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5章 醉翁之意

“天下人都有錢,唯獨朕這個皇帝沒錢,都說天子富有四海,可除了這個皇宮,朕真不知道自己還有什麼!”

趙禎哀嘆連連,滿腹的牢騷,情不自禁之際,竟然順著嘴跑了出來。

說完,他自知失言,搖頭道:“朕上乘天命,祖宗基業,九州萬方,億兆黎民,當何等臨淵履薄,本就該恭謹自持,不然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朕不能愧對天下蒼生。”

一個人,尤其是一個皇帝,撒謊就像是吃飯睡覺一樣簡單。

可問題是當一個人撒了幾十年的謊,其實這個謊言和真實就沒有區別了,不得不說,趙禎這個皇帝,算是千古少有了。

“啓奏陛下,微臣卻有不同看法。”

“王卿往往是語出驚人,你說吧,朕不會怪罪你的。”

“是。”王寧安仰起頭,面對著趙禎,朗聲道:“陛下,既然聖人知道自己肩上的使命沉重,手上就該有相應的權力!這個權力不只是賞罰升遷那麼簡單,還要能動員社會的財富,支配利益走向,真正能施行有利於百姓的政策。”

趙禎沉著臉,露出思索的神色,“王卿,你說的具體點。”

“陛下,譬如之前的河北水災,假如陛下能調動幾百萬貫的財富,能得到百萬石糧食,河北的百姓立刻就能得救,不至於出現後續的連番亂局,險些被遼國所趁。”

趙禎點頭,“王卿所言甚是,朕這幾十年,各地常平倉囤積糧食不少,奈何國勢艱難,朝廷一時也拿不出多少錢。”

“陛下,問題就出在這裡,光靠著正常的稅收體系,雖然我朝比起之前歷代都有非常大進步,奈何家大業大,花銷太多,遇到了幾重困難疊加,就沒法應付。因此,微臣的意思是在朝廷的系統之外,再建立一套體系。”

趙禎蹙著眉,示意王寧安繼續說下去。

“臣以爲這套系統就是金融,就是錢莊。”王寧安道:“臣在平縣的所有作爲,多一半都是靠著向錢莊借款,才實現的。而拿這次開嶺南來說,朝廷沒有錢,可事情不能不做,臣就向各個大家徵收保證金,輕鬆拿到了7oo萬貫。當然,以後的開項目不會有嶺南這麼大,收益也不會這麼高,想要勸說各方投資,難度非常大。可假如能建立起錢莊,靠著存款有息的吸引,錢莊能吸收大量的社會財富,這時候只要和錢莊談妥,就能借到大筆的資金,用來解決燃眉之急。聚集萬方之財,紓解一方之困,正是錢莊的妙用。”

趙禎用心聽著,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錢莊和朝廷徵稅最大的不同,就是錢莊講究風險,將本求利,百姓是因爲利息而來,錢莊是因爲有利可圖而借錢。中間沒有任何盤剝,也不會激起民變,你情我願,天經地義。

“王卿,你果然見解不凡,讓朕欣慰啊!”

“承蒙陛下誇獎,臣以爲錢莊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以後大額交易,都在錢莊進行,只是在賬目上加加減減,不用動實際的貨幣,這樣就節約了許許多多的銅錢,我朝的錢荒解決有望!”

“當真?”

趙禎驚訝地站起來,激動道:“王卿,既然錢莊這麼好,你爲何不早早向朕建議?”

王寧安苦笑道:“陛下,要建立錢莊,建立起貨幣信用,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至少錢莊要有足夠本錢,要有充足的貨幣供應,要在國內各地佈局,建立網點金庫……凡此種種,都不是一天兩天能完成的。臣以爲此次開嶺南,把交趾和大理的銅拿到手,建立起穩定的銅礦供應,這時候百姓才能相信錢莊的信用,放心大膽把錢存進來。”

趙禎滿意笑道:“王卿深謀遠慮,果然思慮周全,如此看來,經略嶺南,關乎大宋的生死存亡啊!”

“陛下聖明,故此微臣斗膽建議,陛下應該著手把錢監剝離出來,然後籌備建立皇家錢莊,規定各級衙門,所有的大額賬目開支,必須通過錢莊進行,不然就可以視作貪墨違規。”

王寧安越說,趙禎想得越多,他這時候才恍然大悟,建立起一套金融體系,可不只是解決錢荒這麼簡單。

金融系統和朝廷的官僚系統,二者之間還能互相監督制約,防止貪腐的生。

妙,果然是妙!

“王卿,你這個主意實在是太好了,朕應該什麼時候開始設立皇家錢莊?”不知不覺間,趙禎竟然用請教的口氣詢問,顯然,他已經徹底接受了建議。

“陛下,此事急不得,微臣立刻南下之後,爭取快把三國擺平,等到能供應三千萬斤銅錠的時候,差不多就可以了。另外錢監這邊也要注意儲備匠師,每年至少能製造8oo萬貫銅錢,有了這個實力,才能玩得起錢莊!”

王寧安不是在這裡隨便吹牛,拗相公王安石變法,雖然有諸多的問題,不過有一點,他老人家的確解決了錢荒,靠著各種努力,王安石讓北宋每年鑄幣5oo萬貫,這是什麼概念呢,大唐在鼎盛的時候,每年鑄幣也不過區區3o萬貫,雙方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

王寧安預估了一下,以他的折騰能力,把嶺南開了,擴展了遼國市場,還有交趾三國,比起拗相公,每年多3oo萬貫,應該就能應付了。

……

他臨行的時候,把這個全盤謀劃告訴趙禎,無疑是深思熟慮的。

上次他出兵交趾,把升龍府給燒了,弄得滿朝沸騰,幸好出了個李日尊,才能反手扇了文官幾個嘴巴子。

人不能靠著運氣活著,他南下之後,折騰出來的動靜不會小,要想能安安穩穩,八風不動,就要皇帝堅定支持。

看皇帝憑什麼支持你?甚至不惜爲了你得罪所有文官?

皇家錢莊!

這就是王寧安給趙禎的承諾,也是給趙禎保護自己的理由。

不過王寧安顯然低估了他這番建議的價值,趙禎仔細盤問了有關錢莊的問題,一共談了兩個多時辰。

王寧安也不隱晦,把利弊都告訴了皇帝,趙禎做到心裡有數,他十分滿意,竟然下令賜王寧安紫金魚袋!

又給他聖旨一道,他護送李日尊南下交趾,作爲欽差大臣,代表皇帝,必要時候,可以調動嶺南的文武,協助他處理各種事務。另外趙禎又給王寧安加了一個定遠使的官職。

這一番舉動,頓時讓很多人五味雜陳,先就是咱們的文壇盟主歐陽修,老先生混了這麼多年,才穿著紅袍,配銀魚袋,比起王寧安的紫袍金魚袋,足足差了一級。

老先生頓時生出了這輩子活到狗身上的感慨!

趙禎啊趙禎,你到底是多喜歡王寧安啊!

剛一入仕,就給了知縣,爲了他不惜破壞官場規矩,把他捧成了一方安撫使,現在更是授予紫金魚袋這一殊榮,多少人爲官一輩子,把頭都熬白了,也混不來。

……

歐陽修是個豁達的人,他很快就想通了,王寧安官雖然大,可是這官不好當啊!

什麼定遠使?

朝廷之前可沒有這個職位,歐陽修不由得想到了定遠侯班!

陛下這是讓王寧安效仿班通西域,把交趾諸國擺平,給大宋打開一片天地啊!假如真的讓王寧安辦成了,就像當年班出使西域一樣,大宋就能擁有一個穩固的後方,糧食、銅礦、木材、人力、土地……有了這些東西,源源不斷供應,大宋就等於多了一個級血包,再去和遼國拼,光復燕雲,滅了西夏,就有希望了!

歐陽修越想越覺得這是一盤大棋。

想想幾年之前,聽到王家軍口口聲聲,不忘北伐之恥,要收回燕雲。就連歐陽修都覺得是個笑話,簡直比登天還難。

可是老先生猛然現,原來王寧安一刻都沒有忘記自己的誓言。

他的每一步行動,都是在積累實力,壯大自身力量。

等到準備充分了,實力足夠了,終有一天,要滅了遼國,洗雪澶淵之恥!

好小子!

這纔是真正的男子漢大丈夫!

老夫或許不能征戰沙場,不能爲了大業出力,至少老夫在朝一天,就沒人能難爲你。

歐陽修思慮許久,他本就不擅長地方政務,治理開封府,更是左支右絀,難以有什麼大作爲。

既然如此,就不如把開封府讓出來,歐陽修一番盤算,又和賈昌朝通了氣。

賈相公立刻展開運作,宋庠之前包庇孫沔,在言官彈劾王寧安的時候,碌碌無爲,進退失據,已經沒有資格坐在相的位置上。

終於,各方明示暗示,宋庠不堪其辱,自請去職,趙禎也沒有過多挽留,就這樣,宋庠離開了朝堂。

樞密使賈昌朝升任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正式成爲相。

賈相公譜寫了一曲逆襲的讚歌,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來到了權力的巔峰,志得意滿。

他留下的樞密使一職,交給了樑適,另外又增加了一個樞密副使王堯臣,至於東府這邊,富弼依舊是萬年老二,繼續當集賢殿大學士,同時有個出乎預料的安排,御史中丞唐介出任參知政事。

至於他空下來的御史中丞,則是由翰林學士歐陽修接任!

第172章 罵死一個第135章 兩全其美第475章 不屈的百姓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1132章 跟著秦王,有吃有喝第992章 得罪女人的下場第349章 不養廢物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第1075章 老將出馬第725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107章 封賞第856章 又一個相公被抓了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125章 龍絃琴和龍涎香第40章 弓箭社第579章 殺猴駭雞第812章 母子第458章 官吏表率司馬光第968章 趙曙傻眼了第948章 劉相公落網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926章 謀反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1037章 文彥博貶官記第738章 拗相公要加油第800章 情深第998章 凱旋門第84章 真相大白第999章 首相之爭第515章 學生們都被抓走了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731章 找茬兒第883章 束髮易服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150章 清流本色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130章 大寫的服第324章 婚禮很熱鬧第1064章 人口大爆炸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502章 陰險的殺招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474章 猛士王韶第1032章 和文彥博算總賬第123章 流民圖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258章 主動投靠第671章 不怕天譴的人第146章 大宋版來料加工第769章 逼宮政事堂第743章 引爆黃金熱第699章 交鋒陳琳第531章 抓狂的政事堂第21章 二伯來訪第271章 一不小心受賄了第849章 下三濫對下三濫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492章 大逆不道的小太子第643章 六千刀第229章 下馬威第304章 罪己第224章 罷相第449章 軍情如火第719章 遍地寶貝第1058章 呂惠卿的損主意第878章 血腥的篡位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826章 趙曙的高招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20章 無商不奸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1040章 不省心的兒子第574章 終結江卿時代第52章 如何抱大腿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264章 可以和趙禎交差了第878章 血腥的篡位第616章 真兇顯露第1145章 秦王之上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第734章 太子被逼婚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1124章 黑鍋誰來背第398章 死也逃不掉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78章 人或爲魚鱉第1156章 遺物第877章 死得憋屈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566章 跌落雲端的江卿第844章 專利法第169章 遼國慫了第1047章 行省制第1020章 王雱也瘋了第143章 機智的蘇軾第484章 教育從吃飯開始
第172章 罵死一個第135章 兩全其美第475章 不屈的百姓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1132章 跟著秦王,有吃有喝第992章 得罪女人的下場第349章 不養廢物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第1075章 老將出馬第725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107章 封賞第856章 又一個相公被抓了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125章 龍絃琴和龍涎香第40章 弓箭社第579章 殺猴駭雞第812章 母子第458章 官吏表率司馬光第968章 趙曙傻眼了第948章 劉相公落網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926章 謀反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1037章 文彥博貶官記第738章 拗相公要加油第800章 情深第998章 凱旋門第84章 真相大白第999章 首相之爭第515章 學生們都被抓走了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731章 找茬兒第883章 束髮易服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150章 清流本色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130章 大寫的服第324章 婚禮很熱鬧第1064章 人口大爆炸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502章 陰險的殺招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474章 猛士王韶第1032章 和文彥博算總賬第123章 流民圖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258章 主動投靠第671章 不怕天譴的人第146章 大宋版來料加工第769章 逼宮政事堂第743章 引爆黃金熱第699章 交鋒陳琳第531章 抓狂的政事堂第21章 二伯來訪第271章 一不小心受賄了第849章 下三濫對下三濫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492章 大逆不道的小太子第643章 六千刀第229章 下馬威第304章 罪己第224章 罷相第449章 軍情如火第719章 遍地寶貝第1058章 呂惠卿的損主意第878章 血腥的篡位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826章 趙曙的高招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20章 無商不奸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1040章 不省心的兒子第574章 終結江卿時代第52章 如何抱大腿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264章 可以和趙禎交差了第878章 血腥的篡位第616章 真兇顯露第1145章 秦王之上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第734章 太子被逼婚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1124章 黑鍋誰來背第398章 死也逃不掉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78章 人或爲魚鱉第1156章 遺物第877章 死得憋屈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566章 跌落雲端的江卿第844章 專利法第169章 遼國慫了第1047章 行省制第1020章 王雱也瘋了第143章 機智的蘇軾第484章 教育從吃飯開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达市| 容城县| 巫山县| 九台市| 名山县| 江永县| 山东省| 玉溪市| 正蓝旗| 博白县| 肥乡县| 南乐县| 基隆市| 昌图县| 盐池县| 比如县| 福安市| 泗阳县| 定日县| 上杭县| 阿瓦提县| 厦门市| 昌都县| 常宁市| 定陶县| 肃宁县| 上饶县| 成安县| 新巴尔虎左旗| 泾源县| 西吉县| 托里县| 汝州市| 长顺县| 濮阳市| 盐城市| 益阳市| 教育| 偏关县| 怀仁县| 新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