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11章 王爺問案

章惇帶著晏幾道,來到了行轅,這一路上,晏幾道都渾身哆嗦,“子厚兄,這是要幹什麼?。渴且帕宋??”

“放了你?”章惇呵呵一笑,“我說小山兄,十幾條人命,這麼多大的冤案,誰敢放了你?讓你過來,是砍你的腦袋!”

“??!”晏幾道腿一軟,直接坐下了,章惇手疾眼快,抓住了他的脖領子。

“裝什麼慫,快跟我走!”

晏幾道直接崩潰了,“子厚兄,要殺人直接砍了就是,士可殺,不可辱啊!”

章惇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蠢材,王爺是讓你看看那幫人的嘴臉,死也要做個明白鬼!”

說完,章惇揪著晏幾道,從側門進入了行轅,來到大堂,給他安排在了旁邊的屏風後面坐好。

等到他坐下,王寧安那邊也開始升堂。

首先傳喚進來的是徐州知府,此人名叫宋敏求,他是翰林出身,以文學起家,曾經修過唐書,還修了《唐大詔令集》,《長安志》,累遷至龍圖閣直學士,修起居注,治制誥。

光看他的資歷,如果不出意外,就可以升列宰執,靠著熬年頭,甚至能爬到首相的高位,前面以文學起家的宰執就不在少數。

只是隨著變法開始,大宋的朝堂就改了規矩,沒有點真本事的,根本坐不住,宋敏求在五年前就被趕出了京城,以龍圖閣學士的身份,知徐州府事。

雖然失去了宰執天下的機會,但是宋敏求依舊十分高傲,哪怕面對王寧安,也沒有太多的卑躬屈膝,在他的眼裡,你小子不過是驟然而貴,比起老夫,還差得天地呢!

他僅僅拱手,寒暄兩句,就直接坐在了王寧安的旁邊,一點也不客氣。

“宋大人,這裡不是你的座位,你的位置在那!”

王寧安指了指大堂中間的條櫈,頓時宋敏求就不樂意了,你王寧安不要太過分,老夫就算去金鑾殿,也有一個座位!

你讓老夫坐在犯人的位置上,簡直欺人太甚!

宋敏求站起身,臉色陰沉,根本不服氣。

“宋大人,你治下出了這麼大的案子,你身爲知府,難道就沒有一點過錯嗎?”

宋敏求擠出了一絲笑容,“好啊,王爺既然這麼說,那下官願意認罪,請王爺處置吧!”說完,他居然轉身要走。

“站??!”王寧安猛地一拍桌子,“宋大人,本王是帶著聖旨前來,三品以下官吏,可以先斬後奏!”

宋敏求心裡一哆嗦,很不巧,他正好三品!

這位宋大人氣鼓鼓的,平復了好半天,他直奔椅子上,一屁股坐下。

“王爺既然認定了下官有罪,那下官也無話可說,王爺只管問吧!”

在屏風後面的晏幾道還有點皺眉頭,他其實挺欣賞宋敏求的,老大人學問好,又喜歡提攜後進,尤其是他喜歡藏書。

晏幾道在他那裡淘換了好些古籍珍本,這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如此對待,實在是不盡公平。

晏幾道在心裡想著,卻不敢出聲,只聽王寧安繼續問話……“宋大人,朝廷下令徵地,本應是地方官吏負責,你爲何沒有親自參與,而是交給了推官晏幾道,這又是爲什麼?”

宋敏求愣了一下,悶聲道:“老夫身體不好,年紀也大了,幹不動,晏幾道年富力強,讓他做,正合適?!?

“那出事之後呢,幾個村子的血案,死了那麼多人,你是什麼時候知道的?”

“老夫是在半個月之前知道的,老夫知道以後,立刻向朝廷上書,並且囚禁了晏幾道,等候朝廷發落,結果王爺就來了。”

王寧安淡淡一笑,“這麼說,你宋大人從頭到尾,都不清楚,都是晏幾道乾的了?”

宋敏求挑了挑眉頭,“如果王爺認爲老夫有失職之嫌,老夫願意領罪!”

“只是失職嗎?”王寧安把聲音提高了八度。

宋敏求咬了咬牙,“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王爺若是要替晏幾道開拓,把罪責扣在老夫的頭上,老夫也無話可說!”

“好啊,真是一塊滾刀肉!”

王寧安輕笑了兩聲,“宋敏求,朝廷規矩,針對這一次徵地,要優先採用置換的方式,輔以經濟補償,爲何徐州沒有準備置換的土地,莫非說,此事也是要晏幾道負責?”

宋敏求皺了一下眉頭,“王爺,貌似此事和整個案子不相關吧?”

“呵呵。”王寧安淡淡一笑,“宋大人,你也在官場打滾了幾十年,把這麼大的一件事情,推個一個年輕人做,事後就裝作一點罪責也沒有,你的聖賢書,究竟讀到了哪裡去了?”王寧安的一句怒吼,好像是雷霆一般,就連屏風後面的晏幾道都嚇了一跳,差點趴下。

宋敏求臉色凝重,低著頭,“王爺的意思是老夫有負聖人教誨?那好,這個官老夫早就不願意當了,你罷免了老夫就是!”

“沒那麼便宜!”

王寧安抓起桌上的卷宗,狠狠砸向了宋敏求。

“你睜開眼睛,好好看看!這幾年,朝廷推行青苗法,推行方田均稅法,你這裡半點動靜沒有……改革教育,落實均田,也不作爲,遷居豪強,徵地修路,你還是推給別人……宋敏求,朝廷幾十年的俸祿,養的就是一個吃白飯的米蟲嗎?你不嫌丟人,本王還替你丟人呢!”

這幾句話,可是戳到了宋敏求的軟肋。

他也豁然站起。

“西涼王,老夫自從中進士,入朝爲官,修書著史,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士林有目共睹,還算不上尸位素餐,你所說的這些法令,都是亂命,老夫當然不會執行?!?

王寧安呵呵一笑,“宋敏求,你敢說自己僅僅是不執行嗎?其中就沒有什麼胡作非爲,貪贓枉法?”

宋敏求雙手背後,仰著天空,冷笑道:“老夫一生問心無愧,豈會在乎小人構害!”

別說,還挺有骨頭。

王寧安哼了一聲,“那好,把宋大人先押到一邊?!?

宋敏求也愣了,沒想到王寧安會停下了,他還以爲這小子會窮追不捨,以不配合變法的名義,把自己拿下呢!

如果真是那樣,也無所謂了。

反正他年紀大了,反對變法又不是死罪,而且回鄉之後,沒準還能被當成英雄對待呢!只是王寧安的套路讓他看不明白,心裡難免發慌。

兩旁的衛兵不由分說,把他押到了一旁的耳房。

王寧安稍微頓了頓,讓人繼續將兩個班頭押上來,這兩個人,就是奉了晏幾道的命令,去徵用土地,結果鬧出人命的兩個傢伙。

“跪下!”

他們兩個乖乖趴在了大堂上,狼狽地活像是兩隻大蛤蟆。

“誰給你們的命令,讓你們去徵地的?”

“是,是晏大人!”

王寧安又道:“你們去了幾次,可有和百姓溝通,最後爲何會出了人命?”

其中瘦一點的傢伙道:“去了三……三次,第一次告訴百姓,想幾天,第二次去是談條件,他們都同意拿兩倍的補償金……第三次去,這些刁民見財起意,不但不交出土地,還動手搶掠,把我們的錢都給搶走了,逼不得已,小人們才調了兵過去……大老爺!可不是光死了百姓,我們的人也死了好些呢!朝廷不能不講道理啊!”

“就是!”

另一個也說道:“小民的命值錢,我們差役的命不值錢,別忘了是誰給朝廷效力,要是朝廷這麼無情無義,不顧著自己人,兄弟們心寒啊!”

王寧安笑了笑,“你們說的還挺有道理,那我讓你們看看,這是什麼東西?!?

說著,有人擡上來一個箱子,擺在了倆貨的面前,展開一看,裡面都是鐵錢,許多已經生鏽腐爛,不能使用。

“晏幾道讓你們用這樣的錢,去補償百姓嗎?”

大宋的確流通過鐵錢,但是隨著滇銅入京,鐵錢就廢止了,後來金銀大行其道,銅錢使用都減少了。

現在市面上,品相最好的鐵錢,也僅僅值一半銅錢的價格。

換句話說,用鐵錢支付,所謂兩倍優待,根本不存在,加之用的是腐爛的鐵錢,那就更是坑爹了!

試問老百姓能答應嗎?

屏風後面的晏幾道張大了嘴巴,險些叫出來,他急忙把拳頭塞在嘴裡,纔沒有出聲,他充滿了驚駭,盯著身邊的章惇……那眼神分明再說,你們怎麼如此厲害,一下子就查出來?

章惇暗暗冷笑,這一類的手法都用爛了,你小子要是願意去民間走一走,聽一聽,而不是整天吟風弄月,就不至於被手下人玩弄鼓掌之間!

晏幾道若有所思,終於動容了。

這時候王寧安繼續問下去,“朝廷撥了徵地的款子,是專款專用的,誰給你們的膽子,敢拿鐵錢糊弄百姓?說!”

倆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異口同聲道:“是晏大人,是晏大人讓小人乾的!”

“是嗎?"

“是,就是他讓我們乾的,不然小的們哪有那個膽子?”

晏幾道差點噴血了,我幾時讓你們乾的!

他正要衝出去爭辯,就聽王寧安繼續問道:“晏幾道不過是管刑名而已,調撥款項,不在他的職權範圍之內,本王可以即刻查閱出庫的記錄,看看這筆錢到底是怎麼回事!”

倆貨終於冒汗了,紙要保不住火了!

王寧安繼續道:“是你們現在說,還是本王去查?你們也是衙門的老人,包庇重犯,干擾辦案,是什麼罪名,不需要多說吧?”

第211章 交鋒第730章 朝廷又來人了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87章 兩個老兵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366章 恐遼癥消失了第475章 不屈的百姓第916章 好兒子和壞父親第887章 文官的變臉術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1007章 不得人心的文彥博第616章 真兇顯露第987章 觀察細緻的蔡京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1089章 君臣父子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1034章 瘋子清醒了第697章 王寧安回來了第870章 折家的老頑固第217章 天子之怒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659章 天兵至第268章 不殺士大夫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714章 沒有殺不得的人第179章 漸漸改變的皇帝第352章 橫空出世驚大遼第834章 了不起的發明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472章 投資的妙用第586章 審計司在行動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356章 厲害了,我的皇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第100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983章 善戰的趙曙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953章 未來的首相人選第532章 霸氣的皇帝第1118章 王寧安的心思第14章 二伯的秘密第712章 封王第1152章 橫掃請願團第714章 沒有殺不得的人第174章 老將王德用第353章 建立在仇恨上的渤海國第863章 文彥博造的孽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1059章 皇帝就是無賴第955章 摩尼教滅第41章 倒黴的王良珣第206章 文相公出招了第926章 謀反第552章 交子危機第123章 流民圖第87章 兩個老兵第498章 很奇葩的錢家第726章 捧得太高了第1158章 除貪務盡第987章 觀察細緻的蔡京第553章 入蜀第679章 抗旨第484章 教育從吃飯開始第309章 很強勢第619章 大裁員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936章 宣戰漕幫第381章 皇位和燕雲第189章 歡宴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674章 一桿旗號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474章 猛士王韶第549章 抓一個宰執又如何第691章 皇帝吐血了第1161章 王寧安的地位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第1048章 斂財高手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196章 造訪楊家第191章 護犢子的老夫子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426章 比試第1084章 弒君的念頭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1151章 父子反目?第805章 高人出招第551章 扒了王拱辰的皮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1037章 文彥博貶官記第1069章 熊與熊孩子第137章 狠人夏竦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
第211章 交鋒第730章 朝廷又來人了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87章 兩個老兵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366章 恐遼癥消失了第475章 不屈的百姓第916章 好兒子和壞父親第887章 文官的變臉術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1007章 不得人心的文彥博第616章 真兇顯露第987章 觀察細緻的蔡京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1089章 君臣父子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1034章 瘋子清醒了第697章 王寧安回來了第870章 折家的老頑固第217章 天子之怒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659章 天兵至第268章 不殺士大夫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714章 沒有殺不得的人第179章 漸漸改變的皇帝第352章 橫空出世驚大遼第834章 了不起的發明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472章 投資的妙用第586章 審計司在行動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356章 厲害了,我的皇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第100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983章 善戰的趙曙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953章 未來的首相人選第532章 霸氣的皇帝第1118章 王寧安的心思第14章 二伯的秘密第712章 封王第1152章 橫掃請願團第714章 沒有殺不得的人第174章 老將王德用第353章 建立在仇恨上的渤海國第863章 文彥博造的孽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1059章 皇帝就是無賴第955章 摩尼教滅第41章 倒黴的王良珣第206章 文相公出招了第926章 謀反第552章 交子危機第123章 流民圖第87章 兩個老兵第498章 很奇葩的錢家第726章 捧得太高了第1158章 除貪務盡第987章 觀察細緻的蔡京第553章 入蜀第679章 抗旨第484章 教育從吃飯開始第309章 很強勢第619章 大裁員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936章 宣戰漕幫第381章 皇位和燕雲第189章 歡宴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674章 一桿旗號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474章 猛士王韶第549章 抓一個宰執又如何第691章 皇帝吐血了第1161章 王寧安的地位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第1048章 斂財高手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196章 造訪楊家第191章 護犢子的老夫子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426章 比試第1084章 弒君的念頭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1151章 父子反目?第805章 高人出招第551章 扒了王拱辰的皮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1037章 文彥博貶官記第1069章 熊與熊孩子第137章 狠人夏竦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州| 寻乌县| 田东县| 洪泽县| 拉萨市| 呼和浩特市| 甘谷县| 灌云县| 翁源县| 鹤山市| 周宁县| 茌平县| 凤阳县| 姜堰市| 庆安县| 车险| 洛川县| 南昌县| 兴仁县| 翁源县| 霍州市| 永仁县| 棋牌| 韶山市| 定襄县| 微山县| 鹿泉市| 灵山县| 太原市| 九寨沟县| 枝江市| 隆尧县| 夏津县| 成武县| 武胜县| 荃湾区| 长治县| 合川市| 通州区| 陵川县| 磴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