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

上百億的財產支配運用,要按照朝廷的要求,組建公司,惠及億萬百姓,還要嚴防貪腐,責任之大,可想而知。這個人選必須再三推敲,要是再弄出一個司馬光,或者曾布式的人物,壞了大事,只怕連王寧安都沒有臉面繼續留在朝堂了。

“我推薦蔡京!”

第一個開口的是章惇,“蔡京是工程師出身,有很強的政務能力,有目共睹,也懂得辦工廠,運作經營,這一次他還負責查抄有罪官吏,立功不小,試問,還有人比蔡京更合適嗎?”

他剛說完,韓宗武居然站出來反對。

“蔡京是不錯,可是他家中兄弟衆多,有很多不好的風聞,我實在是擔心,他會成爲第二個曾布!”

章惇怒了,“這話什麼意思,難道家中有兄弟的,就不能做事了?簡直豈有此理,你看看,要不要把我也給罷免了?”

韓宗武黑著臉道:“我的意思是要注意留神,難道不應該嗎?”

這兩個人還要吵,呂惠卿開口了,“師父,我以爲這筆錢的運用,雖然是辦公司,但並不是以盈利爲目的,而是要負擔起職責,協助朝廷,更好治理天下。”

王寧安頷首,顯得很贊同。

呂惠卿得到了鼓勵,“既然是這樣,經營能力反而要放在次要位置,關鍵是爲人正直,爲官清廉,不貪錢財,一心一意,替百姓做事……我斗膽推薦一人。”

“誰?”

“範純仁!”

呂惠卿說的很乾脆,這個名字出來,大傢伙都無話可說。

雖然範純仁是范仲淹之子,也算是名門之後,但是範家家規嚴苛,他們不接受土地,也不經商,出來做官,全靠著俸祿爲生。而且范仲淹還將許多俸祿捐給了家鄉的窮學生,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範純仁比他爹也好不了多少,這幾年範純仁也在地方跑,每年領的津貼,絕大多數都捐給了各地的窮人,替孩子購買書籍,筆墨,還有幫著山村修路,打井,建水渠……他的作爲大傢伙心裡都有數,當呂惠卿提出來之後,誰也沒法反對,就這麼順利通過。

……

從政事堂出來,章惇追上了呂惠卿的腳步,感慨一笑,“吉甫兄,你是真有眼光,居然推了範純仁,夠厲害!”

呂惠卿呵呵一笑,“我也是爲國舉才,倒是子厚兄,你準備下注了?未免太早了!”

章惇沒有否認,而是抱著肩膀,冷笑道:“那咱們就看看,誰的手段更高明!”章惇要推蔡京,其實也有自己的小算盤,蔡京倒是無所謂,可是他背後牽著秦王二公子,師父年紀也不小了,天竺平叛,兩位公子都大展拳腳,綻放光彩。接下來的朝局他們肯定不會缺席,章惇已經做好了和小彘聯手的準備。

不把蔡京推上去,就絕不罷手。

初次受挫之後,章惇立刻重整旗鼓,戶部在蘇軾和晏幾道整頓之後,已經煥然一新,正需要一個新的尚書接任,把工作納入正軌。

蔡京不負衆望,接任了戶部尚書。

章惇很得意,總算贏了呂惠卿一局,戶部在手,他的力量瞬間膨脹起來。

可還沒等享受勝利成果,情況又發生了變化。

在天竺平叛有功的柳羽被調入京城,接掌了兵部,原兵部尚書王韶加同平章事,入政事堂,主管軍務和外交。

柳羽和大少爺狗牙兒更親近,而王韶則是呂惠卿的盟友。

好一個厲害的呂吉甫!

老子纔拿了一個,你就用兩個還回來,夠狠,真夠狠!

這倆貨不斷擴充勢力,拉攏人馬,漸漸地,整個朝堂都分成了兩派,一派是呂惠卿領銜,一派是章惇爲首。

隱隱的,這兩派背後,站著秦王的兩位公子。

一場大戲剛剛落幕,新的爭鬥又來了。

人在宦海,身不由己。

這就是最真實的寫照。

王寧安心知肚明,他突然很羨慕一些穿越前輩,到了最後,功成身退,甩一甩袖子,不帶走一片雲彩,跑到海外,逍遙自在,什麼都不管。這個路數,在武俠小說裡面也不少見,一走了之,多幸福啊,很可惜,王寧安是沒本事做到。

人們就像是關在一起的螃蟹,當有人想往外爬的時候,立刻有人拉住你的手腳,就這樣,一個拉著一個,誰也不肯放手,想要瀟灑海外,做夢去吧!

兩個小子想繼承自己的事業,那幾個弟子想要成爲首相,按照他們的想法,去改變大宋,且讓他們鬥去吧,只要能守住分寸,別壞了大局,權當做猴戲兒!

沒錯,天下間的事情,在王寧安的眼裡,差不多都是猴戲了,唯一的例外,就是眼前的實驗!

在開闊的場地上,停著兩個東西,一個是三個車輪,一個是四個車輪。

蒸汽拖拉機早就成熟了,幾乎每個人都見過。

眼前的東西一定是車輛,大家都非常確定,只是唯一的問題,就是個頭太小了,還不足蒸汽拖拉機的三分之一。

三輪車上只有一個座位,在座位前面,有一個橫把,用來控制方向。王寧安看在眼裡,都差點吐血了。

好好的機動車,弄個方向盤行不?偏要做成自行車,也不嫌寒磣!

當然了,不管怎麼說,這就是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相比顏值,王寧安更在乎能不能動。

負責設計製造汽車的工程師們,也是滿手心的汗水,緊張地渾身發抖。終於,伴隨著一聲令下,汽車發動了。

爲這輛汽車提供動力的是一臺二衝程內燃機。

三個車輪緩緩轉動,汽車跑了起來。

相比起碩大複雜的蒸汽機,內燃機個頭小,動力強,又節省原料,好處簡直說不完……這輛汽車也算爭氣,居然一口氣跑了20裡。

觀看實驗的人們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都露出了貪婪垂涎的目光,好東西啊!

以蒸汽機驅動,車輛龐大,而且需要帶著煤炭,要有專人燒鍋爐驅動,用來當做工程機械沒有問題,要是給私人出行用,不是享受,而是受罪!

哪怕蒸汽機問世好多年,四輪馬車依舊是城市運輸的主力。可隨著內燃機汽車的出現,四輪馬車退出歷史舞臺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王寧安觀看了汽車的實驗之後,興高采烈,回到家中,主動多喝了兩杯酒。轉過天,他就讓人制定了一份促進汽車產業發展的綱要,並且撥出了專款,作爲扶持基金,還要求在學校設立相應的科系,培養人才。

目前的大宋,太需要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了。

剷除金融集團,整頓吏治,平定叛亂……一輪接著一輪的亂子,已經嚴重影響到大宋的經濟發展。

而且蒸汽機的紅利也吃得差不多了,一味依賴煤炭,西京很榮幸獲得了霧都的稱號。是該發展出新式的動力系統了。

內燃機的發展已經早就安排下去了,現在是享受成果的時刻。

在實驗成功之後,工程師們火速給汽車加上了罩子,又大大提升了舒適性,總而言之,適合民用的小汽車終於出現了。

雖然還很簡陋,但是富裕的大宋商人,已經摩拳擦掌,準備下單購買!

汽車算是很複雜的機器。

首先造汽車需要鋼鐵,需要銅,需要木材、皮、漆等等材料,還需要最關鍵的石油!

一個汽車產業,能帶動鋼鐵、冶金、石化、機牀等等,一大堆的行業,每一個行業都能消化無數勞動力。

這些年一直有個人口膨脹的問題,給政事堂造成了非常大的壓力,不得不向外移民,暫時緩解。

現在產業鏈延長了,工作崗位多了,人口或許不再是壓力,反而成爲紅利!

更讓人欣慰的是石化工業發展起來,就能提供製造化肥和服裝的原料,化肥能帶來糧食增產,新式的服裝材料出現,能滿足所有人的需要,吃得飽,穿得暖……

一項新技術突破,居然能帶來如此龐大的影響,只怕連發明內燃機的工程師也想不到,他們靠著自己的雙手,改變了世界!

當然了,前途是美好的,可道路卻是曲折的。

制約大宋最大的瓶頸,不是別的,而是嚴重匱乏的石油。

尤其是深度很淺,容易開採的石油,更是少之又少……王寧安的面前,擺著一副巨大的沙盤,半個世界都在上面。

從西域向西,裡海附近,盛產石油和天然氣,在向西,茫茫的沙漠之下,更是埋藏著不計其數的石油資源。

“該出兵了!”

治平十五年,經過充分的準備,大宋派遣5萬禁軍,從海陸兩個方向,展開了遠征,大軍所到之處,勢如破竹,根本抵擋不住。

畢竟大宋已經完全進入了火器時代,火銃和火炮使得戰馬和馬刀變成了奢侈的玩具……大宋的疆土,幾乎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擴張,廣闊荒涼的沙漠盡數納入了大宋的版圖。宋軍征伐的腳步並不會停歇,已經有艦隊駛入了紅海,他們載著奴隸和戰俘,去挖掘運河,要打通進入地中海的航路……

一切都有條不紊地推進,最高興的人莫過於趙曙,他盯著地圖,興奮轉圈,不時揮拳讚歎。

這纔是真正的天下!四海之內,環宇之間,皆是大宋疆土。

再無遺憾了,於願足矣!

“皇兒,天下就在你的眼前了,父皇準備退位,把江山傳給你。”趙曙笑呵呵道:“皇兒,不要讓父皇失望啊!”

第648章 狠辣的李諒祚第419章 騎牆對騎牆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1163章 華夏族長第293章 敵人總動員第869章 打出國門去第1067章 小彘的妙策第852章 衍聖公也有假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584章 很慘的文彥博第3章 偏心第423章 一門兩國公第595章 垂涎王家女兒的猛士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511章 老斗士歐陽修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第1049章 大家都要修鐵路第519章 天恩第1156章 遺物第165章 壞入骨髓第176章 不要和王寧安談生意第699章 交鋒陳琳第1038章 立法第212章 絕對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347章 創造一個民族第610章 曹皇后中毒了第237章 充軍第98章 前所未有的學校第258章 主動投靠第276章 無恥是沒限度的第181章 大家都在謀劃第1120章 退休官員集中營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756章 把昏庸進行到底第973章 金融改革第280章 曹國舅飛昇記第571章 吐血大甩賣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283章 新官職第836章 必須要有奴隸了第620章 大改革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395章 陪都第679章 抗旨第841章 勇於認錯的狄青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第759章 像個勇士一樣戰死第926章 謀反第951章 悽慘的錢家第507章 小人蔣之奇第662章 五百個太監第932章 用酷吏第400章 十萬雄兵第738章 拗相公要加油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523章 要變法了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649章 我們造反吧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860章 天牢蹲出來的學問第272章 紈絝的價值第472章 投資的妙用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537章 王安石惹禍了第712章 封王第945章 3000萬貫第647章 重建絲綢之路第617章 趙允讓最後的底牌第665章 值錢的于闐人第672章 王相公的引水妙策第839章 得罪孔家了第252章 火燒升龍府第128章 六藝學堂的實踐課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1159章 龐大資產的處置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1086章 首相被誣陷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416章 大宋必勝第369章 漢奸的遺言第455章 御前大勝第1章 妹妹和弟弟第27章 棒槌王良珣第932章 用酷吏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769章 逼宮政事堂第566章 跌落雲端的江卿第1081章 一個滅村大案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260章 滇銅來了第616章 真兇顯露
第648章 狠辣的李諒祚第419章 騎牆對騎牆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1163章 華夏族長第293章 敵人總動員第869章 打出國門去第1067章 小彘的妙策第852章 衍聖公也有假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584章 很慘的文彥博第3章 偏心第423章 一門兩國公第595章 垂涎王家女兒的猛士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511章 老斗士歐陽修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第1049章 大家都要修鐵路第519章 天恩第1156章 遺物第165章 壞入骨髓第176章 不要和王寧安談生意第699章 交鋒陳琳第1038章 立法第212章 絕對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347章 創造一個民族第610章 曹皇后中毒了第237章 充軍第98章 前所未有的學校第258章 主動投靠第276章 無恥是沒限度的第181章 大家都在謀劃第1120章 退休官員集中營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756章 把昏庸進行到底第973章 金融改革第280章 曹國舅飛昇記第571章 吐血大甩賣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283章 新官職第836章 必須要有奴隸了第620章 大改革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395章 陪都第679章 抗旨第841章 勇於認錯的狄青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第759章 像個勇士一樣戰死第926章 謀反第951章 悽慘的錢家第507章 小人蔣之奇第662章 五百個太監第932章 用酷吏第400章 十萬雄兵第738章 拗相公要加油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523章 要變法了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649章 我們造反吧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860章 天牢蹲出來的學問第272章 紈絝的價值第472章 投資的妙用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537章 王安石惹禍了第712章 封王第945章 3000萬貫第647章 重建絲綢之路第617章 趙允讓最後的底牌第665章 值錢的于闐人第672章 王相公的引水妙策第839章 得罪孔家了第252章 火燒升龍府第128章 六藝學堂的實踐課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1159章 龐大資產的處置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1086章 首相被誣陷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416章 大宋必勝第369章 漢奸的遺言第455章 御前大勝第1章 妹妹和弟弟第27章 棒槌王良珣第932章 用酷吏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769章 逼宮政事堂第566章 跌落雲端的江卿第1081章 一個滅村大案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260章 滇銅來了第616章 真兇顯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甸县| 句容市| 天祝| 镇原县| 淳化县| 西和县| 山阳县| 靖州| 察隅县| 三原县| 齐河县| 鄂温| 吴旗县| 鹤峰县| 梨树县| 新民市| 新乐市| 钟祥市| 昌乐县| 辽宁省| 正阳县| 长治县| 古蔺县| 安达市| 千阳县| 武邑县| 博野县| 南阳市| 恩平市| 吉木萨尔县| 宜宾县| 卢龙县| 怀来县| 塘沽区| 高陵县| 策勒县| 任丘市| 花莲县| 尼勒克县| 柳林县| 甘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