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

聽到有人說養士,王寧安淡淡一笑。

“士者,事也!就是說要勇於任事,要能做事,做別人不能做的事情,故此備受尊重。士字上面是個十,下面是個一,以一人之力,擔負十人之重,從一從十,也就是說,士人是十里挑一,百裡挑一……馮狀元,本官這麼解士字,可對?”

馮京剛被轟得體無完膚,實在是沒臉說話,但是王寧安問他,又躲不過去,只好道:“王相公解得不錯,我等十年寒窗苦讀,一路過關斬將,蟾宮折桂,難道不能當一個士字嗎?”

王寧安搖頭,笑道:“請問馮狀元,還有你們這些人,當真覺得自己稱得起士人嗎?”

聽到王寧安的質問,數百位官員頓時嚷嚷起來,一個個面紅耳赤,高談闊論。

他們可是正兒八經的聖人門徒,一肚子學問,還能被王寧安問住了?紛紛大肆誇耀,把自己說得像一朵花似的。

學問高深,人品端正,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道德文章,天下少有……

王寧安簡直要吐血了,見過自戀的,沒見過這麼自戀的!

他懶得搭理,把頭扭過去。

身爲弟子,老師不出手,弟子就要上陣。

司馬光等這幫人嚷嚷完,冷笑道:“孔夫子說過,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你們說的再多,都偏離了標準。聖人說不辱君命,你們入朝爲官,政績平平,乏善可陳,虛耗國帑民財,半點無有作爲!難道不覺得羞恥嗎?捫心自問,夠士人的標準嗎?既然算不得士人,朝廷爲什麼要養你們?”

他連續質問,這時候看熱鬧的人羣當中,蘇軾,呂惠卿,章敦等人紛紛站出來,蘇軾跳得最高。

“沒錯,朝廷養士,不是養豬!你們都是垃圾,留在朝堂,尸位素餐,要是有點臉面,就該趕快滾出朝廷,而不是耀武揚威,自取其辱!”

其他人一個跟著大聲嘲笑,毫不留情。

雙方爭吵越發激烈,馮京也不是吃素的,他之前顧忌朝廷臉面,顧忌上下尊卑,不敢多說過頭兒的話,現在卻沒什麼客氣了。

“文相公,王相公,說得再多,無非是朝廷府庫空虛,拿不出錢,你們就找藉口,罷黜百官,美其名曰整飭吏治,說到底是你們理財不善,應當被罷官的是你們!”

馮大狀元的幾句話,挑起了另一個戰場,所有的官吏紛紛點頭附和,大聲說道:“沒錯,是你們無能,憑什麼罷免我們?要罷免也應該先罷免你們!”

“文彥博,王寧安,但凡有點臉面,你們就該自請罷官!戀棧不去,你們算什麼士人?”

……

不得不說,面對著幾百人的同聲斥責,真是需要勇氣。

假如在一天之前,文彥博或許都會辭官,做宰相做到了這份上,也真夠丟人的。

可是經過了一個晚上,文彥博想通了。

他既然要站在百官的對立面,大家就是敵人!

敵人罵得越狠,代表你做得越正確!

如果敵人也讚美你,那纔是真正該死呢!

文彥博微微冷笑,“說你們不成器,還覺得冤屈?居然連朝廷稅賦都弄不清楚,還有臉跳出來指責老夫,真是無恥之尤!”

老文隨後朗聲道:“自從皇佑三年,到嘉佑三年,朝廷賦稅,累年提高。去年一斤達到了一億八千萬貫!其中八千萬貫是貨幣收入!”

文彥博如數家珍,報出了一連串的數字……其實在王寧安的努力之下,尤其是成立了皇家銀行,解決錢荒之後,大宋的稅收就像是脫繮的野狗,發足狂奔,提升飛快。而且貨幣稅收佔比越來越高,如果算上青苗錢,大宋的稅收已經超過了兩個億。

比起歷史上的巔峰,還要多……

只是收入再多,也架不住流水一樣花出去,每年光是給百官的俸祿就有2000萬貫,祿米1500萬石,各種綾羅布匹100萬匹……要知道朝廷說了算的就是這些官員,財政越充裕,手上的錢越多,他們怎麼會捨得虧待自己。

每年兩成多的歲入,都被他們消耗掉了。

雖然軍費開支比文官俸祿要多三倍,但是別忘了,軍隊可是50倍於官員,而且,上面的賬,僅僅是戶部開支……地方還有許多徭役雜稅,是直接落到地方官吏手裡,不計入戶部支出。另外還有冰敬炭敬,這些灰色收入,也不計算的。

根據文彥博的估計,每年至少有5000萬貫的利益流入文官口袋,如果再算上免稅,免田租,兼併的土地……士人的日子簡直上天了!

這些數字哪怕許多在朝的官吏也都不清楚,當文彥博一筆一筆算出來,不少人都羞愧地低下頭,大宋朝沒有虧待士人,相反,是對士人太好了!好到了過分!

見身邊一些夥伴又被問得沒了聲音。

馮京不得不再度挺身而出。

“治天下靠的是正道直行,靠的是仁慈愛民。憑本事掙來的功名,我們受之無愧!文相公,別忘了,你也是考科舉走出來的,穿上了官服,便忘了聖人教誨,一心精於算計,掉到了錢眼裡,莫非你也改投名師,拜在了王相公門下?”

文彥博的老臉鐵青,這個馮京真是該死!

別以爲你有富弼當岳父,又是三元及第,老夫就不敢動你,碾死你,就跟殺一個臭蟲那麼簡單……文彥博黑著臉,怒斥道:“老夫不過是就事論事,難道當了狀元,就不食人間煙火,不吃五穀雜糧了嗎?”

“你!”

馮京的小白臉都黑了,還想要說話。

這時候王寧安也開口了。

“聽起來馮大狀元,很不屑本官?”

“沒錯!”

馮京厲聲道:“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王相公這些年的所作所爲,處處醉心錢貨,與民爭利,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倘若行王道,施仁政,重士愛民,敬天修德,又豈會鬧得天怒人怨,財賦枯竭,說到底,還是你們無能!”馮京惡狠狠說道。

“哈哈哈……”

王寧安忍不住大聲狂笑。

“說得是真好聽……不過馮狀元,還有其他的官員,你們都錯了,錯得很離譜!”

王寧安不客氣道:“聖人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那大道未行呢?又該如何做?聖人說了嗎?沒有!書上的道理,看起來很正確,可實際上卻未必行得通。聖人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於普通人來說,或許可以如此,可是對於朝廷來說,卻是行不通,能因爲人人都不想被收稅,人人都不想讓出自己的利益,就不收稅嗎?顯然行不通!”

王寧安向來主張務實,這個道理並不複雜,但是做起來卻非常困難……很多聖賢的道理,就和心靈雞湯差不多,聽聽就好,真信了,只能說你的智商不夠用!

就好像有人說不要在乎生命的長短,要在乎生命的意義,那你給他一把刀,看他願意自殺不?還有,你找不到錢包了,有人告訴你,彆著急,錢包還在屋子裡,早晚都能找到,可問題是馬上就要吃飯了,找不到錢包,就要餓肚子,心靈雞湯可不頂餓!

治國也是這樣,講什麼仁政啊,王道啊,君子啊,修德啊……說得貌似很有道理,可眼下就是錢不夠用,急著等米下鍋。

士農工商,朝廷就像是一個大家長,要養活所有的孩子……聖賢的教化是讓你努力賺錢,錢多了,自然能給每一個孩子提供好的生活環境——這話是沒錯,道理也是對的,可問題是絕大多數的父母,兜裡只有那麼一點錢!

要顧著父母老人,要顧著所有孩子,還要顧著自己,總不能讓一個孩子吃得撐著了,另外幾個餓紅了眼吧!

“大同世界什麼樣,我不清楚,諸位也只管想象……或許到了那時候,萬民安居樂業,富足康寧,也不會有罷黜百官,改革吏治的問題,大家都能稱心如意,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只是縱觀幾千年來,這樣的情況都未曾出現過。朝廷的使命就是在士農工商之間,調解利益,儘量平衡,讓大家全都滿意……官員太多,尸位素餐,浪費國帑民財,就應該被裁撤。百官之中,有人兢兢業業,有人忠於職守,這都是好的,可也有人自以爲是,怠惰散漫,難以勝任職責,這些人就要從官場剔除,絕沒有半點客氣!”

王寧安道:“這一次改革吏治,裁掉了大批官員,可是這些官吏當中,有九成都是蔭庇之官。父輩做到了宰執高官,子孫便得到了照顧,甚至連侄子都能當官,這算什麼道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嗎?”

“蔭庇之風要杜絕,才力不及的官吏要罷黜,懶散怠慢的官員要革職……總而言之,凡是不合理的都要改!”

王寧安的話,擲地有聲,在宰執中間,得到了一致讚許,這才改革的幅度不可謂不大,在場的諸公當中,利益也都有損失,所以他們才能義正詞嚴。

馮京突然幽幽說道:“蔭庇之風要改,那朝廷宗室呢?”

是啊,按照道理說,宗室子弟一出生就得到俸祿供養,老趙家的子孫,已經過了數萬,對戶部的壓力,可一點也不小!

“改,一改到底!”

趙禎沉聲道:“朕豈能只改官吏,不改自家人,稍後,宗室條例就會拿出來,朕絕不會姑息自家人的!”

第914章 王寧安的信第56章 我真是來刷聲望的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151章 殺不了的人第55章 茶館發威第840章 滿朝皆敵第1011章 陛下也怒了第772章 規範金融市場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175章 王寧安的求同存異第436章 榮耀屬於吾皇第41章 倒黴的王良珣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1137章 太子的志向第1021章 文相公,你沒錯的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1111章 皇帝的價碼第52章 如何抱大腿第1148章 呂惠卿告密第544章 奪得一城第715章 富相公死了第518章 潑天大功第449章 軍情如火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922章 抓!抓!抓!第568章 張方平的真正使命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1073章 你被開除了第1100章 請太后回宮第584章 很慘的文彥博第1158章 除貪務盡第496章 懂事的太子第650章 太子要歷練第848章 坑人有新招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紳背叛第73章 愛讀書的楊姑娘第738章 拗相公要加油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369章 漢奸的遺言第193章 鮮衣怒馬少年郎第15章 替二伯默哀第86章 爆發吧,楊家將第800章 情深第392章 更任性的臣子第11章 神奇的臭鞋第994章 朕是不一樣的皇帝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554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21章 二伯來訪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621章 宰相捱打了第107章 封賞第1132章 跟著秦王,有吃有喝第301章 包龍圖打坐開封府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222章 秀恩愛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1058章 呂惠卿的損主意第1082章 朝廷的大陣仗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416章 大宋必勝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829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1084章 弒君的念頭第543章 叛宋者,死!第297章 決戰之開門第619章 大裁員第681章 三英戰不過呂布第209章 什麼是好男兒第585章 對付文人的高招第134章 冒險第993章 自私的耶律洪基第483章 老師不好當第516章 彩禮傷不起第658章 傻瓜看傻瓜第151章 殺不了的人第543章 叛宋者,死!第545章 戰爭有紅利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第182章 新鮮出爐的王縣令第940章 爲田地而戰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第907章 晏幾道捅婁子了第656章 天價買路錢第102章 不服氣第1032章 和文彥博算總賬第445章 王者無情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631章 大宋怒了第861章 文彥博的挑釁第171章 指鹿爲馬第691章 皇帝吐血了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1089章 君臣父子
第914章 王寧安的信第56章 我真是來刷聲望的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151章 殺不了的人第55章 茶館發威第840章 滿朝皆敵第1011章 陛下也怒了第772章 規範金融市場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175章 王寧安的求同存異第436章 榮耀屬於吾皇第41章 倒黴的王良珣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1137章 太子的志向第1021章 文相公,你沒錯的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1111章 皇帝的價碼第52章 如何抱大腿第1148章 呂惠卿告密第544章 奪得一城第715章 富相公死了第518章 潑天大功第449章 軍情如火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922章 抓!抓!抓!第568章 張方平的真正使命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1073章 你被開除了第1100章 請太后回宮第584章 很慘的文彥博第1158章 除貪務盡第496章 懂事的太子第650章 太子要歷練第848章 坑人有新招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紳背叛第73章 愛讀書的楊姑娘第738章 拗相公要加油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369章 漢奸的遺言第193章 鮮衣怒馬少年郎第15章 替二伯默哀第86章 爆發吧,楊家將第800章 情深第392章 更任性的臣子第11章 神奇的臭鞋第994章 朕是不一樣的皇帝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554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21章 二伯來訪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621章 宰相捱打了第107章 封賞第1132章 跟著秦王,有吃有喝第301章 包龍圖打坐開封府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222章 秀恩愛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1058章 呂惠卿的損主意第1082章 朝廷的大陣仗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416章 大宋必勝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829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1084章 弒君的念頭第543章 叛宋者,死!第297章 決戰之開門第619章 大裁員第681章 三英戰不過呂布第209章 什麼是好男兒第585章 對付文人的高招第134章 冒險第993章 自私的耶律洪基第483章 老師不好當第516章 彩禮傷不起第658章 傻瓜看傻瓜第151章 殺不了的人第543章 叛宋者,死!第545章 戰爭有紅利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第182章 新鮮出爐的王縣令第940章 爲田地而戰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第907章 晏幾道捅婁子了第656章 天價買路錢第102章 不服氣第1032章 和文彥博算總賬第445章 王者無情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631章 大宋怒了第861章 文彥博的挑釁第171章 指鹿爲馬第691章 皇帝吐血了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1089章 君臣父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东县| 曲松县| 鲁甸县| 阳江市| 丹棱县| 巴中市| 清远市| 宜阳县| 赤壁市| 肇东市| 中西区| 女性| 邢台市| 南皮县| 陇南市| 古田县| 旬阳县| 临城县| 旺苍县| 偃师市| 古丈县| 贵德县| 定州市| 南充市| 股票| 揭阳市| 克拉玛依市| 和硕县| 嵊州市| 合江县| 山丹县| 开远市| 玛多县| 托克逊县| 万山特区| 广南县| 安岳县| 鄂托克旗| 南昌市| 海晏县| 昌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