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34章 封疆大吏

富弼說完了保舉王寧安的話,見趙禎提起治理幽州的事情,他行禮告辭,一轉身,富弼突然覺得眼前發黑,腳步踉蹌,差點昏倒。

一世英名,幾乎喪失殆盡,富相公此時是憤怒憋屈的,但是又十分無奈,攤上王寧安這個對手,誰都要跪!只不過他跪得早點而已!

其實屈指算來,夏竦,陳執中,文彥博,龐籍,王堯臣……在王寧安手裡倒臺的相公太多了,他不是第一個,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文官集團,甚至是兩千年來,儒家文人最強大的對手出現了,但願能天降英才,廢了王寧安,不然,此子必然斷了我儒家道統傳承!

……

王寧安不知道富弼把他擡到了炫目的高度,實際上王寧安還有點迷糊,按照趙禎的習慣,輕易不會廢掉一個成熟的宰相的。

畢竟朝局複雜,稍微有點動作,就可能打破平衡局,到時候會滑向何方,誰也不清楚??善w禎就罷免了富弼,連一句挽留都沒有,真是咄咄怪事。

王寧安想不明白,偏偏趙禎還不給他時間想明白,迫不及待問道:“王卿,你準備怎麼治理幽州,把你的方略都拿出來,朕要好好聽聽!”

王寧安沒辦法,只能將自己的設想都和盤托出。

王寧安認爲要立足幽州的財力和物力,不能把開疆拓土變成朝廷的負擔。

這個調調提出來,就很受趙禎喜歡。

王寧安認爲幽州有兩大財富,一個是衆多的牧場,一個是沿海的鹽場。

在趙禎剛親政的時候,大宋的鹽法還是朝廷生產,朝廷銷售,不準商人插手,可是官府經營,成本過高,成了一大難題。

後來朝廷就開始出售鹽引,讓商人去生產銷售食鹽。

宋初的時候,鹽稅基本在一千萬貫,到了趙禎的時候,已經突破了1500萬貫,再過幾十年,蔡京柄國的時候,甚至每年能達到4000萬貫,佔了朝廷歲入的三四成,十分恐怖!

在長蘆開闢出100萬畝的曬鹽場。

劃分成若干區域之後,公開招標,每三年一次,出價高者,獲得一塊鹽田三年的經營權力。

由於鹽田是個長久穩定的收入,以鹽稅爲基礎,至少能向社會募集5000萬貫的資本。

這筆錢之中,拿出3000萬貫,修繕長城,2000萬貫,用來擴建幽州,把幽州變成北國明珠。

幽州有牧場,能發展毛紡,這又是一棵搖錢樹。

仔細觀察地圖,就會發現,其實平縣的位置有些偏南,灤州才正好是渤海灣的中心位置。天津是朱棣南下奪皇位的時候,經過之後,纔得到了名字,因此也成爲全國唯一知道準確築城時間的城市。

此時連明朝都沒建立,更遑論天津了。

王寧安準備興建一座大型的港口,然後把平縣的一些產業轉移到幽州。

前面提到了,平縣的位置不算好,發展到了現在,已經出現了瓶頸。王寧安準備將捕鯨,建材,傢俱,釀酒,榨油,紡織,成衣全數轉移到幽州等地。

至於平縣,王寧安只想保留三樣東西。

軍械,學堂,還有錢莊金融。

河北一戰,平縣軍械已經聞名天下,趙禎指定日後禁軍廂軍都從平縣採購。

王寧安保守估計,光是軍工這一塊,就能吸收10萬以上的工匠。

按照三比一的比例,工業人口是一,其他服務行業是三,正好能消化掉平縣三四十萬的人口!

產業遷過來,幽州的地價勢必上漲,手握著土地,又能賺一筆。

“陛下,臣希望朝廷能暫時給幽州免稅五年,並且每年能提供300萬貫的補貼,再給予一些優惠,鼓勵移民。五年之後,臣有把握修一道金湯一般的長城,建一座超過汴京的大都市!“

聽完了王寧安的種種構想,趙禎忍不住拍巴掌。

“好!的確是好。王卿胸有籌算,韜略過人,把幽州交給你,朕也就放心了。你只管放手去做,有什麼困難,朕都幫你解決!不要怕議論,不要怕浮言,朕是用人不疑,王卿也要不負朕之所託!”

……

趙禎說話算是真誠,至少在古往今來的皇帝中間,算是很厚道的。

但是這一次談話,不但透著真誠,還有種掏心掏肺的感覺,王寧安越發受寵若驚,莫非是自己走了什麼好運氣。

王寧安回去的時候,腦袋都暈乎乎的,他突然想起了趙宗景,急忙讓人去把這位小王爺請了過來。

剛剛見面的時候,趙宗景捱了兩拳頭,眼眶還黑著呢!

面對王寧安,趙小王爺一肚子氣!

“王小二!我就沒遇到過你這麼缺德的,這一路上,我是給你說盡了好話,誇你治理有方,誇地方安寧,安居樂業,爲了你,我都和富弼差點打起來。你倒好,見面給我兩拳頭,你說,對得起朋友嗎?”

王寧安連忙賠笑,一擺手,讓人拿上來一套夜光杯,這是西域商人送給重元的,耶律重元徹底被王寧安馴服了,他爲了小命,沒少孝敬好東西,王寧安也不能全都不收,就留了幾套杯子。

他給趙小王爺倒了一杯,自己也滿了一杯。

“啥也不說了,都在酒裡了!”

連著灌了三杯酒,其實趙宗景也沒有真生氣。

事後想起來,萬一入寇的遼兵太多,驚了聖駕,甚至趙禎落一點傷損,第一個砍腦袋的不是王寧安,而是他趙小王爺!

想通之後,趙宗景也不是那麼生氣了,就滔滔不絕,和王寧安提起了這些日子,富弼的所作所爲,所說所講……

聽完之後,王寧安也是目瞪口呆,還以爲老傢伙轉性了,原來他是作到頭了,早知如此,老子就該給他兩拳頭!讓富弼知道花兒怎麼這麼紅!

說起來,富相公也夠倒黴的。

他吹噓了一頓太平盛世,結果趙禎突然微服私訪,給戳破了,富弼只好說遭了兵災,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可是到了薊州境內,將王寧安治下民生很好,富弼被打臉,只能又說王寧安不重視士人,光知道拉攏一般窮棒子,是沒法長久的。

但是轉眼遇到了遼寇入侵,就是這幫窮百姓,靠著簡陋的武器,愣是把遼兵給打退了,讓趙禎都歎爲觀止。

這時候富弼還能說什麼,只能給檀州那邊掛保證,說士紳一樣可靠。

誰又能想到,遼國是全面入寇,檀州那邊也派了人馬,偏偏就有士紳帶頭叛亂,把富相公弄了一個灰頭土臉,嘴巴子都打腫了。

到了這時候,富弼已經輸得差不多了,這位也的確是怒了,他只能繼續卸責,說都是因爲王寧安,弄得士人離心離德,不知道朝廷是不是真心待他們,所以纔會叛亂,而且一個熊敦代表不了所有士人。

幽州的士紳大多數還是好的,只要假以時日,他們一定對朝廷死心塌地。

富弼是舌綻蓮花,說得頭頭是道,可是趙禎卻不這麼看,事情明明白白擺著,任憑你巧舌如簧,也沒有什麼用處。

富弼也沒想說服趙禎,他覺得只要能順利過關就可以了。

只是萬萬想不到,王寧安得到消息趕來,問起檀州的事情,王寧安居然主動請罪,把責任攬到了自己身上。

這纔是坑爹坑到死呢!

假如王寧安趁機攻擊富弼,說他的策略是錯的,最多就是富相公站出來,和王寧安一頓對噴,打口水官司罷了。

雖然很丟人,但是富弼已經不在乎了,而且他確信大多數文官會站在他這一邊!

但是問題是王寧安沒有說他一句壞話!

相比較起來,他一直攻擊王寧安,推諉卸責。

整個事情就變了!

之前他們是策略之爭,無關對錯,就是頂不頂用而已,最多是質疑富弼的才能。

可現在呢!

一個勇於任事,能承擔罪責,有肩膀,有承擔,一個惹了大禍,不知道悔改,一味推諉卸責,誣陷別人……

這回好了,從才能變成了人品!

你富弼做人有問題!

你的胸襟不夠!

不配當帝國宰相!

歷代的讀書人,才能差點沒關係,關鍵是要人品過得去。比如人所敬仰的文天祥,他的打仗本事就不怎麼樣,但是不妨礙他青史留名。還有那位清官的代表海瑞,他吹毛求疵,處事偏激,但是人家清廉,表裡如一,也就成了士人的代表。

相反,做了很多利國利民的好事,僅僅因爲品行不端,貪贓枉法,就被人罵得體無完膚,這樣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

儒家士人,人品是命根子,纔能有沒有,倒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人品好,則攻高血厚無所畏懼,人品差,則先天不足處處受制於人。

面對當時的場景,如果富弼不主動保舉王寧安,不請辭宰相,他真的可能永遠身敗名裂,再也沒法翻身,當然現在他的處境也好不了哪去,趙禎是徹底看扁了富弼。

連挽留都沒有,富相公灰溜溜離開了幽州。

就在富弼離開的第二天,王寧安正式加少傅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知幽州府事,燕雲東路經略安撫使。

一大串金光閃閃,炫目耀眼的官職,都在表明一件事,王寧安成爲了真正獨當一面的封疆大吏,主管光復之後的山南七州。

王二郎,你做好準備了嗎?

第412章 不敗楊家將第225章 千萬大單完本感言+新書計劃第658章 傻瓜看傻瓜第479章 刺客身份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1135章 各方反應第1120章 退休官員集中營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71章 楊九妹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214章 再贏一局第498章 很奇葩的錢家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105章 走自己的路第306章 財相第267章 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831章 不費吐沫費腰第287章 出奇招,解錢荒第893章 覆滅第720章 文狐貍的生存之道第883章 束髮易服第337章 皇家學堂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82章 亡命徒第244章 聰明的蘇小妹第441章 套路太深了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638章 對付漢奸的手段第711章 富相公栽了第998章 凱旋門第685章 國事爲重第310章 怒懟韓琦第528章 讓人傻眼的聯盟第359章 六藝教出來的壞蛋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716章 別放了文彥博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629章 恩科第705章 哀傷的趙禎第331章 很值錢的六藝學生第765章 賈相公要掛了第929章 將門下一代第641章 舉國求戰第512章 醉翁悟道第270章 罪有應得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61章 一網打盡第202章 汴京遊第181章 大家都在謀劃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923章 三旨相公,千里送人頭第601章 陷入絕境的董氈第634章 復仇第601章 陷入絕境的董氈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543章 叛宋者,死!第382章 小女子蕭觀音第732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151章 殺不了的人第743章 引爆黃金熱第420章 帝國碰撞第596章 一個老兵的選擇第462章 連西夏也被買通了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409章 王貴的遺骸第118章 好大的魚第273章 被狄青懷疑了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1119章 強制退休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564章 碾壓第48章 聲聞於天第388章 中毒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第1057章 文相公要入會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第1061章 真打起來了第1115章 強力肅貪第173章 教你們辦外交第721章 餓肚子的宰相第556章 我是來殺人的第920章 漕運不安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第775章 集體變臉第1147章 不要臉不難第768章 很有默契的君臣第942 真 章 吾名屠夫第720章 文狐貍的生存之道第550章 老夫心懷坦蕩第1048章 斂財高手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第112章 哭暈在祠堂第550章 老夫心懷坦蕩第212章 絕對第1069章 熊與熊孩子第313章 微服私訪
第412章 不敗楊家將第225章 千萬大單完本感言+新書計劃第658章 傻瓜看傻瓜第479章 刺客身份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1135章 各方反應第1120章 退休官員集中營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71章 楊九妹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214章 再贏一局第498章 很奇葩的錢家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105章 走自己的路第306章 財相第267章 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831章 不費吐沫費腰第287章 出奇招,解錢荒第893章 覆滅第720章 文狐貍的生存之道第883章 束髮易服第337章 皇家學堂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82章 亡命徒第244章 聰明的蘇小妹第441章 套路太深了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638章 對付漢奸的手段第711章 富相公栽了第998章 凱旋門第685章 國事爲重第310章 怒懟韓琦第528章 讓人傻眼的聯盟第359章 六藝教出來的壞蛋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716章 別放了文彥博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629章 恩科第705章 哀傷的趙禎第331章 很值錢的六藝學生第765章 賈相公要掛了第929章 將門下一代第641章 舉國求戰第512章 醉翁悟道第270章 罪有應得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61章 一網打盡第202章 汴京遊第181章 大家都在謀劃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923章 三旨相公,千里送人頭第601章 陷入絕境的董氈第634章 復仇第601章 陷入絕境的董氈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543章 叛宋者,死!第382章 小女子蕭觀音第732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151章 殺不了的人第743章 引爆黃金熱第420章 帝國碰撞第596章 一個老兵的選擇第462章 連西夏也被買通了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409章 王貴的遺骸第118章 好大的魚第273章 被狄青懷疑了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1119章 強制退休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564章 碾壓第48章 聲聞於天第388章 中毒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第1057章 文相公要入會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第1061章 真打起來了第1115章 強力肅貪第173章 教你們辦外交第721章 餓肚子的宰相第556章 我是來殺人的第920章 漕運不安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第775章 集體變臉第1147章 不要臉不難第768章 很有默契的君臣第942 真 章 吾名屠夫第720章 文狐貍的生存之道第550章 老夫心懷坦蕩第1048章 斂財高手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第112章 哭暈在祠堂第550章 老夫心懷坦蕩第212章 絕對第1069章 熊與熊孩子第313章 微服私訪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雅安市| 汝城县| 衡水市| 涿州市| 临武县| 尼勒克县| 绥棱县| 广河县| 桓台县| 砚山县| 大姚县| 丰宁| 忻州市| 新余市| 灵川县| 榆中县| 且末县| 武川县| 延吉市| 方城县| 沐川县| 普定县| 武隆县| 江门市| 从化市| 怀仁县| 西和县| 桐梓县| 揭阳市| 远安县| 沂源县| 民乐县| 横峰县| 西青区| 炉霍县| 方正县| 兴海县| 临澧县| 泽库县| 泗洪县| 峡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