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0章 帳中獻計

遠處剛剛露出一片晨色,太陽似乎就要出來了,不過劉淵卻沒有絲毫閒心欣賞這樣的景色,目光落在面前的戰場之上,那裡還有大批的士兵正在收拾昨夜混戰的戰利品。

霍烈高興的趕了過來,道:“屬下見過王爺!”

他還是第一次帶兵打仗,而且又是奪城之功,所以纔會興奮莫名,這畢竟不同於和別人單獨過招。

想必昨夜的一戰,這傢伙不知道有多麼興奮。

劉淵倒無心和他說兩句笑話,只是點了點頭。

眼前的鬱寧鎮已經被燒成一片焦土,城牆也被炸了幾個缺口,這又是雷霆軍火器營的傑作,沈雁的破壞能力是越來越強了。

當日在雲州時他整整準備了十幾天,纔將雲州才城牆全部炸平,對付這個鬱寧鎮不到一個時辰,就變成了這個樣子,自己不知道該是爲他高興還是擔心。

劉淵是爲了馬上就要到來的燕王大軍考慮的,纔會炸燬這座重鎮。

燕王想要在短期內攻破揚州城是很困難的,第一選擇當然便是繞過來攻打自己,若是那樣的話,劉淵並不希望鬱寧鎮能夠落到燕王的手裡。

揚州到漢口共有三鎮,除了鬱寧鎮外,還有靠近揚州的永豐鎮,那只是一座土城,就算落在燕王的手也是無所謂,無以爲屏障,而靠近漢口大德慶鎮,燕王則想都不要想。

這時林越然也來了,行禮道:“王爺還請前行,辛將軍的前軍已經將要到達德慶鎮了,叛軍大敗,全部被剿滅只是片刻之間的事。”

劉淵淡淡道:“沈先生呢!”

林越然尷尬道:“沈先生辛勞了一夜,方纔才休息下來,現在應該在車中……”

劉淵心道沈雁確實不適合行軍打仗,本來就是一個書生,身子弱得很,能夠堅持下來已經十分難得,臉上露出笑容,道:“既然如此,還是讓他休息去吧,將軍也去休息一下,本王今晚再去與辛將軍匯合。”

這一戰確實大獲全勝,燕王軍的這支人馬算是徹底被殲了。

劉淵的這招詐死之計總算起了作用,只不過接下來到底要回頭對付燕王還是一直直指江南大營的老巢,確實是個問題,劉淵不僅要自己停下來想一想,還要看看燕王的動靜才行。

揚州這個奇怪的地勢,將兩軍變成了奇怪的局面,劉淵並不想輕易出手,尤其當燕王已經到了揚州城下的時候,因爲若是兩軍對壘的話,他並沒有必勝的把握。

※※※

揚州大將孫虎率領一萬人馬在三裡集外阻擊燕王,由於得到了鬱寧鎮大勝的消息,這位年輕的揚州將領,連燕王軍的影子也沒有看到,一戰未接就跑回了揚州,然後立即與王峻一起開始守城。

他早已經給自己留好了後路,誰都知道依靠像三裡集這樣的村莊建築來抵禦燕王大軍是件愚蠢的事,他孫虎自然不會吃這個虧,所以燕王雖然加急趕來,但是一個揚州兵也沒有抓到。

不過孫虎逃跑的雖然快,但是守城卻是毫無含糊。

燕王督兵城下,連續攻了三個晝夜,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雖然燕王自己心中大爲鬱悶,不過這卻是沒有辦法的事,誰讓劉淵出了奇計,讓自己還沒有見到他的面就損失了五萬精兵。

現在劉淵手裡還有不到五萬的人馬,而他的手裡卻有八萬人,只要能夠小心翼翼,不中了劉淵的圈套之中,想要慘勝還是並不困難的,不過燕王現在卻是顧慮重重。

除了駐紮在江南大營中的四萬人馬外,自己現在可以說是兩線作戰,圍困竟陵的三萬人馬也動不了,而劉淵現在直奔江南大營而去,若是他真的能夠攻下江南大營的話,然後緊守此處,那麼自己攻打揚州不下,攻打竟陵不成,真的就成了遊擊將軍了,雖然手中握有十萬人的大軍,卻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劉淵出城擊破鬱寧兵,確實是一著妙棋,將自己的計劃全部打亂。若是燕王率領大軍開始追擊的話,那麼從揚州到漢口的三座大鎮,想必都不是好過的地方,而且據說劉淵還擁有令人恐怖的火器力量,這種損失燕王是不願意承擔的,因爲現在手中的這八萬人就是他的最後資本,還要靠他們攻城拔寨,甚至打進東都去,若是被炸得差不多了,那麼這場仗也不用打下去了,就算勝了劉淵,到了最後,明帝下一道旨意,隨意從劍南或者邊關調來一支人馬,都足以讓自己無法抵擋……

燕王坐不住了,在帳裡走來走去,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該何去何從……

這時隨從報道:“荊先生求見!”

燕王心中一動,荊無計來的正是時候,忙道:“快請!”

荊無計走了進來,急忙施禮,燕王點了點頭道:“荊先生快請坐下。”

荊無計坐了下來,目光落到燕王的身上,他知道燕王現在的煩惱,所以這才特意趕來,從燕王第一次對自己如此熱情來看,他這次算是知道了劉淵的厲害了,現在正是一籌莫展。

燕王笑道:“荊先生深夜來訪,想必定有要事!”

荊無計忙道:“王爺明見,荊某此刻身在王爺軍中,當然還想爲王爺解憂。”

燕王點了點頭,道:“先生之心,本王早已知道了。”

荊無計倒也沒有打算和他客套下去,問道:“王爺現在兵臨揚州城下,三日不破,不知道是否有破城之策?”

燕王淡淡道:“本王正在擔心江南大營的安危,若是江南大營被劉淵攻破,那將禍害無窮啊!”

他不想和荊無計針鋒相對,雖然沒有破掉揚州的計策,但是卻也不願意承認。

荊無計笑道:“現在安王劉淵剛剛經過大勝,以雷霆之勢,奔赴江南大營,王爺的擔心卻也是應該的。”

燕王心中一陣不悅,荊無計這是故意來諷刺他的,所以並未答話。

荊無計繼續道:“爲今之計,保住江南大營爲第一要務,若是江南大營落入劉淵的手裡,王爺恐怕……嘿嘿……”

燕王忍不住橫了他一眼,荊無計是越看越不順眼。

荊無計知道不能再逗下去了,道:“王爺若是想保住江南大營的話,倒有三個計策可行!”

燕王眼睛亮了起來,不知道爲什麼荊無計每次和自己說話都顯得相當刻薄,總要先諷刺幾句,然後才說正題,幸虧他現在還有利用價值,要不然燕王早就一刀把他砍了。

這個人長得倒也不差,就是看得心裡鬱悶,何況還有一張臭嘴。

荊無計起身道:“這第一個選擇,便是立即回軍竟陵,然後調竟陵城下的人馬前去江南大營守衛,劉淵雖然行軍快速,但是畢竟要從鬱寧鎮趕去,不會快過王爺!”

燕王冷哼了一聲,這是誰都知道的事,還用這個傢伙裝模作樣的說出來,看來荊無計對軍事倒並不精通,以爲這個就是奇計了?簡直是個笑話。

自己倒不如隨便找一個親兵來問問,大概都是這個答案。

荊無計笑道:“若是竟陵軍回營及時,以七萬大軍之威,憑江南大營之險,安王縱有通天之術,想必也是無法取勝,到了那時王爺只要相持數月,待安王退兵之時隨後追擊,何愁不能大勝。”

燕王翻了個白眼,這麼簡單的計策也虧得他說得如此豪氣,連自己手下的士兵也知道這個道理,還用他裝模作樣地說出來。

荊無計注意到燕王的表情,心裡暗笑,停頓片刻道:“這第二個選擇便是王爺即刻起兵追擊,攻下三鎮,將劉淵大軍圍在江南大營中央,到時圍困他一月半月,自然不戰自敗。”

燕王忍不住道:“先生第三個計策恐怕便是要本王投靠明國,然後從漢口借兵來抵抗安王了?”

他確實有些怒了,原來荊無計還是在拿他當猴耍。

荊無計一心想讓他與明國結盟,所以纔會提出這麼兩個白癡的計策,然後正藥還是歸到投靠明國那條路上,燕王實在不想他繼續說下去,乾脆自己替他說了出來。

哪知荊無計卻搖頭道:“王爺錯矣,這第三策卻是守株待兔之策!”

燕王倒是一愣,過了半晌才道:“先生但請講來。”

荊無計侃侃道:“這所謂的守株待兔之策,便是王爺就在揚州城下按兵不動,也不攻城,反倒慢慢往江南大營行去,安王此人疑心頗重,定然會有所猶豫。”

燕王見他神色嚴肅,這才知道是自己看錯了此人,此人心機之深,就連自己也未必能夠猜透。只不過太不喜歡他這種說話的方式罷了。

荊無計繼續道:“王爺應該清楚,安王現在最擔心的就是王爺與明軍結盟,所以只要王爺傳令給江南大營,待安王率兵攻來之時,在營中掛上明軍的旗號,便足以嚇走他了。”

燕王沉吟道:“安王並非無能之輩,又怎麼能夠輕易被你瞞過!”

荊無計淡淡道:“安王自詡智謀天下無雙,外表雖然淡定若然,其實心裡最是傲慢,將任何人都看成是無能之輩,便是過於自信了。只要王爺按兵不動,荊某保證安王肯定會懷疑王爺與明國結盟,他之所以攻打江南大營,其實也只是佯攻而已,一旦證實所見,定會首先想到撤兵,回身與王爺決戰。”

燕王站起身來,荊無計說的言之鑿鑿,但是他卻不能輕易地就用這個法子,要知道若劉淵根本不信這套邪,一心攻下江南大營的話,那麼自己在揚州城下按兵不動,簡直就等於坐視江南大營落入劉淵手中,這個賭注有些太大了。

而且他根本不相信江南大營的士兵能夠抵擋住劉淵的攻擊,何況劉淵又是靠奇計吃飯的傢伙,自己手下的那些將軍,智商不說也罷。

他在帳中走了幾步,終於停住腳步,轉身望向荊無計,道:“本王還是難以相信安王不敢全力攻打江南大營,不知道先生是否有理由能夠勸說本王相信。”

荊無計道:“善用計者,必定心疑。安王自從出道以來,每戰都以奇計取勝,此人心機之靈巧世所罕見,但是卻逃不過一個傲字,恐怕在他心中,世間再無一人有他那樣的智計,別人就算用計,他也自認能夠看透一切,反而以計制計,這就是蜀國順王兵敗的道理。王爺若是按照常理來行,又怎麼能夠不落入他的算計之中。所以荊某以爲,王爺除非獨闢蹊徑,否則必被他識破計策,到最後反倒落入他的圈套之中去了。”

燕王點了點頭,若論計謀之奇,劉淵算得上是個大家,無論是當日用連環計燒死順王,還是剛剛用詐死之計擊潰自己的大軍,他都是無戰不勝,荊無計分析的不錯,劉淵恐怕根本不相信別人會對他用計,這就是一個人太過成功的缺點。

荊無計繼續道:“安王現在初戰得勝,而且還是大勝,王爺五萬人馬蕩然無存,安王想必正是躊躇滿志,準備將王爺一舉擊潰,若王爺驟然出擊,單單這三座大鎮,就足以讓王爺的兵馬損失大半,何況安王又有火器營的幫助,他的目標肯定首先是王爺,而不是什麼江南大營,定會使盡渾身解數在前去江南大營的途中擊敗王爺,只要王爺一死,大軍立即土崩瓦解。”

燕王不由得對他轉變看法,原來方纔那兩個白癡計策並不是白提的,倒還有些用途,自己也是顧慮這個問題,劉淵的雷霆軍火器營太過強大了,只要被他設下埋伏,就會損失慘重。

他之所以沒有下決心追擊劉淵,卻也是心中對劉淵有些懼意,要知道從揚州到漢口,三座大鎮橫在眼前,正是給劉淵發揮奇計的時候,若是自己一個不小心,那就遺憾終生了。

荊無計站起身來,躬身行禮道:“王爺還請三思,荊某告辭了!”

說著便往門外走去。

燕王一愣,道:“先生……”

荊無計停下腳步,轉身道:“王爺還有何吩咐!”

燕王本想問問他這次爲什麼沒有建議自己與明國結盟,但是這種情況下又問不出口,只好揮了揮手,道:“並無它事,先生暫且回去休息吧!”

荊無計明白他的想法,他也想燕王儘早和明國結盟,只不過現在卻不是最好的時機,明國大將不是白癡,現在江南大營被劉淵攻打,內部已經十分空虛,他們說不定會趁機奪取了這座燕王經營多年大營,要是那樣的話,燕王必定大怒,自己的死期也就不遠了。

他要慢慢地將燕王引到那條路上,這也是他不斷試圖激怒燕王最主要的原因。

第341章 一網打盡第144章 天生對手(上)第265章 蒼嵐道派第209章 蜀國忠臣(下)第304章 舟山海戰第198章 蜀王之命(上)第82章 難得將才(下)第80章 軍事會議(下)第307章 兵入劍南第285章 退隱之心第233章 棄雲之計(下)第171章 李納至蜀(下)第294章 終報大仇第15章 慕容清雪(上)第101章 大婚之喜第226章 兵進翠石(上)第314章 重見伊人第231章 與狂共宴(下)第323章 心底深情第314章 重見伊人第322章 明爭暗鬥第345章 顧憲出山第228章 陣前折將(上)第200章 破蜀之策(上)第214章 叛逆之臣(上)第261章 重回大漢第332章 揚州平叛第326章 意欲身退第299章 激將之術第317章 關心則亂第84章 豁然開朗(下)第81章 難得將才(上)第162章 誓死跟隨(上)第87章 痛下決心(上)第142章 當庭抗命(上)第100章 離別揚州(下)第119章 庭院之戰(下)第171章 李納至蜀(下)第173章 妖道逞兇(下)第240章 表白心意(上)第106章 煉丹之術(上)第97章 贈君一語(上)第274章 後宮之變第151章 奮不顧身(下)第265章 蒼嵐道派第265章 蒼嵐道派第259章 臨行之諾第54章 竟陵城頭(下)第292章 雷霆揚威第50章 悔之莫及(下)第85章 無奈之戰(上)第101章 大婚之喜第318章 關心則亂第122章 船頭弔喪(上)第238章 坦然受之(上)第74章 人若抗命(下)第327章 火器逞威第28章 創書賦詞(下)第238章 坦然受之(上)第102章 蜀地書生(上)第72章 同門師兄(下)第114章 相見時難(上)第214章 叛逆之臣(上)第74章 人若抗命(下)第125章 疑心重重(下)第344章 曲徑通幽第28章 創書賦詞(下)第222章 後顧之憂(上)第170章 李納至蜀(上)第52章 秦王劉浙(下)第162章 誓死跟隨(上)第80章 軍事會議(下)第56章 一網打盡(下)第199章 蜀王之命(下)第207章 真假難辨(下)第346章 將死之身第98章 贈君一語(下)第179章 橫擊雲州(下)第191章 以人爲鏡(下)第148章 殺機重現(上)第280章 帳中獻計第274章 後宮之變第89章 神箭發威(上)第275章 重回揚州第13章 樓閣論畫(上)第3章 初經人事(上)第67章 真情流露(上)第269章 太子斃命第217章 蜀王禪位(下)第26章 突遭大難(下)第223章 後顧之憂(下)第206章 真假難辨(上)第69章 安樂公主(上)第115章 相見時難(下)第261章 重回大漢第124章 疑心重重(上)第130章 利害之重(上)第236章 咄咄逼人(上)第263章 有女無華第301章 秘密會議
第341章 一網打盡第144章 天生對手(上)第265章 蒼嵐道派第209章 蜀國忠臣(下)第304章 舟山海戰第198章 蜀王之命(上)第82章 難得將才(下)第80章 軍事會議(下)第307章 兵入劍南第285章 退隱之心第233章 棄雲之計(下)第171章 李納至蜀(下)第294章 終報大仇第15章 慕容清雪(上)第101章 大婚之喜第226章 兵進翠石(上)第314章 重見伊人第231章 與狂共宴(下)第323章 心底深情第314章 重見伊人第322章 明爭暗鬥第345章 顧憲出山第228章 陣前折將(上)第200章 破蜀之策(上)第214章 叛逆之臣(上)第261章 重回大漢第332章 揚州平叛第326章 意欲身退第299章 激將之術第317章 關心則亂第84章 豁然開朗(下)第81章 難得將才(上)第162章 誓死跟隨(上)第87章 痛下決心(上)第142章 當庭抗命(上)第100章 離別揚州(下)第119章 庭院之戰(下)第171章 李納至蜀(下)第173章 妖道逞兇(下)第240章 表白心意(上)第106章 煉丹之術(上)第97章 贈君一語(上)第274章 後宮之變第151章 奮不顧身(下)第265章 蒼嵐道派第265章 蒼嵐道派第259章 臨行之諾第54章 竟陵城頭(下)第292章 雷霆揚威第50章 悔之莫及(下)第85章 無奈之戰(上)第101章 大婚之喜第318章 關心則亂第122章 船頭弔喪(上)第238章 坦然受之(上)第74章 人若抗命(下)第327章 火器逞威第28章 創書賦詞(下)第238章 坦然受之(上)第102章 蜀地書生(上)第72章 同門師兄(下)第114章 相見時難(上)第214章 叛逆之臣(上)第74章 人若抗命(下)第125章 疑心重重(下)第344章 曲徑通幽第28章 創書賦詞(下)第222章 後顧之憂(上)第170章 李納至蜀(上)第52章 秦王劉浙(下)第162章 誓死跟隨(上)第80章 軍事會議(下)第56章 一網打盡(下)第199章 蜀王之命(下)第207章 真假難辨(下)第346章 將死之身第98章 贈君一語(下)第179章 橫擊雲州(下)第191章 以人爲鏡(下)第148章 殺機重現(上)第280章 帳中獻計第274章 後宮之變第89章 神箭發威(上)第275章 重回揚州第13章 樓閣論畫(上)第3章 初經人事(上)第67章 真情流露(上)第269章 太子斃命第217章 蜀王禪位(下)第26章 突遭大難(下)第223章 後顧之憂(下)第206章 真假難辨(上)第69章 安樂公主(上)第115章 相見時難(下)第261章 重回大漢第124章 疑心重重(上)第130章 利害之重(上)第236章 咄咄逼人(上)第263章 有女無華第301章 秘密會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那坡县| 镇安县| 宝坻区| 河曲县| 陆川县| 黎城县| 秦安县| 巩义市| 阳城县| 广昌县| 互助| 鱼台县| 阿坝县| 通河县| 富顺县| 大名县| 阿尔山市| 营山县| 明星| 平顺县| 射阳县| 连城县| 渝中区| 永仁县| 防城港市| 易门县| 涞源县| 河南省| 师宗县| 龙里县| 仲巴县| 论坛| 通辽市| 永康市| 休宁县| 乌拉特后旗| 南平市| 象山县| 突泉县| 高台县| 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