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

從歐陽修進入大宋境內,王寧安就湊了過來,作爲楊家的女婿,理當護送老將軍一程。

“唉,二郎,老夫心中有愧啊,王老將軍的遺體沒有帶回來,我對不起你!”

王寧安嘆口氣,他輕輕搖頭,不以爲意。

“身爲王家子孫,我會親手拿回來!如果找不到他老人家的屍體,左右一定在遼國境內,我就把遼國拿回來!”

歐陽修愣了一下,朗聲大笑,“好氣魄!要的就是這股子心氣!”

歐陽修很高興,他和王寧安談了很多,尤其是歲幣的事情。去之前誰能想到,遼國居然會接受歲幣,那不是弱者無可奈何的時候,纔會雙手奉上金銀,祈求和平嗎?難道遼國已經自認不敵大宋了?

幾十年的功夫,遼國居然也墮落到這個程度?

歐陽修很不敢相信,而事實就是如此!

當他提出每年三十萬貫,可以用貨幣或商品結算的時候,遼國上下居然是欣然接受,彷彿是他們佔了便宜一般!

唾面自乾的本事,可真是讓人歎爲觀止。

一個強悍,驕傲,富有進取心的遼國已經消失了,如今盤踞在廣闊土地上的不過是一具行屍走肉,徒有其表!

就算不亡於大宋,也會亡在其他人手裡。

這是歐陽修給遼國下的診斷。

王寧安是贊同的,歷史就是那麼寫的,沒什麼可質疑的,問題是如果不能抓緊強國,即便是遼國完蛋了,換上來一個更加強悍,更加野蠻的國度,大宋依舊要倒黴。

說到底,打鐵要靠自身硬。

藉著這股浪潮,擴軍,強軍,成了必須要走的一步!

下面就看趙禎能拿出多大的決心了。

……

護送楊無敵的人馬過了黃河之後,已經到了8000人,而且外圍還有更多的士子,百姓,商賈,他們遠遠跟隨著,想要見證最重要的時刻!

當人馬來到距離東京三十里的地方,前面出現了一座完全是白色的蓆棚,以賈昌朝爲首,兩府相公,一個不少,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北海郡王趙允弼,濟陰郡王趙宗景等人率領的宗室,在他們的後面,在京將門,所有檯面上的人物傾巢出動,一個不少,全都整齊排列,翹首以盼。

在之後,有京城的官吏,皇家書院的學生,三千太學生,在京的商賈,士紳,百姓,工匠,甚至好多外國的客商,黑壓壓望不到盡頭。

賈昌朝面色凝重,他走了上來,先向馬車拜了三次,然後再向歐陽修拜了三次。

漢家禮節,一拜再拜就是最隆重不過,平時見皇帝,也只需要一次而已,這次卻連著拜了三次,拜過了楊業,又拜歐陽修,足見朝廷對此事的重視。

賈昌朝拜過之後,對著歐陽修道:“永叔此行,大漲國威,迎回老將軍遺骨,功莫大焉!”

歐陽修立刻還禮,“遼國狼子野心,殘暴不仁,畏威而不懷德。能迎回遺體,非修之功,乃是將士奮死力戰的結果。”

賈昌朝深以爲然,“陛下在城門恭候楊老將軍,清把老將軍交給我們吧!”

說完,賈昌朝主動向前,有人準備好了木桿,將棺材放好,從賈昌朝開始,狄青,曾公亮,富弼,韓琦,唐介,王拱辰,包拯……幾位相公一起用力,將棺材穩穩擡了起來。

王寧安掃視了一下所有人,缺少了一位,就是那個王堯臣!

據說他不是瞧不起王家軍嗎,還在金殿上攻擊王寧安,說一些不三不四的話……王寧安本想著這次回來,好好羞辱一番,出口胸中的惡氣,可是這王堯臣跑哪去了?

王寧安不知道,就在兩天之前,王堯臣已經被貶出京城。

這位金殿議事除了尖酸刻薄,冷嘲熱諷,一點有用的東西拿不出來,趙禎已經忍受夠了。

直接一道命令,讓他去成都府當知府……雖然級別沒變,但是蜀道難行,王堯臣年紀也不小了,此去四川,也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來了。

與此同時,趙禎把原來的益州知府張方平調進了京城。

這位張大人入仕也有20年,一步一個腳印,政績紮紮實實,官聲極好。趙禎把他調進京城,是有意執掌御史臺。

而原來的御史中丞,也就是咱們的醉翁,宣麻拜相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諸位相公一起擡著棺材,不遠不近,走出來10裡,像狄青這種身體好的,再走幾十裡也沒事,而其他人卻全都跟斷了腰似的,只能忍著。

下一個十里,是趙宋的宗室擡著,趙允弼,趙宗景爺倆走在最前面。

尤其是趙宗景,他抿著嘴脣,一句話都不說,眼淚在眼圈裡不停打轉。

他是宗室當中,唯一去過遼國的,當初他和王寧安一起到了遼國,未嘗不想去拜祭楊無敵,只是他們沒有臉面見楊老將軍,畢竟那一次是去和談的……沒想到,幾年的功夫,楊老將軍的遺骸能光明正大回歸大宋,趙宗景實在是很激動。

等著瞧吧,不光是楊無敵,還有燕雲十六州,也都要拿回來!

他們走了十里,最後十里卻要交給將門子弟,楊文廣已經從嶺南迴來,身上的傷也養好了,他作爲楊家的長男,從趙允弼手裡接過了沉甸甸的木槓。楊懷玉,還有其他幾個將門的子弟也都走了出來,接過棺材。

這時候,從人羣當中又走出一個人。

他默默來到了棺材的面前,雙膝一軟,撲通跪在了地上,用力給楊無敵磕頭。此人正是潘夙,眼下潘家的當家人,潘肅的叔父。

不管怎麼說,當年楊無敵之死,潘美要承擔罪責的,如今老將軍遺體迴歸,潘家人不能沒有表示!

磕過了頭,潘夙沒有起來,而是跪爬到一旁,恭恭敬敬趴在地上,以示謝罪。

“潘兄,槓子有點沉,你可願意幫忙?”

潘夙一愣,楊文廣正衝他微笑,潘夙遲愣一下,連忙爬起來,聲音顫抖,疑問道:“我,我……”

“過去的就過去吧!”

楊文廣笑道:“曾祖是北伐遼國時候戰死的,如今七十年過去了,他老人家的遺願還沒有完成,我們這些人真該慚愧,哪裡還能糾纏細枝末節了……”

潘夙用力點頭,“楊兄見識,小弟佩服!我在這裡對天盟誓,從此往後,潘家子孫人人要視楊家後人爲兄弟姐妹!要立志光復燕雲,報仇雪恨!”

“光復燕雲,報仇雪恨!”

“光復燕雲,報仇雪恨!”

……

無數人跟著吶喊,聲音驚天動地。

就連平日最矜持的人都忘情了,扯著嗓子大吼,要把淤積的怒氣都抒發出來。

楊文廣和潘肅肩並著肩,把楊無敵擡到了城門口。

而此時,一駕寬大的馬車正等在這裡,包括趙禎的御輦都給讓路了,因爲車中的老人,纔是今天當之無愧的主角!

折老太君穿著當年的鳳冠霞帔,自從楊業戰死之後,老太君的衣服只有藍、白、黑三色,如此豔麗的衣服,還是頭一次穿。

女兒和孫媳婦攙扶著老太君,從馬車上下來。

難得,今天折老太君非常聽話,甚至沒有嚷著去30裡外迎接丈夫,她只是默默等著,等到大家擡著丈夫的靈柩到了城門口。

老太君的眼中,珠淚滾滾,她再也不用忍耐了。

年過百歲的老人,她其實生怕自己耍脾氣,過度激動,一口氣過去,就看不到自己的丈夫了……折老太君踉蹌著到了棺材的前面,伸出枯瘦的手,撫摸著冰冷的陰沉木。

這一剎那,所有人的眼圈都溼潤了,更有人泣不成聲!

折老太君,堪稱人瑞,可是誰又能體會她的苦,近七十年,苦守著楊家門庭,眼看著一代代後人死去,一次次白髮人送黑髮人……她心裡苦啊,可是她捨不得離開這個世界,她要等著,等著她的丈夫回來,不然,就算是死了,也是孤零零的,她太害怕寂寞了……七十年的光陰,足以把任何人都逼瘋了。

折老太君伏在棺材上面,輕輕摩挲著,嘴裡不停唸叨著,訴說著這些年的種種事情,說一陣,笑一陣,笑一陣,哭一陣……哪怕是大宋的至尊,趙禎都不忍打擾這位老夫人,只能靜靜看著。

到了最後,楊九妹湊到了母親耳邊,低聲說了兩句。

老太君含笑點頭,“咱們的家事哪能比得上國家大事,別讓人家說楊家人不懂規矩,把他擡回去吧。”

楊文廣他們過來,想要把老將軍擡走,卻不想老太君手死死扒著棺材,不肯離開。

穆桂英含淚道:“奶奶想念爺爺,想念了七十年,還能分開他們嗎?把奶奶一起擡走吧!就讓他們老兩口永遠在一起!”

楊家人悲傷心碎,找來了軟墊,把老太君安放好,幸虧楊家的子孫不少,幾十個人一起動手,把老夫妻一同擡回了楊家。

從這一天開始,折老太君就陪在了丈夫身邊,一刻也不離開,吃飯準備兩個碗,兩雙筷子,睡覺準備兩個枕頭……清醒的時候,折老太君就和丈夫唸叨以往的經歷,糊塗的時候,老人就癡癡笑著。

整整二十天,折老太君沒有了眼淚,只剩下笑容,直到一天清晨,楊九妹和穆桂英前來問安,發現老太君已經離開了人世,她的嘴角,依舊掛著甜甜的微笑——在天上,他們的生活幸福而安詳……

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962章 第一批乘客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458章 官吏表率司馬光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1120章 退休官員集中營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第436章 榮耀屬於吾皇第274章 衙內們的第一次第769章 逼宮政事堂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365章 榮耀時刻第194章 被鄙視了第1100章 請太后回宮第104章 被瓜分了第656章 天價買路錢第970章 發鈔第366章 恐遼癥消失了第837章 產業升級第90章 兵器寶庫第706章 殺向政事堂第341章 大熊的質問第32章 線索第193章 鮮衣怒馬少年郎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313章 微服私訪第36章 崔氏之死第334章 比試升級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536章 不一樣的將門第1149章 狗牙兒在行動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832章 恐怖的師徒第284章 要權力第199章 給皇帝的當頭棒喝第1046章 狗牙兒要爭氣第276章 無恥是沒限度的第859章 精兵強將雲集第46章 豪奪第673章 戰前總動員第1021章 文相公,你沒錯的第768章 很有默契的君臣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279章 糧食!糧食!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559章 清查交子務第783章 強大若斯第30章 包拯要興學第118章 好大的魚第1152章 橫掃請願團第451章 趙禎很支持第534章 帝王心第353章 建立在仇恨上的渤海國第506章 絕望的錢家叔侄第562章 新交子第708章 都抓起來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902章 傾國之力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第104章 被瓜分了第773章 勇敢的呂誨第621章 宰相捱打了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571章 吐血大甩賣第1138章 王雱真瘋了第1073章 你被開除了第612章 劇毒第646章 做西夏的太上皇第1143章 料事如神的張方平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147章 起死回生的開始第272章 紈絝的價值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650章 太子要歷練第687章 皇帝錯了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921章 王寧安的兩手準備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649章 我們造反吧第637章 覆滅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1103章 收拾宗室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413章 大宋第一戰神第136章 洪水滔天第554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643章 六千刀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
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962章 第一批乘客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458章 官吏表率司馬光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1120章 退休官員集中營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第436章 榮耀屬於吾皇第274章 衙內們的第一次第769章 逼宮政事堂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365章 榮耀時刻第194章 被鄙視了第1100章 請太后回宮第104章 被瓜分了第656章 天價買路錢第970章 發鈔第366章 恐遼癥消失了第837章 產業升級第90章 兵器寶庫第706章 殺向政事堂第341章 大熊的質問第32章 線索第193章 鮮衣怒馬少年郎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313章 微服私訪第36章 崔氏之死第334章 比試升級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536章 不一樣的將門第1149章 狗牙兒在行動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832章 恐怖的師徒第284章 要權力第199章 給皇帝的當頭棒喝第1046章 狗牙兒要爭氣第276章 無恥是沒限度的第859章 精兵強將雲集第46章 豪奪第673章 戰前總動員第1021章 文相公,你沒錯的第768章 很有默契的君臣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279章 糧食!糧食!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559章 清查交子務第783章 強大若斯第30章 包拯要興學第118章 好大的魚第1152章 橫掃請願團第451章 趙禎很支持第534章 帝王心第353章 建立在仇恨上的渤海國第506章 絕望的錢家叔侄第562章 新交子第708章 都抓起來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902章 傾國之力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第104章 被瓜分了第773章 勇敢的呂誨第621章 宰相捱打了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571章 吐血大甩賣第1138章 王雱真瘋了第1073章 你被開除了第612章 劇毒第646章 做西夏的太上皇第1143章 料事如神的張方平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147章 起死回生的開始第272章 紈絝的價值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650章 太子要歷練第687章 皇帝錯了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921章 王寧安的兩手準備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649章 我們造反吧第637章 覆滅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1103章 收拾宗室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413章 大宋第一戰神第136章 洪水滔天第554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643章 六千刀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珠穆沁旗| 视频| 互助| 兰溪市| 商都县| 赤城县| 玉溪市| 阳高县| 万全县| 普安县| 德州市| 承德县| 肇州县| 曲沃县| 吴堡县| 信阳市| 长武县| 东丽区| 宁河县| 灯塔市| 兰考县| 通海县| 武乡县| 乐东| 怀安县| 东乡族自治县| 乐陵市| 彩票| 城市| 泗水县| 淄博市| 依安县| 永靖县| 开封市| 平乡县| 松江区| 射阳县| 文成县| 湘乡市| 琼海市| 广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