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7章 真正放權

“啓奏陛下,老臣手上有嶺南送來的急報。”

又是一份急報,大殿上的幾個人都愣了,這嶺南到底出了什麼事情,怎麼一份接著一份的急報?

“永叔,是誰送來的急報?”

“是狄青還有王寧安聯名送來的急報,有關嶺南的最新案情。”

一旁的宋庠剛剛被罵得羞愧難當,迫切需要反擊,聽到送來急報,竟然質疑道:“身爲一方大員,狄青送急報,應該送到政事堂,或者直接送到陛下手裡,送給你開封知府算什麼,還懂不懂規矩?”

歐陽修淡淡一笑,“宋相公,狄青他們不敢送給政事堂,其中自然有厲害牽連,讓下官直接轉呈陛下,有什麼不妥?”

趙禎懶得搭理宋庠,他更關心到底是什麼案子,能然後狄青都不按規矩辦事了。

“永叔,快把急報給朕。”

“遵旨。”

歐陽修將厚厚的一摞東西交到了陳琳手裡,老太監轉呈趙禎。

在龍書案上展開,趙禎仔細觀看,沒有多大一會兒,皇帝的呼吸就急促了,拳頭也不自覺攥了起來。

宋庠本能感到不妙,卻不知道如何應付,惶恐不安,他心裡暗罵富弼,那傢伙也太狡猾了,他竟然沒來,這不是擺明了要讓自己好看嗎?

宋庠惶恐不安,賈昌朝反倒是得意洋洋,止不住暗喜,沒想到冒險保狄青,竟然成功了,看樣子是有人要倒黴了,只是會牽連到誰,他還沒把握,只能偷偷看歐陽修,誰知歐陽修只是低著頭,別說一言不,就連一點表情都沒有。

丫丫的,這個大炮仗也學會沉默了,真是夠離譜的!

要說起歐陽修,他此刻的心也是亂成了一團麻。嶺南一觸即潰,以他的瞭解,知道肯定是爛了,壞了,不堪聞問了——只是歐陽修怎麼也料不到,實際情況比他想的還要糟糕一萬倍!

一個堂堂的大宋知府,朝廷命官,竟然貪贓枉法,還給叛軍當起了眼線,通風報信,不打敗仗纔怪呢!

而隨後徐鏞又供認了許多事情,他爲了活命,給安撫使孫沔送了5oo兩黃金,給轉運使肖固送了3oo兩黃金。

最扯的是這些黃金竟然是儂智高給他的!

假如當初不能官吏昏聵,壓下來儂智高的內附請求,根本就不會叛亂,相反,儂智高已經答應大宋,只要接受內附,就獻上黃金千兩,以後每年還要進貢。

結果僅僅因爲擔心麻煩,就把這事給推了,推來推去,推出了天大的亂子。

要不怎麼說,現實永遠比小說來的精彩,作者一個人的腦洞再大,也大不過一羣人。說起來,這一羣人多數都通過了科舉考試,幾乎沒有笨蛋,結果呢,一羣聰明人,弄出了最愚蠢的結果,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歸結起來,就是八個字:推諉卸責,利令智昏!!!

……

過了許久,趙禎終於放下了供狀,揉了揉眼睛,奇怪的是這麼荒唐的事情,趙禎竟然沒有飆,比起剛剛還要平靜。

“宋相公,賈愛卿,你們退下吧。”

這兩位一聽,好似同時遭到了電擊,只是宋庠是被嚇得,而賈昌朝則是興奮的。

同爲朝廷重臣,趙禎的稱呼上卻並不相同,聖心如此,已經昭然若揭。宋庠都不知道邁得哪一條腿,離開了垂拱殿,失魂落魄,不知道有什麼命運等著他。

大殿之中,只剩下趙禎和歐陽修兩個,沉默了許久,趙禎突然苦笑了一聲。

“永叔,你知道朕想起了什麼?”

“臣不知。”歐陽修老實回答。

“哈哈哈,朕想起了王二郎那次說過的話啊。”趙禎從座位上站起來,負手而立,十分感嘆,“先有李林甫、楊國忠,後有安祿山、史思明!”

趙禎突然用力拍著桌案,大聲咆哮道:“都是嶺南的那幫官吏,從上到下,全都爛透了,他們拿著朕的俸祿,啃著百姓的民脂民膏。朕總以爲人心是肉長的,朕如此厚待臣下,就算有一二奸佞之徒,也會體察朕的苦心,做事的時候,哪怕七分想著自己,也留著三分想朝廷。可朕錯了,大錯特錯了!有些人,他根本就沒心——不,是狼心狗肺!一個個只知道貪得無厭,半點不願意承擔責任,愣是拖延出了禍及嶺南的叛亂,大宋江山的根基差點動搖了,如此佞臣,朕要不殺了他們,妄爲天子!無顏面對嶺南的百姓!”

能讓一個雍容大度,喜怒不形於色的天子,說出這等話,嶺南之亂,實在是讓趙禎扎心,讓他失望透頂。

“永叔,你怎麼看?”

問到了歐陽修,難得醉翁不醉了。

“陛下,請容老臣爲嶺南的官員開脫兩句。”

“怎麼,你也要保全那幫畜生?”

“非也,陛下,嶺南涉案官吏,無論怎麼處置,都是罪有應得。只是老臣想說,歷朝歷代,都把嶺南視作煙瘴之地,罪犯配過去,有罪的臣子貶過去,說句過分的話,嶺南就是我大宋的垃圾場。世風如此,嶺南的官吏無過既是功,哪有半分爲國之心,遇到了事情,能躲就躲,有好處能貪就貪!百十年來,積弊重重,如此下來,不成亂子就怪了。儂智高叛亂恰逢其時,也是咎由自取。臣以爲當務之急應當是重新思考,該如何治理嶺南,且不可像以往那樣,繼續忽視下去。臣聽聞儂智高叛亂背後,有交趾的黑手,也有大理摻和,這兩國未嘗不想利用儂智高,試探我大宋虛實,陛下不可不防。”

歐陽修的這番話,堪稱老誠謀國,趙禎聽得頻頻點頭,憤怒是沒用的,關鍵是解決問題。

而且一個儂智高,5ooo人馬,就把嶺南攪得大亂,如果狄青大軍班師回朝,交趾和大理會不會趁機攻打嶺南?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莫非還要舉兵南下,收拾殘局嗎?

趙禎在大殿之中,走來走去。

“廣南東西路的吏治已經崩壞,不可收拾,必須從上到下,全面撤換,挑選和當地沒有瓜葛的幹吏南下,大刀闊斧,整頓嶺南。在選拔出合適官員之前,就只能將嶺南大權都交給狄青,對了,還有王寧安——那小子詭詐,滿肚子主意,有他配合狄青,正好是以正和,以奇勝,再好不過了。”

歐陽修沒談具體的事情,其實老先生也是爲難。

他是六藝出身的人,替自己人說好話,實在是有些難爲情,好在趙禎說了,歐陽修長出了口氣。

“陛下,既然如此,臣倒是想推薦一個人。”

“講。”

“韓絳!”歐陽修道:“韓大人出身名門,是河北的大族,和嶺南那些人的關係不大,他辦事幹練,通曉刑獄,讓他去收拾嶺南的殘局,再好不過了。”

趙禎稍微思量下,就立刻同意了。

在皇帝的授意之下,立刻草擬聖旨,調整嶺南的班子。

宋庠在趙禎那吃了癟子,哪有勇氣反對,而且嶺南的大火已經燒了出來,孫沔和肖固背後牽連的京城大員可不在少數,宋庠都準備好了辭官表,還一下子準備了八份,能安全脫身就燒高香了,哪還敢和趙禎作對。

就這樣,大宋朝廷以高的效率,任命了廣南東西路的官吏。

先,加狄青中書門下平章事,樞密副使,廣南東西路經略安撫招討使,總攬兩路軍政事宜。

和之前總攬平叛事宜相比,毫無疑問,狄青的官職有大大提高了一步,權柄之重,已經過了大多數鎮守一方的相公。

作爲原本狄青的副手之一,負責軍糧的餘靖被任命爲廣南東西路轉運使,全力配合狄青,剿滅殘匪,整頓地方。

歐陽修推薦的韓絳被任命爲提點廣南西路刑獄事,全力審訊徐鏞一案,務必將牽連進去的官吏一個不留,都給揪出來。

原本參贊軍務的蘇洵被任命爲廣州知府。

最後剩下的就是王寧安,他的職位沒變,還是那個拗口的“管勾廣南東西路勞軍安撫使公事”,不過別小看這個官職,之前狄青做大帥,孫沔和餘靖都頂著安撫使的名頭,王寧安和人家相比,實在是不值一提。

可這一次,只剩下狄青一個經略安撫使,換句話說,王寧安就是嶺南的二號實權人物,踩著棉花包,一步登天了!

十六歲的封疆大吏,除了古代的甘羅之外,只怕沒有第二個。

歐陽修聽到這個命令,十分感嘆,老夫子甚至有些歡呼雀躍,他真想看看王寧安能幹出什麼大事情來!

畢竟,皇帝這一次真正授權了,王寧安,餘靖,蘇洵,都是六藝學堂的講師出身,韓絳看似和六藝沒關係,可是他的弟弟韓維,侄子韓宗武,都在六藝學堂,韓家和王家又有那麼深的利益勾結。

至於狄青,他的兒子在六藝學習過,也算是泛六藝學堂系的成員……好嗎,不知不覺間,六藝學堂這些人已經開枝散葉了。

平縣是第一個試驗田,算是成功了,嶺南是他們的第二塊試驗田,比起平縣更大了無數倍,也複雜了無數倍,就看他們能種出什麼不一樣的莊稼了……

第228章 培養買辦第351章 第一次開疆拓土第1007章 不得人心的文彥博第381章 皇位和燕雲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784章 大宋的危機第725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87章 兩個老兵第175章 王寧安的求同存異第455章 御前大勝第554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1章 妹妹和弟弟第852章 衍聖公也有假第153章 不會進攻的宋人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697章 王寧安回來了第1085章 趙曙的動作第1112章 一個不起眼的藩王第550章 老夫心懷坦蕩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1082章 朝廷的大陣仗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73章 愛讀書的楊姑娘第937章 我們造反了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第618章 下重手第946章 火燒糧倉第601章 陷入絕境的董氈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725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1137章 太子的志向第1046章 狗牙兒要爭氣第98章 前所未有的學校第549章 抓一個宰執又如何第1146章 九錫第1086章 首相被誣陷第913章 惡鬥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第1056章 他在養熊貓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542章 不要命的王韶第454章 收個學生司馬光第508章 決戰公堂第1075章 老將出馬第945章 3000萬貫第484章 教育從吃飯開始第354章 朕有兒子了第437章 趙禎的執著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1037章 文彥博貶官記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473章 終於造反了第1041章 喜歡御駕親征的趙曙第341章 大熊的質問上架感言和更新計劃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782章 黑虎阿福第535章 喜當爹第1017章 瘋了第611章 闖宮第59章 哀兵必勝第1000章 司馬光的妙招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274章 衙內們的第一次第128章 六藝學堂的實踐課第883章 束髮易服第806章 不信黃金是禍胎第192章 新的商機第619章 大裁員第42章 王家軍的第一戰第1032章 和文彥博算總賬第952章 勤勞的文相公第291章 金融創新第153章 不會進攻的宋人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849章 下三濫對下三濫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248章 男人就該狠一點第541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756章 把昏庸進行到底第1142章 想當上將的狗牙兒第1147章 不要臉不難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780章 兇猛的契丹武士第760章 盜墓賊也能立大功第889章 一萬年太久第1012章 案情新發現第1143章 料事如神的張方平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347章 創造一個民族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629章 恩科
第228章 培養買辦第351章 第一次開疆拓土第1007章 不得人心的文彥博第381章 皇位和燕雲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784章 大宋的危機第725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87章 兩個老兵第175章 王寧安的求同存異第455章 御前大勝第554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1章 妹妹和弟弟第852章 衍聖公也有假第153章 不會進攻的宋人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697章 王寧安回來了第1085章 趙曙的動作第1112章 一個不起眼的藩王第550章 老夫心懷坦蕩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1082章 朝廷的大陣仗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73章 愛讀書的楊姑娘第937章 我們造反了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第618章 下重手第946章 火燒糧倉第601章 陷入絕境的董氈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725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1137章 太子的志向第1046章 狗牙兒要爭氣第98章 前所未有的學校第549章 抓一個宰執又如何第1146章 九錫第1086章 首相被誣陷第913章 惡鬥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第1056章 他在養熊貓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542章 不要命的王韶第454章 收個學生司馬光第508章 決戰公堂第1075章 老將出馬第945章 3000萬貫第484章 教育從吃飯開始第354章 朕有兒子了第437章 趙禎的執著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1037章 文彥博貶官記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473章 終於造反了第1041章 喜歡御駕親征的趙曙第341章 大熊的質問上架感言和更新計劃第148章 壞事的名臣第782章 黑虎阿福第535章 喜當爹第1017章 瘋了第611章 闖宮第59章 哀兵必勝第1000章 司馬光的妙招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274章 衙內們的第一次第128章 六藝學堂的實踐課第883章 束髮易服第806章 不信黃金是禍胎第192章 新的商機第619章 大裁員第42章 王家軍的第一戰第1032章 和文彥博算總賬第952章 勤勞的文相公第291章 金融創新第153章 不會進攻的宋人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849章 下三濫對下三濫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248章 男人就該狠一點第541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756章 把昏庸進行到底第1142章 想當上將的狗牙兒第1147章 不要臉不難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780章 兇猛的契丹武士第760章 盜墓賊也能立大功第889章 一萬年太久第1012章 案情新發現第1143章 料事如神的張方平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347章 創造一個民族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629章 恩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阳县| 宁乡县| 香格里拉县| 涞水县| 大冶市| 金平| 临城县| 英山县| 慈溪市| 长治县| 安西县| 临沭县| 革吉县| 黎平县| 龙游县| 龙山县| 庆阳市| 巩留县| 临安市| 当阳市| 司法| 遂平县| 磴口县| 昌乐县| 化州市| 罗甸县| 叙永县| 修武县| 池州市| 凤凰县| 甘孜县| 台山市| 上犹县| 呼伦贝尔市| 罗源县| 凤台县| 垣曲县| 宽甸| 安丘市| 乌审旗| 天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