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

被當面戳穿謊言,大宋的人都會感到慚愧,或者惱怒,只是沒藏黒木一點情緒都沒有,他淡淡一笑,“司馬大人,做生意嗎!總要兩方都得利才行。”

“是嗎?”

光光冷笑了一聲,“拿你們遍地都是的鹽,來換大宋的糧食、絲綢、瓷器、茶葉,你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我給你的東西可有一樣劣質的?可有一絲一毫擡高物價?”

作爲王寧安調教出來的學生,司馬光還是很清醒的,如果官方貿易像以往那樣,以次充好,坑蒙拐騙,誰都不是傻子,你想賺得更多,只會讓走私更加猖獗,到頭來,還是得不償失。

因此不論是和大遼貿易,還是和契丹貿易,商品都是沒有問題的,要想賺錢,從別的地方下手。

這一點光光可以理直氣壯!

沒藏黒木坦然道:“司馬大人,你們的確守信用,和以往不一樣。但是我聽說貴國的鹽價已經超過了30文,還在狂漲之中,我們的鹽至少應該和貴國的市價一樣,你以爲呢?”

光光上下看了看沒藏黒木,突然哈哈大笑。

“沒藏使者,你們國內除了青鹽,還有什麼?你們在國內,一斤青鹽能賣得上5文錢嗎?你們可以不吃糧食,啃著青鹽過日子嗎?如果不能,你們必須接受大宋的價格,沒有商量!”

沒藏也怒了,他同樣不甘示弱道:“但願過些日子,司馬大人還能這麼說!”

……

打發走了沒藏黒木,司馬光後背都是冷汗,他急匆匆去找王寧安商量對策。

西夏的情況很明白了,他們已經知道了大宋的食鹽危機,而且想趁機敲上一筆!如果接受了,西夏人只會獅子大開口,沒完沒了。

而且提到食鹽收購價,就沒法繼續平抑鹽價,就別想掌握西北食鹽的定價權,更別想剷除龐大的西北鹽商勢力……

“不向西夏妥協,這是對的,不過不用這麼激烈,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王寧安笑呵呵道:“崔家又打出了一張好牌啊!”

老師雲淡風輕,光光也爲之一振,“先生,您的意思是西夏的線還不能斷了?”

“不是不能斷,是讓別人以爲我們不敢斷……你明白嗎?”

“明白,先生的意思是示敵以弱?”

“嗯!”

王寧安從座位上站起來,揹著手道:“真是想不到,崔家居然能聯絡上西夏,可見他們手眼通天,實力不俗啊!”

“先生,既然他們和西夏勾結,朝廷能不能出兵,一舉把他們剷平了?”

“哪有那麼簡單!”

王寧安無奈笑了笑,“我已經讓人調查,結果除了一個叫崔西楓的傢伙之外,崔家的核心成員,一個不知道,不但住處不知道,連名字也不知道,崔家就像是鬼一樣,無所不在,又沒人能找到他們,你說怪不怪?”

光光倒吸口氣,“先生,聽說唐末的時候,崔家被黃巢殺得很慘,從此之後,他們就一改作風,變得格外低調了。神龍見首不見尾。”

世家大族各自有傳承的絕招,在漢唐的時候,他們擁有龐大的土地,人丁興旺,又有良好的家族教育,歷代要想治理好地方,就不得不依靠世家子弟,漸漸的,他們盤根錯節,形成了一張綿密的大網,強如李世民,面對這些人,也是徒呼奈何。

唯有異類武則天,纔敢放手收拾世家,鬥來鬥去,也只能說是兩敗俱傷。

這是漢唐世家的存在方式,如今情況變了。

崔家茍延殘喘,躲過了五代的亂局,又經歷了百年承平,他們存在方式和以往已經不同了。

明面上,王寧安查不到崔家的田,也查不到崔家的產業,當然不是沒有,而是他們巧妙隱藏起來。

這種事情王寧安也在做。

現在王家有多少產業,連王寧安自己都不清楚,要說知道內情的,怕是隻有白氏一個。

王家是通過複雜的持股合作,躲避外人的耳目。

比如最初的海豐酒樓,王寧安給了向好一半的股份,又把經營權交給了他們,這樣在官府那裡,只能查到向好,至於合夥人,除非把向好抓去,嚴刑拷問才行。

崔家也多半藉助別人的旗號,把家族產業分散,靠著牢牢掌握金流,維護龐大的世家。

那這樣就會產生一個問題,處處隱藏在後面,他們在民間沒有存在感,無法號召百姓,相比之前的世家,動輒幾十萬佃戶,成千上萬的家丁,聲勢差了很多。

他們又是靠著什麼保護自己呢?

可別說西北大地,都是善男信女,遵守規矩,不敢胡來,沒有足夠的底牌,光是文彥博、龐籍這些人就能把崔家給吞了,根本等不到王寧安出手。

“崔家的確是太奇怪了,不弄清楚他們的底細,寢食難安啊!”

光光笑了,笑得很開心。

居然能看到師父發愁了,絕對是千載難逢的事情。

“行了,別幸災樂禍了,你!”王寧安大聲道:“立刻去向其餘各路調集食鹽,不惜血本,穩住鹽價!”

“是!”

光光連忙答應,他心裡已經有了盤算,

西北缺鹽。除了從西夏弄鹽之外,就只剩下內外兩條辦法,對外,是向河北兩路,川峽四路,以及京畿路,山東路等處求援。

河北兩路沒有問題,那是王寧安的大本營,不用光光去安排,王德用,司馬光等人已經調集了大批食鹽,向西北運輸,只是路途遙遠,緩不濟急。

再有就是川峽四路,也就是四川等地,生產井鹽,數量也不少,但是如今成都府路的轉運使叫王素,這位就是被王寧安弄出京城的。

多年過去,兩個人也算是仇家,他能不能幫忙,就不好說了。

光光記得父親和王素倒是有些交情,再有眼下的御史中丞張方平在巴蜀多年,門生故吏很多,請他幫忙,或許能解決一些問題。

光光是廣撒網,能撈到魚就算。

除此之外,其實西北也不是不產鹽,就在永興軍路轄地,有一座運城,又叫運司城,神州大地,運城是唯一一座,因運鹽而設置的城池。

運城有著名的鹽池,當地生產食鹽的方法和海水曬鹽差不多,鹽池的水呈青綠色,百姓在鹽池旁挖好畦壟,引入鹽池水蒸發。

如果趕上有風的天氣,一夜過後,遍地是潔白的池鹽。

光光的老家就在運城,他爹叫司馬池,沒準還是取自池鹽的池呢!

他從小很熟悉運城的情況,要想解決西北缺鹽的窘境,還要從鹽池下手。

光光立刻下令,調集3000人馬,前往運城,半月之內,押運30萬石池鹽,運送到西北各處。

爲了確保快速完成任務,光光請求包拯下令,開放鹽池之禁,準許普通百姓去引池水曬鹽。

老包欣然應允,他也派出了精兵強將,配合光光,抓緊生產調運食鹽。

……

“果然有些門道!”

崔西楓依舊很淡定,之前放著池鹽不動,從西夏引進青鹽,打壓鹽價,崔西楓就覺得這是個陰謀,或者說故意賣得破綻。

如果以爲擺平了西夏,就能把鹽價擡起來,一定會吃個大虧。

不過王寧安,你算錯了,你太小覷我們崔家的力量了,西夏不過是一幫見錢眼開的土包子,隨便給點好處,就能把他們買通。

而且西夏人想要的東西,王寧安你給不了,只有我們能給,他們會乖乖聽從我們的擺佈!

至於池鹽嗎,你更會後悔一輩子的!

走著瞧吧!

崔西楓信心十足。

……

就在西夏青鹽中斷之後,西北的鹽價再也不可抑制,直接飆升到了40文,而且看瘋漲的勁頭兒,突破50文,60文,也指日可待。

甚至有人說,會達到100文的天價。

鹽價持續上來,光光和包拯還在努力維持,各地還有廉價的食鹽出售,可以用糧食兌換,但是數額卻下降了。

最初一家能換3斤,現在降到了每家只能還8兩,而且要相隔10天,才能再來換。

可即便如此,各地的換鹽點也時常遭到擠兌,瘋狂的百姓甚至會衝擊,哄搶食鹽。藉著民間大亂,劉幾、席汝言等人,彷彿打了強心劑,他們紛紛跳出來,上表彈劾。他們也學聰明瞭,竟然齊刷刷攻擊西夏。

說西夏人反覆無常,狼子野心,根本不可信,他們向大宋輸入青鹽,就是爲了擾亂大宋的江山,居心叵測。

如今圖窮匕見,西夏人撕毀了盟約,正好順勢廢除盟約,一切恢復舊制,西北自然太平無事……

說了那麼多,只怕最後一句,纔是他們的真心話。

王寧安並不在乎些許浮言,如今的趙禎,不是那麼容易忽悠的,真正的關鍵是解池的鹽能不能如期到位?

“大人,怕是不成了。”

站在王寧安面前,是一個高大粗獷的西北大漢,他名叫種診,他的哥哥就是種家軍的當家人種鄂。

“王大人,運城上下,都是崔家的人,包括派去運城的士兵,其中不少也是崔家的人,他們會想盡辦法破壞,絕對不讓一粒鹽從運城出來。”

王寧安很是驚訝,忍不住問道:“三將軍,你怎麼知道如此清楚?”

種診深深吸口氣,然後低聲道:“因爲……我們也是崔家的人!!!”

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第671章 不怕天譴的人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863章 文彥博造的孽第816章 新相第615章 趙禎一輩子的對手第1056章 他在養熊貓第365章 榮耀時刻第984章 天子要霸氣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910章 傳說中的柴大官人第875章 五千對十萬第815章 曹皇后的提醒第882章 鹹魚翻身的文彥博第610章 曹皇后中毒了第697章 王寧安回來了第354章 朕有兒子了第252章 火燒升龍府第559章 清查交子務第553章 入蜀第605章 投機者賈章第253章 過年發紅包第1068章 熊孩子趙頊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710章 莫須有的罪名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1007章 不得人心的文彥博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528章 讓人傻眼的聯盟第831章 不費吐沫費腰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462章 連西夏也被買通了第739章 告黑狀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283章 新官職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380章 不爭氣的父子倆第1074章 撕破臉第20章 無商不奸第47章 上當的包大人第1152章 橫掃請願團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1038章 立法第231章 神通不敵佛法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619章 大裁員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第751章 宋相公悟道第68章 折服第694章 滅盡十萬兵的毒計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252章 火燒升龍府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326章 愛辦好事的曹國舅第355章 神奇的小皇子第1159章 龐大資產的處置第1144章 晚節不保第523章 要變法了第614章 真相漸明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550章 老夫心懷坦蕩第479章 刺客身份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526章 二王相鬥第313章 微服私訪第18章 麪條飄香第803章 梅花詩帶來的風雨第175章 王寧安的求同存異第253章 過年發紅包第952章 勤勞的文相公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897章 分封與殖民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1039章 復甦的開始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643章 六千刀第128章 六藝學堂的實踐課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816章 新相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712章 封王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1002章 呼之欲出的首相人選第712章 封王第618章 下重手
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第671章 不怕天譴的人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863章 文彥博造的孽第816章 新相第615章 趙禎一輩子的對手第1056章 他在養熊貓第365章 榮耀時刻第984章 天子要霸氣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910章 傳說中的柴大官人第875章 五千對十萬第815章 曹皇后的提醒第882章 鹹魚翻身的文彥博第610章 曹皇后中毒了第697章 王寧安回來了第354章 朕有兒子了第252章 火燒升龍府第559章 清查交子務第553章 入蜀第605章 投機者賈章第253章 過年發紅包第1068章 熊孩子趙頊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710章 莫須有的罪名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1007章 不得人心的文彥博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528章 讓人傻眼的聯盟第831章 不費吐沫費腰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462章 連西夏也被買通了第739章 告黑狀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283章 新官職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380章 不爭氣的父子倆第1074章 撕破臉第20章 無商不奸第47章 上當的包大人第1152章 橫掃請願團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1038章 立法第231章 神通不敵佛法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619章 大裁員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第751章 宋相公悟道第68章 折服第694章 滅盡十萬兵的毒計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252章 火燒升龍府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326章 愛辦好事的曹國舅第355章 神奇的小皇子第1159章 龐大資產的處置第1144章 晚節不保第523章 要變法了第614章 真相漸明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550章 老夫心懷坦蕩第479章 刺客身份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526章 二王相鬥第313章 微服私訪第18章 麪條飄香第803章 梅花詩帶來的風雨第175章 王寧安的求同存異第253章 過年發紅包第952章 勤勞的文相公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897章 分封與殖民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1039章 復甦的開始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643章 六千刀第128章 六藝學堂的實踐課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816章 新相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712章 封王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1002章 呼之欲出的首相人選第712章 封王第618章 下重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力市| 银川市| 冕宁县| 南京市| 阜阳市| 漯河市| 惠来县| 晋州市| 醴陵市| 通河县| 沂水县| 林甸县| 昆明市| 类乌齐县| 永春县| 临猗县| 四平市| 昌平区| 溧阳市| 西青区| 长宁县| 鄂托克旗| 怀柔区| 珲春市| 凤台县| 修文县| 固始县| 阿拉善左旗| 龙口市| 浦东新区| 息烽县| 浮山县| 平江县| 新巴尔虎右旗| 阳曲县| 阳山县| 墨竹工卡县| 西林县| 个旧市| 邵东县| 扶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