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

不只是大蘇提出來的問題,重甲騎兵本身也有著致命的缺點,比如這次作戰(zhàn),光是累死的戰(zhàn)馬就有上千匹,因爲馬匹頂不住,摔到地上的騎士,身上披著厚重的鎧甲,爬不起來,結果被踐踏而死的,也有幾十人之多佔了所有損失的一成。e┡ω

ω1xiaoshuo

假如耶律洪基能更勇敢頑強一些,被衝散的遼國鐵騎沒有到處逃跑,而是集中起來,依仗人數優(yōu)勢,和王家軍死纏爛打,到最後,沒準被消耗掉的就是王家軍了。

當然,戰(zhàn)鬥沒有假設,王家軍已經贏了,鐵騎威名赫赫,天下皆知。

自從王寧安上奏朝廷,擴充人馬得到準許之後,各地的健兒,尤其是河北,陝西,京畿等地,更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在擴軍之前,還有一項工作要解決。

那就是彌補漏洞,確立方向,既然看出了問題,就需要解決。

王寧安召集大傢伙,商量了三天,終於拿出了一套方案,騎兵要在度和防護力上面追求一個平衡,而且要多個類型騎兵配合使用,彌補缺陷。

先,全裝鐵甲重騎是需要的,尤其是戰(zhàn)鬥的關鍵時刻,重騎兵能一錘定音,不可或缺,但是眼下的北地馬不足以承擔重騎兵的重量,必須等到馬瓦里馬到來,才能揮重騎兵的威力。

除了馬匹之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減輕騎士的重量,少穿鎧甲,甚至不穿鎧甲。

大蘇是傾向完全不穿鎧甲,用人拼死對方,這樣效果最好,度最快但是其他人卻很反對,雖然明知道會贏,但是完全不防護,直接搏命,是不是太殘酷了?能訓練出足夠的士兵嗎?再有大宋的戰(zhàn)馬也不充裕,能拼得起嗎?

王寧安結合大家的意見,他決定採取折中辦法,在重騎兵之下,安排一支強大精幹的胸甲起兵!沒錯,就像歐洲那樣,騎士只保留頭盔和胸甲,將負重降低,如果換裝了強壯的馬瓦里馬,即便穿著胸甲,也足以追上契丹騎兵。

這又涉及到了鎧甲的改良,要從傳統(tǒng)的鎖子甲、魚鱗甲變成整塊的板甲。

板甲輕便,堅固,防護力好,造價成本也低,的確是很不錯的選擇,但是有兩個難題,一個是鋼鐵的質量要跟得上,再有需要水力鍛錘,才能敲打出合格的板甲。

王寧安不是個動手能力很強的人,他只能把自己的設想大略寫出來,然後交給六藝學堂的百工學院去研究。

好在眼下平縣工業(yè)繁榮,各種大匠雲集,六藝學堂又集中了大宋最聰慧的頭腦,對於打造出大宋的胸甲騎兵,王寧安一點不懷疑。

“先生,可不可以把這事交給我?”蘇轍主動請纓,他的小臉還有點紅。

相比起神采飛揚,聰明外露的大哥,他顯得內斂,甚至平庸,但是王寧安卻聽蘇八娘說過,二蘇心思細膩,做事認真,有股子狠勁兒,比他大哥能成事。

蘇轍要去負責製造鎧甲,王寧安思索一下,痛快答應了。

“你要記住,製造鎧甲的是工匠,穿著鎧甲的是士兵,要多聽他們的意見,這樣才能造出最合適的鎧甲。”

蘇轍用力點頭,“先生虛懷若谷,廣納諫言,學生要是還不明白,真是枉費了先生的苦心。”

不得不說,王寧安的做事態(tài)度深深影響了六藝的學子。王先生那樣的人物尚且虛心聽從意見,你有什麼值得驕傲自滿的!

蘇轍領命去安排板甲生產。

在重騎兵,胸甲騎兵之下,王寧安還準備設立一支人數更多的輕騎兵,這支輕騎兵僅僅穿著輕便的皮甲,武器只有騎槍和馬刀,連弓箭都不配屬。

用最低的成本,大量訓練,必要的時候,就用最慘烈的方式,牆式衝鋒,和敵人對拼消耗!

三千鐵甲重騎,一萬胸甲騎兵,五萬輕騎這是王寧安設定的建軍目標,他和王德用商量之後,兩個人聯名送給了趙禎。

自從大破遼兵,皇帝陛下的心情越來越好。

他能很明顯感到,朝堂的氛圍有了很大變化。

由於有了兒子,沒有人敢把他視爲明日黃花。

而且大勝遼兵,趙禎的威望如日中天,老百姓無不把皇帝陛下視作中興之主。伴隨著威望提升,滿朝的文臣再也不能無視皇帝,更不敢隨便觸黴頭,佈置下去的事情,效率越來越高,推諉扯皮越來越少

政事堂十分配合,令行禁止,樞密院那邊裁軍和強軍的計劃順利推行無論對內,還是對外,趙禎都覺得臉上有光,志得意滿!

這些日子或許是登基以來,過得最舒服的時候了。

趙大叔決定要有更大的作爲。

“朕覺得王卿的擴軍建議很不錯,狄愛卿怎麼看?”

狄青忙說道:“擴充騎兵臣自然是支持,只是臣有一些擔心,唯恐招不到合適的兵員。”

趙禎笑道:“不見得吧,我大宋子民億兆,肯投軍報國的健兒絕對不在少數,區(qū)區(qū)幾萬人還招不到?”

狄青臉色漲紅,他躬身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當不當講。”

“說!你是我大宋軍人的表率,直截了當,不要吞吞吐吐。”

“是!”

狄青聲音激動道:“幾十年來,朝廷重文輕武,武人不但權柄盡失,而且尊嚴被踩在地下,更兼朝廷將幾十萬的犯人充軍,弄得軍中烏七八糟,在百姓的眼中,談虎色變,如此印象根深蒂固,好漢子不願意來,賴漢子有幹不了,這就是軍中的現狀臣觀陛下有意振興武學,是否能從根本上改變一些,至少讓投軍報國不再丟人,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好男兒從軍!”

坦白講,這些話壓在了狄青心裡不是一天兩天,或許從焦用被殺的時候開始,狄青就對武夫的處境絕望了。

只是他不肯認輸,靠著那麼一股子倔勁兒,硬撐下來,想要給天下的賤兒做一個榜樣。

時至今日,他終於看到了希望,雖然大多數的事情是王寧安完成的,當狄青也不在乎了,只要能給武夫爭一個出頭天,他就心滿意足了。

趙禎陷入了沉思,他看過王寧安的小冊子,牆式騎兵就是靠著紀律和組織,和敵人在拼命,以命搏命!

趙禎是個成熟的皇帝,他很清楚,不管任何人,都是惜命的。讓人家去死,還鄙視,蔑視人家,這是傻瓜也不幹的事情。

大宋的立國者出身武將,可是這一百年來,虧欠武人的太多了要人家賣命,就要給人家足夠的好處和尊重,這是最基本的等價交換!

“狄愛卿,朕立刻下令,廢除刺字,日後犯人也不再編入廂軍,至於軍中的健兒,有功賞,有錯罰嚴格考評,要把一碗水端平,讓所有人心服口服,至於軍餉,還要賞賜標準,你去和王卿商量一下,然後上奏給朕。”

狄青連忙躬身領旨,他轉身走了兩步,趙禎突然叫住了他。

“焦用的家人還在嗎?”

狄青渾身劇烈顫抖,強忍著淚水道:“在,他還有兩個兒子,都在家裡務農,只有十幾畝薄田,日子過得很苦!”

“是啊,寧肯務農,也不願意給朕賣命了!”

趙禎長長嘆口氣,沉吟良久道:“焦用是抗擊西夏的好男兒,追贈他雄州刺史,賞千貫,家鄉(xiāng)建廟祭祀,蔭一子入武學。”

撲通!

狄青聽到這裡,再也忍不住了,雙膝一軟,撲在地上,痛哭流涕。

“臣代焦用叩謝聖人天恩!!!”

狄青甚至不知道怎麼回到樞密院的,據說狄大帥哥臉上帶著淚,哭一陣笑一陣,跟了瘋似的,手下人差點去叫太醫(yī)給他看看了,還以爲是中邪了。

等到趙禎的旨意下來,大家這才恍然大悟!

真是要變天了,死去多年的焦用居然得到了重賞撫卹,雖然趙禎沒有斥責韓琦,但是絕對不亞於給了韓相公幾個嘴巴子。

武夫不再是任意欺凌的,這道旨意不亞於一個驚雷,在大宋的上空炸響。

狄青破例早早回到了家中,他翻出了自己戴了多年的青銅面具,沒人知道,這個面具是焦用送給他的。

當初剛剛充軍不久,狄青還很年輕,他和焦用一起並肩作戰(zhàn),後來焦用送給他一個面具,他還記得當初焦用笑嘻嘻道:“你長得太好看了,面嫩,嚇不了人!老百姓不是說了嗎,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你看我,長得兇神惡煞,天生一副壞人模樣,誰見了我,還沒打呢,就先膽寒了。你模樣俊,太吃虧了,這個青銅面具戴著,下回上戰(zhàn)場,保證能先嚇死幾個!”

狄青接受了焦用的饋贈,這是他得到的第一件禮物,後來狄青才知道,爲了這一個面具,焦用花了5o貫錢,差點娶不成媳婦!

這麼多年過去了,狄青早已威名赫赫,不需要一個面具壯膽,但是他每逢作戰(zhàn),都要帶在身邊。

“老焦,你看了嗎,陛下封賞你了,天下人都知道你是好男兒,不單是你,還要好多兄弟,大家都是好男兒,不是賊配軍了你也能安息了”

狄青絮絮叨叨,對著一個面具,說了整整一夜,足足一大罈子酒,都被他喝光了,在睡夢中,狄青的眼角掛著淚,他彷彿又回到了西北,回到了一腔熱血的年輕歲月

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第207章 對策第12章 廚藝第700章 有罪證了第965章 尚書大人們第1061章 真打起來了第164章 武夫的春天第427章 喚醒漢魂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739章 告黑狀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1042章 兩個退休的人第281章 還要靠王二郎第872章 種家軍之變第955章 摩尼教滅第207章 對策第363章 壯哉,王家軍第558章 不愁沒有當官的第937章 我們造反了第1157章 金融勢力覆滅第32章 線索第974章 陽謀對陽謀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301章 包龍圖打坐開封府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1148章 呂惠卿告密第45章 巧取第318章 惡人王寧安第816章 新相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780章 兇猛的契丹武士第1025章 寬夫兄,該談談了第390章 提議遷都第377章 皇太叔,什麼鬼?第1052章 可怕的印花稅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119章 超級寶庫第10章 分產不分家第570章 瘋狂搶購的江卿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第1102章 崛起的武夫勢力第302章 決戰(zhàn)之天子之怒第195章 很尷尬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151章 殺不了的人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423章 一門兩國公第569章 演戲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877章 死得憋屈第13章 祖宗顯靈第134章 冒險第160章 皇帝被說服了第226章 一碗奶茶的生意第469章 有用的小人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891章 第一世家的選擇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1063章 他們是奴隸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45章 巧取第484章 教育從吃飯開始第67章 醉翁醉了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163章 王寧安很放肆第91章 沒有皇帝是簡單的第893章 覆滅第946章 火燒糧倉第714章 沒有殺不得的人第5章 被冤枉的王二郎第95章 賑災妙法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929章 將門下一代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1054章 果斷撲殺第874章 引蛇出洞第954章 民心在我第259章 你們想多了第798章 三位夫人第53章 很了不得的權力第356章 厲害了,我的皇第16章 賊配軍第438章 文彥博淪陷了第47章 上當的包大人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427章 喚醒漢魂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1022章 沒本事,不奸臣第126章 王老師的禮物第1029章 收穫頗豐第773章 勇敢的呂誨
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第207章 對策第12章 廚藝第700章 有罪證了第965章 尚書大人們第1061章 真打起來了第164章 武夫的春天第427章 喚醒漢魂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739章 告黑狀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1042章 兩個退休的人第281章 還要靠王二郎第872章 種家軍之變第955章 摩尼教滅第207章 對策第363章 壯哉,王家軍第558章 不愁沒有當官的第937章 我們造反了第1157章 金融勢力覆滅第32章 線索第974章 陽謀對陽謀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301章 包龍圖打坐開封府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1148章 呂惠卿告密第45章 巧取第318章 惡人王寧安第816章 新相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780章 兇猛的契丹武士第1025章 寬夫兄,該談談了第390章 提議遷都第377章 皇太叔,什麼鬼?第1052章 可怕的印花稅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119章 超級寶庫第10章 分產不分家第570章 瘋狂搶購的江卿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第1102章 崛起的武夫勢力第302章 決戰(zhàn)之天子之怒第195章 很尷尬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151章 殺不了的人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423章 一門兩國公第569章 演戲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877章 死得憋屈第13章 祖宗顯靈第134章 冒險第160章 皇帝被說服了第226章 一碗奶茶的生意第469章 有用的小人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891章 第一世家的選擇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1063章 他們是奴隸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45章 巧取第484章 教育從吃飯開始第67章 醉翁醉了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163章 王寧安很放肆第91章 沒有皇帝是簡單的第893章 覆滅第946章 火燒糧倉第714章 沒有殺不得的人第5章 被冤枉的王二郎第95章 賑災妙法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929章 將門下一代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1054章 果斷撲殺第874章 引蛇出洞第954章 民心在我第259章 你們想多了第798章 三位夫人第53章 很了不得的權力第356章 厲害了,我的皇第16章 賊配軍第438章 文彥博淪陷了第47章 上當的包大人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427章 喚醒漢魂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1022章 沒本事,不奸臣第126章 王老師的禮物第1029章 收穫頗豐第773章 勇敢的呂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波县| 灌南县| 金川县| 商南县| 涞源县| 桑日县| 德州市| 襄汾县| 金山区| 论坛| 商丘市| 甘孜县| 观塘区| 余庆县| 扎鲁特旗| 永仁县| 阿城市| 清水县| 城步| 车险| 车致| 拉萨市| 沐川县| 天镇县| 沂源县| 金秀| 平舆县| 太仓市| 湖州市| 修文县| 屯门区| 同德县| 临漳县| 民丰县| 长治县| 土默特右旗| 图木舒克市| 巴彦县| 布拖县| 兴和县| 梨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