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6章 四庫全書(上)

白楚臣世代在蜀爲官,不過他原籍卻是楚人,要不然也不會用“楚臣”這個的名字。他不過半百,官任鳳翔閣大學士,其實這是一個虛官,主要看重的是白楚臣的才學,並沒有實際的權力,只是時常陪陪蜀王吟詩作對,而且這樣的官職大部分是留給像白楚臣這樣的蜀中名士的,算是一種福利。

白楚臣此刻正在品著香茗,對面坐著原來蜀國的狀元現在官任諫議大夫的秦淵。

在中原若論詩名,當屬“南北兩淵”,自從北淵福王劉淵在揚州戰死後,天下詩名最盛的恐怕就是眼前的這個蜀國狀元了,而蜀中又頗重文采,所以就算這兩淵都不是土生土長的蜀人,還是得到了衆多名士的認可。正是因爲如此,聽到劉淵突然前來拜訪,白楚臣還是異常驚喜,他雖然官職不低,而且頗爲博學,但是由於不善於迎奉,又加上有些不好的脾氣,所以一直無法真正在朝廷裡掌到實權,交往的除了那些世家望族之外,還是有些門前冷落。

劉淵一邊端著茶杯喝茶,一邊仔細打量著白楚臣,試圖想從他的臉上找到一絲那位國母的面相來,白楚臣生就一副標準的書生相,面如白玉,一雙鳳眼,加上身材高瘦,該是標準的美男子,尤其是他的皮膚異常白皙,這種膚色恐怕送給女人都顯得有些白了,生在一個男熱的臉上真是有些浪費。

“叨擾學士了,晚輩這次其實是奉了王命而來的!”兩人交談了幾句,劉淵放下茶杯,微笑說道。

白楚臣一愣道:“哦,不知狀元……”

劉淵道:“學士想必聽說過《四庫全書》的編撰吧!”

白楚臣點了點頭,前代蜀王便開始編撰的這套大型類書,當時轟動了一時,他的父親白銘身爲鳳翔閣大學士,也參與其中,白楚臣當然不會不知道。只不過這件事由於工程浩大,雖然蜀王多次下詔在民間求書,但是各地刺使卻始終沒有將此事當作重點,根本沒有辦法收集到流落在民間的珍本來,一直拖了數年之久,直到前代蜀國病逝,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不知道劉淵這次提了出來又是什麼意思,難道蜀王又準備開始編撰這部從書了麼?

劉淵笑道:“晚輩曾經研究前人的筆記,尤其是慕容誠先生的《燭光筆記》,每每看到先生爲無法編成這套叢書而扼腕嘆息,便深感汗顏,所以給主上上了一道奏摺,望能夠重新收集珍本,編撰叢書。主上甚是滿意,言道此舉可以說是我蜀國的一件盛事,且已經下了王令,要晚輩尋訪博學之士,參與編撰。”

白楚臣心裡充滿疑惑,當年編撰那套書的時候他的父親也參與其中,深知其中艱難,且不說其他,單就各個州縣的刺使就根本不肯收集珍本,認爲這與徭役徵賦根本無法相比,那些纔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但是作爲一個文人來說,能夠參與這樣的盛世恐怕就是自己這一被子最爲榮光的事了,白楚臣猶豫半晌,道:“不知狀元有何高見,能夠編成這部叢書!”

劉淵笑道:“其實也是無它,要知道編撰此套叢書最爲重要的便是收集古往今來的所有書籍,其實宮內已經存了一部大的辭書,想必學士也是知道的吧!”

白楚臣道:“狀元莫非說的是《鳳鳴大典》”

劉淵點了點頭,道:“確實如此,這部大典其實已經頗爲齊全,共有六萬多卷,將古往今來數十萬部珍本收錄在其中,但是卷帙浩繁,若想清理出來的話倒是一件難事,所以一直都對方在宮內藏書樓中,幾乎無人問津。晚輩認爲若是能夠將它們首先清理出來,分門別類,然後開始編撰,自然就能夠知道缺漏在什麼地方,而且此舉也定然會使各個州縣能夠體會到主上編成此書的決心,那時珍本書籍就會源源不斷地送到宮裡了。其實各個州縣不願收集珍本,並無其他原因,他們只是認爲此舉是主上一時興致罷了,若是能夠切實發動起來,想必會使他們明白?!?

白楚臣大喜道:“竟然是如此簡單,狀元果然是天縱奇才,若是如此,那麼我蜀國有幸將執中原文壇牛耳!”

劉淵點了點頭,這應該是白楚臣最關心的事,對於文人來說,能夠在史上留名,最好的辦法便是著書立說,有書籍流傳於世,便如武將希望建立軍功一樣,白楚臣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笑道:“晚輩也正是這個想法,我蜀國人才輩出,應是完成此件盛事,所以得到王命之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先生,以先生的才學夠領袖衆人定能編成這套曠古未見的大叢書?!?

白楚臣顯然極爲激動,道:“狀元此舉恐怕將造福天下,青史留名!”

“該是先生青史留名纔是!”劉淵笑了笑,放下了茶杯。

白楚臣也許不會想到自己向蜀王提出編撰這套大全書的目的只是爲了能夠接近他的女兒白蓁,其實歷史上很多大事的動機都很簡單,若是說出來恐怕會讓人目瞪口呆。

※※※

白楚臣馬上召集了蜀中名士,第二天便向蜀王遞上了奏摺,聯名四十多人共同要蜀王下詔編撰《四庫全書》,蜀王當然樂得將這些不勞而獲的蜀中名士全部派到編書館裡,因爲這畢竟是件會青史留名的大事。

全書的編撰工作馬上進入正規,蜀王也下詔在宮中和宮外各設立了兩座書館,爲編書文人工作之地,然後又開始廣招人才,中原、楚地的文人紛紛慕名而至,更不用說像白楚臣這樣的蜀中名士了,一時間成都倒是熱鬧起來,恐怕盛況比安樂公主入蜀時還厲害。

蜀王又下詔由太子孟彥章任編書總裁(注),由中書令李嗣直、尚書令徐誠、諫議大夫秦淵任副總裁,鳳翔閣大學士白楚臣任總篆官,包括蜀中名士共二百多人進入書館編撰。

顧憲更是以大漢的尚書的身份向蜀王舉薦了許多大漢人才進入編書館。

雖然太子和兩位丞相掛了重職,但是真正付諸實施的只是劉淵和白楚臣等人而已,劉淵於是便可以多次來到白楚臣府上,與其談論編書的計劃,若白楚臣知道他只是爲了接近自己的女兒纔會如此熱心編撰此書的話,恐怕就不會笑得那麼燦爛了。

到了第五天,算是終於有了機會,劉淵正在客廳喝茶,白楚臣身後一個美貌的少女緩緩走了進來,劉淵頓時眼中一亮。

第221章 斷臂之痛(下)第309章 自信滿滿第339章 以命博弈第142章 當庭抗命(上)第129章 碧素公主(下)第185章 處心積慮(下)第331章 郭瑭叛亂第328章 入宮之途第41章 太子劉源(上)第338章 坦承相告第135章 嬌媚佳人(下)第244章 但賭美人(上)第133章 落日情懷(下)第320章 速戰速決第328章 入宮之途第176章 奇兵來援(上)第5章 偷來之福(上)第160章 生死護衛(上)第267章 最後機會第9章 不凡婦人(上)第303章 明國鉅變第282章 如飢似渴第120章 詐死之計(上)第71章 同門師兄(上)第187章 紅顏知己(下)第130章 利害之重(上)第256章 無奈之舉第73章 人若抗命(上)第287章 建立水軍第78章 竟陵之戰(下)第105章 太子太保(下)第38章 王侯之命(下)第204章 舊友決裂(上)第35章 香消玉殞(上)第81章 難得將才(上)第332章 揚州平叛第201章 破蜀之策(下)第214章 叛逆之臣(上)第168章 宣臺總管(上)第321章 明帝駕崩第234章 順王斃命(上)第19章 鑑寶大會(上)第108章 席間對峙(上)第20章 鑑寶大會(下)第149章 殺機重現(下)第253章 父女相見第269章 太子斃命第124章 疑心重重(上)第293章 主動撤退第151章 奮不顧身(下)第222章 後顧之憂(上)第300章 揚州內亂第319章 大戰將至第134章 嬌媚佳人(上)第162章 誓死跟隨(上)第208章 蜀國忠臣(上)第212章 夜闖敵營(上)第111章 重見伊人(下)第52章 秦王劉浙(下)第303章 明國鉅變第94章 大漢使者(下)第334章 前塵舊事第177章 奇兵來援(下)第6章 偷來之福(下)第101章 大婚之喜第70章 安樂公主(下)第260章 黑袍高手第152章 以情動之(上)第248章 坦然面對(上)第17章 大殿應對(上)第196章 陰毒之計(上)第318章 關心則亂第200章 破蜀之策(上)第270章 新君即位第52章 秦王劉浙(下)第104章 太子太保(上)第37章 王侯之命(上)第65章 疑心重重(上)第268章 道門交鋒第37章 王侯之命(上)第125章 疑心重重(下)第116章 北朝軍師(上)第73章 人若抗命(上)第182章 羅山之戰(上)第239章 坦然受之(下)第242章 道門之戰(上)第315章 手中之人第341章 一網打盡第4章 初經人事(下)第101章 大婚之喜第204章 舊友決裂(上)第87章 痛下決心(上)第217章 蜀王禪位(下)第123章 船頭弔喪(下)第198章 蜀王之命(上)第46章 揚州大治(下)第3章 初經人事(上)第100章 離別揚州(下)
第221章 斷臂之痛(下)第309章 自信滿滿第339章 以命博弈第142章 當庭抗命(上)第129章 碧素公主(下)第185章 處心積慮(下)第331章 郭瑭叛亂第328章 入宮之途第41章 太子劉源(上)第338章 坦承相告第135章 嬌媚佳人(下)第244章 但賭美人(上)第133章 落日情懷(下)第320章 速戰速決第328章 入宮之途第176章 奇兵來援(上)第5章 偷來之福(上)第160章 生死護衛(上)第267章 最後機會第9章 不凡婦人(上)第303章 明國鉅變第282章 如飢似渴第120章 詐死之計(上)第71章 同門師兄(上)第187章 紅顏知己(下)第130章 利害之重(上)第256章 無奈之舉第73章 人若抗命(上)第287章 建立水軍第78章 竟陵之戰(下)第105章 太子太保(下)第38章 王侯之命(下)第204章 舊友決裂(上)第35章 香消玉殞(上)第81章 難得將才(上)第332章 揚州平叛第201章 破蜀之策(下)第214章 叛逆之臣(上)第168章 宣臺總管(上)第321章 明帝駕崩第234章 順王斃命(上)第19章 鑑寶大會(上)第108章 席間對峙(上)第20章 鑑寶大會(下)第149章 殺機重現(下)第253章 父女相見第269章 太子斃命第124章 疑心重重(上)第293章 主動撤退第151章 奮不顧身(下)第222章 後顧之憂(上)第300章 揚州內亂第319章 大戰將至第134章 嬌媚佳人(上)第162章 誓死跟隨(上)第208章 蜀國忠臣(上)第212章 夜闖敵營(上)第111章 重見伊人(下)第52章 秦王劉浙(下)第303章 明國鉅變第94章 大漢使者(下)第334章 前塵舊事第177章 奇兵來援(下)第6章 偷來之福(下)第101章 大婚之喜第70章 安樂公主(下)第260章 黑袍高手第152章 以情動之(上)第248章 坦然面對(上)第17章 大殿應對(上)第196章 陰毒之計(上)第318章 關心則亂第200章 破蜀之策(上)第270章 新君即位第52章 秦王劉浙(下)第104章 太子太保(上)第37章 王侯之命(上)第65章 疑心重重(上)第268章 道門交鋒第37章 王侯之命(上)第125章 疑心重重(下)第116章 北朝軍師(上)第73章 人若抗命(上)第182章 羅山之戰(上)第239章 坦然受之(下)第242章 道門之戰(上)第315章 手中之人第341章 一網打盡第4章 初經人事(下)第101章 大婚之喜第204章 舊友決裂(上)第87章 痛下決心(上)第217章 蜀王禪位(下)第123章 船頭弔喪(下)第198章 蜀王之命(上)第46章 揚州大治(下)第3章 初經人事(上)第100章 離別揚州(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纳雍县| 乐平市| 曲水县| 达尔| 麦盖提县| 商南县| 山东| 湖南省| 信丰县| 扎兰屯市| 台中县| 盐边县| 赣州市| 甘谷县| 新乡县| 定边县| 三门县| 东安县| 青浦区| 邵东县| 历史| 京山县| 昌平区| 开封县| 罗甸县| 土默特左旗| 新津县| 喜德县| 准格尔旗| 邵东县| 阳曲县| 珲春市| 古田县| 海盐县| 南和县| 报价| 盐池县| 长顺县| 平度市| 凌源市| 新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