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崔決巖這個活標本在,杜安饒對能教出他這種人的兩夫妻的人格品性也算早有預料,可真聽到這兩人奇葩言論,不免還是有些懷疑人生。
“姐,我沒聽錯吧?咱家姑姑是招贅不是嫁人吧?”
“你沒聽錯,也沒理解錯,而且咱家姑姑當年也確實是招贅,不然修遠雲霓兩個人不至於都姓她的姓。”
“好傢伙,原來我沒記錯啊,就她剛剛那施捨的語氣,不知道的還以爲我姑姑受了他們多大恩惠呢?”
杜語曦絲滑接口:“險些被吃絕戶的恩惠嗎?”
“噗嗤……”杜安饒沒忍住笑出聲,以前怎麼沒發現她家四姐小嘴這麼毒,句句都能戳中某些人的要害。
“誰說不是呢?想當年,咱家姑姑再怎麼著也算是個頗有家產的白富美,還是家中獨女,多少高富帥追在她屁股後面跑。就某人這山溝溝飛出來的野鳳凰,在此聲明,我不是看不起山溝溝出來的人,因爲我自己也是山裡出來的。可咱們得正視男女雙方的家庭條件差距,尊重事實。”
杜安饒吸取了不久前跟李倩熙對線時的經驗,二話不說先給自己套了一身的甲,以防又被某些人那套“看不起底層人士”“我弱我有理”的詭辯邏輯道德綁架。
“當年兩人結婚那會,我姑姑家的條件跟他家的條件確實是天差地別,現在也是。若非我姑姑這人不以貌取人,看中他老實本分,某人還真高攀不上我姑姑這個妥妥的省城白富美。可若他真的老實,又怎麼會不肯告訴我姑姑真相,還謊稱自己之前的老婆孩子是親姐姐親外甥,不然就我姑姑那條件,何至於要個虛僞的二婚男?哦不對……”
杜安饒一拍手,糾正自己不甚縝密的言辭:“是已婚未離的騙婚男。”
杜安饒此言很快收穫周圍不少來接孩子的圍觀家長的認同。
“小姑娘說的有道理,招贅不就是爲了給自家留後,孩子跟女方姓不是天經地義的嗎?”
“是天經地義,但是男方那邊想留後好像……也沒問題吧?”
“哎呦我這暴脾氣,照你這邏輯,女方嫁人,想給自家留後了,也可以外面隨便找個男人再生個娃姓自己的姓,讓外面的男人幫忙養著,正牌丈夫也應該理解,畢竟你也說了這沒什麼問題。”
“……這不一樣吧。”
“怎麼不一樣?性別一換,評論過萬,這是不小心戳到你們這些大男人的肺管子了吧?果然這刀子不戳自個兒身上就是不知道痛。”
“可不是,就是因爲這些狗男人成天算計著怎麼吃人小姑娘的絕戶,現在好多家裡只有一個女兒的富貴人家都寧願去父留子,也不願意招個要人命的惹事精進家門。”
“……”
去父留子?杜語曦聽著周圍人的議論,摸著下巴若有所思。
杜安饒並未注意到自家姐姐的異樣,很滿意圍觀羣衆這個反應,甚至還饒有興致的添了把火。
“還賺錢養家,說得跟你兒子結婚後多辛苦多賣力一樣,可實際上呢,他上班的公司是他老丈人,也就是我姑他爸開的,他成天看著自己的時間上下班,完事還領著比干著一樣活的人多許多的工資。”杜安饒說得那叫一個痛心疾首:“就這樣,他給他父母也就是面前這兩位,還有他另一個老婆孩子買的那套住了十來年的房子有四分之三的錢都是我姑姑幫忙出的。這不是把我姑當冤大頭是什麼?不跟他離婚把錢都追回來,送他去吃牢飯,難道還等著被榨乾所有價值來個意外身亡嗎?”
此時此刻,圍觀羣衆的情緒已經被完全煽動起來了,一聽杜安饒這話立馬義憤填膺的大聲聲援。
“離,就應該離!”
“這種狗男人不離難道還留著過年嗎?”
崔家二老也沒想到前幾天積攢下來的優勢會在短短十幾分鍾內遭到逆轉。
在他們的思想定式中,他們是這兩個小賤種的親爺爺親奶奶,是他們家權威最大的長輩,天然佔據道德優勢,只要他們稍稍示點弱賣點慘,便會有人站到他們身邊,爲他們出頭。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經受這麼多人的指指點點,冷嘲熱諷。
這崔老婆子也是個欺軟怕硬的主,眼見著圍觀的人似乎都不站在他們這邊,已經開始反過來指責他們了,眼珠子不安的四處亂轉,已經打起了退堂鼓。
可一想到家裡還等著他們拿錢回去救治的寶貝孫子,又實在是捨不得放棄這兩個能夠壓榨的金元寶,遂硬著頭皮繼續死咬著不放。
“不管怎麼樣,那個賤人害我們家巖巖進去了,她就得承擔起責任。她算不上我們崔家人,是生是死我們管不著,可這倆孩子流著我們崔家的血,就必須給我們養老!”
杜雲霓姐弟倆小臉漲紅,再度怨恨起自己身上的崔家血脈,上一次這麼反感還是在得知崔決巖隱瞞另一個老婆孩子的存在,做的那些見不得人的虛僞算計。
杜安饒卻是直接翻了個白眼,好氣又好笑:“剛不還說他們倆姓杜,是我姑姑家的後,爲了不叫你們崔家斷子絕孫,家裡才又藏了個姓崔的孩子,那纔是你們崔家真正的後代。沒記錯的話,那孩子可比我這弟弟妹妹還要大上幾歲,你們不找他給你們養老,怎麼反倒賴上我姑姑家這倆孩子了呢?”
“這個問題我知道答案。”
杜安饒略一挑眉,饒有興致的看向自家四姐:“哦?是什麼?”
“因爲那孩子事情敗露前自己都還靠著咱姑在養,現在失去小姑的經濟支持,自身都難保,哪還有餘力養這兩位?”
“原來如此。”
崔老婆子夫婦被杜安饒意味深長的目光看得滿臉臊紅,卻還是咬牙拿出自己死纏爛打的殺手鐗。
“我們不管這麼多,嫁娶也好,入贅也罷,不管他們姓杜姓崔,說破天都得叫我們爺爺奶奶。剛剛這小姑娘自己也都說了,我兒子現在沒有能力贍養我們,他們就得替他出錢養我們,否則我們就天天來找他們,還要……還要去告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