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0章 皇帝被說服了

蘇洵把遼國的情況分析得清清楚楚,這時趙禎才猛地警覺,他一直愁眉苦臉,哀嘆大宋國運衰微,麻煩事一堆,敢情他和遼主是同病相憐,呃不,是遼主更慘。

耶律重元長期經營燕雲十六州,手上財力雄厚,人馬衆多,足以和遼主抗衡。

在這種局面之下,讓遼國舉傾國之兵南下,簡直是吃人說夢。

蘇洵又補充道:“陛下,遼國的隱患還不止如此,他們疆域遼闊不假,可其中有太多的部族野人,其中以女真諸部最爲強大,人口衆多,戰力非凡,奈何是一片散沙,不成氣候。但是遼兵一旦大舉南下,這些部族必定趁機做大。如今的遼國還澶淵之盟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當年我大宋君臣尚且同心同德,擊敗遼兵,如今未戰先怯,豈不是讓天下之士寒心嗎?”

趙禎心動了,真的動了,如果遼國這麼慘,幹嘛不趁你病要你命!一雪前恥,好好出出胸中的惡氣。

文彥博偷眼看到趙禎胸膛起復,喉頭上下動彈,就差點頭說好了,文相公是心中大急,他力主裁軍,主張偃武修文,這不是紅果果打臉嗎?

奈何蘇洵這傢伙口才太好,文彥博沒有把握,只能頻頻給宋庠和王拱辰使眼色,王拱辰剛剛吃癟,沒想好反駁之詞,宋庠無奈站了出來。

“蘇主簿分析遼國,雖然精妙,可是你也別忘了,大宋的敵人不止遼國一個,萬一宋遼大戰,讓西夏漁人得利,那該如何是好?”

他這話說的很慷慨,自以爲會得到一片掌聲,哪裡知道卻現所有人的臉上都十分怪異,龐相公唬著臉,明顯是想笑不好意思,只能憋著。

至於文相公和王相公,乾脆把腦袋扭過去,懶得看這個豬隊友,呃不,豬都比他強!

宋庠還沒反應過來,趙禎咳嗽了兩聲,“宋相公,李元昊已經死了一年了,西夏大亂,只怕是無暇他顧了,朕是有心藉機征伐的,怎奈國庫空虛,兵力不濟,只能坐失良機,甚是可惜啊!”

說起李元昊,也算是一時的梟雄,他繼承父祖的遺產,佔據西北廣闊土地,稱帝叛宋,並且在三川口,好水川等戰役中,消滅宋軍數萬,又親征擊敗遼軍,奠定了三分格局。

就像很多有作爲的君主一樣,到了晚年,都難免昏庸殘暴,李元昊便是如此,廢掉了皇后野利氏,要知道,野利氏也是一個龐大的家族,擁有的武力相當驚人,西夏雖然不及遼國廣闊,可是內部各個部族錯綜複雜,一點不遑多讓。

與其說李元昊是皇帝,倒不如說是一個大公司的董事長,而野利氏就是其中比較強悍的董事之一。

李元昊利用血腥手段,摧毀了野利氏,而在之前,元昊又殺死了輔佐自己上位的親舅舅衛慕山喜,親手賜死了母親衛慕氏,至此李元昊幹掉了兩個原始股東,也讓其他人膽戰心驚,惶惶不可終日。

對妻子下得去手,對母親同樣不客氣,這種人再幹出什麼事,也就不足爲奇了。

果然李元昊在一次宴會當中,看中了自己兒子寧令哥的未婚妻沒移氏,青春活力,美貌無雙,李元昊當即起了念頭,直接搶走了自己的兒媳婦,立爲新皇后。

在歷史上,搶奪兒媳婦的君王並非沒有,其中有兩個最出名的,其一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他從兒子手裡搶來了楊玉環楊貴妃,至於另外一位,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平王。

這兩位都沒有落好下場,李隆基因爲安史之亂,敗走蜀中,在馬嵬坡,楊玉環被吊死在梨花樹下,李隆基也被逼著退位,當了太上皇,餘下的歲月都生活在濃濃的相思之中。至於楚平王,他慘了一些,因爲搶了兒媳婦,怒殺了伍家滿門,只跑出去一個伍子胥,就是那位過昭關,一夜白頭的傢伙。

伍子胥逃到了吳國,先後舉薦了兩位著名的刺客,專諸和要離,殺死了吳王僚和公子慶忌,幫著公子光奪得王位,後來吳國伐楚,打下了楚國都城,當時楚平王已經死了,被仇恨塞滿腦袋的伍子胥就把楚平王從墳裡扒出來,抽了一頓鞭子,打得骨骸飛濺,這就是“鞭屍”的由來。

相比上面兩位,李元昊的下場更加直接悽慘,被奪走了未婚妻的太子寧令哥,沒有像壽王一樣忍耐,也沒有像羋建一樣逃走,而是勇敢地拿起了刀,衝進了父皇的宮殿,趁著李元昊大醉,就是一刀。

他沒有殺死李元昊,卻砍掉了李元昊的鼻子,這位暴君在當天晚上,就因爲失血過多而死。

或許是做了太多的惡事,他終於得到了最殘酷的報應,死在了自己兒子的手上,還丟了鼻子,五官不全,做鬼也是個醜鬼!

寧令哥是個愣頭青,傷了李元昊之後,嚇得跑到權臣國相沒藏訛龐的家中,沒藏訛龐的妹妹是皇后,原則上他是寧令哥的舅舅,可他們之間卻沒有血緣關係,而且沒藏氏奪取的正是寧令哥生母野利氏的後位,你說人家沒藏訛龐能不幫著自家人嗎?

沒藏訛龐以弒父的罪名,殺死了寧令哥,輔佐僅僅一歲多的親外甥李諒祚登基,搶奪了西夏的大權。

這些事情,都生在慶曆八年,剛剛過去一年多,沒藏訛龐用卑劣的手段奪權,其他家族都心懷不滿,忠於李元昊的勢力興風作浪,正是主少國疑,悍臣滿朝,內憂外患交迫的時候。

……

趙禎當時真想對西夏用兵,一雪前恥,奈何朝廷的幾位相公頻頻勸說,讓咱們的皇帝陛下不重邊功,於民休息,只要天下太平,四外的蠻夷不足爲慮……

一頓**湯灌下去,趙禎本來就不是果斷的人,結果白白看著機會流失,連歲幣都沒有取消,真是可恥之極!

時隔一年多,趙禎也想清楚了,知道自己被忽悠了,卻也無可奈何。

偏偏宋庠糊塗,竟然還敢提西夏的事情,趙禎心裡暗說,被騙了一次,還能再上當?宋庠不但沒有讓趙禎改變主意,相反,使得皇帝更加支持強硬,甚至不惜一戰!

眼看著大局已定,文彥博不得不親自上陣。

“陛下,臣深知軍民將士,一心洗雪恥辱,可是要動兵談何容易。哪怕遼國大軍不敢真正南下,只要陳兵邊境,我們就要防備應付。要徵召人馬,要調集糧草,各項開支加起來,少說幾百萬貫不止。去歲爲了應付河北災荒,東南各府已經提前徵收了三年的賦稅,如果再動兵,只怕十年八年不止,到時候還沒等遼兵打過來,東南就亂了。臣懇請陛下以蒼生爲念,以天下爲念,不要爲了一兩個狂生的言詞,就妄興兵戈,置江山與險地啊!”

這就是宰相的修爲,聽起來都是正確的,可實際上卻是誇大其詞,多徵賦稅沒錯,不過僅限於幾個富庶的州府,而且多半用來填虧空,真正用來救災的微乎其微。

可偏偏文彥博就能把情況說的危若累卵,不可收拾,睜眼睛說瞎話的本事,蘇洵是學不來的。

如果是以往,蘇洵多半會敗下陣來,可經過王寧安預先推演,諸位相公能拿出來的理由,全都有破解之道。

蘇洵從容不迫,躬身道:“陛下,文相公說微臣是狂生,微臣不敢反駁,不過範相公、晏相公,還有歐陽學士,他們也都是這個意思,方纔文相公的擔憂,根本不值一提?!?

“哦?你有解決之道?”

“有!”蘇洵正色道:“陛下,據臣所知,大宋不缺糧食,東南的糧很多,只是如何徵集上來,又如何運輸到北方,纔是麻煩所在!走漕運的話,光是到京城,就要耗損三成以上,再運輸到河北,三石糧,只有一石能夠抵達目的地。”

宋庠鬧了一個無知,因此惱羞成怒,出言道:“你既然知道損耗嚴重,怎麼還敢提出來?”

蘇洵毫不畏懼,淡淡一笑,“陛下可知,這一次爲了救濟災民,滄州的船隊幾次出海捕鯨,雖然人員有些損傷,但是收穫頗豐,也熟悉了海況。假如能增加滄州的海船數量,把滄州生產的鯨油,鯨肉,蠟燭,肥皂,白糖,傢俱,皮草,藥材,美酒等物,通過海運,到江南銷售,再把江南的糧食,茶葉,絲綢運回滄州,一來一往之間,就能解決災民的生計。而且雙方互通有無,還能增加稅收,這一部分稅收就可以充作河北諸軍的糧餉。由於這是正常貿易,朝廷也不需要預徵田賦,更不會損傷民力,還能活絡經濟,支撐軍用,一舉多得啊?!?

聽著蘇洵的慷慨陳詞,文彥博的臉色狂變,他知道再也無法阻擋了……果然,趙禎已經激動地從龍椅上站起來,快步走到蘇洵的面前,拉著他的手。

“蘇卿,海運的損失如何?”

蘇洵努力保持著鎮定,“啓奏陛下,我大宋海貿繁榮,商船運航,如果僅僅是從江南運到河北,估計損失不會過一成!”

“一成!”

趙禎眼睛放光,拉著蘇洵的手,不停搖晃,由衷讚道:“蘇卿真有管仲樂毅之才?。‰逘懘笏蔚靡涣枷?!”

第1013章 文彥博也躲不過第772章 規範金融市場第843章 皇后是個賢內助第21章 二伯來訪第790章 盛宴上的小偷兒第955章 摩尼教滅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695章 天佑大宋第687章 皇帝錯了第314章 恐怖的汴京城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760章 盜墓賊也能立大功第687章 皇帝錯了第587章 官場震動第43章 野狼谷第973章 金融改革第316章 王寧安的怒火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1142章 想當上將的狗牙兒第618章 下重手第840章 滿朝皆敵第44章 北地馬的傳說第292章 出乎預料的敵人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1098章 八方雲集第265章 醉翁之意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243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1074章 撕破臉第1000章 司馬光的妙招第296章 下血本第779章 大國威風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第80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49章 不養廢物第32章 線索第1047章 行省制第503章 洗刷冤屈的線索第134章 冒險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711章 富相公栽了第164章 武夫的春天第419章 騎牆對騎牆第32章 線索第917章 丹書鐵券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799章 師父和三孃的區別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1087章 你去修書吧第575章 別放走了韓琦第998章 凱旋門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366章 恐遼癥消失了第16章 賊配軍第871章 開啓殖民時代第942 真 章 吾名屠夫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535章 喜當爹第136章 洪水滔天第413章 大宋第一戰神第639章 泰山壓頂, 西夏劇變第276章 無恥是沒限度的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555章 做個好女婿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後底牌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737章 炮轟王安石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343章 二程很尷尬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172章 罵死一個第480章 厲害了,擲彈兵第556章 我是來殺人的第783章 強大若斯第756章 把昏庸進行到底第668章 楊廣是個好皇帝第102章 不服氣第26章 從天堂到地獄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95章 賑災妙法第844章 專利法第426章 比試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893章 覆滅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306章 財相第873章 給西夏的最後通牒第1003章 被暗算的蘇軾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
第1013章 文彥博也躲不過第772章 規範金融市場第843章 皇后是個賢內助第21章 二伯來訪第790章 盛宴上的小偷兒第955章 摩尼教滅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695章 天佑大宋第687章 皇帝錯了第314章 恐怖的汴京城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760章 盜墓賊也能立大功第687章 皇帝錯了第587章 官場震動第43章 野狼谷第973章 金融改革第316章 王寧安的怒火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1142章 想當上將的狗牙兒第618章 下重手第840章 滿朝皆敵第44章 北地馬的傳說第292章 出乎預料的敵人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1098章 八方雲集第265章 醉翁之意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243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1074章 撕破臉第1000章 司馬光的妙招第296章 下血本第779章 大國威風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第80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49章 不養廢物第32章 線索第1047章 行省制第503章 洗刷冤屈的線索第134章 冒險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711章 富相公栽了第164章 武夫的春天第419章 騎牆對騎牆第32章 線索第917章 丹書鐵券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799章 師父和三孃的區別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1087章 你去修書吧第575章 別放走了韓琦第998章 凱旋門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366章 恐遼癥消失了第16章 賊配軍第871章 開啓殖民時代第942 真 章 吾名屠夫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535章 喜當爹第136章 洪水滔天第413章 大宋第一戰神第639章 泰山壓頂, 西夏劇變第276章 無恥是沒限度的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555章 做個好女婿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後底牌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737章 炮轟王安石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343章 二程很尷尬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172章 罵死一個第480章 厲害了,擲彈兵第556章 我是來殺人的第783章 強大若斯第756章 把昏庸進行到底第668章 楊廣是個好皇帝第102章 不服氣第26章 從天堂到地獄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95章 賑災妙法第844章 專利法第426章 比試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893章 覆滅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306章 財相第873章 給西夏的最後通牒第1003章 被暗算的蘇軾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伦市| 光泽县| 环江| 泗水县| 石渠县| 布拖县| 双城市| 波密县| 修水县| 时尚| 台前县| 迁安市| 库尔勒市| 郎溪县| 杂多县| 平塘县| 扎兰屯市| 淅川县| 潼关县| 通辽市| 林口县| 建瓯市| 永吉县| 邵武市| 新安县| 双江| 油尖旺区| 隆林| 禹州市| 鸡西市| 崇州市| 巴彦淖尔市| 荃湾区| 鄂州市| 资中县| 延长县| 加查县| 苗栗市| 潞城市| 文昌市| 辽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