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8章 單刀赴會

垂拱殿,只剩下歐陽修和趙禎君臣兩個人,上次這樣的時候,還是在慶曆新政的時候……趙禎突然長嘆口氣。天籟小

“永叔,你老了。”

歐陽修唉聲嘆氣,“臣的確老了,不堪驅使,進京才幾個月的功夫,臣就想著回六藝學堂教書了。”

趙禎笑了一聲,“你這是厭煩了,是膩歪了,是失望了?對吧?”

歐陽修愣了一下,趙禎呵呵一笑,“看那個小傢伙出乎預料的勁兒,他準是也以爲朕要重蹈覆轍,拿他去給人家出氣。”

歐陽修終於反應了過來,這個“人家”不是遼國,而是大宋,是自己人!

趙禎突然擡起頭,笑著問道:“永叔,你和朕說實話,當年你怨過沒有?”

換成別的大臣,肯定不會說實話,可是歐陽修到底是不一樣。

“啓稟陛下,老臣確實有些想不通,不過這幾年,老臣想通了。”

“哦?永叔想通什麼了?”

“陛下,當年臣,還有範相公他們錯了,臣看得太淺顯了,範相公也是一樣。”歐陽修苦笑道:“臣等當年總結弊端,上了十大革新方略。看起來條條切中要害,實際卻不值一提。”

“怎麼說?”趙禎好奇道。

“老百姓有句話,叫貧賤夫妻百事哀,兩口子過日子爭吵,妯娌不和,兄弟反目,父不慈,子不孝……這些問題光靠著告訴他們,要如何如何,用處不大,關鍵還在貧賤二字……所謂窮**計,富漲良心,日子過得好了,一般的家庭都會和睦的,即便有些衝突,也容易解決,反之日子過不下去,就難免出亂子。”

歐陽修感慨道:“臣等當年光是想到了治標,卻沒有本事治本,而且還弄得天下大亂,紛爭四起,實在是誤國誤民誤自身,老臣這幾年想通了。”

趙禎沒有想到,歐陽修竟然有如此見識,仔細思量,還真是入情入理。

“永叔,你也不要把朕當成皇帝,我們就是老朋友,畢竟能和我說知心話的人不多了。”趙禎低聲道:“那你覺得這一次和慶曆新政相比呢?該如何做決斷!”

歐陽修正色道:“啓奏陛下,這一次和慶曆新政完全不同。”

“哪裡不同?”

“慶曆新政是錯的,是做不成的,這一次卻是對的,能夠做成!”

歐陽修篤定的語氣,讓趙禎一驚,微笑道:“永叔,你還是真看得起王寧安啊?”

歐陽修並不否認,笑道:“陛下,平縣有路燈的。”

沒頭沒尾的一句話,趙禎遲疑,又笑道:“你是說眼見爲實?”

“沒錯,幾十萬的災民,在任何人的眼裡,都是包袱,都是災難,唯獨王二郎本事過人,不到一年的功夫,一座足有汴梁五分之一大的城市就出現了。”歐陽修也不得不承認,他見證了一個奇蹟。

歐陽修的一雙醉眼,卻能看透世間百態。

以往朝廷築城,要先籌措磚瓦木料,然後組織施工,耗費無數糧食金錢,辛辛苦苦將城池築起來,等到百姓進駐之後,商貿繁榮,再通過稅收,收回成本。

這個過程非常漫長,沒有十年八年,看不到成果,朝廷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徵召民夫,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民變。

秦朝修長城,隋朝修大運河,都造成了可怕的棋藝,直接推翻了兩個偉大的王朝……

到了王寧安這裡,改變了邏輯。

他先找到了一個支柱產業——捕鯨,圍繞著產業,開始展生產,吸納工人,形成一個聚落。有了雛形之後,他想辦法搞到了市舶司,商業價值一下子挖掘出來。

從此刻開始,王寧安就開始了眼花繚亂的經營,他利用對未來的預期,把荒地賣出了高價,利用籌措的資本,去建設他的城市。

反過來,城市越來越漂亮,吸引的商人越來越多,他借錢就越容易,不斷給平縣增加產業,吸納工人,他還不惜血本,提高工人的待遇,起初歐陽修還不理解,可接下來呢,這些工人要建房,要傢俱,要成親,要教育……龐大的需求,又帶動了無數的產業,平縣就這樣奇蹟般出現了……

從頭到尾,王寧安都沒有伸手向朝廷要錢,他只是拿到了市舶司和榷場兩個特權……歐陽修第一次見識了政策的威力,而且他也明白了,原來未來也可以當成商品來出售,資本擁有著難以想象的力量,可以點石成金,可以化腐朽爲神奇。

“陛下,老臣說一句狂話,歷代讀書人都鑽研心性,拜讀聖人之學,只是這聖人之道未必能富國強兵。”

歐陽修說的含蓄,其實他的思維模式也在快改變,要是沒有歐陽修的支持,六藝學堂也不會增加那麼多實踐課程,總而言之,不少學者已經注意到了儒家的不足之處,都努力提出新的學說,希望一統江湖。

在原本的歷史上,以二程和朱熹代表的理學最終拿到了統治地位,貽害千年。

而在這個時空裡,范仲淹,歐陽修等人已經開始重建另一種更務實,更有用的學科,未來的大宋學術舞臺,必然更加豐富多彩,爭奪激烈。

“永叔,你的意思是王寧安能幫著朕富國強兵了?”

歐陽修道:“他的做法或有可取之處,至於效果如何,臣還不好斷言,姑且一試。”

“哈哈哈!”趙禎突然伸出手指,點著歐陽修。

“你歐陽永叔也學會拐彎抹角了。朕倒是覺得他比太多的人都強。”趙禎感嘆道:“事情出了,有人急著脫罪,有人急著上書,他們的心思如何,朕不是笨蛋,還清楚一二。唯獨王寧安,一心要維護和談大局,他是真正替大宋著想,赤子真心,雖鐵石之心腸,也不能不爲之動容。如此純臣、忠臣,朕若是不保護,往後就沒有人還忠心大宋了。”

歐陽修是萬萬想不到,在趙禎的心中,王寧安的地位竟然如此之高!

有這番評價,往後王寧安完全可以橫著走了,誰想要對他不利,就要承受趙禎的怒火了。

歐陽修既驚又喜,突然趙禎的話鋒一轉,“朕這幾年,越怠政,弄得好些人已經不把朕放在眼裡了,朕這個皇帝當得是不是太失敗了。”

即便以歐陽修的大膽,也不敢接這種犯忌諱的話,他的心狂跳,看起來趙禎要行動了,以目前來看,罷免幾個相公都是輕的,搞不好官場都要來一次徹底的洗牌。

就是不知道趙禎要從哪裡下手……

王寧安還不知道皇宮裡的情況,他一顆心都放在了館驛這邊。

匆匆趕到,現館驛已經被裡三層外三層包圍起來。不要誤會,不是文相公膽大到要兵戎相見,而是要保護這些遼國使者。

聞訊趕來的東京百姓,跳著腳痛罵遼使,那拿來了石子、土塊、爛菜葉、臭雞蛋……簡直是全副武裝,隨時就要開戰。

相比之下,館驛之內,更是劍拔弩張,肅殺之氣十足。

耶律化葛換上了鎧甲,就連張孝傑都提著寶劍,他們帶來2oo多人,正嚴陣以待,戰馬都準備好了,隨時要衝出去大殺一場。

王寧安目睹一切,頭皮麻。

“都幹什麼?還有沒有法度?去告訴禮部的那幫笨蛋,拿出平時口若懸河的勁兒,把老百姓都給我勸回去,半個時辰,人還沒有散去,陛下自然會治罪!”

王寧安說完,從人羣中穿過,到了館驛門口。

還沒等去扣門,從牆上就探出了幾支狼牙箭,對準了王寧安。

“不許再進一步,否則就讓你血濺當場!”

王寧安咬了咬牙,大聲吼道:“去把耶律大人,還有張大人請來,我有話說!”

守門的士兵根本不聽,“我們大人誰也不見,趕快滾!”

王寧安的小暴脾氣也上來了,大聲嚷嚷道:“連我都不見了,他們還想不想活著回去了?”

館驛不算大,耶律化葛和張孝傑都聽得一清二楚。

耶律化葛咬牙切齒,“果然是圖窮匕見,我就說,這些漢人都不是好東西!”他脫口而出,可是又猛地想起張孝傑,不好一起來。

“張大人,我不是說你,我是說……”

“行了,我的耶律大人,咱們都什麼樣了,我還會怪你不成!”張孝傑沒心思管失言了,生怕憤怒的大宋百姓衝進來,把他們也打成肉泥濫醬。

耶律化葛面色凝重,“張大人,兩國交鋒,不斬來使。大宋好歹以禮儀自詡,這種事情,他們未必敢做。”

“唉,就算他們不敢做,咱們也不能困在館驛裡,吃的和喝的就能撐兩天,是趕快回去,還是和大宋周旋,總要有個章程。”

事之後,就有無數人把館驛包圍,他們兩個也懵了。

耶律化葛猶豫了好半天,“這麼說一定要見見王寧安了?”

“至少聽他說什麼。”張孝傑無奈道。

“那好,就讓他進來,不過……”耶律化葛惡狠狠道:“只許他一個人進來,身上不許帶任何武器。”

“遵命。”

沒有多大一會兒,王寧安果然從外面走了進來,他快步來穿過了正廳,到了第二層院子,那六個被打死的隨從都擺在這裡,其中四個還用木盆裝著,王寧安看到差點吐了,他強忍著噁心,二話不說,放聲大哭,當真是哭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聞著傷心,聽者落淚……

第642章 凌遲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176章 不要和王寧安談生意第902章 傾國之力第268章 不殺士大夫第447章 兇猛的王寧澤第658章 傻瓜看傻瓜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535章 喜當爹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561章 接管商行第901章 借債發展第535章 喜當爹第80章 老包的指點第611章 闖宮第21章 二伯來訪第794章 做官當如包希仁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777章 萬國來朝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854章 囚禁宰相第1071章 師徒裂痕第178章 武夫的勝利第227章 改造遼國計劃第334章 比試升級第120章 出了一個賊第1061章 真打起來了第1023章 蔡京的表演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319章 負荊請罪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907章 晏幾道捅婁子了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第646章 做西夏的太上皇第1018章 拗相公吐血了第1052章 可怕的印花稅第659章 天兵至第377章 皇太叔,什麼鬼?第836章 必須要有奴隸了第972章 我就是不想還錢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450章 挑戰千年國策第634章 復仇第763章 鑽進錢眼的呂誨第1068章 熊孩子趙頊第542章 不要命的王韶第785章 令人羨慕的于闐人第529章 皇帝的憂慮第1156章 遺物第267章 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第245章 驚天大案第279章 糧食!糧食!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823章 崩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第999章 首相之爭第212章 絕對第803章 梅花詩帶來的風雨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641章 舉國求戰第901章 借債發展第64章 拉皇帝下水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713章 富弼殺不得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748章 背叛儒家的人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1047章 行省制第87章 兩個老兵第775章 集體變臉第414章 御駕親征第1083章 趙曙病了第871章 開啓殖民時代第971章 煥發新生的司馬光第983章 善戰的趙曙第880章 西夏來降第1103章 收拾宗室第729章 被教訓的宋庠第1006章 投票的日子到了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392章 更任性的臣子第573章 大勝第1068章 熊孩子趙頊第1106章 憤怒的文彥博第917章 丹書鐵券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733章 圈地熱
第642章 凌遲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176章 不要和王寧安談生意第902章 傾國之力第268章 不殺士大夫第447章 兇猛的王寧澤第658章 傻瓜看傻瓜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535章 喜當爹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561章 接管商行第901章 借債發展第535章 喜當爹第80章 老包的指點第611章 闖宮第21章 二伯來訪第794章 做官當如包希仁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777章 萬國來朝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854章 囚禁宰相第1071章 師徒裂痕第178章 武夫的勝利第227章 改造遼國計劃第334章 比試升級第120章 出了一個賊第1061章 真打起來了第1023章 蔡京的表演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319章 負荊請罪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907章 晏幾道捅婁子了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第646章 做西夏的太上皇第1018章 拗相公吐血了第1052章 可怕的印花稅第659章 天兵至第377章 皇太叔,什麼鬼?第836章 必須要有奴隸了第972章 我就是不想還錢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450章 挑戰千年國策第634章 復仇第763章 鑽進錢眼的呂誨第1068章 熊孩子趙頊第542章 不要命的王韶第785章 令人羨慕的于闐人第529章 皇帝的憂慮第1156章 遺物第267章 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第245章 驚天大案第279章 糧食!糧食!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823章 崩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第999章 首相之爭第212章 絕對第803章 梅花詩帶來的風雨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641章 舉國求戰第901章 借債發展第64章 拉皇帝下水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713章 富弼殺不得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748章 背叛儒家的人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1047章 行省制第87章 兩個老兵第775章 集體變臉第414章 御駕親征第1083章 趙曙病了第871章 開啓殖民時代第971章 煥發新生的司馬光第983章 善戰的趙曙第880章 西夏來降第1103章 收拾宗室第729章 被教訓的宋庠第1006章 投票的日子到了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392章 更任性的臣子第573章 大勝第1068章 熊孩子趙頊第1106章 憤怒的文彥博第917章 丹書鐵券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733章 圈地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多县| 绥棱县| 商城县| 五大连池市| 九龙县| 金平| 灵山县| 聂荣县| 永宁县| 秀山| 盖州市| 嘉定区| 唐海县| 伊吾县| 霍城县| 子长县| 白山市| 松溪县| 长葛市| 天水市| 桐庐县| 宝鸡市| 鄄城县| 镇安县| 扬州市| 桃园县| 锡林郭勒盟| 禄劝| 光泽县| 安溪县| 安阳市| 于都县| 美姑县| 大竹县| 广宁县| 遂平县| 古田县| 凤台县| 综艺| 博湖县| 象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