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

范仲淹很疲勞,甚至再持續下去,都要崩潰的感覺,即便知道了勝利,老相公也是暗呼僥倖,他什麼也不想管了,只是仰臥在牀榻上,呆呆望著天棚,想休息,卻又睡不著,眼睛又酸又痛,流出了淚,眼前不斷浮現出金戈鐵馬,吶喊衝殺。天 籟小 說

要說這場宋遼間的較量,最累的人不是王寧安,不是狄青,而是這位範相公!

從一開始極力主戰,就遭到了各種質疑,甚至連昔日的戰友也以爲他想借機起復,朝堂的神仙夠多了,裝不下范仲淹。

所以從遼兵殺來,各種明槍暗箭,紛至沓來,沒有一刻消失。

失守白溝驛,就有人彈劾,要求罷免范仲淹,幸好趙禎這一次沒有充當豬隊友,他撐住了,范仲淹的位置還算穩定。

可接下來,宋軍堅壁清野,攻入遼境,破壞遼國糧道,大肆殺戮,甚至讓武將指揮人馬,自主作戰,不必援救危急當中的城池,也不管被遼兵掠走的百姓……這一切都成了那些御史攻擊老範,彈劾諸位將領的藉口。

站在岸上看船翻,他們絲毫不知道河北的艱難,也不懂得戰爭的兇險,一切都靠著他們的惡意想象,肆無忌憚地攻訐,不遺餘力地抹黑……

面對這些人,范仲淹不是氣憤,而是害怕,不是害怕自己會如何,而是害怕河北真的撐不住,一旦遼兵南下,殺到了京城,這一幫廢物,如何能抵擋如狼似虎的遼兵!

王寧安常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而朝堂上的那幫腐儒清流,就是作戰將士的豬隊友,外加上遼國的豬對手!

有他們在,還用得著敵人嗎?

想到這裡,范仲淹越覺得六藝學堂太重要了,朝廷以科舉取士,科舉以文章取人,如此單一偏頗的方式,如何能選出合用的人才?

唯有真正沉心靜氣,培養出一大批文武雙全,有真本事的士大夫,才能扭轉大宋每況愈下的國運。

慶曆新政失敗了,大宋錯失最好的改革機會,如果再不抓緊時間,只怕離著亡國滅種也不遠了……

勝利了,范仲淹可以鬆口氣了,老相公放下了家國天下的重擔,又挑起了另一副教書育人的擔子。

他決定要在六藝學堂,潛心教書,整理一生的所學所思,爲國育才。

不過老相公還要站好最後一班崗,把議和的事情處理好,才能漂漂亮亮急流勇退。

老範想得很好,最難的部分已經完成了,剩下的事情總不會有什麼難度了吧!可偏偏就有人,不斷刷新對弱智的定義,愚蠢程度,簡直讓人歎爲觀止,瞠目結舌!

遼國派遣同平章事劉六符到了汴京,面見趙禎,先是賀壽,進獻了一些禮物,雙方相處得很愉快,可接下來,事情陡然而變。

劉六符大肆指責大宋破壞雙方盟約,挑釁大遼,才使得雙方兵戎相見,遼國蒙受的一切損失,都要大宋承擔。

大宋這邊派遣了樞密副使王拱辰負責談判,最初王相公也是據理力爭,可是劉六符拿出了一份證據,一下子就堵住了王拱辰的嘴。

根據宋遼的澶淵之盟,雙方不得在沿邊區域修築新城,而大宋方面,違背盟約,在滄州一帶,修築數座城池,規模宏大,均是十萬人以上,如此行徑,還有半點仁義誠信可言嗎?

在朝堂上,常以宏論驚人的王相公,面對著遼國使者的指責,竟然沒辦法駁斥,只能含糊其辭,結果讓劉六符抓住了痛腳,要求大宋必須先毀掉城池,然後雙方纔能和談,不然遼國會舉兵南下,親自動手,搗毀城池!

王拱辰沒有辦法,只能向趙禎回稟。

“陛下,我朝向以仁義爲先,在滄州築城,卻有不妥之處,是否可以暫時停工?”王拱辰憂心忡忡道。

滄州修築新城的是王寧安,是歐陽修,是范仲淹,按照道理富弼該說話,可是這個老倌兒低著頭,默默無聲。

倒是樞密使龐籍龐相公站了出來。

“啓奏陛下,滄州築城,一是爲了安頓災民,二是因爲滄州捕鯨,需要加工處理,修城也不是爲了對付遼國,我們可以解釋,如果順從了遼國的意思,那幾十萬災民該如何,王相公有辦法安頓嗎?”

龐籍說這話完全是出自公心,可王拱辰心裡有鬼,他和文彥博走得很近,大有架空龐籍的態勢,難不成龐相公藉機難?

王拱辰道:“龐相公,爲了救濟災民,就要築城,我怕好說不好聽,讓遼國小覷了大宋!難道朝廷連幾十萬百姓都管不了嗎?”

龐籍冷哼了一聲,“王相公,事實具在,若非去歲大肆捕鯨,河北餓死的災民就不是幾萬人,而是十幾萬人!這是有目共睹,我們隱瞞有什麼用?遼國不知道嗎,欲蓋彌彰,反而讓人小??!”

一直沉默的文彥博終於開口了,不開口也不行啊,龐籍豈是王拱辰能壓得住的。

“龐相公所言是理,王相公顧忌的是情!無論如何,身爲大宋的臣子,也該照顧朝廷臉面。不論爲了什麼,在滄州築城,總是違背澶淵之盟在前。如果一味袒護,遼國咄咄相逼,兵連禍結,不得安寧,朝廷的損失太大了,臣唯恐府庫承擔不起。”

又是財政缺口!

這個理由幾乎成了萬能的,趙禎心中憤怒,卻也無可奈何。

僵持之下,富弼突然站了出來,“陛下,臣以爲不妨問問河北方面,看看滄州的新城,能不能停下來?”

這個平淡無奇,甚至有些窩囊的提議,竟然得到了君臣的一致同意,就這樣,朝廷急遞,送到了范仲淹的手裡。

……

王寧安這幾天很忙碌,老爹回來了,又多了一個逼著自己練功的人。

尤其是王良璟這一次跟隨狄青,狄青也不吝賜教,他大受啓,甚至都想拜狄青爲師,狄漢臣哪敢答應啊,你兒子是我兒子的老師,又幫了我大忙,眼下兄弟相稱,要是我收了他爹當徒弟,那王寧安豈不是比自己低了兩輩!比狄詠還低了一輩!開什麼玩笑!

狄青腦袋搖晃得和撥浪鼓一樣。

“小孩子不懂事,管他幹什麼?”任憑王良璟怎麼拍胸脯,狄青都不答應,弄得王良璟好不鬱悶,把一肚子火都撒在了兒子身上。

“你看看人家狄詠,再看看楊懷玉,同爲將門子弟,人家衝殺疆場,有萬夫不當之勇,那纔是好苗子。你現在的程度也太差了,說出去爹都替你臉紅!”

“願意臉紅你臉紅去!有本事把狄詠和楊懷玉叫來,我能讓他們掃一年廁所!”王寧安一肚子意見,他卻忘了,和誰講道理都行,就是別和老爹講!

“我告訴你,王良璟的兒子要文武雙全,不能是個只會耍小聰明的弱雞!練!給我好好練!”

從拳腳到兵器,從練柏木樁到扎馬步,提水桶,這不,又弄了一大桶生綠豆,說是要學鐵砂掌……

王寧安看了看白嫩嫩的小手,簡直欲哭無淚。

正在他糟心的時候,範純仁和範純禮趕來了。

“救命的來了!”王寧安把綠豆一扔,轉身就跑,“快走,帶我去見你爹?!?

範純仁滿臉敬佩,誇張說道:“天啊,先生你會未卜先知??!你怎麼知道我爹讓我們來找你?”

“是啊,先生你還知不知道朝廷來公文了,要停了滄州的新城呢!”範純禮沒心沒肺道。

咯噔!

王寧安一下子就站住了,他覺得還是去練功夫比較好,雖然累點,苦點,至少不要搭理那幫腦殘的大頭巾。

王寧安帶著滿腹的不情願,被拉到了范仲淹的書房,歐陽修也在,見禮之後,把情況簡單一說,范仲淹苦笑道:“朝廷雖然沒有明說,可是送公文來詢問,本身就耐人尋味,朝中的諸公並不真心支持修城啊!”

王寧安悶著頭,滿肚子氣,都要爆炸了。

“我說範相公,朝中的那幫玩意到底領的是大宋的俸祿,還是遼國的俸祿,他們怎麼就不知道幫著大宋說話呢?”

范仲淹老臉紅,歐陽修臉都氣紫了,不同於范仲淹半路出家,歐陽修是正兒八經從頭參與,還協助規劃城池,施工的時候,他也到了工地,督促學生實踐。一磚一瓦蓋起來的城池,哪能說停就停了?

“唉,畢竟還要顧及朝廷臉面,澶淵之盟是雙方都商定的?!狈吨傺蜔o奈嘆道。

“還真是謙謙道德君子啊,遵守澶淵之盟?他們怎麼不說,澶淵之盟規定歲幣是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如今卻是銀二十萬兩,絹三十萬匹!多出來的怎麼算?”王寧安氣哼哼道。

歐陽修苦著老臉,哀嘆道:“上次增加歲幣是富彥國去談的,畢竟雙方都同意了,這一次卻是咱們單方面修城,的確有些說不通,要不,二郎你想個辦法?”

醉翁的狐貍尾巴終於露出來了,原來他擠兌王寧安,就是逼著這小子動腦筋,拿主意。

王寧安沉默了一會兒,滿臉鄙夷,冷笑道:“範相公,醉翁,你們就是太君子了!這事情很簡單,告訴朝廷,我們修的不是城池,讓遼國隨便參觀就是!”

第1162章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887章 文官的變臉術第595章 垂涎王家女兒的猛士第1129章 王寧安的手段第860章 天牢蹲出來的學問第472章 投資的妙用第244章 聰明的蘇小妹第588章 斬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577章 聖人之怒第1020章 王雱也瘋了第691章 皇帝吐血了第1131章 拋棄金本位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99章 歐陽修的魅力第195章 很尷尬第465章 一言不合就殺人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78章 人或爲魚鱉第1112章 一個不起眼的藩王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968章 趙曙傻眼了第894章 重建地方秩序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669章 川兵北上第450章 挑戰千年國策第878章 血腥的篡位第232章 錢能通神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314章 恐怖的汴京城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58章 一條漢子第369章 漢奸的遺言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272章 紈絝的價值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303章 決戰之橫財第233章 收穫與凱旋第443章 名將凋零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354章 朕有兒子了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741章 喜歡內鬥的宋人第773章 勇敢的呂誨第80章 老包的指點第466章 師父比徒弟厲害多了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568章 張方平的真正使命第449章 軍情如火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1010章 坑爹的兒子第484章 教育從吃飯開始第102章 不服氣第649章 我們造反吧第358章 經濟制裁第508章 決戰公堂第584章 很慘的文彥博第727章 給宋相公的震撼彈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423章 一門兩國公第746章 兩個三元及第第638章 對付漢奸的手段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64章 拉皇帝下水第738章 拗相公要加油第753章 一塊寶地第462章 連西夏也被買通了第169章 遼國慫了第800章 情深第694章 滅盡十萬兵的毒計第36章 崔氏之死第556章 我是來殺人的第296章 下血本第1011章 陛下也怒了第647章 重建絲綢之路第1101章 遷都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507章 小人蔣之奇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512章 醉翁悟道第1089章 君臣父子第1162章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第60章 愛讀書的遼國人第863章 文彥博造的孽第237章 充軍第759章 像個勇士一樣戰死第1006章 投票的日子到了第711章 富相公栽了第130章 大寫的服第26章 從天堂到地獄第693章 撒謊的慕容輕塵第229章 下馬威第815章 曹皇后的提醒第906章 歡樂的技工學院第32章 線索第334章 比試升級
第1162章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887章 文官的變臉術第595章 垂涎王家女兒的猛士第1129章 王寧安的手段第860章 天牢蹲出來的學問第472章 投資的妙用第244章 聰明的蘇小妹第588章 斬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577章 聖人之怒第1020章 王雱也瘋了第691章 皇帝吐血了第1131章 拋棄金本位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99章 歐陽修的魅力第195章 很尷尬第465章 一言不合就殺人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78章 人或爲魚鱉第1112章 一個不起眼的藩王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968章 趙曙傻眼了第894章 重建地方秩序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669章 川兵北上第450章 挑戰千年國策第878章 血腥的篡位第232章 錢能通神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314章 恐怖的汴京城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58章 一條漢子第369章 漢奸的遺言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272章 紈絝的價值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303章 決戰之橫財第233章 收穫與凱旋第443章 名將凋零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354章 朕有兒子了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741章 喜歡內鬥的宋人第773章 勇敢的呂誨第80章 老包的指點第466章 師父比徒弟厲害多了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568章 張方平的真正使命第449章 軍情如火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1010章 坑爹的兒子第484章 教育從吃飯開始第102章 不服氣第649章 我們造反吧第358章 經濟制裁第508章 決戰公堂第584章 很慘的文彥博第727章 給宋相公的震撼彈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423章 一門兩國公第746章 兩個三元及第第638章 對付漢奸的手段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64章 拉皇帝下水第738章 拗相公要加油第753章 一塊寶地第462章 連西夏也被買通了第169章 遼國慫了第800章 情深第694章 滅盡十萬兵的毒計第36章 崔氏之死第556章 我是來殺人的第296章 下血本第1011章 陛下也怒了第647章 重建絲綢之路第1101章 遷都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507章 小人蔣之奇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512章 醉翁悟道第1089章 君臣父子第1162章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第60章 愛讀書的遼國人第863章 文彥博造的孽第237章 充軍第759章 像個勇士一樣戰死第1006章 投票的日子到了第711章 富相公栽了第130章 大寫的服第26章 從天堂到地獄第693章 撒謊的慕容輕塵第229章 下馬威第815章 曹皇后的提醒第906章 歡樂的技工學院第32章 線索第334章 比試升級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芷江| 桑日县| 巧家县| 淮南市| 汤阴县| 鹤壁市| 临清市| 英山县| 兖州市| 钟山县| 阆中市| 康定县| 云和县| 通江县| 通许县| 崇仁县| 泾源县| 兰溪市| 克山县| 拜城县| 西城区| 旌德县| 庄浪县| 昌宁县| 德江县| 苏尼特左旗| 诸城市| 磴口县| 密山市| 出国| 大理市| 惠水县| 柘荣县| 四川省| 策勒县| 通州市| 皋兰县| 安溪县| 剑阁县| 涿鹿县| 福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