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00章 司馬光的妙招

士人好面子,哪怕真想宣麻拜相,也要裝著點,聖旨下來了,還有幾次推辭,假惺惺說什麼不能勝任,另請賢能,最好等到全天下人都求著,先生不出,蒼生如何!

那時才能勉爲其難接受,矯情勁兒就不用說了。

不過這一次的衆人沒有辦法矜持了,要爭取百官支持,要拿到足夠的票數,就必須旗幟鮮明,沒有半點含糊,還要先下手爲強!

韓維道:“文相公出將入相,資歷深厚,無人能及,履建功勳,也是人所共知,更重要的是王相公以外藩執掌政事堂,文相公是我大宋第二位異姓藩王,由他接任首相,是最合適的人選,諸位以爲如何?”

“這話就不對了!”

章惇立刻站起來,“朝廷新陳代謝,一代新人換舊人,燕王主動退位,理當換上年富力強的首相,怎麼能推一個更老的出來?我提議,右都給事中呂惠卿是最好的人選!”

“我反對!”蔡確立刻跳出來,“呂大人不過是右都給事中,而王介甫王相公纔是都察院掌院,他在數年之前,主持變法,頗有成效,燕王也是延續王相公的變法,如今王相公接掌政事堂,實乃萬衆所歸!”

“非也非也!”

馮京立刻搖頭,“論起來,王相公當年主持變法,就鬧得天下紛擾,還是燕王幫著他收尾,如今最合適的人選是次相司馬光,君實相公在政事堂多年,經驗豐富,處事公允,朝野仰望,除了君實相公,沒人能接的了首相的位置!”

……

這幾位脣槍舌戰,好不相讓,鬧到了最後,範純仁不得不說道:“我吏部只是負責初審,幾位大臣都是資歷深厚,人望非常,吏部會一起列入選擇名單,至於最後是誰脫穎而出,那可就不是吏部說了算的,諸位請吧!”

範純仁把所有人都打發走了,可爭論不會因此停止,相反京城上下,幾乎所有官吏,都被捲入其中,無人能倖免。

大家一共舉薦了十幾位大臣,但是有人身體不好,有人自知通不過百官推舉……最後就集中在5個人身上。

首先是碩德元老文彥博,其次是督察掌院王安石,而後是次相司馬光,以及右都給事中呂惠卿,最後一位則是工部侍郎蘇頌。

前面四位不用說了,蘇頌能夠入選,實在是令人意外。

這位只是慶曆二年的進士,資歷不深,官職不高,人脈也不行,他究竟有什麼本事,和那四位並駕齊驅啊?

如果仔細翻開蘇頌的履歷,就能發現,他可不是尋常人物。

作爲六藝最早的老師之一,包括呂惠卿等人,都受過蘇頌的教育,而且他治理過黃河,修過川陝直道,督修鐵路,可以說,每一樣的大工程,都離不開蘇頌。

算起來,他絕對是目前最強的循吏,沒有之一!

而鼓勵蘇頌出現角逐首相的不是別人,而是醉翁歐陽修!

大傢伙都很迷糊,歐陽修很少過問朝政,只是一心修書,老先生犯了什麼毛病,要推舉蘇頌,真是匪夷所思!

想不清楚,索性就不想,反正蘇頌無關緊要,最多是陪綁而已,還要看那四位之爭。

很快,京城就熱鬧起來,每個人的支持者都跳出來,搖旗吶喊,站腳助威,一時間京城都快成了菜市場。

蘇軾最喜歡熱鬧,他又不是未來的首相人選,因此能經常出入燕王府,把最新的消息,告訴王寧安。

這不,蘇軾又來了,他抓起水壺,先灌了半壺水,然後才搖頭晃腦,大聲說道:“好戲,真是好戲!現在京城上下,都在積極拉攏百官,爭取聖上的青睞,姐夫,你說,誰最積極?”

王寧安悶頭寫東西,懶得配合他,小彘倒是笑嘻嘻的,“誰不知道,肯定是文相公了!”

“聰明啊!”

蘇軾笑道:“文寬夫剛剛上書,要把西夏分成十幾個府,比如慶州啊、銀州啊、夏州、洪州,直接併入大宋,並且派遣官吏。統轄各州政務……他這是要把西夏徹底吞下來!怎麼樣?手筆不小吧?”

小彘悶著頭想了想,才說道:“一下子增加了那麼多的官吏,怕是有不少人支持文寬夫了吧?”

蘇軾豎起大拇指,笑道:“可不是,我猜啊,正因爲如此,韓維纔會跳出來幫文彥博說話呢!畢竟他們韓家被貶去了西夏,如果西夏併入大宋,他們不就名正言順重回大宋了!就算爲了韓家,他也要鼎力支持文相公。”

“有些道理!”小彘笑道:“那其他幾位就沒有動靜?”

“怎麼可能!”蘇軾瞥了眼王寧安,見他還在悶著頭忙活,他鬼兮兮道:“你知道不,王安石剛剛簽了一道命令,直接拿下了20幾個官員,還有宮裡的太監,前些日子弄了不少店鋪,結果都被拗相公給一掃而光!”

“嘖嘖,真不愧是國丈,也就是他敢肆無忌憚,有女兒在後宮,百無禁忌啊!”小彘又問道:“那呂吉甫呢?他不也是都察院的嗎?”

蘇軾嘿嘿一笑,“呂惠卿那個人陰著呢,他怎麼可能不動手,這些天,他到處聯絡六藝的同窗,如果我猜的不錯,這幾個人當中,他的票會是最多的!”

小彘好奇道:“那舅舅呢?你給誰投票?”

“我……給誰我也不給呂惠卿!”蘇軾和章惇不對眼,現在章惇是呂惠卿的第一干將,跳得最歡,蘇軾纔會和章惇站在一起呢!

“要讓我選,我還是選蘇先生。”

“爲何?”

“他學問好,天文地理,無所不知,人品好,從來不結黨營私,而且主持那麼多的大工程,清廉自守,兩袖清風,沒有往腰包裡裝一個子……要我說,姐夫就應該和醉翁一樣,支持蘇先生纔是!”

小彘也扭頭看向了老爹。

“爹,舅舅說的如何?”

王寧安沉默一下,終於放下了手裡的筆,“司馬君實呢?”

“啊!”蘇軾愕然。

王寧安又問了一句,“司馬君實有什麼動作?”

“這個……他倒是挺老實,最近只簽了一道令子,就是要求將基準利率再往下調,壓到了百分之7。”

前面介紹過,大宋的利率遠比後世高很多,當初王寧安籌建皇家銀行,將基準利率定在百分之15,這些年陸續幾次調降,調到了百分之10,司馬光一口氣降了3個百分點,端得大手筆!

王寧安沉默了半天,終於露出了笑容。

果然司馬光這傢伙是咬人的狗不漏齒,相比其他人的折騰,這一手纔是最厲害的殺招!

小彘也想了好一陣子,他突然一拍大腿,驚呼道:“舅舅,如果我猜的不錯,報紙的輿論應該偏向君實相公吧?”

蘇軾一愣,“你怎麼猜到的?”

小彘一撇嘴,這是猜的嗎?這是真本事好不!

王寧安笑道:“行了,你給這個笨蛋解惑吧!”

“你纔是笨蛋呢!”

大蘇不服氣,但是出於好奇,也老實了下來,他還真想知道,司馬光這是再幹什麼!

“朝廷拿下了契丹,肯定要有一大波的基建狂潮,需要的錢可是不少……現在調降利息,朝廷發債的成本也就會降下來,這是第一個好處。”

“有道理啊,沒想到司馬君實還是老誠謀國之人!”

小彘又笑道:“還有第二點,利息降了,各個工廠借貸的成本也就會降下來,便於他們進行擴張……一言以蔽之,君實相公的這一招,是在收買實業集團,有了工商勢力站在他的背後,自然就會立於不敗之地,而那些報紙的老闆是誰,向著誰說話,不用我解釋了吧?”

蘇軾突然覺得自己像個白癡似的,連小孩子都比他聰明!

“氣死我了!”

蘇軾直拍桌子,“姐夫,瞧瞧你教出來的好學生,他這是公然收買拉攏,用心險惡,你能放任他胡作非爲嗎?”

王寧安深吸口氣,“我說子瞻啊,你應該去廟裡燒香,祈求佛爺把十分之一的文采變成智商,不然你早晚會吃虧的……君實降低利息的作法我是贊成的,我還覺得應該再加印鈔票!”

“爲什麼?你就不怕鬧得物價飛漲?”蘇軾總算問出了一個有價值的問題。

“我覺得不會。”小彘插嘴了,“舅舅你想啊,我們把契丹吞併了,以前契丹的銅錢是不是都要廢掉?是不是該換成新的大宋鈔票?這樣一來,最少需要加印2000萬貫……而且……我想到了!”小彘驚喜交加,“爹,現在降低利息,我們就可以發行新的債券,回籠舊的債券,還能節約一筆開支!”

蘇軾表示不能理解。

小彘無語道:“舅舅真笨,新債券利息低,舊債券利息高,以新換舊,朝廷自然能節省利息。”他由衷讚道:“君實相公真是厲害,簡直一舉多得!”

司馬光的智慧當然不需要懷疑,更何況上一次加印鈔票,就是王寧安主導的,司馬光又豈能不追隨師父的腳步,如法炮製,顯然司馬光的步子更大!

只是上一次增發鈔票,後果讓契丹承擔了……這一次還有替罪羊嗎?

王寧安突然不安起來,嚴肅道:“去,立刻把司馬君實叫來,我有要緊政務和他商量!”

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79章 楊家悍卒第974章 陽謀對陽謀第492章 大逆不道的小太子第873章 給西夏的最後通牒第627章 殺出來的變法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1162章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第399章 不想做宅男的趙禎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639章 泰山壓頂, 西夏劇變第73章 愛讀書的楊姑娘第1151章 父子反目?第658章 傻瓜看傻瓜第100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667章 趙禎搞事情第375章 軍功獎勵之法第735章 佛印手裡的密信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第440章 天下第一學堂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1136章 皇后病危第360章 心軟的代價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1040章 不省心的兒子第43章 野狼谷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511章 老斗士歐陽修第1134章 軍銜制第815章 曹皇后的提醒上架感言和更新計劃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626章 誅九族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826章 趙曙的高招第1110章 去開封的火車票第735章 佛印手裡的密信第32章 線索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129章 韓宗武的妙計第443章 名將凋零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642章 凌遲第763章 鑽進錢眼的呂誨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119章 超級寶庫第737章 炮轟王安石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972章 我就是不想還錢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1139章 趙曙是個大傻蛋第566章 跌落雲端的江卿第572章 底牌第604章 官都沒人要第124章 大家都愛吃龍肉第1028章 全面查封第1156章 遺物第951章 悽慘的錢家第449章 軍情如火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182章 新鮮出爐的王縣令第256章 趙禎的強者之心第924章 查封書院第497章 生猛的狗牙兒第712章 封王第937章 我們造反了第1012章 案情新發現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903章 苦力換農夫第1125章 找秦王評理第922章 抓!抓!抓!第967章 搶錢!搶田!搶……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27章 棒槌王良珣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第495章 醉翁有麻煩了第726章 捧得太高了第1144章 晚節不保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12章 廚藝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34章 大遼武士第518章 潑天大功第975章 契丹來借糧第525章 “錢”之新解第328章 消失的國度第858章 定海神針第526章 二王相鬥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303章 決戰之橫財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134章 冒險第590章 拜師
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79章 楊家悍卒第974章 陽謀對陽謀第492章 大逆不道的小太子第873章 給西夏的最後通牒第627章 殺出來的變法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1162章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第399章 不想做宅男的趙禎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639章 泰山壓頂, 西夏劇變第73章 愛讀書的楊姑娘第1151章 父子反目?第658章 傻瓜看傻瓜第100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667章 趙禎搞事情第375章 軍功獎勵之法第735章 佛印手裡的密信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第440章 天下第一學堂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1136章 皇后病危第360章 心軟的代價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1040章 不省心的兒子第43章 野狼谷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511章 老斗士歐陽修第1134章 軍銜制第815章 曹皇后的提醒上架感言和更新計劃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626章 誅九族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826章 趙曙的高招第1110章 去開封的火車票第735章 佛印手裡的密信第32章 線索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129章 韓宗武的妙計第443章 名將凋零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642章 凌遲第763章 鑽進錢眼的呂誨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119章 超級寶庫第737章 炮轟王安石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972章 我就是不想還錢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1139章 趙曙是個大傻蛋第566章 跌落雲端的江卿第572章 底牌第604章 官都沒人要第124章 大家都愛吃龍肉第1028章 全面查封第1156章 遺物第951章 悽慘的錢家第449章 軍情如火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182章 新鮮出爐的王縣令第256章 趙禎的強者之心第924章 查封書院第497章 生猛的狗牙兒第712章 封王第937章 我們造反了第1012章 案情新發現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903章 苦力換農夫第1125章 找秦王評理第922章 抓!抓!抓!第967章 搶錢!搶田!搶……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27章 棒槌王良珣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第495章 醉翁有麻煩了第726章 捧得太高了第1144章 晚節不保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12章 廚藝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34章 大遼武士第518章 潑天大功第975章 契丹來借糧第525章 “錢”之新解第328章 消失的國度第858章 定海神針第526章 二王相鬥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303章 決戰之橫財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134章 冒險第590章 拜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蔺县| 惠东县| 竹溪县| 景洪市| 泸定县| 肇庆市| 梁平县| 乐陵市| 民勤县| 来安县| 禹城市| 崇明县| 黎城县| 秀山| 大冶市| 南城县| 乌苏市| 云浮市| 汪清县| 准格尔旗| 偏关县| 固镇县| 体育| 凤阳县| 正阳县| 赤水市| 南汇区| 衡南县| 广元市| 平安县| 宜君县| 监利县| 松滋市| 临潭县| 达州市| 邻水| 象山县| 漠河县| 望都县| 平罗县| 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