄最新章節地址:

詭秘武林:俠客揮犀錄全文閱讀地址:

詭秘武林:俠客揮犀錄

詭秘武林:俠客揮犀錄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126章 死生一度人皆有)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詭秘武林:俠客揮犀錄》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一百五十八章 功名歸墮甑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涯不遠衡門深第一百四十六章 似此星辰非昨夜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在五湖中第一百七十章 塵憂未能整第八十三章 對客小垂手第一百四十七章 父子竭力山成玉第一百一十七章 永夜角聲悲自語第七十二章 華堂良宴開第五十五章 煙姿入遠樓第一百八十四章 古剎疏鍾度第三十五章 恆河沙數第一百八十三章 萬古共驚嗟第七十九章 偶坐爲林泉第六十章 桃李莫相妒第三十九章 胎卵溼化第六章 名師高徒第七十六章 匣劍掌中杯第一十四章 三裡亭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青山隔斷紅塵路第四十九章 退隱三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江東日暮雲第四十四章 越女殘劍第一十七章 夜半虛席第一十五章 荒村夜影第一十七章 夜半虛席第一百九十四章 霜露豈能摧第四十四章 越女殘劍第四十六章 龍吟怪談(上)第一百一十章 能憶天涯萬里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尤眚以掩德第八十九章 燕飛東西去第一百八十一章 獨自莫憑欄第一百一十八章 曾於青史見遺文第一百七十三章 階前衆壑深第九十章 壯荊飛擒蛟第二百零九章 老僧相伴有煙霞第一十三章 合作初始第一百六十八章 尤眚以掩德第一百七十六章 何事一青袍第一百八十章 相煎何太急上架感言第八十八章 天機六甲中第九十六章 漁郎入洞天第九十七章 星喚羣仙宴第三十九章 胎卵溼化第六十三章 天涯淪落人第五十四章 儒冠多誤身第九十七章 星喚羣仙宴第五十六章 夢入少年叢第九十五章 飄殘已化萍第一百八十二章 仙佛二未成第六十三章 天涯淪落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孤猿坐啼墳上月第二百二十章 只今懷樹更懷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階前衆壑深更新預告(僞)第二百零一章 叵耐靈鵲多謾語第五十七章 還家草晞晞第六十三章 天涯淪落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自將磨洗認前朝第二十八章 蛇鶴八步第二百零八章 墨池飛出北溟魚第二百二十九章 玄螭蟲象並出進(上)第一百章上 閶闔正嵯峨第九十六章 漁郎入洞天第一百四十章 暫醉佳人錦瑟旁第六十一章 龍虎方交爭第一百二十章 諸天雁塔幾多層第五十九章 幾度降神仙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峽繞蛟螭第二百二十三章 焉知餓死填溝壑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幽鬼神茫昧然。第二十二章 武夷真形第一百二十章 諸天雁塔幾多層第一百二十七章 別有人間行路難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第七章 寶藏傳聞第一百六十三章 江東日暮雲第一百二十六章 不管風波去又來第一十四章 三裡亭中第七十七章 皆老作龍鱗第一百六十章 相逢紅塵內第二百二十五章 若教眼底無離恨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晶宮裡併骨寒第二百二十七章 身似西方無量佛(上)第六十二章 相逢應不識第二十章 誤會重重第一百七十六章 何事一青袍第一百五十九章 明月短松岡第一百四十七章 父子竭力山成玉第二百零一章 叵耐靈鵲多謾語第二百零四章 三載功夫一藏經第一十四章 三裡亭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秋墳鬼唱鮑家詩第九十七章 星喚羣仙宴第四十一章 苦海無邊第七章 寶藏傳聞第二百零六章 覽察草木猶未得第一百九十四章 霜露豈能摧
第一百五十八章 功名歸墮甑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涯不遠衡門深第一百四十六章 似此星辰非昨夜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在五湖中第一百七十章 塵憂未能整第八十三章 對客小垂手第一百四十七章 父子竭力山成玉第一百一十七章 永夜角聲悲自語第七十二章 華堂良宴開第五十五章 煙姿入遠樓第一百八十四章 古剎疏鍾度第三十五章 恆河沙數第一百八十三章 萬古共驚嗟第七十九章 偶坐爲林泉第六十章 桃李莫相妒第三十九章 胎卵溼化第六章 名師高徒第七十六章 匣劍掌中杯第一十四章 三裡亭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青山隔斷紅塵路第四十九章 退隱三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江東日暮雲第四十四章 越女殘劍第一十七章 夜半虛席第一十五章 荒村夜影第一十七章 夜半虛席第一百九十四章 霜露豈能摧第四十四章 越女殘劍第四十六章 龍吟怪談(上)第一百一十章 能憶天涯萬里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尤眚以掩德第八十九章 燕飛東西去第一百八十一章 獨自莫憑欄第一百一十八章 曾於青史見遺文第一百七十三章 階前衆壑深第九十章 壯荊飛擒蛟第二百零九章 老僧相伴有煙霞第一十三章 合作初始第一百六十八章 尤眚以掩德第一百七十六章 何事一青袍第一百八十章 相煎何太急上架感言第八十八章 天機六甲中第九十六章 漁郎入洞天第九十七章 星喚羣仙宴第三十九章 胎卵溼化第六十三章 天涯淪落人第五十四章 儒冠多誤身第九十七章 星喚羣仙宴第五十六章 夢入少年叢第九十五章 飄殘已化萍第一百八十二章 仙佛二未成第六十三章 天涯淪落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孤猿坐啼墳上月第二百二十章 只今懷樹更懷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階前衆壑深更新預告(僞)第二百零一章 叵耐靈鵲多謾語第五十七章 還家草晞晞第六十三章 天涯淪落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自將磨洗認前朝第二十八章 蛇鶴八步第二百零八章 墨池飛出北溟魚第二百二十九章 玄螭蟲象並出進(上)第一百章上 閶闔正嵯峨第九十六章 漁郎入洞天第一百四十章 暫醉佳人錦瑟旁第六十一章 龍虎方交爭第一百二十章 諸天雁塔幾多層第五十九章 幾度降神仙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峽繞蛟螭第二百二十三章 焉知餓死填溝壑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幽鬼神茫昧然。第二十二章 武夷真形第一百二十章 諸天雁塔幾多層第一百二十七章 別有人間行路難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第七章 寶藏傳聞第一百六十三章 江東日暮雲第一百二十六章 不管風波去又來第一十四章 三裡亭中第七十七章 皆老作龍鱗第一百六十章 相逢紅塵內第二百二十五章 若教眼底無離恨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晶宮裡併骨寒第二百二十七章 身似西方無量佛(上)第六十二章 相逢應不識第二十章 誤會重重第一百七十六章 何事一青袍第一百五十九章 明月短松岡第一百四十七章 父子竭力山成玉第二百零一章 叵耐靈鵲多謾語第二百零四章 三載功夫一藏經第一十四章 三裡亭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秋墳鬼唱鮑家詩第九十七章 星喚羣仙宴第四十一章 苦海無邊第七章 寶藏傳聞第二百零六章 覽察草木猶未得第一百九十四章 霜露豈能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宾阳县| 宕昌县| 布拖县| 洛川县| 灵山县| 博乐市| 无锡市| 来宾市| 蕉岭县| 福鼎市| 通榆县| 利辛县| 故城县| 凭祥市| 罗城| 定陶县| 达州市| 安庆市| 星子县| 德庆县| 阿瓦提县| 盐津县| 甘孜县| 西乌珠穆沁旗| 石首市| 重庆市| 南丹县| 榆树市| 阿坝| 叙永县| 县级市| 德安县| 普洱| 唐河县| 从化市| 永康市| 三台县| 西乡县| 宁国市| 临泽县| 瑞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