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9章 自信滿滿

揚州城下。

朱統大步地走了進來,這位在明國享譽多年的老將一臉威嚴,威嚴中似乎更多的是氣憤,旁邊的數位偏將雖然手沒有按在劍把上,不過其實也相差不多,每個人不知道是爲了表示對朱統的忠心,還是發自內心,全都是一副氣憤到了極點的樣子。

劍南軍迅速擊敗了守衛在竟陵城外的明軍,據說已經攻破了江南大營,那麼下一個目標就是漢口城了,朱統想不急是假的,雖然知道來見燕王沒有任何的用處,不過這個照面還是要打的。

他的心已經在漢口城了。

剛剛得到了這個軍報,他就準備直奔漢口城了,揚州攻不下來倒沒有什麼,要是漢口落在了敵人的手裡,他這條老命是別指望回到大明瞭。

現在新君即位,還來不及收拾他這個舊黨,朱統想要儘快表示效忠的機會都沒有,這樣把漢口丟了,就算以後還能夠取回來,那麼這個把柄也是留下了。

何況新君早就對他提防已久,朱統心中實在沒有半點把握。

幾個人一口氣地衝進了燕王的大帳,大漢的叛王此刻正端坐在案前,旁邊坐著荊無計,兩人正對著一副地圖指指點點。

看到朱統來了,燕王急忙起身,臉上的笑容恰到好處,道:“朱老元帥竟會突然到訪,快快請坐。”

荊無計也站起身來,似笑非笑地給朱統行了一禮,他雖然是謀士的身份,不過沒有任何官職,所以行的還是平禮。

朱統恨恨地坐了下來,知道現在不是生氣的時候,不過卻是說個明白的時候,道:“王爺是否知道竟陵之圍已經解了!”

燕王還是笑:“元帥的消息果然靈通,本王也是剛剛得到的消息,本來就想前去通知元帥呢!”

“這個就免了吧!”朱統道:“漢軍全被圍在揚州城中,在竟陵城下竟然會突然出現這樣一支軍隊,難道連王爺也不知道他們從什麼地方而來麼?”

燕王坐到朱統旁邊,臉上還是那副笑容,道:“他們是劍南軍!”

朱統一愣,劍南軍緊守蜀道,而且也沒有辦法跨過羣山來到竟陵,這是怎麼回事?

燕王解釋道:“本王不得不佩服劉淵這個人才,他先讓劍南軍開鑿山路,直通長江邊緣,然後利用水路,將劍南軍運送到竟陵城下,朱老元帥該不會忘記當日貴國用水路奇襲竟陵的法子吧,這回卻被劉淵這個小人學了去。”

朱統臉上明暗不定,不過方纔的怒火已經壓下去了。

燕王看了他一眼,道:“本王也是因爲剛剛得到水軍落敗的消息,才推斷出來劉淵定然是擁有一支強大的水軍,然後纔會將劍南軍偷偷運到竟陵去,我大漢除了江南軍外,唯有劍南軍有這樣的實力,料想不會有錯。”

朱統哼了一聲,劍南軍?

現在的大明還真是與整個大漢爲敵,不僅江南軍出動了,劍南軍也出動了,甚至還有根本沒有可能和大漢站在同一戰線上的蜀軍,這場仗並不是這麼容易打啊。

燕王繼續道:“朱老元帥來訪本王,不會只是爲了瞭解這個消息吧,本王馬上便會將全部軍報送到老元帥那裡去,到時候還要全靠老元帥解此危機呢?”

朱統倒也沒有話說了,現在又不是退兵的最佳時刻,再說雖然大明只是利用這個燕王,自己卻還沒有這個權力撕毀與他的盟約,這畢竟還是結盟,畢竟還是對大明有利的事,沒有皇帝的聖旨,誰也不敢輕舉妄動,而他現在要貿然撤兵趕回漢口的話,那麼也就意味著大明將燕王拋棄了。

方纔偶爾升起的惶恐之意,原來全是擔心漢口失守,一想到新君的那張臉,朱統心裡就始終安定不下來。

“朱老元帥!”

荊無計笑了一笑,“據聞劍南軍現在已經破了江南大營,正在趕往漢口城下,難道老元帥就不擔心漢口被破,從而讓劉淵斷絕了老元帥的後路麼?”

朱統擡眼冷冷道:“荊先生似乎忘記了本帥留在漢口的騎兵,不管什麼劍南軍,想要攻破漢口,哼,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荊無計心裡忍不住一陣大笑,這老頭子心裡明白,嘴裡卻還是這麼硬,不知道的人以爲他就是如此自負呢?

他並不是提醒朱統,而是讓朱統明白,自己並不是傻子,若是他想回援漢口的話,也不能輕易將燕王丟下。

燕王又道:“老元帥對此事有何看法,雖然確切的消息並未傳來,但江南大營似乎陷入不利之中,本王留在大營中不過一些老弱殘兵,大營被奪也是情理當中,若老元帥認爲漢口無恙,本王倒是有個建議。”

朱統只好先聽聽他的建議。

荊無計顯然已經和燕王商量好了一切,笑道:“劍南軍雖然救了竟陵之圍,但力量畢竟有限,若是荊某猜測不錯,能夠到達竟陵城外的劍南軍,絕對不會超過六萬,劍南軍一共纔有十萬,漢廷是不會允許他們全部離開的,就算加上竟陵的漢軍,也不過八萬之數。”

他說到在這裡,停了一下。

燕王補充道:“本王與劍南軍統領戰宇頗有交情,前日還曾寫過一封秘信給他,他也回了一封密信給我,已經坦言,只要貴國能夠全力協助本王,劍南軍也願意聽從本王調遣。”

朱統眼睛瞇起,這條消息太重要了,他不能等閒視之,淡淡道:“王爺何以認爲劍南軍並非是瞞天過海之計呢?”

燕王淡淡道:“戰宇這個人本王非常清楚,他最不願意自己手中的劍南軍有任何損失,當然更不願意讓劍南軍與貴國對壘,所以聽到貴國與本王結盟的消息之後,便馬上表明態度,只要貴國願意讓本王成爲大漢皇帝,劍南軍便絕對不會對本王動手。”

朱統還是無法相信,不過看到燕王的這副態度,他倒有些動搖了,竟陵之圍被解,也就代表了兩軍馬上就受到兩面夾攻,不管對方選擇是江南大營,還是選擇直擊揚州城下,首當其衝的都該是燕王纔對,他既然都沒有如此擔心,自己倒是有些過慮了。

大不了燕王落敗的時候,自己先跑掉就是了。

“王爺難道不怕墜入了劉淵的詭計當中麼?”

燕王頗爲自負地站起身來,道:“若是劉淵現在就在劍南軍中,那本王倒有些擔心戰宇無法控制劍南軍,會對本王不利,不過劉淵現在就在揚州城內,就算他有通天的手段,能夠讓我那位三哥下了聖旨,用來調動劍南軍,但是聖旨這東西根本沒有任何用處,只能將戰宇的劍南軍帶到竟陵而已。說不定這還是給了本王的一個機會。”

朱統點了點頭,道:“既然王爺如此確定,那麼本帥就不再多心,不過劍南軍雖然有心投靠王爺,卻又爲什麼要攻破王爺的江南大營?”

燕王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現在有竟陵的守將在,做做樣子也是應該的,至於戰宇會否全力攻打漢口城,卻也不是本王能夠控制的,因爲讓他全力投靠本王,還需要一個條件。”

“什麼條件!”

燕王笑道:“這個條件就是本王要順利攻下揚州城。”

朱統有些明白他的建議了。

燕王繼續道:“只要本王能夠將揚州奪在手裡,竟陵其實就失去了它的意義,那時戰宇自然相信本王奪取天下的能力,而江南軍一破,劍南軍又落入本王的手裡,我那位三哥手中已經沒有了軍隊,京城自然是唾手可得的。至於九弟嘛,他恐怕早已經死在揚州城內了。”

朱統還是沒有說話。

燕王笑道:“只要元帥能夠全力幫助本王攻下揚州城,便不用擔心漢口會落入別人的手中,本王一向信守承諾,當初答應貴國國君的條件都是有效的。”

說完這句話,燕王這才坐了下來,看著眼前這位在明國頗有發言權的老將。

朱統臉上露出一絲微笑,道:“既然如此,本帥馬上調動大軍攻打揚州城,王爺自然也不會怠慢了!”

燕王哈哈笑道:“老元帥這是在調笑本王,本王對於揚州渴望之極,只要老元帥能夠盡心盡力,本王自然不敢有絲毫忘懷。”

從燕王軍中走出來之後,朱統馬上將身旁的一名偏將招了過來,低聲吩咐道:“馬上派人去查一下燕王的情報是否準確,唉,這位破落王爺現在是越來越得意了,這並不是一個好兆頭,尤其要關注一下劍南軍的行動,不能放過任何蛛絲馬跡,本帥倒要看看劍南軍是否真的準備投靠這個叛王。”

那人走了之後,朱統馬上又招過來一名偏將,道:“馬上將駐守在三座大鎮的人馬調回漢口去,無論如何也要保住漢口不失,另外在三座大鎮做好準備,隨時都可能撤到那裡去。”

這位縱橫沙場數十年的老帥腦中一陣空白,想想沒有什麼遺忘的事,雖然說拋棄燕王,獨自趕回漢口是自己不能做的,不過在必要的時候,保存了自己的實力,還是可以將功補過,若新君還是個明理人的話,自然不會處置自己。

想起新君,朱統又是一陣頭痛,不知道軍師那裡打聽到了什麼消息沒有,急忙往軍中趕去。

他的感覺非常強烈,燕王現在的自信有些反常,若不是他真的有能力控制劍南軍,便是他現在已經失去了冷靜的判斷了。

而這樣的人,在某種程度上說,已經是敗了。

燕王將軍報重重地扔在案上,自己在帳中走來走去,方纔把朱統送走之後,他就有些後悔。

“先生是否有把握戰宇會臨陣反戈一擊?”燕王問。

荊無計搖了搖頭,“戰宇這個人一向小心謹慎,雖然他寫了那樣的一封信給王爺,但是此人卻是不可輕信的,若是看到王爺沒有能力拿下揚州,說不定還會在王爺的背後給上一刀。”

燕王皺了皺眉頭,“六萬劍南軍?”

荊無計點頭道:“未必有如此之多的劍南軍,恐怕會不足五萬。”

燕王心裡一陣煩亂,急忙走到案後,又將戰宇“寫”給自己的那封書信拿了出來,看了半天,還是看不出有什麼異常之處,最後終於將它放到了案上,道:“先生以爲,這會不會又是劉淵的詭計?”

“那倒未必,不過卻也大有可能!”

荊無計伸手將信拿了起來,道:“王爺雖然與戰宇有過數面之緣,荊某也曾經與他打過交道,這筆跡確實出自他手,不過劉淵卻是一個摹仿別人筆跡的高手,若說這封書信,出自於劉淵之手,荊某是絲毫不會感到意外的。”

燕王壓下心裡的緊張,道:“先生以爲,劉淵現在是否還在揚州城內?”

“王爺的意思是……”

燕王坐下來道:“若是劉淵早已經不在揚州城內呢?本王的水軍雖然聲勢已是大不如前,但是卻也斷無敗的如此之慘的道理,而且要把數萬劍南軍神不知鬼不覺地運送到竟陵城下,這支水軍的實力可見一斑,本王不信劉淵早已經安排好這一切。”

荊無計沒有說話,燕王的擔憂,他早就已經想過,而且他幾乎可以肯定劉淵現在不在揚州城內,只不過他不能說出來而已。

燕王心情顯然是有些煩躁起來,過了片時又道:“若劉淵並沒有在揚州城裡,戰宇恐怕……”

若是劉淵就在戰宇身邊,戰宇就算想要投靠自己也是沒有辦法的。

荊無計忙道:“王爺勿要擔憂,依荊某看來,不管劉淵是否還在揚州城內,這都並不重要,現在只要充分利用明人的人馬,儘快將揚州城攻打下來,那樣就算戰宇不肯投靠,明人卻也不會棄王爺而去。”

燕王點頭道:“也只好如此了。”

第229章 陣前折將(下)第255章 棋中勝負第246章 黑冥道長(上)第59章 書生木訥(上)第174章 蜀國改代(上)第324章 肆意屠殺第44章 怒火中燒(下)第274章 後宮之變第14章 樓閣論畫(下)第4章 初經人事(下)第78章 竟陵之戰(下)第211章 貴妃掌國(下)第141章 陷害之計(下)第230章 與狂共宴(上)第345章 顧憲出山第191章 以人爲鏡(下)第139章 奇計動蜀(下)第230章 與狂共宴(上)第37章 王侯之命(上)第345章 顧憲出山第147章 難以拒絕(下)第181章 奇計無功(下)第229章 陣前折將(下)第305章 密制揚聲第50章 悔之莫及(下)第148章 殺機重現(上)第285章 退隱之心第167章 夢想之軍(下)第307章 兵入劍南第239章 坦然受之(下)第341章 一網打盡第290章 逼上絕路第15章 慕容清雪(上)第178章 橫擊雲州(上)第112章 陪嫁女官(上)第42章 太子劉源(下)第248章 坦然面對(上)第38章 王侯之命(下)第5章 偷來之福(上)第5章 偷來之福(上)第55章 一網打盡(上)第270章 新君即位第345章 顧憲出山第54章 竟陵城頭(下)第166章 夢想之軍(上)第309章 自信滿滿第313章 驚天之密第246章 黑冥道長(上)第172章 妖道逞兇(上)第347章 數路奇兵第79章 軍事會議(上)第15章 慕容清雪(上)第339章 以命博弈第95章 軍中賭注(上)第93章 大漢使臣(上)第8章 以假亂真(下)第189章 尷尬宴席(下)第110章 重見伊人(上)第237章 咄咄逼人(下)第340章 深情一吻第133章 落日情懷(下)第73章 人若抗命(上)第205章 舊友決裂(下)第28章 創書賦詞(下)第32章 幽禁王爺(下)第305章 密制揚聲第81章 難得將才(上)第201章 破蜀之策(下)第220章 斷臂之痛(上)第99章 離別揚州(上)第172章 妖道逞兇(上)第70章 安樂公主(下)第35章 香消玉殞(上)第164章 兩女爭春(上)第8章 以假亂真(下)第218章 吐露心聲(上)第62章 風月夜話(下)第321章 明帝駕崩第218章 吐露心聲(上)第269章 太子斃命第329章 登基大典第177章 奇兵來援(下)第201章 破蜀之策(下)第261章 重回大漢第59章 書生木訥(上)第31章 幽禁王爺(上)第3章 初經人事(上)第162章 誓死跟隨(上)第90章 神箭發威(下)第77章 竟陵之戰(上)第145章 天生對手(下)第93章 大漢使臣(上)第197章 陰毒之計(下)第77章 竟陵之戰(上)第77章 竟陵之戰(上)第88章 痛下決心(下)第211章 貴妃掌國(下)第129章 碧素公主(下)第113章 陪嫁女官(下)第228章 陣前折將(上)
第229章 陣前折將(下)第255章 棋中勝負第246章 黑冥道長(上)第59章 書生木訥(上)第174章 蜀國改代(上)第324章 肆意屠殺第44章 怒火中燒(下)第274章 後宮之變第14章 樓閣論畫(下)第4章 初經人事(下)第78章 竟陵之戰(下)第211章 貴妃掌國(下)第141章 陷害之計(下)第230章 與狂共宴(上)第345章 顧憲出山第191章 以人爲鏡(下)第139章 奇計動蜀(下)第230章 與狂共宴(上)第37章 王侯之命(上)第345章 顧憲出山第147章 難以拒絕(下)第181章 奇計無功(下)第229章 陣前折將(下)第305章 密制揚聲第50章 悔之莫及(下)第148章 殺機重現(上)第285章 退隱之心第167章 夢想之軍(下)第307章 兵入劍南第239章 坦然受之(下)第341章 一網打盡第290章 逼上絕路第15章 慕容清雪(上)第178章 橫擊雲州(上)第112章 陪嫁女官(上)第42章 太子劉源(下)第248章 坦然面對(上)第38章 王侯之命(下)第5章 偷來之福(上)第5章 偷來之福(上)第55章 一網打盡(上)第270章 新君即位第345章 顧憲出山第54章 竟陵城頭(下)第166章 夢想之軍(上)第309章 自信滿滿第313章 驚天之密第246章 黑冥道長(上)第172章 妖道逞兇(上)第347章 數路奇兵第79章 軍事會議(上)第15章 慕容清雪(上)第339章 以命博弈第95章 軍中賭注(上)第93章 大漢使臣(上)第8章 以假亂真(下)第189章 尷尬宴席(下)第110章 重見伊人(上)第237章 咄咄逼人(下)第340章 深情一吻第133章 落日情懷(下)第73章 人若抗命(上)第205章 舊友決裂(下)第28章 創書賦詞(下)第32章 幽禁王爺(下)第305章 密制揚聲第81章 難得將才(上)第201章 破蜀之策(下)第220章 斷臂之痛(上)第99章 離別揚州(上)第172章 妖道逞兇(上)第70章 安樂公主(下)第35章 香消玉殞(上)第164章 兩女爭春(上)第8章 以假亂真(下)第218章 吐露心聲(上)第62章 風月夜話(下)第321章 明帝駕崩第218章 吐露心聲(上)第269章 太子斃命第329章 登基大典第177章 奇兵來援(下)第201章 破蜀之策(下)第261章 重回大漢第59章 書生木訥(上)第31章 幽禁王爺(上)第3章 初經人事(上)第162章 誓死跟隨(上)第90章 神箭發威(下)第77章 竟陵之戰(上)第145章 天生對手(下)第93章 大漢使臣(上)第197章 陰毒之計(下)第77章 竟陵之戰(上)第77章 竟陵之戰(上)第88章 痛下決心(下)第211章 貴妃掌國(下)第129章 碧素公主(下)第113章 陪嫁女官(下)第228章 陣前折將(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右旗| 黄浦区| 福建省| 历史| 莆田市| 重庆市| 于田县| 宜春市| 舞钢市| 吴堡县| 延边| 兰坪| 盈江县| 上杭县| 乌审旗| 阳新县| 拉孜县| 九龙县| 定结县| 理塘县| 甘谷县| 光山县| 乾安县| 泰和县| 开原市| 宣汉县| 盱眙县| 巧家县| 玛曲县| 隆安县| 唐海县| 石台县| 萨嘎县| 临颍县| 六盘水市| 宁津县| 都安| 平谷区| 罗山县| 怀远县| 沂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