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8章 折服

“這些都是瑣事,只怕和朝廷大局沒什麼關係吧?”歐陽修淡淡道。

“哈哈哈,老大人衣食無憂,自然以爲這些是瑣事,可是百姓常說打來門來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老百姓希望朝廷改弦更張,要的是什麼?無非是收入高一些,物價穩定一些,稅負減少一些,徭役減輕一些,冤獄少點,斷案公平點,官員少拿點,家裡多存點……到了年關,孩子能穿上新衣服,家人能吃一頓皮薄餡大的餃子。老大人以爲,慶曆新政可是真正考慮了百姓的需求?你們的措施,真能贏得百姓支持?”

“怎麼不能?”

慶曆新政那可是歐陽修心中的痛,到現在他也轉不過來彎,不肯低頭,要不然以他的名望,早就回京當官了。

“慶曆新法,共有十項: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覃恩信、重命令。”歐陽修一口氣說完,“試問哪一項不是利國利民,哪一項不是爲了大宋好?”

坦白講慶曆新政和很多變法一樣,初衷都是好的,只是能落實的寥寥無幾,而且因爲觸怒官僚集團,草草收場。王寧安無暇和歐陽修辯論對錯,他淡淡一笑,“老大人,既然新政這麼好,爲什麼只維持了一年多?沒法繼續下去?難道我大宋上下,全都是非顛倒,黑白不分?全都是奸佞小人,全都想看著大宋亡國,不思救亡圖存?”

“這……”歐陽修真想說的確如此,可是承認了,豈不是代表皇帝也是小人了?不承認吧,那新政怎麼就敗了?

讀了這麼多年的聖賢書,老夫子當然相信天地之間還有正氣,好人還是多的,可好人多那爲何新政推行不下去?莫非是壞人太強大了,還是好人太笨了?

王寧安的問題,戳中了歐陽修幾年來,心裡最深處的那個死結,老夫子神色越凝重。

“少年郎,老夫想請教,你以爲新政爲何會煙消雲散?”

“老大人想聽真話?”

“那是自然!”

王寧安抓起酒杯,又喝了一口,豪邁大笑,“老大人,做學問問的是該不該,做事問的卻是能不能!就拿剛剛所說的十條政令,其中有五條都是整飭吏治,把刀砍在了官僚身上。”

“難道不對嗎?天下之大弊,重吏治,整飭吏治,萬民歡騰!”

“錯!”王寧安搖頭道:“老百姓求的是日子越過越好,你們的新政沒有真正惠及百姓,整飭吏治,在百姓看來,無非是天上的幾個神仙打架,打得熱鬧了,拍拍巴掌,叫兩聲好而已!如果變法真的深入人心,你們也不會一夕之間,就大敗虧輸。你們的變法就像是水面上的浮萍,毫無根基,經不起風吹雨打。早點收場,攪動的風雨少一些,老大人還能安然脫身,假如繼續堅持三年五載,到時候天下沸騰,就算老大人名望再高,也難以保全自身,害人害己,國破家亡,就在眼前啊!”

王寧安說的沒錯,慶曆新政及時收手,影響還算輕微,幾十年後的王安石變法,一頓胡亂折騰,非但沒有挽救大宋,反而使得大宋陷入黨爭而不可自拔。新舊兩派的人物,只要是捲入其中,無不成爲一生的污點,到那時候已經沒有對錯是非,只有爲了反對而反對,互相傾軋,連文字獄這種齷齪的手段都用了出來……直到一羣蠻子打破了京城,搶走了兩代皇帝,掠走無數女人財富,一場鬧劇才收場了……

“老大人,要想變法成功,最起碼要做到知己知彼吧?你們的每一項政令,有多少人獲益,又有多少人受害?那麼多的弊端,哪一項是最根本的,哪一項改革的時機成熟了,哪一項暫時還不能動?你們仔細評估過嗎?不要覺得打著爲國爲民的旗號,就可以肆無忌憚,做什麼都會有無數人支持你!”

王寧安越說越痛快,可是他猛地現老歐陽的臉已經黑了,王寧安嚇了一跳,他因爲厭惡趙禎派歐陽修過來,心中有氣,嘴上就沒有把門的,歐陽修再廢物,人家也是名滿天下的文壇盟主,他的老戰友個頂個是天下名臣,自己把這些人噴得一無是處,萬一老先生怒了,自己豈不是吃不了兜著走!

王寧安想到這裡,也有些後悔,他乾脆裝作喝醉,含混不清了兩句,身體後仰,倒在了地上。

王良璟一臉羞慚,連忙致歉,把兒子拖走。

包拯臉色同樣不好看,放在以往,王寧安敢否定慶曆新政,他一定會翻臉的,可是經過了崔家的事情,包拯反而覺得王寧安說的有些道理,世上該做的事情太多了,可是能做成的事情太少了,慶曆諸君子眉毛鬍子一把抓,科舉、恩蔭、選官、田賦、徭役、軍制……哪一項不是牽連無數,十分要命的事情。

動一項士人都不答應,他們全都幹了,等於是向士人全體挑戰。光是得罪官僚也就罷了,在各種反對聲浪起來之後,爲了壓制反對聲音,范仲淹和韓琦等人居然建議擴大宰相的權力,把軍權和官吏升遷之權也交給他們。

開什麼玩笑,從趙匡胤開始,就爲了防止官員做大,才弄出了史上最爲複雜的官制,削弱牽制官員,慶曆君子們居然想攬權,毫無疑問觸怒了皇權。

到了這一步,新政已經走到了懸崖邊。

夏悚隨便僞造了一封書信,就把幾位相公輕輕鬆鬆趕出了朝廷……包拯那時候已經爲官幾年,他看得很明白,慶曆君子們心或許是好的,只是手段太拙劣了,失敗或許真的是不可避免。

“醉翁,王寧安不過是黃口孺子,酒醉狂言,還請大人不要介懷。”

包黑子勸了幾句,告罪離開。

只剩下一個歐陽修,老夫子一言不,回到了館驛,他枯坐了整整一夜。第二天,天還沒亮,他就讓人領路,找到了王家,把王寧安堵在了被窩裡。

“老大人,興師問罪也不用這麼著急吧?”

“別廢話!”歐陽修黑著臉道:“你小子罵也罵痛快了,老夫只問你,我們的變法不成,你有什麼好主意?如果沒有,你就是光會罵人的彌衡,徒呈口舌之快!老夫不殺你,我會把你送給贛叟!他有的是辦法,讓你小子生不如死!”

贛叟就是韓琦的號,慶曆的諸君子中,戰鬥力最強的那位,曾經當著狄青的面,殺了狄青手下大將焦用,說出那句名垂千古的豪言: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兒!

韓琦對武將的成見根深蒂固,落到此老手裡,還能有好下場嗎?

都說歐陽修寬厚,也不過如此!

王寧安一肚子怨氣,說話更不客氣了。

“我當然有辦法,任何改革變法都要以富民爲先,商鞅以耕戰立國,三秦男兒皆勇於出戰,一爲爵位,二爲田畝,打仗立功,方有始皇帝一統天下。現在改革也是如此,如果把烈酒生意做起來,要不了五年,滄州河北等地,至少有拿出二百萬畝鹽鹼地種植高粱,十萬戶百姓就能過上好日子。釀酒需要工匠,販運需要力巴,裝酒需要罈子……而這些工匠百姓又要衣食住行,吃喝穿用,保守估計,靠著販酒,就能養活百萬人。給朝廷提供數十萬貫的收稅。”

歐陽修瞇縫著老眼,緩緩道:“小子,你的辦法,比老夫高明在哪裡?”

“我有兩句詩送給老大人,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王寧安笑吟吟道。

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984章 天子要霸氣第58章 一條漢子第803章 梅花詩帶來的風雨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666章 龍心大悅第260章 滇銅來了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1158章 除貪務盡第90章 兵器寶庫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1152章 橫掃請願團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413章 大宋第一戰神第846章 膽大包天的孔家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814章 拗相公要跑了第1055章 匆匆三年第968章 趙曙傻眼了第259章 你們想多了第984章 天子要霸氣第429章 告御狀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168章 好奴才第901章 借債發展第633章 韓琦錯了第130章 大寫的服第1052章 可怕的印花稅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1044章 很慫的文及甫第1154章 兄弟之爭第353章 建立在仇恨上的渤海國第1027章 金融集團的反撲第299章 決戰之崩盤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1102章 崛起的武夫勢力第62章 祖先的寶物第131章 皇帝仁慈,相公狠辣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1047章 行省制第1134章 軍銜制第746章 兩個三元及第第272章 紈絝的價值第71章 楊九妹第557章 你們被炒了第392章 更任性的臣子第419章 騎牆對騎牆第312章 汴京的外賣小哥第105章 走自己的路第413章 大宋第一戰神第599章 欣喜若狂的趙禎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264章 可以和趙禎交差了第753章 一塊寶地第989章 蔡京的偶像第105章 走自己的路完本感言+新書計劃第464章 民變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777章 萬國來朝第1040章 不省心的兒子第100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741章 喜歡內鬥的宋人第74章 一怒拔劍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748章 背叛儒家的人第400章 十萬雄兵第290章 瘋狂搶購第1086章 首相被誣陷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272章 紈絝的價值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78章 人或爲魚鱉第809章 我要告御狀第1110章 去開封的火車票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393章 神農精神第924章 查封書院第492章 大逆不道的小太子第452章 鹽降價了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2章 悍婦第405章 小人得志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866章 急流勇退第1030章 貪墨真兇第334章 比試升級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1138章 王雱真瘋了第446章 王家軍遇到對手了第3章 偏心第401章 一匹馬一個強國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第300章 決戰之債務吃人第528章 讓人傻眼的聯盟第742章 震撼大宋的寶藏第1006章 投票的日子到了
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984章 天子要霸氣第58章 一條漢子第803章 梅花詩帶來的風雨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666章 龍心大悅第260章 滇銅來了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1158章 除貪務盡第90章 兵器寶庫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1152章 橫掃請願團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413章 大宋第一戰神第846章 膽大包天的孔家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814章 拗相公要跑了第1055章 匆匆三年第968章 趙曙傻眼了第259章 你們想多了第984章 天子要霸氣第429章 告御狀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168章 好奴才第901章 借債發展第633章 韓琦錯了第130章 大寫的服第1052章 可怕的印花稅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1044章 很慫的文及甫第1154章 兄弟之爭第353章 建立在仇恨上的渤海國第1027章 金融集團的反撲第299章 決戰之崩盤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1102章 崛起的武夫勢力第62章 祖先的寶物第131章 皇帝仁慈,相公狠辣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1047章 行省制第1134章 軍銜制第746章 兩個三元及第第272章 紈絝的價值第71章 楊九妹第557章 你們被炒了第392章 更任性的臣子第419章 騎牆對騎牆第312章 汴京的外賣小哥第105章 走自己的路第413章 大宋第一戰神第599章 欣喜若狂的趙禎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264章 可以和趙禎交差了第753章 一塊寶地第989章 蔡京的偶像第105章 走自己的路完本感言+新書計劃第464章 民變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777章 萬國來朝第1040章 不省心的兒子第100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741章 喜歡內鬥的宋人第74章 一怒拔劍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748章 背叛儒家的人第400章 十萬雄兵第290章 瘋狂搶購第1086章 首相被誣陷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272章 紈絝的價值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78章 人或爲魚鱉第809章 我要告御狀第1110章 去開封的火車票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393章 神農精神第924章 查封書院第492章 大逆不道的小太子第452章 鹽降價了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2章 悍婦第405章 小人得志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866章 急流勇退第1030章 貪墨真兇第334章 比試升級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1138章 王雱真瘋了第446章 王家軍遇到對手了第3章 偏心第401章 一匹馬一個強國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第300章 決戰之債務吃人第528章 讓人傻眼的聯盟第742章 震撼大宋的寶藏第1006章 投票的日子到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承德市| 吉安市| 神木县| 彭山县| 江华| 禄丰县| 宾川县| 襄垣县| 塔城市| 阿拉尔市| 新营市| 平武县| 绵竹市| 汕头市| 宁都县| 师宗县| 武宣县| 闵行区| 陵水| 舞阳县| 昂仁县| 常熟市| 肥东县| 岳阳市| 万源市| 岱山县| 昌黎县| 张家界市| 即墨市| 长阳| 宝清县| 铜川市| 承德市| 保康县| 清水河县| 仪陇县| 屯留县| 韶关市| 庐江县| 延庆县| 台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