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67章 趙禎搞事情

趙禎問了許多西北的情況,戰(zhàn)爭打到了這個地步,其實就是國力的比拼。以往大宋雖然地廣人稠,物產豐饒,但是有一個弊病,那就是交通滯後,山嶺重疊,沒法集中人力和物力。弄得動員能力甚至不如草原部落。

在過去的幾年之間,尤其是遷都洛陽之後,西北的基建有了很大提升。

如今主要是官、民、軍三方在做。

國舅爺曹佾,蘇轍,還有種家和折家,都在大力投資。

有了水泥之後,許多橋樑就可以加固,河道可以拓寬,遇到了山坡溝谷,就用火藥炸開。

經過幾年的努力,西北的路網提升了很多,從洛陽輸送物資,損耗能壓到三成左右。

其實這還是個很恐怖的數字,畢竟從東南運動洛陽,也有兩成損耗,加上這三成,就是一半了。

但是好在大宋的底子雄厚,還能撐得住。

哪怕是打消耗戰(zhàn),也要把西夏耗死!

“景平,皇兒在西北表現如何?可堪造就?”趙禎笑呵呵問道。

王寧安忙說道:“殿下秉性仁慈,待人寬厚,西北的軍民,包括歸附的蠻夷,都心念著殿下的好,感激涕零。不過臣倒是覺得,殿下應該更殺伐果決一些,好在殿下還年幼,不必著急。”

趙禎輕笑了一聲,王寧安沒有灌迷魂湯,而是如實奏報,他還是很高興的。

“朕越發(fā)老了,留給皇兒的時間不多了,朕已經立他做太子,按理說也該改個名字了。”

趙宋的皇帝是有規(guī)矩的,在繼位之前,要把兩個字的名字,改成一個字,老百姓避諱容易許多,也能凸顯皇權的唯一。

趙宗垕做了兩年太子,改成單字名,是情理之中。

只是改名往往意味著老皇帝衰朽,新舊交替即將發(fā)生……想到這裡,王寧安的心裡像是堵了塊大石頭。

十幾年了,趙大叔眼看變成了趙大爺,君臣做到他們這份上,也算是難得,一想到要不了多久,或許就要天人分別……王寧安的心裡酸酸澀澀的。

“陛下,要不再等兩年,最好把西夏戰(zhàn)敗,太子殿下挾著大功回京,開疆改名,普天同慶,順理成章?!?

趙禎沉吟一會兒,並沒有反駁。

他想要起身,或許是久坐之後,身體麻木,竟然沒站起來。

“景平?!?

王寧安急忙過來,伸手攙扶起趙禎,眼圈卻是泛紅了,連忙把頭扭過去。

趙禎反而是呵呵一笑,並不在意。

“誰能不老啊,範相公上個月去了!”

提起這個,王寧安頓時心頭堵了個疙瘩兒。

年前的時候,范仲淹就纏綿牀榻,久病不起。好不容易拖過了冬天,到了春暖花開,大家都覺得老相公還能再撐一年。

哪知道範仲淹竟然在睡夢中去了。

範純仁和範純禮都在家中守孝。

身爲弟子,竟然連師父的最後一面也沒有見到,王寧安很是慚愧,也很是自責。說起來,他拜師範仲淹,目的並不純粹,更多的是想借助老相公的威名,緩和同慶曆舊臣的矛盾,這麼多年,王寧安也沒有正兒八經在老相公面前聽從指教,一個老人,說沒就沒了,真是不知道怎麼形容。

范仲淹的死,弄得王寧安心情一直非常失落。

趙禎拍了拍他的手背。

“景平,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到了朕這個年紀,也就什麼都看開了。範相公去了,昨天包愛卿也上了致仕表文,說他年老體衰,兩眼昏花,撐不下去了。再有,永叔年紀也大了,屈指算來,我們這一批人,或是凋零,或是老朽,都撐不了多久?!?

趙禎一邊踱步,一邊說著。

或許是覺得話題太沉重,他又露出了笑容。

“朕前半生,碌碌無爲,守成而已。這些年景平替朕苦心籌劃,大刀闊斧,纔有瞭如今的成就,只要滅了西夏,打通西域,朕縱然死了,也可以含笑九泉,足以面對歷代先祖了?!?

趙禎說到了這裡,話鋒一轉。

“景平,上次朕和你說過,要去調查太子下毒的案子,如今已經有了眉目了。”

不得不說,人與人之間的能力差別還是很大的,如果是王寧安主持,或許早就能水落石出,但是這種案子一旦掀出來,就是無數人掉腦袋,血雨腥風。

趙禎自覺殺戮太重,朝局動盪,也擔心狗急跳牆,就壓了下來,徐徐圖之。

上次抓到了一個假老道,整個案子纔有了突破進展。

皇城司又忙了這麼久,終於拿出了結果。

“景平,那個不僧不道的傢伙,是大相國寺的人。”

王寧安臉色一變,“請聖人恕罪,臣當年手軟了。”

趙禎搖頭,“當年大相國寺一案,弄得天翻地覆,多少宗室子弟,達官顯貴,跑到朕這裡說情,能把他們發(fā)配,已經是極限了,只是沒有想到,耶律洪基比當初厲害多了!”

當年王寧安發(fā)配了大相國寺的人,讓他們進入遼國,大修佛塔,寺院,損耗遼國財力。

坦白講,這個策略是成功的。

至少在收復幽州的時候,發(fā)揮了作用。

可是耶律洪基退到了長城以外之後,完全變了個人,先是驅逐漢人官吏,接著又大搞滅佛,勒令僧人還俗。

當初王寧安派到遼國的僧人,不少又返回了大宋。

其中就有那個銅價大戰(zhàn)之中,和王寧安唱對臺戲的碧塵和尚!

他回來之後,不甘寂寞,在益州交子之戰(zhàn)的時候也摻和了。

敗退之後,給苗貴妃提供毒藥,毒殺趙禎和曹皇后,有他。

後來出賣消息,害死了王德用,還有他!

簡直就是個十惡不赦的毒蛇!

“一念之仁,縱放了此等毒瘤,臣難逃干係。”

王寧安再一次請罪。

趙禎仰起頭,看著大殿外面,一方天空,只有巴掌大小,他微微笑道:“天地遼闊,這大殿卻擋住了朕的目力,所知所見,如盲人摸象,只見一斑?。 ?

王寧安多聰明,瞬間明白了趙禎的意思。

“陛下,莫非是說,這碧塵之後,還有更大的勢力?”

“一頭喪家之犬,能有多大的本事,也能攪動風雨?還不是有人在背後興風作浪,唯恐天下不亂?!壁w禎氣哼哼道:“碧塵背後是靈隱寺,而靈隱寺背後,是東南的官吏士紳,這夥人的力量可不小??!”

趙大叔在查,王寧安也不是吃素的,實際上很多事情,他比趙禎還清楚,只是此時此刻,唯有裝傻而已。

當年錢家曾提議在東南改種棉花。

這是蘇八娘很上心,她和蕭觀音兩個一起派人,前去推動,結果折騰了幾年,東南鐵板一塊,賠了好幾十萬貫,什麼便宜沒佔到,只能退了回來。

不過花錢買教訓,蘇八娘把東南的勢力看了個透。

把靈隱寺和大相國寺類比,二者的確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們都是廟宇,又都從事金融生意,都是最大的高利貸者,背後都有許多士紳官僚。

如果說二者的差別,那就是靈隱寺處在東南,守著市舶司,天高皇帝遠。

他們的生意做得更大,膽子也更大,內外勾結,上下一心,甚至在海上豢養(yǎng)盜匪,走私貨物,總而言之,什麼賺錢幹什麼,肆無忌憚。

如今的大宋,各種勢力總體上可以分成四部分,南北各兩個。

首先北方的兩個已經鬥了很久,一個是以王寧安六藝學堂爲代表的變法派,一個是以韓琦,富弼等人爲首的保守派,隨著韓琦處斬,文彥博倒戈,這一派損失慘重,暫時出於蟄伏狀態(tài)。

但是他們的喉舌,以二程爲代表的洛學,卻是積極講學,擴充人馬,並不甘心失敗。

在南方,也有兩派,一派是以王安石領銜的新學,一派則是以東南海商,士紳,官吏結成的保守派。

說是保守派,其實不準確,他們和富弼等人不一樣,他們的保守是旗號,主要是阻斷朝廷對東南的干預,然後讓他們放手賺錢而已。

這四大派都勢力深厚,露在外面的,只是冰山一角,滄海一粟。

每一派在官場上有人,在商場上有人,地方士紳,學堂書院,甚至還各有報紙,天天隔空對戰(zhàn),鬥個不休。

目前這四方當中,最強的是六藝學堂,而王安石代表的新學一派,和六藝結盟,構成了變法的主力。

“朕想要給皇兒留下一個太平盛世,不但要除掉西夏,還要解決內患!東南的這些人,居然敢用毒藥謀害朕,謀害梓童。就說明他們喪心病狂,根本沒把朝廷放在眼裡!這些年東南富庶,家家戶戶都願意把孩子送入學堂,朝廷科舉,如果去掉六藝士子,東南的進士就是最多的!”

趙禎怒氣沖天,“景平,朕不能不敲打他們,不給這幫人一個慘痛教訓,皇兒就別想坐穩(wěn)龍椅!”

王寧安聽到這裡,立刻站起身,“聖人,臣願意前往東南,替陛下嚴懲惡徒!”

讓王寧安去,當然最好。

可趙禎猶豫了一下,“景平,從西北,到西夏,再到西域,這麼大的一局棋,沒你輔佐,朕放心不下??!東南就交給韓絳,朕讓他代表審計司,去清查東南的官吏,正好,王安石也奏請要在東南清丈田畝,就讓他們放手去做,誰敢跟朝廷作對,就來個二罪歸一!”

趙大叔,又霸氣了!

這是奔著血流成河去的,夠狠!

王寧安滿心期盼,卻也知道,朝廷的重點還是西夏,他只能囑咐韓絳,下手絕對不能留情,一定要來個狠的!

第54章 一家亡一家興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194章 被鄙視了第745章 馮京落網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726章 捧得太高了第395章 陪都第896章 大宋也有東林黨第823章 崩第421章 沸騰的大宋第43章 野狼谷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84章 真相大白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1034章 瘋子清醒了番外 一第748章 背叛儒家的人第438章 文彥博淪陷了第537章 王安石惹禍了第871章 開啓殖民時代第346章 大氏在哪裡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堂新局第26章 從天堂到地獄第388章 中毒第165章 壞入骨髓第1068章 熊孩子趙頊第669章 川兵北上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503章 洗刷冤屈的線索第1124章 黑鍋誰來背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836章 必須要有奴隸了第786章 矯情的西夏第150章 清流本色第65章 趙禎的讚許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412章 不敗楊家將第583章 絕不妥協(xié)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第706章 殺向政事堂第652章 狗牙兒的使命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63章 包拯,你是個懦夫第122章 坑與被坑第1061章 真打起來了第341章 大熊的質問第107章 封賞第181章 大家都在謀劃第87章 兩個老兵第838章 無恥的三個境界第354章 朕有兒子了第353章 建立在仇恨上的渤海國第493章 童言可貴第294章 王寧安的死黨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64章 拉皇帝下水第1089章 君臣父子第182章 新鮮出爐的王縣令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172章 罵死一個第202章 汴京遊第814章 拗相公要跑了第577章 聖人之怒第187章 跟著王寧安不吃虧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1062章 強勢通過第757章 一個兇人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383章 紅顏禍水是真的第696章 富弼爲你解惑第1130章 接管銀行第144章 禁酒第1048章 斂財高手第710章 莫須有的罪名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863章 文彥博造的孽第891章 第一世家的選擇第414章 御駕親征第889章 一萬年太久第732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490章 蹂躪老狐貍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1108章 大抓捕第26章 從天堂到地獄第676章 突破橫山,殺入西夏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624章 金殿辯論第138章 尊貴的士大夫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652章 狗牙兒的使命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11章 神奇的臭鞋第62章 祖先的寶物第784章 大宋的危機第224章 罷相第1028章 全面查封第1075章 老將出馬
第54章 一家亡一家興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194章 被鄙視了第745章 馮京落網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726章 捧得太高了第395章 陪都第896章 大宋也有東林黨第823章 崩第421章 沸騰的大宋第43章 野狼谷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84章 真相大白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1034章 瘋子清醒了番外 一第748章 背叛儒家的人第438章 文彥博淪陷了第537章 王安石惹禍了第871章 開啓殖民時代第346章 大氏在哪裡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堂新局第26章 從天堂到地獄第388章 中毒第165章 壞入骨髓第1068章 熊孩子趙頊第669章 川兵北上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503章 洗刷冤屈的線索第1124章 黑鍋誰來背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836章 必須要有奴隸了第786章 矯情的西夏第150章 清流本色第65章 趙禎的讚許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412章 不敗楊家將第583章 絕不妥協(xié)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第706章 殺向政事堂第652章 狗牙兒的使命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63章 包拯,你是個懦夫第122章 坑與被坑第1061章 真打起來了第341章 大熊的質問第107章 封賞第181章 大家都在謀劃第87章 兩個老兵第838章 無恥的三個境界第354章 朕有兒子了第353章 建立在仇恨上的渤海國第493章 童言可貴第294章 王寧安的死黨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64章 拉皇帝下水第1089章 君臣父子第182章 新鮮出爐的王縣令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172章 罵死一個第202章 汴京遊第814章 拗相公要跑了第577章 聖人之怒第187章 跟著王寧安不吃虧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1062章 強勢通過第757章 一個兇人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383章 紅顏禍水是真的第696章 富弼爲你解惑第1130章 接管銀行第144章 禁酒第1048章 斂財高手第710章 莫須有的罪名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863章 文彥博造的孽第891章 第一世家的選擇第414章 御駕親征第889章 一萬年太久第732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490章 蹂躪老狐貍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1108章 大抓捕第26章 從天堂到地獄第676章 突破橫山,殺入西夏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624章 金殿辯論第138章 尊貴的士大夫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652章 狗牙兒的使命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11章 神奇的臭鞋第62章 祖先的寶物第784章 大宋的危機第224章 罷相第1028章 全面查封第1075章 老將出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汶上县| 上虞市| 瓦房店市| 鹤山市| 永济市| 监利县| 衢州市| 宜兰市| 邵东县| 鄂托克前旗| 宁化县| 涪陵区| 台山市| 宁波市| 绥滨县| 长治市| 河西区| 泽库县| 宝兴县| 漳州市| 长春市| 长治市| 琼结县| 南华县| 南陵县| 铁岭县| 阿拉尔市| 瑞丽市| 龙门县| 阜城县| 德庆县| 唐山市| 比如县| 伊宁市| 普陀区| 长寿区| 登封市| 贡嘎县| 安岳县| 綦江县| 晋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