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5章 軍功獎勵之法

迎回了楊無敵的遺體,迫使遼國繳納歲幣,對於大宋來說,絕對是一場空前的勝利,立國百年,君臣百姓,還從來沒有如此開懷興奮過。

趙禎在大慶殿款待有功之臣,包括章敦和呂惠卿,雖然還是白身,也能參與其中,品嚐到豐盛的御膳。

趙禎喝了幾杯酒之後,臉色漲得通紅,他情緒高昂,居然玩起了猜謎的遊戲。伸出了三根手指,笑著問羣臣是什麼意思。王寧安在低頭啃羊腿,趙宗景促狹著一笑,故意高聲道:“王大人,你知道聖人是什麼意思嗎?”

王寧安眨了眨眼睛,惡狠狠瞪了趙宗景一眼,你丫的能別坑我不!

王寧安想了半天,靈機一動道:“當然知道了,陛下這是有求必應的意思。”

趙禎不解,問道:“王卿,你怎麼猜出來的?”

“廟裡的觀音菩薩都是這個手勢,臣說的沒錯吧?”

大殿上所有人都是一愣,而後爆笑。

趙禎指著王寧安,更是笑得咳嗽起來。

“王卿,枉你那麼精明,居然連這個都看不出來。宗景,你可知道?”

趙宗景站起來,傲然說道:“臣猜測聖人應該是指30萬貫的歲幣。”

“嗯,你比王卿強,再說說,朕爲何重視這三十萬的歲幣?”趙禎笑瞇瞇問道。

趙宗景沉吟一陣道:“啓奏聖人,說起這30萬歲幣,起源還是五代,當年石敬瑭勾結勾結契丹,除了讓出燕雲十六州之外,還要每年奉送30萬匹布帛,石氏滅國之後,自然不了了之……直到澶淵之盟,我朝許給遼國10萬兩白銀,20萬匹絹,湊在一起,又是30萬之數……前些年,靠著宋遼通商,廢除了歲幣,如今又迫使遼國每年繳納30萬貫歲幣或商貨……這個數字糾纏了一兩百年,背後的心酸和血淚實在是難以言說!我漢家兒郎的恥辱都在其中。如今我大宋振衰起弊,正是一血恥辱之時!”

“說得好!”

趙禎撫掌大笑,“的確,朕心裡很是高興,我們打敗了遼國的入寇,迎回了楊無敵的遺體,又迫使遼國繳納歲幣……曾經強加在我們頭上的恥辱正在一件件消失,朕希望衆卿能夠勠力同心,中興大宋,等到將燕雲十六州拿回來,我們纔能有臉面去見祖宗,才能不被子孫後代恥笑!”

趙禎面色凝重,頗有威嚴,在每個人的身旁走過。

“諸位愛卿具是一時人傑,才華蓋世,智略超羣。祖宗把江山社稷交給了朕,朕又把黎民百姓交給了你們,諸卿肩負朕之信任,百姓之仰望。理當匡扶社稷,洗雪恥辱。從今往後,朕要擴充人馬,練兵,備戰,囤積糧草軍械,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要打仗,要把失去的都拿回來!”

趙禎如此毫無顧忌,袒露心聲,實在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大宋朝真的要變了,這一番話,不亞於當年漢武帝決定北伐匈奴,不亞於唐太宗決定反擊突厥……大宋龐大的國家機器開始轉向了戰爭軌道,可以想見,很快就會有滾滾鐵騎北上,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這種決策一旦下達,就會被執行幾十年,上百年,綿綿不絕,不死不休!

首相賈昌朝老淚橫流,主動跪在地上,“吾皇聖明,老臣必定一心輔佐陛下,恢復燕雲,掃平四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樞密使狄青也站了出來,跪在地上,“臣願意肝腦塗地,報效陛下!”

其他的諸位大臣宗室也都跪了下來,包括王寧安在內,雖然他不喜歡下跪,但是這一次他跪得心甘情願!

這是大宋君臣的集體發誓,從此開始,一個恢宏的時代即將到來……雖然還有太多的困難要克服,至少大家的目標確定了,那就是燕雲,就是契丹,就是西夏!

趙禎親自舉杯,和所有人一同飲了杯中酒,是日,君臣盡歡。

三天之後,趙禎就調整了政事堂的班子,賈昌朝依舊出任首相,富弼爲次相,升歐陽修爲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和韓琦同爲副相,如此一來,東府就形成了二對二的格局,而賈昌朝身爲首相,聯合歐陽修,足以壓制剩下的兩位,可以貫徹變法圖強的意志。

相對重要的是西府,趙禎任用兩位樞密使,曾公亮和狄青。

按理說弄兩個樞密使,肯定要爭權奪利,鬧個雞犬不寧,可是這兩位卻不一樣。

曾公亮是個技術官僚,徹頭徹尾的循吏,能做事,會做事,人品寬厚,無可挑剔,他主抓軍需糧餉,軍械製造,選拔考評將領,軍事教育等等內容,而狄青則是專心訓練靜塞軍,擴充鐵騎,積蓄力量,擇機北伐。這兩位是井水不犯河水,相得益彰。

除此之外,趙禎又任命唐介和王拱辰擔任樞密副使,顯然,皇帝是把東西府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至於三司,依舊是包拯擔任三司使,爲國理財。

御史臺那邊,換成了張方平擔任御史中丞,另外,又把蘇洵調進京城,成爲侍御史,作爲張方平的助手……

面對趙禎的安排,王寧安只有豎起大拇指!

不愧是當了幾十年的老皇帝,做事就是老辣!

如果換成毛頭小子,就像後來神宗那樣的,要變法就一味任用王安石,用呂惠卿,把文彥博,富弼等一幫老傢伙都趕出來京城,結果這幫人靠著強大的威望,橫加阻撓,新法根本推不下去。弄來弄去,變成新黨柄政,盡數罷黜舊黨,舊黨掌權,打壓新黨,整個朝廷,都陷入了無休止的黨爭之中,再也不能集中精力去改革變法。

趙禎呢?

他的策略完全不同,他沒有罷黜太多的舊派人物,僅僅是趕走了一個王堯臣,但是他通過嫺熟的人事安排,讓傾向革新的一派勢力佔優勢,保守的力量被邊緣化……但是呢,雙方還存在一個制約,不至於徹底失控。

這就是他的厲害之處!

不管怎麼說,兩府八位相公,加上三司使,御史中丞,還有判皇家銀行事,這十一個決定大宋命運的人物全數就位,擺在大家面前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如何賞賜有功之臣。

“此次大勝,乃是幾十年未有的壯舉,一掃頹勢,提振民心士氣,如何如何重賞,都不爲過。”趙禎道:“但是眼下府庫空虛,又要擴充人馬,花錢的地方太多,能拿出多少來賞賜,大傢伙都議議吧!”

王寧安因爲戰功,重新成爲判皇家銀行事,還兼任三司副使,財權在握,皇帝一下子就把目光落到他的身上。

眼神充滿了鼓勵和希望,還帶著那麼一絲笑意。

給老趙家當官不容易,自己是小長工掉到地主手裡了。

王寧安只好開口,“啓奏陛下,欲士兵捨生忘死,奮勇作戰,必須賞罰公平,讓人心服口服。昔日商鞅變法,耕戰立國,以軍功授爵授田……故此士兵奮勇作戰,悍不畏死,方有一掃六國,平吞天下之盛舉。漢唐沿襲秦法,激勵士氣,所以士兵敢戰能戰,才能掃平蠻夷,鑄就赫赫天威。”

唐介在一旁沉著臉問道:“王大人,你說的固然有理,可是我大宋子民億兆,四海之內,並無閒田,而且朝廷冗官衆多,哪能隨意賞賜爵位,老夫以爲斷然不能效仿秦朝之舉。”

“哈哈哈,唐相公這話也對,也不對……按照軍功授爵,授田,斷然行不通,但是這個精髓卻可以把握,只需要換成別的東西即可。”

趙禎好奇道:“什麼?”

“這個!”

王寧安說著,拿出一張存單,讓人送到了趙禎的面前。

趙禎接過來,仔細看了半晌,不解其意。

“王卿,你是怎麼打算的?”

“啓奏陛下,先假定一個士兵,陣前立功,可以得到100貫的賞賜,這100貫並不直接發給士兵,而是要存在銀行當中。眼下大宋的基準利率在一成五,針對士兵的優惠利率可以提高到三成,也就是說,存100貫,每年可以領30貫。”

趙禎一愣,“王卿,這樣一來,豈不是三四年的功夫,就把錢領光了嗎?”

“不然!”

王寧安笑道:“陛下,銀行有了這筆存款,是可以拿來投資的。就比如這一次皇家銀行承擔了400萬貫的軍費債券,我大宋打贏了,各種紅利,皇家銀行回報豐厚,遠超三成獲利,故此可以負擔士兵的獎勵。”

王寧安繼續道:“這樣做的好處不少,首先,士兵除了軍餉之外,還能拿到一筆利息,立功越多,本金基數就越大,每年拿到的利息就越豐厚……故此,和授田授爵一樣,都能激勵士兵,奮勇作戰!而且這筆利息是終身有效,哪怕士兵老病了,離開軍營,一樣不用擔心後顧之憂,臣估算過,只要能斬殺3到5個敵人,本金積累到200貫以上,每年60貫利息,除了在京城,其他的地方,都能衣食無憂……很多百姓對軍中避之唯恐不及,不單是武人地位低下,更是離開了軍營之後,很多老兵一身病痛,娶不起媳婦,孤苦伶仃,也沒有存錢,晚景淒涼。假如按照這個辦法,朝廷出資不多,卻能讓老兵永享安康幸福,自然能激勵士氣,吸引更多的好漢子投身軍營!”

第275章 護犢子的趙禎第163章 王寧安很放肆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424章 兒皇帝第4章 王寧安的反擊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785章 令人羨慕的于闐人第291章 金融創新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後底牌第94章 王良璟的無本生意第879章 趙曙的新兒子第646章 做西夏的太上皇第448章 皇帝急召第421章 沸騰的大宋第678章 趙大叔不冷靜了第469章 有用的小人第812章 母子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876章 炮打李諒祚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439章 文彥博和狄青的聯盟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743章 引爆黃金熱第541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672章 王相公的引水妙策第831章 不費吐沫費腰第270章 罪有應得第883章 束髮易服第766章 暴跌又暴漲的股市第1039章 復甦的開始第296章 下血本第800章 情深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984章 天子要霸氣第599章 欣喜若狂的趙禎第214章 再贏一局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1036章 爲了活命第217章 天子之怒第737章 炮轟王安石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1038章 立法第662章 五百個太監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910章 傳說中的柴大官人第54章 一家亡一家興第330章 兵行險招第982章 朕在居庸關觀山景第714章 沒有殺不得的人第101章 學堂也怕出名第786章 矯情的西夏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527章 古怪的拗相公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963章 六部爭奪戰第218章 單刀赴會第972章 我就是不想還錢第349章 不養廢物第771章 厲害了,太子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893章 覆滅第562章 新交子第216章 一線生機第804章 大宋好父親第1007章 不得人心的文彥博第608章 只敬畏強者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677章 這個勝利有點大第923章 三旨相公,千里送人頭第1098章 八方雲集第383章 紅顏禍水是真的第983章 善戰的趙曙第831章 不費吐沫費腰第1097章 皇帝爭奪戰第1126章 全部罷黜第934章 酷吏在行動第377章 皇太叔,什麼鬼?第967章 搶錢!搶田!搶……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799章 師父和三孃的區別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245章 驚天大案第502章 陰險的殺招第76章 攜手合作第677章 這個勝利有點大第987章 觀察細緻的蔡京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681章 三英戰不過呂布第515章 學生們都被抓走了
第275章 護犢子的趙禎第163章 王寧安很放肆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424章 兒皇帝第4章 王寧安的反擊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785章 令人羨慕的于闐人第291章 金融創新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後底牌第94章 王良璟的無本生意第879章 趙曙的新兒子第646章 做西夏的太上皇第448章 皇帝急召第421章 沸騰的大宋第678章 趙大叔不冷靜了第469章 有用的小人第812章 母子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876章 炮打李諒祚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439章 文彥博和狄青的聯盟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743章 引爆黃金熱第541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672章 王相公的引水妙策第831章 不費吐沫費腰第270章 罪有應得第883章 束髮易服第766章 暴跌又暴漲的股市第1039章 復甦的開始第296章 下血本第800章 情深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984章 天子要霸氣第599章 欣喜若狂的趙禎第214章 再贏一局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1036章 爲了活命第217章 天子之怒第737章 炮轟王安石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1038章 立法第662章 五百個太監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910章 傳說中的柴大官人第54章 一家亡一家興第330章 兵行險招第982章 朕在居庸關觀山景第714章 沒有殺不得的人第101章 學堂也怕出名第786章 矯情的西夏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527章 古怪的拗相公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963章 六部爭奪戰第218章 單刀赴會第972章 我就是不想還錢第349章 不養廢物第771章 厲害了,太子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893章 覆滅第562章 新交子第216章 一線生機第804章 大宋好父親第1007章 不得人心的文彥博第608章 只敬畏強者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677章 這個勝利有點大第923章 三旨相公,千里送人頭第1098章 八方雲集第383章 紅顏禍水是真的第983章 善戰的趙曙第831章 不費吐沫費腰第1097章 皇帝爭奪戰第1126章 全部罷黜第934章 酷吏在行動第377章 皇太叔,什麼鬼?第967章 搶錢!搶田!搶……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799章 師父和三孃的區別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245章 驚天大案第502章 陰險的殺招第76章 攜手合作第677章 這個勝利有點大第987章 觀察細緻的蔡京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681章 三英戰不過呂布第515章 學生們都被抓走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城县| 永德县| 祁门县| 冕宁县| 平顶山市| 北票市| 马公市| 万山特区| 封开县| 府谷县| 古丈县| 乌拉特中旗| 丽江市| 壤塘县| 若羌县| 航空| 思茅市| 富平县| 开化县| 大丰市| 东明县| 成都市| 兖州市| 芜湖县| 三都| 长宁区| 绥滨县| 新野县| 平和县| 喀喇沁旗| 岑巩县| 二连浩特市| 湛江市| 浮山县| 太康县| 临夏县| 万州区| 西丰县| 萨迦县| 革吉县| 民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