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1章 沸騰的大宋

從趙禎北巡開始,京城的紛亂就一刻不停,雖然賈昌朝手段高明,曾公亮盡心盡力,但是總有人說三道四,指著皇帝北巡,指責浪費公帑,靡費無度。

還有人把興修新都,北巡等事情聯繫起來,說趙禎是要學秦始皇,虛耗國力,甚至有人說皇帝年紀越大,就越糊塗,寵信奸佞小人,疏遠賢臣,不能察納雅言,大宋百年基業,有倒懸之險。

再不改弦更張,只怕天下就會大亂了。

京城亂糟糟的,皇宮裡也不太平,曹皇后心裡有本賬,她知道宮中有太多的眼線,都是一堆禍患,她到了陳留之後,除了極少數的貼身宮女之外,其餘的人一概不帶,都留在了宮中。

可問題是皇宮有鉛毒,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皇帝都跑了,那其他人呢?

故此許多的宮女太監,他們竊取了宮中的珍寶,找個機會,就從宮裡逃跑,還有些權勢不小的大太監,他們把宮裡的東西拿出來販賣,暗中設黑店,四處拉客經商,搞得好不熱鬧。

京中的紛擾,范仲淹都看在眼裡,老先生的年紀大了,身體也跟不上了。

所幸六藝學堂搬進了京城,範純仁和範純禮兩個兒子能陪在身邊,范仲淹也算是老懷大慰。

“爹,小山兄昨天回來了。”範純仁道,小山是晏幾道的號,這位晏少爺幾年前去過六藝學堂,奈何他受不了讀書的清苦,也不願意被規矩束縛,就連夜逃離了六藝,直接跑到了江南。

憑著他爹的名聲,還有自己的才華,晏幾道混得風生水起,贏得了才子之名。

前些日子入冬的時候,晏殊摔倒了,結果一條腿骨斷了。

到了他們的年紀,最怕的就是這個,晏殊纏綿病榻,斷腿遲遲不好,起居坐臥都要別人照顧。

無奈何,只能讓人去給晏幾道送信。

這不,晏大少爺才姍姍來遲。

范仲淹想起了老友,嘆口氣,“到了我們這個年歲,就像老百姓常說的,今日脫下鞋和襪,不知明天穿不穿。你們備一份禮物吧,我去探望晏相公。”

在兩個兒子的陪同之下,來到了晏殊的府邸。

晏幾道哭得眼睛跟桃子似的,充滿了淚水。

范仲淹還以爲晏殊要不行了呢!

走近病房,卻發現晏殊靠在病牀上,神色坦然,面前還放了一本書,正在看著呢!

范仲淹還當他裝病呢,笑道:“兄面色紅潤,真是可喜可賀啊!”

晏殊見是老朋友來了,忙含笑,讓范仲淹過來。等到老範走進了,突然皺起了眉頭,他聞到了一股惡臭的味道。晏殊很不好意思,“沒辦法,瞞不了人啊!”

他伸出了手臂,范仲淹頓時嚇了一跳,晏殊的胳膊都是青色的,而且腫脹高大,用手一按,就是一個坑,半天也恢復不了。

“腿上比胳膊還嚇人,都爛了,也就不讓希文兄看了。”晏殊坦然道。

范仲淹皺著眉頭道:“這麼嚴重,爲什麼不請大夫?”

“早就請了,他們說我這是消渴之癥,前些日子又摔了一跤,骨頭斷了,傷口拖延不愈,病上加病,怕是沒有幾天了。”

晏殊坦然一笑,“我14歲便入仕爲官,幾十年的宦海浮沉,當過宰相,辦過學校,活動了一把年紀,早就把什麼都看淡了,生生死死,對我來說,沒有什麼。”

范仲淹嘆道:“我何嘗不是如此,奈何心中總是有些不平之意,捨不得死,想要多看看!你也要挺住,我看大宋江山要有一步好棋!”

晏殊笑道:“是啊,陛下北巡,估計要改弦更張了,到時候能勵精圖治,再過幾年,說不定就能光復燕雲,我是真想到燕雲的土地上奏一趟,到了那時候,就算死了,也心甘情願,了無遺憾!”

范仲淹一愣,“怎麼,沒人和老兄說,光復燕雲之戰已經開打了!”

“什麼?”

晏殊的眼睛猛地一亮,他探出腫脹的胳膊,抓住了范仲淹。

“希文兄,你說的可是真的?”

“那是自然,我怎麼會欺騙老兄!”

晏殊聽到這裡,突然哀嘆一聲,不停搖頭,“早了,太早了,兵馬剛練不久,糧草還不完備,武學也剛剛建立,此時北伐,時機太差了。可再一再二,萬一再敗一場,只怕燕雲就永遠不是大宋所有了!”

“所以這一次我們傾盡了全力!”

范仲淹突然壓低了聲音,“據我所知,陛下已經御駕親征了。”

“什麼!?”

晏殊更加驚駭了,“希文兄,陛下不懂打仗,怎麼能讓陛下去湊熱鬧,王寧安真是壞事!”晏殊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勁兒,竟然要紙筆,想要親筆給王寧安寫信勸阻。

范仲淹卻攔住了他。

“陛下能去,我大宋健兒氣勢高漲,未必不能打贏!畢竟如今的遼國和大宋都是外強中乾,一身的病,就看誰撐不住了,我倒是更相信大宋會撐下去!”

晏殊在六藝的時候,對遼國下過很多功夫,最是上心不過,驟然聽到收復燕雲,心中著急,關心則亂嗎!

不過他冷靜下來,看了看范仲淹,突然笑了起來。

“希文兄說的不錯,就像咱們兩個老傢伙,已經油盡燈枯,風口之燭。但願遼國學我,先走一步!”

到了這時候,晏殊還有心思開玩笑,笑看生死,真是讓人不得不佩服。

自從這一天以後,晏殊的病情居然好了不少,每天按時吃藥,吃飯,有空的時候,還能讓人擡著他,到外面坐一坐,曬曬太陽。

家人看在眼裡,心中喜悅,以爲老相公能起死回生呢!

差不多又是十天光景,晏殊把兒子叫了過來。

“這些天爲父沒有問,燕雲的戰局如何了?”

晏幾道一直照顧父親,知道的不多,“孩兒這就去範相公家裡問問。”

晏殊點頭,目送著兒子離開。

正在這時候,也不知道從哪裡響了一聲鞭炮,接著爆竹聲音不斷,跟開了鍋似的。

晏殊眉頭微蹙,他記得沒錯,離著過年還有好幾天呢!

怎麼提前放鞭炮了?

晏殊突然打了一個激靈,“快去街上看看,是不是打贏了?”

管家連忙跑出去,沒多大會兒,滿頭是汗,跑了回來。

“相爺,您可真神了,打贏了,幽州回來了!”

晏殊聽到這裡,嘴角咧開了笑容,欣喜道:“那你們還愣著幹什麼?放鞭炮,快點慶祝啊!”

“哎,哎!”

管家連忙答應著,挑出了掛鞭,鞭炮聲此起彼伏。

報捷的戰馬衝到了政事堂,賈昌朝立刻下令,開封府的官差出動,他們披著紅衣,帶著紅花,跟新郎似的。

一邊跑,一邊扯著嗓子大喊,“順州大捷,燕雲光復!”

“順州大捷,遼兵大敗!”

“大宋必勝,燕雲光復!”

……

所過之處,街上的百姓都愣了,接著有無數人加入其中,他們笑著,哭著,跟著差役,滿世界奔跑,把消息告訴所有人。

沒有多大的功夫,整個京城都沸騰了,到處都是歡慶的人羣,到處都是鞭炮鑼鼓

雖然普通人不太清楚燕雲的重要,但是卻不妨礙他們的喜悅之情,祖宗的土地,終於拿來了!

范仲淹帶著兩個兒子,還有晏幾道,急匆匆來到了晏府,老相公的臉上都是笑容,一路上反覆唸叨著:“打贏了,真的打贏了……”

等到了晏殊府邸,晏幾道第一個躥進去,興匆匆撲到老爹的面前,大聲叫道:“爹,幽州拿回來了!”

晏殊含笑,晏幾道更興奮叫道:“打贏了,殺了好幾萬遼兵呢!”

晏殊的笑容不變,這時候晏幾道突然驚醒,他顫抖著手,伸到了老爹的鼻子前,晏殊已經走了,他是含笑而死的!

……

大宋光復了燕雲,從河北到京城,再從京城到全國。這一刻,每一個驛站都是忙碌的,無數信使揹著報捷的文書,向各處奔跑,將消息送給所有的百姓。

在這一刻,大宋沸騰了!

上至朝中的重臣,下至普通百姓,販夫走卒,他們都知道了一個消息,燕雲光復了,大宋打敗了宿敵遼國,一百多年的怨氣終於出來了!

從今往後,大宋的漢子能挺直腰桿,做一個堂堂正正的爺們了!

老子也是有血性的,不是飯桶!不是廢物!

喜悅,狂喜!

大宋提前過年了,所有的地方,都陷入了歡樂的海洋……范仲淹帶了一壺酒,兩個酒杯,他坐在了晏殊的靈堂,送一送老朋友。

他往嘴裡倒了一杯烈酒,刺激的渾身一震。

“他們都說光復燕雲,其實說錯了,咱們拿來的只是山南七州,還有九州,包括雲州在內,都在遼國的手裡,不過我相信,拿下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不遠了……等到十六州全部光復的時候,我再去地下,和老朋友好好唸叨唸叨,這一步走的這不容易啊!”

這一次大戰收復了哪裡呢?

山南七州,又是多大的地方呢?

差不多相當於後世的京津唐地區,從山海關起,到喜峰口,再到居庸關,整個長城以南的這段,都回到了大宋的懷抱。

剩下的九州,主要在山西的北部,以西京大同爲中心,還包括張家口等地,當然,這九州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只是飯要一口一口吃,至少目前爲止,大宋可以歡呼慶祝了!

第668章 楊廣是個好皇帝第637章 覆滅第583章 絕不妥協第627章 殺出來的變法第140章 先憂後樂第1030章 貪墨真兇第810章 二程的豪賭第33章 進擊的包拯第662章 五百個太監第715章 富相公死了第813章 小案子大思考第291章 金融創新第1097章 皇帝爭奪戰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112章 哭暈在祠堂第214章 再贏一局第300章 決戰之債務吃人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265章 醉翁之意第1080章 分田紅利第525章 “錢”之新解第227章 改造遼國計劃第32章 線索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809章 我要告御狀第971章 煥發新生的司馬光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168章 好奴才第112章 哭暈在祠堂第1057章 文相公要入會第687章 皇帝錯了第984章 天子要霸氣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587章 官場震動第1074章 撕破臉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36章 崔氏之死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1066章 逐步廢奴第694章 滅盡十萬兵的毒計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1161章 王寧安的地位第515章 學生們都被抓走了第826章 趙曙的高招第636章 別放走了鐵鷂子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893章 覆滅第709章 急需人才的西域第216章 一線生機第823章 崩第302章 決戰之天子之怒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第104章 被瓜分了第1107章 短兵相接第1071章 師徒裂痕第271章 一不小心受賄了第416章 大宋必勝第533章 你們做誰的官?第260章 滇銅來了第1003章 被暗算的蘇軾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265章 醉翁之意第366章 恐遼癥消失了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99章 歐陽修的魅力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549章 抓一個宰執又如何第248章 男人就該狠一點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640章 意外的收穫第17章 人言不可信第570章 瘋狂搶購的江卿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644章 勝利者的勒索第36章 崔氏之死第479章 刺客身份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490章 蹂躪老狐貍第267章 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第1036章 爲了活命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58章 一條漢子第756章 把昏庸進行到底第284章 要權力第805章 高人出招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1089章 君臣父子第523章 要變法了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707章 團滅四相公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368章 歐陽修很囂張第720章 文狐貍的生存之道
第668章 楊廣是個好皇帝第637章 覆滅第583章 絕不妥協第627章 殺出來的變法第140章 先憂後樂第1030章 貪墨真兇第810章 二程的豪賭第33章 進擊的包拯第662章 五百個太監第715章 富相公死了第813章 小案子大思考第291章 金融創新第1097章 皇帝爭奪戰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112章 哭暈在祠堂第214章 再贏一局第300章 決戰之債務吃人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265章 醉翁之意第1080章 分田紅利第525章 “錢”之新解第227章 改造遼國計劃第32章 線索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809章 我要告御狀第971章 煥發新生的司馬光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168章 好奴才第112章 哭暈在祠堂第1057章 文相公要入會第687章 皇帝錯了第984章 天子要霸氣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587章 官場震動第1074章 撕破臉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36章 崔氏之死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1066章 逐步廢奴第694章 滅盡十萬兵的毒計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1161章 王寧安的地位第515章 學生們都被抓走了第826章 趙曙的高招第636章 別放走了鐵鷂子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893章 覆滅第709章 急需人才的西域第216章 一線生機第823章 崩第302章 決戰之天子之怒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第104章 被瓜分了第1107章 短兵相接第1071章 師徒裂痕第271章 一不小心受賄了第416章 大宋必勝第533章 你們做誰的官?第260章 滇銅來了第1003章 被暗算的蘇軾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265章 醉翁之意第366章 恐遼癥消失了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99章 歐陽修的魅力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549章 抓一個宰執又如何第248章 男人就該狠一點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640章 意外的收穫第17章 人言不可信第570章 瘋狂搶購的江卿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644章 勝利者的勒索第36章 崔氏之死第479章 刺客身份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490章 蹂躪老狐貍第267章 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第1036章 爲了活命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58章 一條漢子第756章 把昏庸進行到底第284章 要權力第805章 高人出招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1089章 君臣父子第523章 要變法了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707章 團滅四相公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368章 歐陽修很囂張第720章 文狐貍的生存之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福县| 乌鲁木齐县| 东方市| 广安市| 怀宁县| 望城县| 阜宁县| 万山特区| 林西县| 祁门县| 安吉县| 莱芜市| 大足县| 社旗县| 高州市| 尼玛县| 金阳县| 鱼台县| 谢通门县| 宣威市| 监利县| 舞阳县| 榆中县| 偏关县| 南澳县| 色达县| 都兰县| 天台县| 榕江县| 当涂县| 太原市| 元氏县| 乐亭县| 扎赉特旗| 徐汇区| 敦煌市| 沽源县| 阳春市| 汉中市| 罗甸县| 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