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21章 宰相捱打了

相比歷代的官制,王寧安的印象中,明代的相對簡單明確,一目瞭然。至於漢唐的官制,保留了一些先秦的官職,比如什麼司空啊,太尉啊,侍中啊,僕射啊……反正很難弄明白,他們是幹什麼的。

所以在這次改制當中,與其說是王安石主張的恢復三省六部舊制,其實是仿效明朝,建立起更簡明的行政體系,當然這話王寧安沒法說。

但是整個新的結構已經和明代很相似了。

首先政事堂就類似明代的內閣,而且政事堂的諸位相公,是正兒八經的宰相,不是明朝的輔臣,首相和首輔,一字之差,天地之別。

顯然,首相更能統帥百官,推行政務。

另外明代廢除了御史臺,改設都察院,而都察院和六部品級,很容易變成內閣大佬的馬仔。

而大宋則是保留御史臺,御史中丞和宰相互不統屬,能夠更好監督政事堂。

對於御史臺也進行了調整,整個監督大權得到了強化,除了原有的御史臺體系之外,諫院和銀臺司歸併入御史臺,增設四位給事中,執掌封駁大權,對於政事堂的亂命,皇帝的聖旨,全都可以封還駁回,權柄極重。

張方平對於這種調整,自然是歡喜鼓舞,甚至挽起袖子,要迫不及待,大幹一場。

現在所有問題,就集中在了樞密院。

這個可以和東府相提並論的超級衙門,要走入歷史,變成政事堂統轄的一個官署。雖然狄青和包拯都不是戀權之人,但是他們需要爲了幾十萬的丘八的負責,不能坐視武夫的權力被剝奪。

“其實調整樞密院,對武人更好一些。”

王寧安把他的設想講了出來,“以後樞密院要把調兵大權交給兵部,兵部執掌軍事調度,糧草給養,軍械車馬……權力的確驚人。但是樞密院會擁有統兵訓練的權力,以後徵召新軍,軍官培訓,升遷考評,都需要經過樞密院覈準,兵部才能下令,而且,從此之後,樞密院專門由武人統領!”

狄青也不是白目到無知的人。

他以武夫的身份,出任樞密使,已經是打破了慣例,歷來樞密使都是文官,也就是說,東西府都是文官說了算。

哪怕樞密使的地位再高,權力再大,人家不會替武夫說話。

以前的夏竦,龐籍,樑適,這些人無一例外,在關鍵時刻,都站在了文官一邊。

與其要一個看得到吃不到的大樞密使,不如要一個能真正握在武人手裡的小樞密使,雖然權力受到了削減,但是實實在在!

而且掌握了統兵權力,日後打仗就需要從樞密院派遣武將,也不會出現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窘境。

狄青很是滿意,包拯覺得也沒什麼不妥。

樞密院以後專職統兵,專心負責打仗,而原來負責統兵的三衙也進行了調整,侍衛親軍馬軍司和侍衛親軍步兵司歸入樞密院,至於殿前司,仍舊直接對皇帝負責。

……

這個改革方案一出,可謂是大動干戈,把大宋原有的官僚體系徹底摧毀。

但是不可否認,這套系統比以前簡單多了。

中樞政事堂,下轄六部,負責全部政務,御史臺負責監督,樞密院名義上屬於政事堂之下,但是統兵是很專業的事情,樞密院相對自主。至於負責情報間諜工作的殿前司,依舊是皇帝的禁臠。

政務,軍務,監督,間諜,四大組織,明明白白。

除此之外,還有就是王寧安管理的皇家銀行,北海郡王趙允弼負責的宗正寺,以及韓絳統轄的審計司。

七大衙門,構成了大宋中樞的權力核心。

趙禎對這個結果是滿意的。

官員的職權統一,兵部尚書就是管兵部,給事中就是管封駁,清清楚楚,沒有任何模糊的空間。

而且一個蘿蔔一個坑,再也不會出現幾十個大理評事,一大堆翰林學士的混亂狀況。

位置明確之後,至少能裁撤掉一半以上的官員,節省了上千萬貫的俸祿。

這麼大的一筆錢,幹什麼不好!

擴軍,掃平西夏,北伐大遼,疏通西域……趙大叔可謂是雄心勃勃,憋著勁兒要放大招!

……

王寧安忙活了好些日子,總算能偷得浮生半日閒。

家裡頭的二哈長得很快,已經滿世界跑了,它們到處惹禍,每次闖禍之後,又是一副哭笑不得的賤樣兒,弄得人一點脾氣都沒有。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拿二哈沒辦法。

比如蕭觀音一來,她帶著兩隻契丹細犬。

兇狠勇猛的細犬,絕對是戰神級別的,當它們一出現,王家的二哈集體慫了,全都擠在一起,瑟瑟發抖,小模樣兒要多委屈有多委屈,囂張勁兒全都飛了,跟一羣受氣包似的。

“一物降一物,看起來我也要養幾條細犬纔好。”

王寧安在吃飯的時候,感嘆道。

狗牙兒正在扒飯呢,突然把飯碗放下,悶聲道:“不能養細犬。”

“爲什麼?總不能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小彘鄭重道:“因爲沒錢了。”

王寧安瞪圓了眼睛,哂笑道:“我會沒錢?開玩笑吧?”

“不開玩笑!”

這回說話的是楊曦,她一本正經道:“老爺,從今天開始,咱們就要節衣縮食,不能胡亂花錢,畢竟一大家子人,只剩下你一個人領俸祿,不夠吃的!”

蘇八娘也笑道:“是啊,而且老爺的俸祿只有原來的三成了!”

見王寧安滿臉吃驚,蘇八娘就給他解釋起來……原本王寧安是宰執一級的高官,立了頗多功勞,狗牙兒和小彘,從出生就領一份俸祿,楊曦和蘇八娘是誥命夫人,也有一份俸祿,加上王寧安,五個人領,足夠養一個動物園了。

可是隨著新的官制落實,小彘和狗牙兒的官被免了,夫人的俸祿也停了,全家只剩下王寧安一個人掙錢。

更要命的是原來王寧安是掛著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銜,二品大員,這回改制之後,同平章事的職位沒了,皇家銀行行長只有正三品。

俸祿減少了一大截,各種年節的獎賞也都被取消了。

一年下來,王寧安大約能領到2000貫。

說起來,這筆錢也不算少,但是要養國寶,養二哈,養戰馬,養細犬,還有一大家子人……真有的緊巴巴的。

改革改來改去,結果先改到了自己的頭上。

王寧安也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算了,咱們家也不指著俸祿,你們手上不都有產業嗎!實在不行,找我娘去,讓她給點錢,接濟一下可憐的兒孫,總行了吧!”

“不行!”

楊曦搖頭,“正人正己,老爺親自主持官職改革,結果你自己都不遵守,怎麼讓別人信服?咱們家產業雖然多,但是爲了避嫌,必須都處理掉。所以……從今天開始,爲了老爺的清譽,我們家必須靠著俸祿過日子,除此之外,分文不取。”

楊曦板著臉道:“老爺,您可要節衣縮食,準備過苦日子了!”

一家上下,包括還不會說話的女兒,以及滿屋子的二哈,還有外面樹杈上的滾滾兒,都滿臉賤兮兮地看著王寧安的笑話!

“這日子沒法過了!”

ωωω?ttкan?C ○

王寧安氣得抓起倆饅頭,回書房啃著吃了。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王寧安無奈望著天棚,心說要不我再寫兩本小說,或者當無恥的文抄公,混點稿費……

以他如今的地位,哪怕出一本無字天書,只要署上王寧安的大名,就會有無數人趨之若鶩……唉,算了吧!

以身作則!

2000貫也不少了,比起明代的大學士,多了十倍呢!

正在王寧安盤算著怎麼省錢過日子,文彥博那邊卻出了問題。

原來在商量妥當之後,文彥博負責向趙禎彙報了改制的情況……也不知怎麼回事,新官制的草案就流出去了。

要裁併好幾十個衙門,削減一半的官員,而且即便留任,俸祿和待遇也要減少……這是幹什麼,還讓不讓人活了?

什麼銀臺司啊,審官院啊,審刑院啊,諫院啊,司水寺啊……足足好幾百個官吏湊在了一起,殺到了政事堂。

想要找文彥博理論,結果老文入宮啓奏改制事宜,這幫人撲了個空,卻不肯罷休,又跑到了宣德門。

正好撞見文彥博出來,羣情激憤,將文彥博的轎子給攔住了。

“老賊,你給我出來!”

“對,你說清楚,我們和你何仇何恨?爲什麼要陷害我們?”

“沒錯,我們的官職都沒了,俸祿也砍了,以後我們都去你家吃飯嗎?”

……

這幫人七嘴八舌頭,越說越生氣,有人竟然衝上來,把文彥博的轎簾給撕扯下去。

“姓文的,你少裝蒜!聖人仁慈,不會虧待士人的,就是你們這些奸賊,慫恿陛下,我們要彈劾你!”

文彥博一肚子委屈,我怎麼這麼冤枉啊?

還不是被逼得!

你人也有三分土性,被這幫人臭罵,文彥博也急了,“怎麼,刷新吏治,裁汰冗員,難道不對嗎?你們這裡面,就沒有人上書,要求朝廷改制嗎?改制可以,就是不能改你們,不能動你們的俸祿,這是什麼道理?”

老文幾句話,還真夠犀利,把許多官吏震懾住了。

正在這時候,不知從哪兒飛來一隻朝靴,砰地砸中文彥博的腦門。

“別聽這老貨胡說八道,打他,打死他!”

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60章 愛讀書的遼國人第71章 楊九妹第115章 厲害了,我的家第72章 楊家槍第389章 致命殺手第1162章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44章 北地馬的傳說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1021章 文相公,你沒錯的第863章 文彥博造的孽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58章 一條漢子第881章 蕩平梁氏第110章 籠絡人心第304章 罪己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第1127章 新的議政會議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492章 大逆不道的小太子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1013章 文彥博也躲不過第412章 不敗楊家將第317章 全城總動員第617章 趙允讓最後的底牌第400章 十萬雄兵第100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542章 不要命的王韶第187章 跟著王寧安不吃虧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937章 我們造反了第641章 舉國求戰第366章 恐遼癥消失了第77章 職業武士第43章 野狼谷第1151章 父子反目?第630章 王相公死了第545章 戰爭有紅利第984章 天子要霸氣第1062章 強勢通過第1129章 王寧安的手段第994章 朕是不一樣的皇帝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188章 奇蹟之城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846章 膽大包天的孔家第928章 大殺倭寇第229章 下馬威第309章 很強勢第312章 汴京的外賣小哥第104章 被瓜分了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第879章 趙曙的新兒子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681章 三英戰不過呂布第70章 小奸商第809章 我要告御狀第692章 一個跑不了第115章 厲害了,我的家第484章 教育從吃飯開始第336章 特殊的殿試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32章 線索第171章 指鹿爲馬第163章 王寧安很放肆第1081章 一個滅村大案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堂新局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429章 告御狀第1120章 退休官員集中營第145章 肥羊上門了第1059章 皇帝就是無賴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34章 大遼武士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堂新局第54章 一家亡一家興第813章 小案子大思考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279章 糧食!糧食!第785章 令人羨慕的于闐人第832章 恐怖的師徒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568章 張方平的真正使命第541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878章 血腥的篡位第620章 大改革第349章 不養廢物第800章 情深第1118章 王寧安的心思第306章 財相第991章 兇猛的炮兵
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60章 愛讀書的遼國人第71章 楊九妹第115章 厲害了,我的家第72章 楊家槍第389章 致命殺手第1162章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44章 北地馬的傳說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1021章 文相公,你沒錯的第863章 文彥博造的孽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58章 一條漢子第881章 蕩平梁氏第110章 籠絡人心第304章 罪己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第1127章 新的議政會議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492章 大逆不道的小太子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1013章 文彥博也躲不過第412章 不敗楊家將第317章 全城總動員第617章 趙允讓最後的底牌第400章 十萬雄兵第100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542章 不要命的王韶第187章 跟著王寧安不吃虧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937章 我們造反了第641章 舉國求戰第366章 恐遼癥消失了第77章 職業武士第43章 野狼谷第1151章 父子反目?第630章 王相公死了第545章 戰爭有紅利第984章 天子要霸氣第1062章 強勢通過第1129章 王寧安的手段第994章 朕是不一樣的皇帝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188章 奇蹟之城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846章 膽大包天的孔家第928章 大殺倭寇第229章 下馬威第309章 很強勢第312章 汴京的外賣小哥第104章 被瓜分了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第879章 趙曙的新兒子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681章 三英戰不過呂布第70章 小奸商第809章 我要告御狀第692章 一個跑不了第115章 厲害了,我的家第484章 教育從吃飯開始第336章 特殊的殿試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32章 線索第171章 指鹿爲馬第163章 王寧安很放肆第1081章 一個滅村大案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堂新局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429章 告御狀第1120章 退休官員集中營第145章 肥羊上門了第1059章 皇帝就是無賴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34章 大遼武士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堂新局第54章 一家亡一家興第813章 小案子大思考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279章 糧食!糧食!第785章 令人羨慕的于闐人第832章 恐怖的師徒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568章 張方平的真正使命第541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878章 血腥的篡位第620章 大改革第349章 不養廢物第800章 情深第1118章 王寧安的心思第306章 財相第991章 兇猛的炮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穗县| 观塘区| 比如县| 南阳市| 赤峰市| 永丰县| 天长市| 闻喜县| 镇坪县| 巍山| 汉川市| 高密市| 石首市| 平原县| 秦皇岛市| 锦州市| 贡嘎县| 巴南区| 丰县| 泸溪县| 邹城市| 临猗县| 共和县| 历史| 墨玉县| 册亨县| 建昌县| 兰西县| 昭苏县| 金寨县| 浦江县| 永济市| 北票市| 曲周县| 渝中区| 呈贡县| 体育| 阜城县| 鹰潭市| 南岸区| 海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