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6章 不要和王寧安談生意

遼國一般派遣兩位使者,漢臣負責禮儀交涉,言談機變,遼臣則監視漢臣,並且做最後決斷,打個比方,漢臣相當於總經理,而遼臣相當於董事長。

弄清楚這個,也就明白了,王寧安爲什麼把火力都放在劉六符身上,把這位幹翻了,以遼人的腦袋瓜子,根本不是大宋的對手。

這不,蕭大祐和耶律仁先赴宴之前,不停告誡自己,一定不要上當,不要被宋人給坑了……可真正碰到了美酒美食,他們都管不住自己了,耶律仁先還好一些,蕭大祐是北邊的蠻子,天寒地凍,生平最喜歡美酒,王寧安拿的又是最清冽甘醇的瑤池瓊漿,蕭大祐喝了三杯之後,就管不住自己了。

拉著王寧安的手,又是喝酒,又是大笑,漸漸的也就沒把門的,耶律仁先勉強控制著,可是臉色也紅了,帶著明顯的醉意。

王寧安同樣漲紅了臉,“兩位,我方纔說要談點高興的,你們說,什麼事情最高興?”

耶律仁先笑道:“你們漢人不是有四句話嗎?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想來這四樣最讓人高興了。”

蕭大祐咬了一塊羊腿,不屑道:“那麼文縐縐的幹嘛?要老子說,一是錢,二是娘們!”他斜了一眼王寧安,色瞇瞇道:“怎麼樣,給我們安排幾個姑娘沒?我可早就聽說,江南的嬌娃,不同凡響??!”

王寧安輕笑了一聲,“姓蕭的,別的都好商量,唯獨人沒得商量,大宋的子民,每一個都是無價的!”

蕭大祐輕蔑一笑,說的好聽,老子又不是沒見過!只要錢給夠了,什麼弄不來!他把氣都撒在了羊腿上面,大口猛啃。

耶律仁先倒是聽出些味道:“王大人,除了人之外,還能商量什麼?”

“哈哈哈,能商量的多了,比如眼下就有一筆生意!”

“什麼生意?”耶律仁先好奇道。

“當然是木材生意。”王寧安指了指滿屋子的傢俱,無奈笑道:“你們看到沒有,整個貧民窟,能配置好桌椅板凳的屋子都不多。”

還貧民窟呢!

耶律仁先都無語了,懶得和王寧安爭辯。

“你們大宋不是號稱富庶嗎,怎麼連傢俱都配不齊?”

“這有什麼奇怪的,幾十萬的百姓,要用多少木材???”王寧安伸出手指,還真給他們算起賬來。

二十萬人,按五口人一家計算,就是四萬戶,一戶需要三張大牀,幾張桌子,幾把椅子,就按五十貫算,就要2oo萬貫!還有各種店鋪,客棧,還要外銷……實際數額,遠不止如此。

“百姓之家,就圖一個物美價廉,南洋的好木材他們用不起,楊木又太軟,最好做傢俱的就是松木,尤其是紅松,更是精品!”

王寧安笑道:“遼國治下,山嶺雄奇,人煙罕至。據我所知,在鴨綠江,大遼河,周圍都有生產松木的深山老林。只要把木頭伐下來,結成木排,順水而下,到了出???,再用船隻運到大宋,一根木頭,就一根木頭,少說十貫錢!”

十貫貫?

頂得上2o只羊了!

遼國的羊自然比大宋便宜,蕭大祐腦子不太靈活,可也算得過來,五根松木,就頂得上1oo只羊,遼國的普通牧民,擁有1oo只羊的都不多……他孃的,伐木還真賺錢?。?

見他蕭大祐陷入沉思,王寧安故作遺憾。

“這麼好的生意,可惜做不成了!”

“爲什麼?”蕭大祐下意識問道。

“那還不簡單!”餘靖冷冷道:“你們不是要搗毀城——貧民窟嗎?”

這話噎得蕭大祐沒了下文,他的呼吸明顯粗重了,臉色難看至極!

王寧安灌了一口酒,繼續感嘆道:“何止是木材,牛羊肉、皮草、藥材、珠寶、鹽巴、糧食,哪一樣不是動輒上百萬貫的大生意,我就是想不明白,貴國爲什麼放著唾手可得的財富不要,非要搶奪殺戮?試問,你們頻頻打草谷,殺戮無算,罪孽深重,卻又篤信佛法,廣建佛寺,這不是矛盾嗎?”

耶律仁先哼了一聲,“別說的你們多清高?搶掠殺戮,你們下手更狠!再說了,你們宋人幾時誠心和我們做生意?哪一次不是你們吃幹抹淨,佔盡便宜?”

“這我就不明白了,做生意都是公平合理,你情我願,大宋的商人欺負過你們?”王寧安滿臉不敢置信。

耶律仁先惱怒道:“你們宋人之可惡,一言難盡,就說我們這邊商人,趕著肥羊過來,要和你們交換茶葉,結果你們這邊推三阻四,故意拖延時間,幾天下來,羊缺少草料,都要死了,你們就趁機低價收購,我們大遼的商人連本錢都賺不到!你說說,你們宋人壞不壞?”

王寧安心裡暗笑,看起來蠢萌蠢萌的大宋商人,還真夠腹黑的!

“這還不好辦,只要建一個交割的市場,買賣雙方都繳納一筆押金,談成生意之後,不能按時付錢,就要沒收押金,補償給受損的一方,並且規定違約者永遠不許參與交易,這不就解決了。”

“說得輕巧,這市場建在哪,又讓誰來管?”

“當然是兩邊一起管了,至於建在哪,其實滄州就不錯。”

隨著澶淵之盟確立,宋遼之間總體上還算太平,大宋這邊開了四處榷場,分別在霸州、雄州、安肅軍、廣信軍,遼國也有一處榷場,設在新城。

其實從一個榷字,就能看出雙方貿易的特點,榷有專營專賣之意,雙方商人攜帶貨物來到榷場,並不能直接接觸,防止互相溝通消息,出賣情報,必須將商品交給官方牙人,評定質量,確定價格,完成交易,還要收取牙稅,這也就是榷場稅收的主要來源。

光是這個過程,就充滿了漏洞,完全是官府主導,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兩邊的商人都吃虧!

耶律仁先講的例子,未必是大宋的商人使壞,沒準就是那些小吏心存不良,鼓搗出來的。

除此之外,商人還要提供擔保,交易的範圍,總額也要受到嚴格限制,比如大宋就嚴禁銅、鐵、米麪,臘肉,硫磺等物,遼國也嚴控戰馬,牛角等物品……

說來好笑,遼國仰慕大宋文化,需要海量的書籍,偏偏大宋的官吏們認爲有些文章鍼砭時弊,落到遼國,會泄露大宋機密,因此除了九經之外,別的書籍不準帶過去。

重重限制,其實並沒有阻擋雙方的貿易,在榷場之外,走私之盛,參與者衆多。就拿書籍來說,大宋這邊新出版一本文集,一個月之內,遼國市面上必定會出現。

王寧安甚至懷疑朝廷禁止書籍,就是爲了擡高價格,然後靠著走私獲取暴利,就和自己弄得烈酒一個道理,其實宋朝的大頭巾還是很聰明的,欠缺的只是格局而已……

“說實話,朝廷對榷場限制太多了,每年四大榷場加起來,也不過幾百萬貫的貿易額,相比咱們雙方的需求,實在是九牛一毛!依我說,就該給貿易鬆綁,準許雙方商人面對面交易,我們雙方各自派遣官吏賬房,負責統計成交額,然後徵收稅賦,再維持市場秩序,也就足夠了?!蓖鯇幇残Φ溃骸耙源筮|的物產豐饒,加上大宋百姓的勤勞聰慧,兩三年之內,雙方的貿易額就能突破兩千萬,按照十分之一徵稅,就是兩百貫!雙方對半分,也有一百萬貫!真是不少錢啊,比起打草谷,容易多了吧?”

遼國的歲入遠不如大宋豐盈,一百萬貫,絕對是一筆天文數字,還僅僅是交易稅而已,沿途販運,還有過路費,實際能撈到的數額,遠遠過。

一直很冷靜的耶律仁先也不由得動心了,他瞥了眼王寧安,“王大人,你上午的時候,在談判桌上,還義正詞嚴,要收復燕雲,怎麼轉眼就要經商貿易,互通有無,這轉變的也太快了吧!”

王寧安一擺手,“我這個人有個優點,就是什麼事情分得清,上午說的話,我一個字也不收回。可我倒想請教兩位,一個人重要吃喝拉撒嗎?離不開衣食住行吧?宋遼之間,物產並不相同,互通有無,大家都賺錢,爲什麼不能做生意?人是要有理想,可不能光靠著理想活著吧?我是很現實的,不會和自己過不去,如果雙方能公平貿易,當然再好不過了?!?

耶律仁先真的心動了,他遲疑道:“你真能保證一年有一百萬貫的稅?”

王寧安哈哈一笑,“那還是少說呢,其實你我都知道,除了榷場的幾百萬貫之外,暗中的走私十倍於榷場,是幾千萬貫的貿易額!建立新的貿易場所,把走私廢掉,光是這一項,每年就是五百萬貫以上的稅收,你們算算是不是這個數?”

耶律仁先倒吸口氣,王寧安這小子說的還算保守,面對這麼龐大的利益,耶律仁先沒法淡定了,他沉吟半天,突然感到被愚弄了,怒道:“光是說說,你們大宋能答應嗎?”

王寧安道:“當然不答應!可是罪責在你們?!?

щщщ?ttκá n?C○

“爲什麼?”蕭大祐突然咆哮起來。

“那還不簡單,你們還在欺壓大宋,討要歲幣,大宋君臣百姓,提到遼國,無不切齒痛恨,雙方能公平貿易嗎?”

第827章 皇帝不好當第856章 又一個相公被抓了第219章 遼國的要求第841章 勇於認錯的狄青第1122章 好多年前的坑第918章 文明執法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880章 西夏來降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776章 趙禎的生日第491章 新的太子師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998章 凱旋門第948章 劉相公落網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211章 交鋒第1145章 秦王之上第1017章 瘋了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1095章 趙曙的一線生機第407章 兵進燕雲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972章 我就是不想還錢第244章 聰明的蘇小妹第786章 矯情的西夏第606章 請斬文彥博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664章 融合的開始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820章 令不出京城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第729章 被教訓的宋庠第535章 喜當爹第72章 楊家槍第385章 趙禎學壞了第311章 大裁軍第201章 小女婿上門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495章 醉翁有麻煩了第238章 一起去嶺南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260章 滇銅來了第1075章 老將出馬第201章 小女婿上門第827章 皇帝不好當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791章 大宋的吸金大法第813章 小案子大思考第870章 折家的老頑固第1054章 果斷撲殺第562章 新交子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356章 厲害了,我的皇第672章 王相公的引水妙策第1163章 華夏族長第909章 南鄉子·晏幾道第58章 一條漢子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150章 清流本色第540章 不要臉的相公們第646章 做西夏的太上皇第18章 麪條飄香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141章 范仲淹駕到第526章 二王相鬥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674章 一桿旗號第54章 一家亡一家興第143章 機智的蘇軾第1115章 強力肅貪第629章 恩科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607章 老文的反殺第779章 大國威風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616章 真兇顯露第496章 懂事的太子第227章 改造遼國計劃第97章 王寧安的想法第387章 兒科聖手第954章 民心在我第653章 太子的使命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771章 厲害了,太子第849章 下三濫對下三濫第723章 尷尬的宋相公第882章 鹹魚翻身的文彥博第913章 惡鬥第30章 包拯要興學第217章 天子之怒第979章 吃人不吐骨頭
第827章 皇帝不好當第856章 又一個相公被抓了第219章 遼國的要求第841章 勇於認錯的狄青第1122章 好多年前的坑第918章 文明執法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880章 西夏來降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776章 趙禎的生日第491章 新的太子師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998章 凱旋門第948章 劉相公落網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211章 交鋒第1145章 秦王之上第1017章 瘋了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1095章 趙曙的一線生機第407章 兵進燕雲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972章 我就是不想還錢第244章 聰明的蘇小妹第786章 矯情的西夏第606章 請斬文彥博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664章 融合的開始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820章 令不出京城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第729章 被教訓的宋庠第535章 喜當爹第72章 楊家槍第385章 趙禎學壞了第311章 大裁軍第201章 小女婿上門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495章 醉翁有麻煩了第238章 一起去嶺南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260章 滇銅來了第1075章 老將出馬第201章 小女婿上門第827章 皇帝不好當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791章 大宋的吸金大法第813章 小案子大思考第870章 折家的老頑固第1054章 果斷撲殺第562章 新交子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356章 厲害了,我的皇第672章 王相公的引水妙策第1163章 華夏族長第909章 南鄉子·晏幾道第58章 一條漢子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150章 清流本色第540章 不要臉的相公們第646章 做西夏的太上皇第18章 麪條飄香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141章 范仲淹駕到第526章 二王相鬥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674章 一桿旗號第54章 一家亡一家興第143章 機智的蘇軾第1115章 強力肅貪第629章 恩科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607章 老文的反殺第779章 大國威風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616章 真兇顯露第496章 懂事的太子第227章 改造遼國計劃第97章 王寧安的想法第387章 兒科聖手第954章 民心在我第653章 太子的使命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771章 厲害了,太子第849章 下三濫對下三濫第723章 尷尬的宋相公第882章 鹹魚翻身的文彥博第913章 惡鬥第30章 包拯要興學第217章 天子之怒第979章 吃人不吐骨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始县| 海城市| 双辽市| 交口县| 绿春县| 中阳县| 凤台县| 聂荣县| 博湖县| 西城区| 新宾| 神农架林区| 怀远县| 克什克腾旗| 大荔县| 乐东| 黄山市| 定州市| 合阳县| 枝江市| 苏尼特右旗| 博湖县| 瑞安市| 盈江县| 汕尾市| 密山市| 河北省| 平安县| 汝阳县| 静海县| 灵璧县| 钦州市| 永年县| 海南省| 文水县| 海盐县| 邛崃市| 抚顺县| 日照市| 白水县| 鹿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