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25章 “錢”之新解

在萬衆矚目當中,王寧安一身月白色的儒衫,坐到了老師的位置上,環視左右,全都是朝野的大人物,連皇帝也加大了,趙宗垕緊緊依偎著老爹,伸長了脖子巴望著,儘管聽過一次,他還是很期待先生的宏論。

面對著大宋最頂尖兒的人物,王寧安也是微微激動。

能不能紅,就看這一炮了!

“陛下,諸位相公,還要同僚,高賢,翰林院,國子監,太學的先達:王某論學問,連進士都不是,自然不敢給諸公講什麼孔孟之道,如果說王某還有一點熟悉,那便是這東西了。”

王寧安說著,舉起了一枚銅子。

“沒錯,就是錢!”

“屈指算來,成立皇家銀行也有五六年的光景,王某摸索出一些心得,和諸公分享。”

聽到王寧安談錢,不少人臉都黑了。尤其是一些有道德潔癖的君子,他們更是忍不住扭頭,連龍昌期都聽不下去。

面對陛下,面對天下高賢,居然談俗氣的阿堵物,簡直倒胃口,世人都說王寧安是奸佞倖進之臣,現在看起來,一點不假,半點不虛!

很多人已經琢磨著彈劾王寧安的奏疏了。

但是趙禎卻滿臉含笑,面帶鼓勵,至於賈昌朝、文彥博,甚至韓琦,都絲毫沒有怠慢之意,他們神情凝重,側目傾聽。

“所謂錢,從何處來呢?一句話,是掙來的!”

“爲官吃俸祿,做工掙工錢,賣貨掙利潤,種地賣糧換錢……總而言之,是付出勞動得到的報酬——當然搶劫,偷竊放在一邊。我想大家不會有疑問吧?”

很多人不太適應王寧安的風格,他們印象之中,大凡登壇講課,都是越深奧,越玄乎越好,張口閉口就是引經據典,滿口聖賢,像王寧安這麼平直通俗的還是少有。

趙禎倒是暗暗看了眼小太子,難怪小傢伙昨天告訴自己,說先生講得好,他都聽得懂,要是說這些,五歲孩子也聽得明白啊!

只是把當官,做工,農民都混爲一談,實在是有辱斯文,在場許多人不高興,卻也說不出什麼,畢竟皇帝都沒意見呢!

王寧安繼續往下講,“付出勞動,換得報酬,現在看起來天經地義。可是假設男耕女織,什麼東西都自己動手製作生產,又自己使用消耗,還需要錢嗎?總不能自己向自己買一匹布,一斗米吧?所以說,在上古之時,是沒有交換的,道理很簡單,上古之民,採集果實,捕獲野味,耕種田畝,紡織麻布……產出的東西,全部由一家,或者一個氏族消耗。漸漸的,上古之民,從矇昧走出來,越來越聰明,動手能力越來越強,有了更好的捕獵工具,懂得如何精耕細作,產出越來越多,此時就出現了交換。大家把多餘的東西拿到集市上,和其他的部族貿易,而此時的貿易,是以物易物的。哪怕到了今天,在鄉下也有這種情況,還有榷場,我們用布匹絲綢換青鹽牛馬,就是以物易物,可以說,還殘留著上古的風俗。這個過程可能經歷了上千年,人們手上的商品越來越豐富,單純以物易物,不能滿足需要,這時候貨幣就應運而生!”

王寧安又舉起了手上的銅錢,笑道:“最初的貨幣不是這樣的,而是貝殼,直到如今,許多和商貿錢貨有關的字,還帶有貝字,便是明證。錢幣從最初廉價的貝殼,漸漸變成金,銀,銅,在先秦的時候,各國鑄幣,形制不一,秦始皇一統天下,統一了貨幣,便是我們今天沿用的圓形方孔錢。”

王寧安用很簡短平實的話,梳理了貨幣發展的過程。

在場衆人卻無不皺眉頭,王寧安提到的很多東西,全都是真的,他們也在古籍當中看過,只是過去從來沒有人這麼講過,也從來沒有人如此研究!

經王寧安一說,許多人都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諸位相公就不用說了,像司馬光啊,王安石啊,他們都有撥雲見日之感,尤其是司馬光,他忍不住滿臉含笑,自己的師父就是有兩把刷子,真是不簡單!

王寧安故意等了一陣子,讓大家消化完畢,然後他繼續講道:“凡事正本清源,弄清楚了貨幣是怎麼來的,很多事情就明朗了。首先,貨幣對應的是商品,是百姓創造出超過自己需要的產品,拿到市面上去賣,還回來的貨幣。既然如此,也可以理解成每一個貨幣,都是一張約書,是整個天下,和每一個普通百姓簽訂的約書。”

王寧安把第一課選爲“錢”,一來是他的確擅長這個,二來,他也想打破儒家士人口不言利的迷思。

新儒學要講究務實,而最大的務實就是學會賺錢,學會用錢!

“一個農人,他年輕的時候,身強體健,可以種許多莊稼,他把口糧之外的糧食拿到市面上賣,換回了錢。假如他年紀大了,幹不動了,也可以用這些錢去買糧食,供應自己的生活。在野獸中間,是弱肉強食,老了,病了,哪怕是百獸之王,一樣要餓死。人不同於禽獸,便是因爲這個!”

王寧安再度敲了敲桌面上的銅錢,“當然,這個老農也有別的選擇,比如他靠著自己的孩子養老,是不是和錢就沒有關係了?當然不是,試問,如果沒有年輕時候多賺的錢,又如何哺育孩子,沒有孩子,又如何養老?所以,總而言之,錢,是一種工具,一種衡量每個人勞動價值的工具,錢就像是一個儲物箱,每一枚錢幣,都儲存著靠血汗辛苦換來的價值,正因爲如此,錢纔可以隨時換成其他商品和勞動。”

……

說到這裡,全場徹底安靜了。

王寧安的這番論述,可謂是顛覆了自古以來,對待錢的一切看法!

錢不再是醜陋的,滿身銅臭也不是貶義詞,掙的錢越多,代表你付出勞動力越多,越是能幹,那豈不是越有錢,越值得尊重了嗎?

大家拼命甩頭,不願意接受這個觀念,可是這個念頭就像是魔音一般,不斷在耳邊迴盪,久久不散。

連趙禎都露出了思索神色。

“王卿,朕有疑問,假如有人巧取豪奪,爲富不仁,那他的錢,豈不是代表別人的血汗了嗎?”

“陛下聖明!”

王寧安笑道:“坑蒙拐騙,巧取豪奪,都是用卑劣手段,佔據別人的勞動,換句話說,就會有人付出了辛苦,卻拿不到回報,也正是因爲如此,這些行爲不但人人唾棄,也於國法不容!”

“在這裡,我想需要澄清兩個東西,一個是錢,一個是利!錢,也就是貨幣,對應的是所有人的勞動,無好無壞,無善無惡。真正讓人憎惡的是利,而且還是不惜泯滅天良,殘害別人,圖謀不屬於自己的暴利……那樣的錢才帶著血,那樣的利,才應該天誅地滅!”

王寧安說著,掃了一眼在座的諸位相公,微微含笑。

“不知道我說的可有道理?”

別人只覺得王寧安是真誠求教,可是賈昌朝和文彥博,還有韓琦等人,分明從王寧安的笑容中讀出了嘲諷之意。

似乎這小子口裡的小人,就是他們一樣!

文彥博到底是厚黑功力深厚,他知道在衆目睽睽之下,發作也沒有好處,還不如裝得大方一點,博得喝彩之聲呢!

“王相公一番講述,實在是醍醐灌頂,令人茅塞頓開,老夫受教了。”

文彥博起身,衝著趙禎施禮,然後又對著所有人抱拳。

“所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只是後人對聖人教誨,理解不深,想得不透,簡單地以爲君子就不能談錢,不能談利,談了就是小人!聽過王相公的講解,老夫相信大家不會做如是念頭了吧?”

文寬夫也不是尋常人物,他這幾句話回敬王寧安,等於說在今天之前,我們的眼裡,你就是個鑽進錢眼兒的小人,至於今天之後是不是,我們還不知道!

這兩位在一問一答之間,已經完成了一次火星四濺的交鋒。

只是他們的臉上,誰也看不出絲毫的異樣。

王寧安還十分感嘆,“還是文相公見解高明,士農工商,士人不事生產,又憑什麼得到其他百姓供養?穿綾羅綢緞,吃山珍海味?百姓需要士人維護人間正道,需要捍衛規矩,伸張正義,歸根到底,是維護他們的勞動成果,維持這個不被剝奪!”

說著,王寧安又舉起了手裡的銅板。

他講課從來都是邏輯嚴密,無懈可擊。

此刻大家再看這一枚銅子,感覺就不一樣了。

錢之一道,不但應該講,還應該大講特講,把裡面的學問都鑽研透了。

唯有如此,才能對得起百姓之託,才能主持人間正義。

“爲官牧民,愛護百姓,保護百姓財產,讓百姓過得富足安康,便是大德!其餘諸事,皆不足道哉。”

王寧安把話鋒一轉,“近日有人提出,要向百姓借青苗錢,我以爲此舉初衷極好。不可否認,地方上,大族富戶,乘人之危,在青黃不接的時候以高利盤剝百姓,幾個月的光景,利息就能飆漲幾倍之多!試問哪個百姓能負擔?朝廷理當站出來,保護子民,臣懇請陛下以蒼生爲念,恩準青苗之法,以解百姓之苦。”

第1058章 呂惠卿的損主意第698章 師徒聯手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1069章 熊與熊孩子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929章 將門下一代第967章 搶錢!搶田!搶……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163章 王寧安很放肆第487章 腹黑的趙大叔第47章 上當的包大人第870章 折家的老頑固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841章 勇於認錯的狄青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835章 工科男的力量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1027章 金融集團的反撲第413章 大宋第一戰神第926章 謀反第519章 天恩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第1148章 呂惠卿告密第65章 趙禎的讚許第835章 工科男的力量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第1105章 立憲第679章 抗旨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1144章 晚節不保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725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491章 新的太子師第331章 很值錢的六藝學生第664章 融合的開始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82章 亡命徒第838章 無恥的三個境界第666章 龍心大悅第222章 秀恩愛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1136章 皇后病危第449章 軍情如火第782章 黑虎阿福第257章 將門齊聚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840章 滿朝皆敵第65章 趙禎的讚許第164章 武夫的春天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124章 大家都愛吃龍肉第1145章 秦王之上第240章 浪費是可恥的第533章 你們做誰的官?第615章 趙禎一輩子的對手第566章 跌落雲端的江卿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134章 冒險第291章 金融創新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309章 很強勢第450章 挑戰千年國策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823章 崩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331章 很值錢的六藝學生第1152章 橫掃請願團第414章 御駕親征第475章 不屈的百姓第948章 劉相公落網第511章 老斗士歐陽修第304章 罪己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875章 五千對十萬第107章 封賞第485章 君臣一起抓蟈蟈第591章 勢力龐大的王寧安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841章 勇於認錯的狄青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767章 佛印被抓了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224章 罷相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738章 拗相公要加油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189章 歡宴第679章 抗旨第1091章 皇帝歸來第308章 韓琦回來了第140章 先憂後樂第937章 我們造反了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707章 團滅四相公
第1058章 呂惠卿的損主意第698章 師徒聯手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1069章 熊與熊孩子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929章 將門下一代第967章 搶錢!搶田!搶……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163章 王寧安很放肆第487章 腹黑的趙大叔第47章 上當的包大人第870章 折家的老頑固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841章 勇於認錯的狄青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835章 工科男的力量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1027章 金融集團的反撲第413章 大宋第一戰神第926章 謀反第519章 天恩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第1148章 呂惠卿告密第65章 趙禎的讚許第835章 工科男的力量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第1105章 立憲第679章 抗旨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1144章 晚節不保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725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491章 新的太子師第331章 很值錢的六藝學生第664章 融合的開始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82章 亡命徒第838章 無恥的三個境界第666章 龍心大悅第222章 秀恩愛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1136章 皇后病危第449章 軍情如火第782章 黑虎阿福第257章 將門齊聚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840章 滿朝皆敵第65章 趙禎的讚許第164章 武夫的春天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124章 大家都愛吃龍肉第1145章 秦王之上第240章 浪費是可恥的第533章 你們做誰的官?第615章 趙禎一輩子的對手第566章 跌落雲端的江卿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134章 冒險第291章 金融創新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309章 很強勢第450章 挑戰千年國策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823章 崩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331章 很值錢的六藝學生第1152章 橫掃請願團第414章 御駕親征第475章 不屈的百姓第948章 劉相公落網第511章 老斗士歐陽修第304章 罪己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875章 五千對十萬第107章 封賞第485章 君臣一起抓蟈蟈第591章 勢力龐大的王寧安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841章 勇於認錯的狄青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767章 佛印被抓了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224章 罷相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738章 拗相公要加油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189章 歡宴第679章 抗旨第1091章 皇帝歸來第308章 韓琦回來了第140章 先憂後樂第937章 我們造反了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707章 團滅四相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塔城市| 博罗县| 江川县| 乌拉特中旗| 阜南县| 合江县| 龙岩市| 漳平市| 枣强县| 美姑县| 禄丰县| 眉山市| 鱼台县| 卓资县| 慈利县| 子洲县| 安平县| 招远市| 葵青区| 桃园市| 郎溪县| 清流县| 兖州市| 华蓥市| 佛教| 台中县| 崇文区| 旬阳县| 资溪县| 平乐县| 焦作市| 克山县| 札达县| 吐鲁番市| 宝鸡市| 富源县| 青阳县| 侯马市| 开远市| 晋州市| 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