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47章 行省制

在成功收拾了倭國之後,狗牙兒小朋友的確是懈怠了,妄自尊大了……從他弄了一堆倭女就看得出來。

這小子未必真的喜歡,但是他知道老爹肯定不喜歡,所以他就鬼使神差幹了……怎麼樣,有點叛逆少年的味道吧!

王寧安很瞭解兒子的秉性,他沒有拆穿,甚至陪著小傢伙演戲,讓小傢伙膨脹起來,然後再找機會敲打。王寧安沒法把兒子摔得很慘,但是卻能先捧得很高,這樣摔下來,效果還是差不多的。

正巧冒出了文及甫,給了王寧安最好的機會。

瞧瞧,狗牙兒立刻就坐不住了。

老爹老了,王家就指著他了,萬一他不行了,鬥不過文及甫,鬥不過其他人……那幫仇人衝著王家下手,老爹怎麼辦,孃親怎麼辦,弟弟怎麼辦,妹妹怎麼辦?

狗牙兒少爺還是很有責任感的,他向趙曙請令,討了三千人馬,立即乘坐火車,前往西域……王寧安一點不擔心兒子,西域的班子還是他留下來的。

趙宗景,可以算是狗牙兒的準岳父了,能欺負他嗎?

還有王寧宣,那是狗牙兒的三叔。

至於西域都護慕容輕塵,那是王寧安很器重的武將,狗牙兒小時候還跟他學過騎馬射箭……如此配置,王寧安實在是擔心不起來。

至於完顏盈歌的大金國,僅僅算得上潛在的威脅吧!

王寧安給完顏盈歌送去了命令,讓他追擊契丹殘餘勢力。

完顏盈歌也點頭了,答應派遣三萬人馬出擊,不過希望大宋提供一些糧草支援……王寧安權衡之後,答應給他20萬石糧食,前提是必須他親自領兵。

雙方書信往來幾個回合,完顏盈歌點頭了。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大宋的實力,如果條件允許,他也想向西發展,和大宋硬碰硬,實在是活得不耐煩了。

趙曙有些失落,他提著五萬禁軍前來,本以爲會有一場大戰,結果卻連一槍都沒放,契丹的殘餘逃走了,女真人也基本聽話,環顧四周,頗有種高手寂寞之感。

可是很快趙曙就高興不起來了。

進入了治平六年,連續春旱,草原缺水,有些部落的馬匹牲畜都渴死了,數十萬人缺糧,從北方還有蠻族南下,搶掠殺戮……放在以往,這些都是契丹應付的,如今卻都落到了大宋的頭上。

家大業大是非多!

趙曙終於感到了棘手。

這麼大的土地,這麼多的部落,這麼複雜的情況……到底該怎麼辦?

同樣的問題,不止一次提出了。

“朕覺得應該拿出一個辦法來!”

趙曙對著王寧安和文彥博,凝重說道。

文及甫的出色表現,給老文長臉了。

雖然趙曙沒有給他什麼職位,但是僅憑著平章軍國重事的官銜,老文就能參與朝臣討論,畢竟眼下儒州的重臣,也就兩位了!

文彥博看了看王寧安,見他低著頭不說話,老文就明白,頭三出沒好戲,這是讓自己打頭陣!

“陛下,眼下我們治理新得到的疆土,大體有三種辦法……其一,就像西域那樣,設置都護,統管軍務,鎮守地方;其二,則是派遣總督,其三,就是西夏,清理之後,直接併入大宋。”

他頓了頓,“老臣以爲,這三樣,貌似都不適合遼東。”

趙曙道:“說的仔細些。”

“西域設置都護,是爲了應付塞爾柱的雄兵鐵騎,遼東沒有強大的壓力,設置總督,遼東的面積又太大了,似乎權柄過重!至於直接併入……老臣以爲雲州或許可以,其他地方就不成了。”

道理不用說,大家也都明白。

西夏之所以在文彥博折騰一番之後,就能併入大宋,那是因爲銀州、夏州、洪州、龍州、慶州,甘州,涼州……這些地方,曾經就是中原的屬地,早就建立過州縣,只不過是被西夏搶走了,現在正式迴歸大宋,物歸原主而已。

但是遼東,還有茫茫草原,面積和大宋差不多,但是人口卻只有200萬,有些地方,走十幾天都未必能看到一個人。

要是仿照大宋的模式,設置州縣,配屬官吏,絕對是行不通!

分析了情況之後,文彥博道:“陛下,老臣以爲上述的辦法,都是臨時之策……我大宋要開疆拓土,就必須把疆土管理好……容老臣說句過分的話,應該調整地方官制和行政區劃!”

此話一出,就連王寧安都是一愣。

他幾乎忘了,老文除了臉皮厚之外,還是頗有才略的老牌宰執,看問題頗有見地。

稍微看一看大宋的地圖,你就會發現,原來的大宋境內,情況高度一致……比如人口稠密,農耕爲主,幾乎都是漢人。

在這樣相對簡單的疆域內,設立州府軍縣,上面再設立路,分割全國的行政區域,是很合適的。

但是一旦疆域擴大之後,增加了地廣人稀的西域,增加了以遊牧爲主的遼東……氣候不一樣,人不一樣,經濟結構不一樣,人口密度也不一樣……再要套既有的模式,只會作繭自縛。

文彥博繼續道:“陛下,燕王主持中樞,已經調整了官制,只是兩京調整了,地方卻沒有調整,老臣以爲,這次或許是機會,要從上往下,一起整頓……不知道燕王意下如何?”

問到了自己,王寧安淡淡一笑。

“寬夫兄就是見解高明,的確如此……可直接調整也未必合適,不如先找一塊試點,如果可行,再推向全國!”

試點?

在哪裡?

三個人的心中幾乎同時涌起了兩個字:遼東!

沒錯,就是契丹的故地、

耶律浚跑了,完顏盈歌也被調去追擊,偌大的土地,幾乎是空白一片,想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可以放心大膽,實驗新的模式,不正是最好的試點嗎!

“遼東是很好的選擇。”趙曙道:“可新的管理體系,要怎麼配備?師父可有想法?”

王寧安沉吟了一下,道:“陛下,臣以爲京城的官職就非常完備,可以效仿京城,再安排一套。”

趙曙大惑不解,“師父,如此一來,豈不是互相沖突嗎?”

“不會的,只要把地方的級別降一格也就是了!”

王寧安自信十足道。

趙曙還是迷糊,可文彥博敏捷,他聽到了。

“燕王的意思是要被州府以上的一級配置齊全,能夠自行運作,既能負責一方的庶政,又能保證朝廷的掌控?”

王寧安伸出了大拇指,“文相公高見!”

“那,應該怎麼稱呼呢?”

王寧安又道:“中樞的政事堂稱爲中書門下,不管中書還是門下,都是三省之一,在朝叫省,在外就叫行省,文相公以爲如何?”

“行省,行省……行在京外之省……可以,陛下,老臣以爲可以!”文彥博立刻表示贊同。

有了名稱,下面就是配屬官員……首先,行省要有長官,稱爲平章事。

但是在品級上,君臣出現了意見相左的情況。

歷代都有個毛病,就是喜歡以小制大,方便控制,比如明代的大學士只有正五品,通常要加公孤師少,才能統領百官,而巡撫最低才正四品,卻能凌駕從二品的布政使之上,更別說那些芝麻綠豆大,卻能量無窮的給事中和巡按御史了。

大宋也有這麼毛病,比如好好的三高官官,基本都是虛銜,而使用同平章事來充作宰相。

王寧安之前調整過中樞官職,改成了以尚書左右僕射爲宰相。

可是在品級上,尚書左僕射僅僅是從二品,爲了體現宰相的威嚴,必須要加昭文館大學士,或者加三公之銜才能名正言順。

以往只有一個政事堂,也沒什麼疑問。

但是現在要有行省,問題就出來了。

自古以來,中華五千年禮儀之邦,最講究等級規矩,要是連禮數都亂了,又如何讓人信服。

“陛下,老臣以爲,是不是能給行省的平章事,加上龍圖閣學士,或者翰林學士的銜,作爲區分……”

趙曙想了想,用力搖頭,“不成,上一次改制,就強調要權責對等,現在調整之後,要增設許多行省,還是亂七八糟,豈不是沒有規矩了?”

“那,那可就要調整品級了!”文彥博雖然嘴上這麼說,但是心中竊喜,改制就意味著機會,沒準他老人家能撈點什麼好處呢!

趙曙沉吟了一陣子,“師父,把宰相升爲正一品,副相爲從一品,六部尚書爲正二品,行省平章事,位同六部尚書,具是正二品,師父以爲如何?”

王寧安頷首,“陛下的安排極爲妥當,只是眼下先在遼東設立行省,暫時不必全面調整,等機會成熟,再公佈出來。”

“嗯,就按師父的意思辦!”趙曙又道:“那行省之下,還要設立哪些官職?”

王寧安道:“陛下,臣以爲應當設立兩個平章事,一正一副,總攬行省事宜,同時,設一布政使,輔佐平章事,在布政使之下,設立六廳,對應中樞六部……同時設立巡撫,負責監督所有官員……”

王寧安滔滔不斷,顯然,他早就下過功夫,把歷代的行省制度雜糅在一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說的趙曙連連點頭,現在就剩下一個問題,誰是第一任遼東行省的平章事……

第51章 世代忠良第758章 汝妻子吾養之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904章 耕田不用牛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599章 欣喜若狂的趙禎第385章 趙禎學壞了第564章 碾壓第131章 皇帝仁慈,相公狠辣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第143章 機智的蘇軾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1159章 龐大資產的處置第75章 很慘的楊大公子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634章 復仇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第1062章 強勢通過第1100章 請太后回宮第1101章 遷都第1034章 瘋子清醒了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515章 學生們都被抓走了第771章 厲害了,太子第958章 三位新相第334章 來自六藝的學霸第304章 罪己第841章 勇於認錯的狄青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667章 趙禎搞事情第429章 告御狀第649章 我們造反吧第311章 大裁軍第230章 還是有聰明人的第1118章 王寧安的心思第1132章 跟著秦王,有吃有喝第412章 不敗楊家將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1019章 首相之爭,塵埃落定第372章 忠烈千秋第988章 嚇死人的怪物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627章 殺出來的變法第399章 不想做宅男的趙禎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872章 種家軍之變第693章 撒謊的慕容輕塵第630章 王相公死了第690章 損失很慘重第835章 工科男的力量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535章 喜當爹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590章 拜師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311章 大裁軍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43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506章 絕望的錢家叔侄第1130章 接管銀行第627章 殺出來的變法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882章 鹹魚翻身的文彥博第26章 從天堂到地獄第307章 勝利果實第712章 封王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970章 發鈔第460章 重拳打擊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618章 下重手第577章 聖人之怒第126章 王老師的禮物第887章 文官的變臉術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35章 滅殺第847章 龐相公的臉很疼第60章 愛讀書的遼國人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1037章 文彥博貶官記第359章 六藝教出來的壞蛋第385章 趙禎學壞了第1097章 皇帝爭奪戰第1112章 一個不起眼的藩王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1152章 橫掃請願團第1097章 皇帝爭奪戰第284章 要權力第124章 大家都愛吃龍肉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866章 急流勇退第991章 兇猛的炮兵第151章 殺不了的人
第51章 世代忠良第758章 汝妻子吾養之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904章 耕田不用牛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599章 欣喜若狂的趙禎第385章 趙禎學壞了第564章 碾壓第131章 皇帝仁慈,相公狠辣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第143章 機智的蘇軾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1159章 龐大資產的處置第75章 很慘的楊大公子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634章 復仇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第1062章 強勢通過第1100章 請太后回宮第1101章 遷都第1034章 瘋子清醒了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515章 學生們都被抓走了第771章 厲害了,太子第958章 三位新相第334章 來自六藝的學霸第304章 罪己第841章 勇於認錯的狄青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667章 趙禎搞事情第429章 告御狀第649章 我們造反吧第311章 大裁軍第230章 還是有聰明人的第1118章 王寧安的心思第1132章 跟著秦王,有吃有喝第412章 不敗楊家將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1019章 首相之爭,塵埃落定第372章 忠烈千秋第988章 嚇死人的怪物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627章 殺出來的變法第399章 不想做宅男的趙禎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872章 種家軍之變第693章 撒謊的慕容輕塵第630章 王相公死了第690章 損失很慘重第835章 工科男的力量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535章 喜當爹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590章 拜師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311章 大裁軍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43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506章 絕望的錢家叔侄第1130章 接管銀行第627章 殺出來的變法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882章 鹹魚翻身的文彥博第26章 從天堂到地獄第307章 勝利果實第712章 封王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970章 發鈔第460章 重拳打擊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618章 下重手第577章 聖人之怒第126章 王老師的禮物第887章 文官的變臉術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35章 滅殺第847章 龐相公的臉很疼第60章 愛讀書的遼國人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1037章 文彥博貶官記第359章 六藝教出來的壞蛋第385章 趙禎學壞了第1097章 皇帝爭奪戰第1112章 一個不起眼的藩王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1152章 橫掃請願團第1097章 皇帝爭奪戰第284章 要權力第124章 大家都愛吃龍肉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866章 急流勇退第991章 兇猛的炮兵第151章 殺不了的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阴县| 高碑店市| 英德市| 陆丰市| 大宁县| 西林县| 建湖县| 洛宁县| 古丈县| 长白| 太原市| 任丘市| 贡山| 普格县| 新蔡县| 炉霍县| 财经| 左云县| 晴隆县| 金平| 本溪| 土默特左旗| 日土县| 绥棱县| 邻水| 手游| 阳山县| 启东市| 上杭县| 蒙城县| 临西县| 山东省| 电白县| 类乌齐县| 平湖市| 东山县| 临泉县| 隆德县| 彩票| 明光市|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