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92章 一個跑不了

王寧安的奏疏,趙禎反反覆覆,看了足足五遍,每一次看,他都心驚肉跳,不寒www..lā說起來,譚憲不過是個太監,高遵裕也是個過氣的武夫。

兩個人別說比起狄青和王寧安,就算和三種相比,也是差之天地。

可就是因爲他們是欽差,拿著趙禎的旨意,打著皇帝的旗號,便可以肆無忌憚,爲所欲爲,把西北的大局弄得一團亂。

歸根到底,這個錯是朕的!

想到這裡,趙禎就不停咳嗽,嗓子裡發鹹,幾欲昏厥。

年紀大了,受到刺激,又吐了血,趙禎的情況很糟糕,就連御醫都建議立刻休息,什麼事情都不要管。

可面對這個局面,趙禎能不管嗎?

想要休息,也要把欠的債還了!

他的責任先放在一邊,從頭到尾,包括密諜司矇蔽聖聽,誤導趙禎,政事堂隨便下令,兩個欽差肆意胡爲……這些事情要一樣一樣查!

有一點馬虎,就是對不住死去的將士!

“啓奏官家,他們都來了?!碧K桂低聲勸道:“聖人,要不明天再召見吧?”

趙禎把眼睛一瞪,怒斥道:“怎麼,你也想學譚憲嗎?”

“奴婢不敢!”

蘇桂嚇得連滾帶爬,出去叫人,不多時,首相文彥博,副相王珪,大太監沈端,三個人先後走了進來。

見禮之後,一起擡頭,見趙禎斜靠在牀上,屋子裡還有淡淡的血腥氣和藥味,皇帝的臉色白的像是宣紙。

文彥博眼圈發酸,連忙道:“都是臣等不忠,遺君父之憂,臣等死罪!”

“不要說了?!壁w禎低沉著聲音道:“朕不想聽亂七八糟的事情,眼下無非兩端,西北戰局,還有欺君大案,文相公,你身爲首相,拿出個方略吧!”

“遵旨?!?

老文定了定神,不愧是浪蕩多年的老江湖,到了關鍵時刻,文彥博很能穩住,他非常清楚,這是一場風波的開始,風究竟會刮多大,文彥博不清楚,不過他沒有摻和進去,只要能把大局撐起來,到時候風波聽了,他文彥博又是不倒翁,常青樹。

“陛下,剛剛王相公已進向政事堂行文,西夏反撲在即,老臣斗膽懇請陛下旨意,橫山一線……還要不要?”文彥博偷眼看了看趙禎。

“當然要!”

皇帝幾乎沒有遲疑,“滅西夏,復河套,是朕拍著胸膛,向列祖列宗保證的,絕對要做成!咳咳……不管付出多大代價!”

文彥博點頭,“老臣謹遵聖人旨意。政事堂立刻撥400萬貫軍費,由樞密院主持,重新補充神衛和龍衛兩支禁軍,恢復兵力。另外,再從河北調兩萬人馬,從巴蜀調一萬五千,還有青唐,集結各路兵馬,全力保住橫山。老臣會讓秦鳳路和永興軍路徵調20萬民夫,儘快調撥軍餉軍糧,鼓舞士氣,補充物資……”

老文滔滔不斷,把需要做的事情說了一個遍兒。

趙禎頷首,用讚許的目光看了看文彥博。

不愧是老臣,就是有經驗。

“人馬錢糧,固然要緊。不過最重要的是西北的軍令要統一,朕決定加封王寧安爲秦國公,中書令,陝西諸路經略安撫招討使,總攬一切軍政大權,兼掌錢糧戶口,位居各轉運使之上?!?

這道旨意一下,可把大傢伙嚇壞了,等於一下子把西北都交給了王寧安。不管是軍務,還是民政,他能獨攬大權,相比之前,和狄青對掌軍務,提升了不止幾倍!

放在平時,肯定有人反對,不過此時誰也不敢觸黴頭。

西北的爛攤子,除了王寧安,也沒人能處置,但願他能擋得住西夏的反撲,不然,大宋幾年的功夫付諸東流,數千萬貫軍費打了水漂,到了那時候,就算文彥博的臉皮再厚,也沒法留在政事堂了。

想到這裡,老文躬身道:“陛下,值此危難之際,正需要力挽狂瀾之人,王相公是不二人選,老臣以爲非常妥當,可以立刻執行。”

第一件事情談完了,自然就剩下了第二件,趙禎先是看了看大太監沈端,只見他垂手侍立,腰板筆直,頭一直低著,也看不清面部的表情。

趙禎沉吟了一下,把注意力又放在了王珪身上。

作爲著名的三旨相公,王珪是個很沒有存在感的宰執。

可偏偏就是這麼個傢伙,竟然鬧出了這麼大的風波,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王珪!”

“罪臣在!”

王珪扛不住壓力,直接跪在了地上,痛哭流涕,他像是竹筒倒豆子,把什麼都說了出來。當初派遣欽差前往西北,爲防止意外,是要給欽差一道公文,可以命令諸軍。

當時就是王珪寫的,正常的指令,應該是節制馬步諸軍,以備不時之需,結果王珪在上面多加了一句,各軍要尊奉欽差指令,服從調度……正是因爲有了這一句,神衛和龍衛才被調走了,種詁也不得不跟著北上靈州。

“說,爲什麼要加這一句,又是誰讓你加的?”趙禎雖然身體虛弱,可越是如此,就越是嚇人,看皇帝鬚髮皆乍的模樣,簡直隨時能把人吃了!

王珪被冷汗溼透了衣服,拼命磕頭。

“啓奏陛下,這道政事堂令,不過是仿照之前欽差旨意擬定,老臣以爲是尋常旨意,就讓下面的中書舍人草擬,老臣有失察之過,老臣願意領罪!”

他趴在地上,渾身顫抖。

趙禎看了他一眼,冷笑了一聲,“失察?軍國大事,你也敢失察嗎?”

“啊!”

王珪直接癱了,痛哭流涕道:“老臣的確只是失察,老臣本就不是宰執之才,情願意致仕回鄉,還請陛下恩準?!?

說著,他把烏紗摘下來,放在地上,一想到長安宦遊,要就此結束,王珪還是很傷感的??山酉聛碲w禎的話,讓他直接掉到了十八層地獄!

“想走?”

趙禎輕笑了一聲,“沒門!來人!”

皇帝一聲斷喝,有人衝進來。

“把他帶到皇城司看押起來,等候調查!”

王珪一下子都懵了,他知道事情不小,但最多也就是罷官而已,怎麼要抓人???不對啊,我可沒有那麼大的罪過???

他想爭辯,可是宮裡的侍衛絲毫不給他機會,直接拖著就走了。

把王珪拿下,趙禎喘了半天,終於恢復了一絲元氣。

“文相公,從今往後,你總領政事堂事宜,所有旨意命令,必須由你覈準,方可執行,此爲永制,不許更改!”

這話說完,文彥博的心差點跳出來!

乖乖,我的官家,你可太夠意思了!

衆所周知,大宋的官制,就是互相制約,疊牀架屋,亂七八糟。

尤其是政事堂,更是一團亂。

最初大宋仿效唐朝,一般安排兩到三位宰相,後來又增設了副相,也就是參知政事,最初的參知政事沒什麼權柄,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說穿了,就是宰相的屬吏和幕僚而已。

後來,參政的權柄越來越大,漸漸把所有的“不”字都抹除了,變得和宰相差不多。

一個強勢的參知政事,甚至能架空宰相,比如慶曆新政當中的范仲淹,有什麼政務,他和皇帝商量,然後以政事堂的名義發佈,就成爲了政令。

在原本的歷史上,王安石變法,也是以參政開始的,是典型的副手欺壓正職。

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大宋的政事堂,雖然位階有差別,但是歸根到底,還要看皇帝和臣子的親厚程度。

只要皇帝賞識,副相也可以叫板宰相。

這麼做的好處很明顯,那就是能維護皇權,削弱相權。

但是害處同樣明顯。

令出多門,沒有規矩,隨意性太大。

比如這一次給欽差手令,因爲不管是文彥博,還是王安石,他們都不願意得罪王寧安,就把事情分給了王珪。

王珪以副相之尊,就可以在裡面增加一些東西,動一點手腳,給譚憲和高遵裕更大的權力,結果到了地方之後,他們就可以拿著雞毛當令箭。

趙禎痛定思痛,不能繼續模糊混亂下去了。

上面的一點差錯,到了地方,就會被無限放大,十萬人馬,代價太慘重了!

文彥博簡直是喜出望外,要不是礙於寢宮,他都能跳起來。

有了趙禎這句話,以後首相就名正言順,位壓羣僚,相比漢唐的宰相,都要更加威風。

文彥博人老成精,這是皇帝在放權,不止放權給王寧安,也放權給自己。

既然有放就有收,有些人註定了要倒黴……文彥博把眼神落在了大太監沈端身上,你們這些閹豎,報應來了!

咱文相公從來不是好人,他是真想看熱鬧了。

“沈端!”

“奴婢在!”

“朕問你,禹藏花麻投降的消息,是誰告訴譚憲和高遵裕的。”

“是奴婢!”

“那你爲什麼要告訴他們?”

“爲了搶功!”沈端回答很乾脆,“奴婢見西夏大敗,以爲勝利就在眼前,奴婢不甘心功勞都被王相公和狄相公搶走,所以奴婢就授意譚憲,搶先出兵,拿下靈州,把生米煮成熟飯。只是奴婢沒想到,這竟然是一個陷阱,奴婢有罪,奴婢情願意把人頭奉上,請聖人處罰!”

趙禎遲愣一下,突然冷笑道:“王珪把罪責推給屬下,你比他英雄,想自己扛!朕告訴你!休想!朕一定要徹查到底,背後的人,一個跑不了!”

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537章 王安石惹禍了第647章 重建絲綢之路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325章 遼使的挑釁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670章 最倒黴的徵西大將軍第314章 恐怖的汴京城第758章 汝妻子吾養之第47章 上當的包大人第50章 御批三國第314章 恐怖的汴京城第734章 太子被逼婚第134章 冒險第1011章 陛下也怒了第1110章 去開封的火車票第1123章 養兵不便宜第858章 定海神針第947章 發飆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164章 武夫的春天第521章 有人要搶六藝第541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320章 重建鐵騎第732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351章 第一次開疆拓土第292章 出乎預料的敵人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第331章 很值錢的六藝學生第583章 絕不妥協第437章 趙禎的執著第965章 尚書大人們第918章 文明執法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1138章 王雱真瘋了第510章 小人現形第696章 富弼爲你解惑第945章 3000萬貫第882章 鹹魚翻身的文彥博第891章 第一世家的選擇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270章 罪有應得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633章 韓琦錯了第777章 萬國來朝第354章 朕有兒子了第436章 榮耀屬於吾皇第940章 爲田地而戰第377章 皇太叔,什麼鬼?第310章 怒懟韓琦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779章 大國威風第157章 打贏了還有錯第2章 悍婦第531章 抓狂的政事堂第261章 錢荒有希望了第1048章 斂財高手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199章 給皇帝的當頭棒喝第1067章 小彘的妙策第640章 意外的收穫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427章 喚醒漢魂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1013章 文彥博也躲不過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617章 趙允讓最後的底牌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第801章 結盟塞爾柱第1067章 小彘的妙策第266章 調教紈絝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1066章 逐步廢奴第30章 包拯要興學第1116章 兒子也跑不掉第369章 漢奸的遺言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437章 趙禎的執著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692章 一個跑不了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475章 不屈的百姓第1147章 不要臉不難第901章 借債發展第575章 別放走了韓琦第107章 封賞第464章 民變第1028章 全面查封第345章 江山北望第648章 狠辣的李諒祚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
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537章 王安石惹禍了第647章 重建絲綢之路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325章 遼使的挑釁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670章 最倒黴的徵西大將軍第314章 恐怖的汴京城第758章 汝妻子吾養之第47章 上當的包大人第50章 御批三國第314章 恐怖的汴京城第734章 太子被逼婚第134章 冒險第1011章 陛下也怒了第1110章 去開封的火車票第1123章 養兵不便宜第858章 定海神針第947章 發飆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164章 武夫的春天第521章 有人要搶六藝第541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320章 重建鐵騎第732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351章 第一次開疆拓土第292章 出乎預料的敵人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第331章 很值錢的六藝學生第583章 絕不妥協第437章 趙禎的執著第965章 尚書大人們第918章 文明執法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1138章 王雱真瘋了第510章 小人現形第696章 富弼爲你解惑第945章 3000萬貫第882章 鹹魚翻身的文彥博第891章 第一世家的選擇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270章 罪有應得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633章 韓琦錯了第777章 萬國來朝第354章 朕有兒子了第436章 榮耀屬於吾皇第940章 爲田地而戰第377章 皇太叔,什麼鬼?第310章 怒懟韓琦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779章 大國威風第157章 打贏了還有錯第2章 悍婦第531章 抓狂的政事堂第261章 錢荒有希望了第1048章 斂財高手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199章 給皇帝的當頭棒喝第1067章 小彘的妙策第640章 意外的收穫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427章 喚醒漢魂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1013章 文彥博也躲不過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617章 趙允讓最後的底牌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第801章 結盟塞爾柱第1067章 小彘的妙策第266章 調教紈絝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1066章 逐步廢奴第30章 包拯要興學第1116章 兒子也跑不掉第369章 漢奸的遺言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437章 趙禎的執著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692章 一個跑不了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475章 不屈的百姓第1147章 不要臉不難第901章 借債發展第575章 別放走了韓琦第107章 封賞第464章 民變第1028章 全面查封第345章 江山北望第648章 狠辣的李諒祚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林县| 邯郸市| 海淀区| 竹溪县| 永平县| 梨树县| 堆龙德庆县| 汉中市| 丹棱县| 德安县| 咸丰县| 陆川县| 隆昌县| 永修县| 屏南县| 泰兴市| 图木舒克市| 阿瓦提县| 兴山县| 卢湾区| 崇信县| 清远市| 汽车| 南昌县| 沁阳市| 长岛县| 宜州市| 霍州市| 揭东县| 南开区| 集安市| 那坡县| 漠河县| 丰宁| 乌拉特前旗| 崇义县| 兰溪市| 平顶山市| 化德县| 佛山市| 崇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