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

趙宗垕手裡的是一方玉印,只是已經殘破了許多,只能辨認出大寶于闐四個字,如果玉印完整的話,應該是這樣的幾個字“大朝大寶于闐國大聖大明天子之印”,其中“大朝”就是于闐對大唐的尊稱。

怛羅斯一戰,大唐並沒有真正失敗,他們幹掉了數倍於己的敵人,只是損失慘重,不得不後退補充,僅僅用了兩年時間,唐兵便恢復了實力,只是突如其來的安史之亂打破了唐軍的步伐。

中原陷入了苦戰,再也沒有漢家兒郎進軍西域。

而留在西域的漢人,他們面對著一輪一輪的異族攻勢,憤然提刀,戰鬥到死。

祖孫從軍,兄弟並肩,他們和十幾倍的敵人鏖戰,打敗了一波又一波的敵人,死死釘在西域大地,戰鬥持續了一百多年,直到大唐滅亡,西域漢人依舊聚集在於闐國的大旗之下,血戰不止。

李聖天在位50年,幾乎無時不刻,不再盼望著中原的救兵。

只可惜趙大和趙二兄弟,連燕雲都拿不回來,只能給於闐送去一百多個僧人。

可即便如此,李聖天和他的部下充當中原屏障,死死擋住了喀喇汗國東進的步伐。

李聖天死了,他的子孫也消耗殆盡,可是他們最終擋住了中東來的人馬,一手持劍,一手持經的大食人沒有殺出西域,更沒能染指中原……這段悲壯的故事,王寧安曾經在皇家小學講過,並且說服了大宋的所有人。

經略西北,掃平西夏,然後就進軍西域,把漢家兒郎流血犧牲的故土重新拿回來!

趙宗垕牢記著師父的話,他從宮裡的故紙堆,翻出了李聖天送來的國書,找出來于闐國的貢品。

面對這些東西,趙宗垕不止一次想過,于闐國該是何等淒涼悲壯,又是何等滿懷期望……大宋有負漢家子民多矣!

趙宗垕很傷感,也很自責,他想過,如果自己繼位,一定要揮軍西域,親自去祭拜那些死戰不屈的真英雄!

趙宗垕一度以爲,于闐國已經消失了,所有人都戰死了。

只是這一次他看望西夏的流民,在要離開的時候,突然有一個髒兮兮的傢伙,從人羣當中衝出來,哇哇喊叫。

保護趙宗垕的侍衛立刻出手,制服這個傢伙,並且往外面退。

他漲得臉紅脖子粗,用盡全身的力氣,喊出了斷斷續續的幾個詞,“于闐,使者,上國,拜見?!?

……

“師父,就是這個人!”

在王寧安的面前,是一張潔白的病牀,上面躺著一個人,他鼻樑突出,燕窩深陷,頭髮呈現栗色,很黑皮膚黑頭髮的中原人不同。

但卻沒有人會否認他漢人的身份!

出則夷狄,入則華夏!

這是老祖宗在幾千年前,就想清楚的道理。

漢家之所以能成其大,是因爲海納百川。

老祖宗也從來不會以狹隘的血統論,來區分不同的人。

只要認同漢家文化,忠於中原正統,就是漢人,反之,出賣中原,甘心當蠻夷的爪牙,諸如張元、吳昊、李清、樑乙埋之流,便是夷狄,是漢奸!

大唐最優秀的詩人是來自西域的外國人,朝堂之上,有兩成以上的官員是外籍……正因爲包容和開放,纔有大唐盛世,萬國來朝!

當然了,過分的開放也會泥沙俱下,良莠不齊。

但是,于闐人是不需要懷疑的,他們已經用無數的鮮血,證明了自己的忠誠,他們是最優秀的漢家子弟!

“我,我叫李力,是,是李從德的重孫,李聖天的後人?!边@個人用不甚熟練的漢語,一字一頓,講述著他的經歷。

喀喇汗國的大食騎兵攻佔了和闐城,于闐國滅亡了,只是李聖天和李從德的子孫沒有放棄鬥爭,他們一路推到了東部的山區,繼續進行頑強抵抗,他們一度佔了上風,只是接下來西夏崛起、唃廝囉崛起,他們隔絕了于闐國的後路,瓜分了于闐國東部的疆土,在幾十年之後,于闐人終於幾乎消失殆盡了。

李力是最後一個于闐的使者,他拿著于闐國的玉璽,帶著國書,還有18位勇士,踏上了東進求援之路。

而在李力的背後,只剩下不足8000個于闐子民,還在艱苦奮戰。

李力最初選擇了青唐方向,奈何當時的唃廝囉勢力猶存,不讓他們通過,還斬殺了李力的一半隨從,他們不得不化裝成西域的商人,進入了西夏的境內,他們從沙洲艱難跋涉,一路經過甘州,涼州,距離傳說中的大宋,越來越近了。

只是這短短的道路,太艱難了。

李力被西夏官吏勒索,雙方發生械鬥,他們在逃亡的時候,被擒生軍抓獲,變成了奴隸。

一干就是5年,去年冬天,李力最後一個隨從也死了,整個于闐使團,就剩下他一個人。

國書已經丟失了,玉璽也摔壞了,幾乎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證明他的身份。

李力一度是絕望的。

只是他想不到,大宋對西夏發起了反攻,在殲滅鐵鷂子之後,大肆招攬西夏人歸降,結果就是李力隨著一隊西夏流民,逃到了大宋。

李力做夢也沒有料到,他竟然會以這種方式,來到了朝思暮想的大宋。傳說中的上國的確不一般。

百姓富足,物阜民豐,對待流民,十分客氣。

給他們安頓住處,給他們吃喝食物,李力完全不敢相信。

甚至大宋的太子還出現了,去看望他們,在確認了趙宗垕身份之後,他幾乎是瘋癲的,沒錯,這就是上國,仁慈的天子,可敬的太子殿下……他不顧一切,衝了出來,李力爲了他的魯莽付出了代價。

侍衛使用擒拿術,卸掉了他的胳膊。

假如不是趙宗垕聽過於闐國的故事,或許李力已經是一具屍體了。

不過他並不後悔,他強撐著,從牀上滾下來,跪在了趙宗垕和王寧安的面前,痛哭流涕。

“外臣,李……尉遲力,祈求殿下發兵,救救于闐吧!”

尉遲是于闐國的姓氏,李聖天爲了表示對大唐的尊敬,才改姓李,其實他不知道,改姓的時候,大唐已經亡國了。

如今中原的天子已經姓趙,再自稱李力,多少有些不合適。

“我會給父皇上書,請求他賜姓趙氏。”

李力愣了一下,慌忙磕頭,感激道:“趙力拜謝殿下,給殿下磕頭了!”

王寧安道:“殿下,于闐使者受盡了艱辛,還是先讓錢太醫給他診治身體,多多休息吧!”

“不用!”

趙力急了,立刻跳起來,大叫道:“我沒事,我還能打仗!”

彷彿爲了證明他的勇敢,趙力舉起胳膊,努力捶打胸膛,可惜他忘了,剛剛接好的關節,哪裡有力氣,胳膊舉到了一半,便痛苦垂下。

趙力羞愧無比,兩腿癱軟,坐在了地上,淚水從他的眼角滾落,很快就溼了一片衣襟。

“你離開于闐有多久了?”王寧安低聲問道。

趙力仰起頭,哭道:“七年,七年多了!”

他的喉結不停上下滾動,顯得非常焦急,“不能等了,我來的時候,于闐已經不足兩千個戰士,不到一萬人!又過了七年,他們,他們或許都死了,死光了……大人,快點派兵吧!哪怕有幾千人也行,救救于闐國吧……”

王寧安深深吸口氣,伸手把趙力拉了起來。

“你既然是于闐人,于闐就不會亡國,哪怕只剩下一個人,大宋也會幫著于闐復國!”王寧安承諾道:“我們不止會派兵,還會派遣很多人馬,喀喇汗國會被大宋從地圖上抹掉,整個西域,乃至蔥嶺以西,都是漢唐故土,一寸也不允許丟失!”

“把一切都交給大宋吧,我會全力以赴的!”

王寧安再三交代,才帶著太子回到了行在。

路上的時候,趙宗垕就忍不住道:“師父,你是不是懷疑他是假的于闐人?”

王寧安笑道:“殿下,不是懷疑,國家大事,從來不能只靠著一個人的說法,更何況他離開于闐已經七年多了,那裡現在如何,于闐國是徹底滅亡了,還是在堅持戰鬥,這些我們都不清楚,根本沒法倉促答覆他。”

趙宗垕點了點頭,又疑惑道:“師父,時間不等人,可一定要儘快弄清楚,我怕于闐國真的亡了,他們太可憐了!”

趙宗垕情急之下,都要哭出來了。

“殿下放心吧,拿下了青唐之後,臣就交代王韶,派遣人員,去西域瞭解情況,探查于闐國,也是他們的任務,我相信很快就會有消息了?!?

王寧安還真有點未卜先知的本事,就在他和太子說完的第二天,三郎王寧宣就從青唐趕了回來。

一路上王寧宣風塵僕僕,非常狼狽。

“二哥,我們找到了于闐國!”

王寧宣一見面就迫不及待道:“他們還在戰鬥,他們還在和敵人拼命!他們沒有投降!沒有??!”

王寧宣捫心自問,他是一個不怕死的戰士,他出身王家,他打過幽州之戰,他不怕任何敵人!

只是這麼了不起的王三郎面對著于闐人,徹底服氣,心服口服!

“二哥,我們找到了于闐人,還和他們並肩戰鬥,打敗了喀喇汗國的5000人馬!”王寧宣說得很急促,“開春,明年開春,如果援兵不到,喀喇汗國就會出動上萬人,到時候于闐人都會死絕的!”

第491章 新的太子師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364章 捷報頻傳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第729章 被教訓的宋庠第820章 令不出京城第991章 兇猛的炮兵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749章 大宋的文藝復興第1037章 文彥博貶官記第640章 意外的收穫第735章 佛印手裡的密信第313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863章 文彥博造的孽第336章 特殊的殿試第916章 好兒子和壞父親第449章 軍情如火第454章 收個學生司馬光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520章 高徒出名師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183章 實踐課又來了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紳背叛第80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第670章 最倒黴的徵西大將軍第651章 很受衝擊的趙宗垕第301章 包龍圖打坐開封府第328章 消失的國度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721章 餓肚子的宰相第1154章 兄弟之爭第955章 摩尼教滅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第123章 流民圖第553章 入蜀第609章 請立太子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963章 六部爭奪戰第1123章 養兵不便宜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第923章 三旨相公,千里送人頭第178章 武夫的勝利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729章 被教訓的宋庠第221章 我要去遼國第836章 必須要有奴隸了第131章 皇帝仁慈,相公狠辣第1163章 華夏族長第919章 司馬光發威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1004章 蘇軾的新工作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780章 兇猛的契丹武士第991章 兇猛的炮兵第634章 復仇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577章 聖人之怒第155章 王家軍的勝利第893章 覆滅第190章 王大詞人的傳說第52章 如何抱大腿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538章 送給王安石的尚方寶劍第76章 攜手合作第530章 春風得意的君臣第1125章 找秦王評理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225章 千萬大單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612章 劇毒第443章 名將凋零第457章 權力下鄉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377章 皇太叔,什麼鬼?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21章 二伯來訪第191章 護犢子的老夫子第155章 王家軍的勝利第454章 收個學生司馬光第384章 王家軍,威武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194章 被鄙視了第243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42章 王家軍的第一戰第140章 先憂後樂
第491章 新的太子師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364章 捷報頻傳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第729章 被教訓的宋庠第820章 令不出京城第991章 兇猛的炮兵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749章 大宋的文藝復興第1037章 文彥博貶官記第640章 意外的收穫第735章 佛印手裡的密信第313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863章 文彥博造的孽第336章 特殊的殿試第916章 好兒子和壞父親第449章 軍情如火第454章 收個學生司馬光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520章 高徒出名師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183章 實踐課又來了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紳背叛第80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第670章 最倒黴的徵西大將軍第651章 很受衝擊的趙宗垕第301章 包龍圖打坐開封府第328章 消失的國度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721章 餓肚子的宰相第1154章 兄弟之爭第955章 摩尼教滅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第123章 流民圖第553章 入蜀第609章 請立太子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963章 六部爭奪戰第1123章 養兵不便宜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第923章 三旨相公,千里送人頭第178章 武夫的勝利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729章 被教訓的宋庠第221章 我要去遼國第836章 必須要有奴隸了第131章 皇帝仁慈,相公狠辣第1163章 華夏族長第919章 司馬光發威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1004章 蘇軾的新工作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780章 兇猛的契丹武士第991章 兇猛的炮兵第634章 復仇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577章 聖人之怒第155章 王家軍的勝利第893章 覆滅第190章 王大詞人的傳說第52章 如何抱大腿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538章 送給王安石的尚方寶劍第76章 攜手合作第530章 春風得意的君臣第1125章 找秦王評理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225章 千萬大單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612章 劇毒第443章 名將凋零第457章 權力下鄉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377章 皇太叔,什麼鬼?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21章 二伯來訪第191章 護犢子的老夫子第155章 王家軍的勝利第454章 收個學生司馬光第384章 王家軍,威武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194章 被鄙視了第243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42章 王家軍的第一戰第140章 先憂後樂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海市| 运城市| 兖州市| 大竹县| 荆州市| 鄂尔多斯市| 玉田县| 巴楚县| 历史| 合作市| 黔东| 凉城县| 康平县| 卢湾区| 驻马店市| 潜江市| 遂平县| 镇坪县| 保康县| 航空| 德惠市| 潜江市| 驻马店市| 新宁县| 灌阳县| 巢湖市| 景德镇市| 英山县| 新巴尔虎左旗| 宁安市| 嘉定区| 辽源市| 通山县| 静安区| 台中市| 松滋市| 四子王旗| 五寨县| 大埔县| 墨脱县| 南召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