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0章 大寫的服

蘇軾、曾布幾個腦筋都不慢,可畢竟年輕,一時沒反應過來,帶著兒子過來的晏殊卻眼前一亮,老相公突然渾身震顫,連鬍鬚都跟著搖擺。

晏幾道嚇了一跳,“爹!”

焦急的呼喚,讓晏殊猛然驚醒,他感嘆讚道:“如此妙計,老夫爲官幾十年,竟然都想不出來,真是慚愧,慚愧啊!”

每個參加實踐的學生,都分到二三十戶左右,差不多夠一條衚衕的樣子。說多不多,可是說少也不少。

百十口人,難免爭搶衝突。假如磚瓦木料充足,敞開了用,或許也沒有問題。可眼下缺口巨大,有限的資源,該怎麼分配,學問就大了。

試問誰不想住好房子,但是把材料用在幾間好房子上面,別的房子就沒法住人了。這是個很艱難的平衡,書本上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蘇軾想到了勸說,和手下的百姓反覆講道理,讓他們以大局爲重,別光想著自己,也要想著別人。

曾布想的是派遣監工,把所有人都看管起來,誰敢多往自己家用木料磚石,就會嚴懲不貸。曾布生平第一次下令,用鞭刑懲罰民夫。

雖然只有區區十鞭子,卻打得血肉模糊,傷痕累累,曾布的心不停緊縮,他在好幾天之內,都不敢去和民夫們對視……稚嫩的心,第一次知道了什麼叫做權力!

相比他們的勸說和威懾,韓宗武平和太多了。

二十戶人家,每五戶選出一個監工的,負責監督其他人施工,出問題一樣要懲罰,這和曾布沒有多少區別。

只是在最後的分配上面,負責監工的,被安排到最後一個選擇房子。

前面四戶,不用問一定會把最好的房子選走。如果用料不平均,幹活不細緻,最後剩下的一定是不能住的危房。

所以,負責監工的要想盡辦法,確保五家的房舍用料是一樣的,誰也佔不到便宜,他們才能拿到合格的房屋!

蘇軾和曾布的方法,都是把他們置於和百姓對立的位置上,無論是好言相勸,還是嚴刑峻法,都是逼著老百姓服從命令。

可韓宗武的主意完全不同,他把自己摘出來了,手下的百姓分成了兩部分,他們互相牽制,最妙的是讓有權的後拿,沒權的先拿,這樣一來,有權的監工想要不公平做事都不行了。

真是巧妙絕倫啊!

晏殊的腦子快轉了轉,一下子就聯想到朝廷上面,宋代廣建倉庫,儲存的糧食不可謂不多。但是每逢災年,都會不夠用,監守自盜的情況頻頻生,防不勝防……

歷代的思路都是查出了竊取糧食的,嚴厲處置,可如果換一個思路,哪個倉庫沒有丟失,糧食保管得最好,就能得到豐厚的獎勵。

這麼一來,各地的糧倉會不會情況更好……到底是當過宰相的人,晏殊只覺得豁然開朗,思維一變,困擾多年的難題迎刃而解,痛快,當浮一大白!

興奮之下,晏殊主動走了過來,幾個年輕人連忙起身行禮。

晏殊主動把韓宗武叫過來,看了看黑瘦的小臉,忍不住點頭讚歎。

“很不錯,就憑你剛剛的奇思妙想,假以時日,絕對是宰輔之才,韓相公有福,韓家有德,英才輩出,真是讓人好生羨慕。老夫的幾個犬子,差得太多了。”

晏殊說完,還看了看自己的寶貝兒子,晏幾道嘟著嘴,不以爲然。

韓宗武倒是誠惶誠恐,連忙羞愧道:“相公誤會了,這主意不是學生想的。”

“哦?那是誰?”

“是,是王先生!”

三個字吐出來,韓宗武彷彿去了一塊大石頭,神色之間,輕鬆許多.。

“前些日子,出了一件事。工地上,負責做飯的民夫和前來吃飯的打了起來。”

蘇軾眼珠轉了轉,連忙說道:“我想起來了,吃飯的人說做飯的不公平,私藏飯菜,還故意欺負人,給的米飯只有半碗,根本吃不飽,聽說打傷了好幾個人呢!”

韓宗武點頭,“當時王先生在場,先生了解緣由之後,就下令讓做飯的提前平分好飯菜,其他民夫過來拿取,最後剩下的纔是做飯的人吃的。”

曾布也想起來,“是有這麼回事,聽說從此之後,每一碗飯都分得公平合理,很少有衝突了……哎呦!”

他猛地一拍腦門,追悔莫及,就在眼前的辦法,自己怎麼就想不到。其他幾個學生也是懊惱不已,頓足捶胸。

晏殊呵呵一笑,“這種主意,果然是王二郎的風格,不過你能用心琢磨,把先生的辦法嫺熟運用,也是很了不起。”

得到了晏殊的誇獎,韓宗武臉色漲紅,低下了頭,眼神閃爍,不知在想什麼。

大嘴巴蘇軾沉默一會兒,突然大叫起來。

“我說韓師兄,你不地道啊!前些日子你還說王先生的手段都是小道,不值一提。你忘了義正詞嚴,高談闊論了?這纔多少日子,你怎麼拿王先生的辦法用了?”

韓宗武這個氣啊,你上次還說撿肥皂的交情呢,人艱不拆啊!

讓大蘇一鬧騰,其他的小夥伴都跟著起鬨,韓宗武別提多尷尬了。

“好了,我承認我是混蛋!”

韓宗武黑著臉,深深吸口氣,誠懇說道:“以往的韓宗武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讀了幾本聖賢書,就以爲天下的事情都在心中,自己有多了不起,什麼都能做成!王先生的實踐太好了,這些日子我就不斷思索,人世間的事情不是非黑即白那麼簡單。”

這話說得有意思,晏殊笑道:“你仔細說說。”

“是。”韓宗武道:“就拿救災來說,以往學生以爲不顧百姓死活,就是昏官,就是錯的,不辭辛勞,救活每一個百姓,就是好官,就是對的。可實際做起來,學生才知道,許多時候,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顧此失彼。真正難的是如何用有限的資源,幹成最多的事情,取得最大的效益!”

韓宗武不無感嘆說道:“王先生在上算學課的時候,不止一次提到這些道理,只是學生愚鈍,不能領會先生的苦心,反而時常出言,詆譭先生,每每想到這裡,學生羞愧無比,無顏去見先生。這幾年的聖賢書都讀錯了,頂不上先生幾個月的教誨,真是愧煞人也!”

韓宗武蹲下了身體,把腦袋埋在胸口,不敢擡起來。

其他幾個人也陷入深思,莫非真如韓宗武所說,聖賢的學問都錯了?這話也太顛覆了,誰也不願意承認,可仔細想想,自從參與實踐以來,還真是王寧安教的那些比較有用。至於孔夫子、孟夫子、大夫子、小夫子,通通不靈了,真是怪哉啊!

他們集體反思聖賢,唯獨晏幾道沒有受到王寧安的影響,還算“三觀正常”,他忍不住站出來。

“就憑一件小事,你們就懷疑古聖先賢,真是不知所謂!”晏幾道大聲責備:“韓公子的妙法,不過是耍心機,玩手段而已!有什麼值得自傲的?假如所有百姓都這樣滿腹心機,處處算計,不肯吃虧。這天下豈不是小人遍地,哪裡還有君子立錐之地?你們要的是這樣的天下嗎?”

晏殊沒想到,兒子居然說出了這麼一番道理。

究竟誰對誰錯,就連老相公都不知道該如何評判了。

“增一分太肥,減一分太瘦。前一步太快,後一步太慢。做事情本就需要拿捏分寸,你們說的都沒有錯。”

最佳“和泥獎”獲得者,王寧安表感言,他是這麼說的。

“聖人之道是讓我們正心,把天下蒼生,把江山社稷,家國天下放在心裡面。做事不能光想著自己,尤其是入仕當官,操縱權柄,有三分想著自己,要拿出七分想著職分和百姓。你們見到災民,心懷同情,不辭勞苦,讓災民安居樂業,這就是聖人教化之功,這就是學習聖賢之學的意義。可光有好心不夠,老百姓有句話,叫越幫越忙,找不到方法,只會把好事弄壞。六藝學堂的經世致用,就是教給大家做事的本領,讓你們不光有一顆善心,還要有做事的能力,事有從經,也有從權,這就是學堂希望教給你們的東西。”王寧安笑呵呵說完。

幾個年輕人互相看了看,尤其是韓宗武,不停唸叨,“從經,從權,從經,從權……我懂了!”

他一躬到地,整個人就是個大寫的服!

“先生所傳,學生一輩子受用無盡!”

韓宗武不但解開了之前的彆扭,還變得比蘇軾更狗腿。接下來的日子,他是亦步亦趨,恨不得把王寧安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拿來反覆咀嚼,奉爲圭臬。

學堂裡面,民夫中間,誰敢說王先生一句壞話,他都能衝上去拼命!

六藝學堂有致仕宰相,有文壇盟主,有詩歌第一人,還有散文大家……不過這些人加起來,都比不上王先生的一根指頭。

彷彿爲了佐證韓宗武的看法,在王寧安的主持之下,一座龐大的城市雛形出現了,第一批災民進駐嶄新的房舍,第一座作坊開始運轉,第一家店鋪營業……

一切都欣欣然,生機勃勃。

自從四五月份以來,6續涌入十多萬難民,其中三萬人已經搬到了城中,開始了全新的生活,其他人在入秋之前,也會6續搬進來,安居樂業。

不只是災民,河北各地的商人,京城的商隊,全都雲集新城,熱鬧的勁頭兒,簡直讓人忘了去年可怕的水災……

第1139章 趙曙是個大傻蛋第336章 特殊的殿試第994章 朕是不一樣的皇帝第359章 六藝教出來的壞蛋第1087章 你去修書吧第785章 令人羨慕的于闐人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1086章 首相被誣陷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22章 三國熱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940章 爲田地而戰第189章 歡宴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384章 王家軍,威武第531章 抓狂的政事堂第1139章 趙曙是個大傻蛋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1053章 死灰復燃的理學第811章 清官也殺人第791章 大宋的吸金大法第32章 線索第1113章 真的有金山第1039章 復甦的開始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102章 不服氣第69章 天價美酒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562章 新交子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523章 要變法了第866章 急流勇退第422章 見祖宗第56章 我真是來刷聲望的第336章 特殊的殿試第876章 炮打李諒祚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556章 我是來殺人的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第913章 惡鬥第923章 三旨相公,千里送人頭第565章 查抄第56章 我真是來刷聲望的第273章 被狄青懷疑了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968章 趙曙傻眼了上架感言和更新計劃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672章 王相公的引水妙策第1140章 皇家武裝力量第641章 舉國求戰第3章 偏心第647章 重建絲綢之路第688章 父債子償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413章 大宋第一戰神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第777章 萬國來朝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61章 一網打盡第358章 經濟制裁第1058章 呂惠卿的損主意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35章 滅殺第638章 對付漢奸的手段第47章 上當的包大人第796章 橫刀立馬狄相公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577章 聖人之怒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169章 遼國慫了第811章 清官也殺人第765章 賈相公要掛了第993章 自私的耶律洪基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604章 官都沒人要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59章 哀兵必勝第56章 我真是來刷聲望的第1103章 收拾宗室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664章 融合的開始第641章 舉國求戰第85章 淪爲工具的楊懷玉第829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771章 厲害了,太子
第1139章 趙曙是個大傻蛋第336章 特殊的殿試第994章 朕是不一樣的皇帝第359章 六藝教出來的壞蛋第1087章 你去修書吧第785章 令人羨慕的于闐人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1086章 首相被誣陷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22章 三國熱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940章 爲田地而戰第189章 歡宴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384章 王家軍,威武第531章 抓狂的政事堂第1139章 趙曙是個大傻蛋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1053章 死灰復燃的理學第811章 清官也殺人第791章 大宋的吸金大法第32章 線索第1113章 真的有金山第1039章 復甦的開始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102章 不服氣第69章 天價美酒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562章 新交子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523章 要變法了第866章 急流勇退第422章 見祖宗第56章 我真是來刷聲望的第336章 特殊的殿試第876章 炮打李諒祚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556章 我是來殺人的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第913章 惡鬥第923章 三旨相公,千里送人頭第565章 查抄第56章 我真是來刷聲望的第273章 被狄青懷疑了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968章 趙曙傻眼了上架感言和更新計劃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672章 王相公的引水妙策第1140章 皇家武裝力量第641章 舉國求戰第3章 偏心第647章 重建絲綢之路第688章 父債子償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413章 大宋第一戰神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第777章 萬國來朝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61章 一網打盡第358章 經濟制裁第1058章 呂惠卿的損主意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35章 滅殺第638章 對付漢奸的手段第47章 上當的包大人第796章 橫刀立馬狄相公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577章 聖人之怒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169章 遼國慫了第811章 清官也殺人第765章 賈相公要掛了第993章 自私的耶律洪基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604章 官都沒人要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59章 哀兵必勝第56章 我真是來刷聲望的第1103章 收拾宗室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664章 融合的開始第641章 舉國求戰第85章 淪爲工具的楊懷玉第829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771章 厲害了,太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诸暨市| 青龙| 富锦市| 进贤县| 新巴尔虎左旗| 云林县| 威远县| 镇沅| 朝阳市| 宕昌县| 西畴县| 玉门市| 蓝田县| 农安县| 铜陵市| 嘉鱼县| 资阳市| 鹿邑县| 福清市| 龙口市| 浠水县| 辛集市| 余庆县| 天台县| 贡觉县| 依安县| 鄱阳县| 台中县| 长垣县| 吐鲁番市| 桂东县| 林芝县| 博野县| 社旗县| 浪卡子县| 游戏| 博客| 延安市| 敦煌市| 岫岩| 贡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