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74章 猛士王韶

直到如今,王寧安還不太清楚,崔家的實力到底如何,不過可以確定,在渭河、涇河、洛水沿岸各地,崔家的實力已經蕩然無存。

如果他們還有力量,就只能在北邊,靠近西夏,橫山以南的區域,其中最讓人不放心的就是延安府。

王寧安一直懷疑,種家軍和崔家的關係遠比種診所說的複雜,讓人放心不下。

面對崔家這種龐然大物,直接殺戮是沒用的。

論起殺人,還能比得過黃巢嗎?

就像是膿包,必須等鼓出來,纔好下手。

王寧安採用步步緊逼,從南而北,有條不紊地剷除崔家力量,現在看起來,已經快要碰到了崔家的核心,或許要不了多久,就需要去延安州一趟,逼著種家和崔家決裂……王寧安在思索著對策,突然陳順之急匆匆跑來。

“啓稟大人,有一位自稱邵庸的人求見?!?

“哦!”

王寧安愣了一下,這個名字他可是一點都不陌生。

古往今來,都有不少預言讖語,最著名的有推背圖,燒餅歌等等,哪怕過了千百年,依舊有人研究,還饒有興趣。

而邵庸就留下了十首梅花詩,很是有趣。

王寧安上輩子看過,還記得兩句,比如他預言北宋滅亡,“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山河雖好非完璧,不信黃金是禍胎?!?

預言南宋滅亡,“湖山一夢事全非,再見雲龍向北飛,三百年來終一日,長天碧水嘆瀰瀰?!?

拿著詩意硬往歷史上靠,也有不少能說得通的地方。

王寧安當然不信邵庸有洞見未來的神通,這玩意就跟算卦一樣,問兄弟有幾個,就說:“桃園三結義孤獨一支。”一二三四,甚至五六七八個兄弟,都能講得通。

還有問工作,人家寫一句,“有事不能閒待。”不管沒有沒,都可以通過斷句,來個兩頭堵。

預言和這類的東西差不多,似是而非,事後一看,恍然大悟,事前預測,誰也解不明白,說穿了,就是屁話!

當然了,作爲一個名垂青史的老神棍,王寧安還是很有興趣的。

“請邵先生進來吧!”

不多一時,邵庸帶著包子眼急匆匆跑進來,這位早就沒了仙風道骨,身上的衣服破了,滿臉污泥,鞋都露了腳趾頭,怎麼看都跟要飯似的。

王寧安還愣著呢,邵庸用哭喪的腔兒道:“啓稟王相公,崔家造反了!”

……

崔家的確反了,他們不能不反,正所謂一步錯,步步錯。

如果從一開始,就別妄自尊大,想要阻撓朝廷遷都,或許他們還是千年世家,還可以傲視八方。

可是到了如今,只有造反,哪怕機會渺茫,也總比坐以待斃強。

崔家曾經被黃巢殺戮過,因此他們很重視兵權,世家掌兵權,十分惹眼。他們就選擇從中低級軍官入手,不顯山,不露水,積累了很可觀的人馬。

除了在延安府的上萬人之外,在保安軍,他們也有一千多人。

崔西楓和崔志商量之後,種家軍的人馬不動,有這些人在,種詁和種鄂他們投鼠忌器,就沒法發難。

趁機趕快把保安軍和定邊軍拿下來,再奪取橫山沿線的幾處重要隘口,這樣北方的西夏人馬就可以輕鬆越過橫山。

雖然西夏不可靠,但是肥肉近在咫尺,他們沒有理由錯過!

生死一線,只有拼命!

崔西楓他們從延安府悄悄離開,召集崔家的私兵,聚集上千人,趁著夜色殺到了保安軍的駐地栲栳寨。

靠著裡面的人,內外聯手,崔家輕鬆拿下栲栳寨。

連日的失敗和打擊,都讓崔家人機會崩潰了,拿下了一處城池,他們立刻心情好了許多,重新昂揚起來。

在栲栳寨,他們殺死了大宋的守將,打出了大燕的旗號!

崔家源起河北一代,後來子孫爲官,遷居到了關中,再後來燕雲十六州到了契丹人手裡,崔家把經營的重點放在了西北,即便如此,要立國號,也要用“燕”!

對外宣稱“大燕!”

只是這個“大燕”有點可憐,只有兩千多人馬,一座城池,百姓不到萬人!

但是崔西楓還是很高興的,國家再小,也是個國家??!更何況哪個開國君王不是一點點發展起來的,小怕什麼,不停擴充就是了。

修整了一天的時間,崔西楓就率領著人馬出擊,還真別說,崔家在地方經營有道,沿途還真有許多勢力加入,人馬像是滾雪球一般,不斷膨脹。

等渡過洛水,他們接連攻下懷威堡、威邊寨、勝羌堡,人馬發展到了上萬,又裹挾不少流民,居然有了兩三萬人的聲勢!

崔西楓騎在高頭大馬上,覺得十分威風,千年世家,固然了不起,可是真正統帥千軍萬馬,九五至尊,口含天憲,金口玉言,那纔是人生巔峰呢!

崔西楓的目標放在了定邊軍。

不過要想拿下定邊軍,就要先解決一個小小的城寨,名叫橫山寨。

這裡很小,只有不到500人,平時駐守的士兵,不到200,崔西楓覺得只有一走一過,就能把小小的橫山寨拿下來。

他派遣一個堂弟帶領著兩千人馬衝上去,這麼多人,一人一口吐沫,也把橫山寨淹了。崔西楓坐等勝利的消息。

可不到一個時辰,他的堂弟就被人擡了回來,左眼上釘著一支狼牙箭!鮮血染紅了脖子,半邊腦袋都腫成了豬頭。其餘的兵卒也都受了傷,很是悽慘,崔西楓這才知道,他們遇上了硬茬子!

……

在橫山寨的圍牆上面,一箇中等身材的年輕人,一襲白衣,手裡握著一柄寶劍,正騷包兒地站著,斜看著山寨前的幾十具屍體,充滿了鄙夷之色。

這個年輕人叫王韶,是江西人。

家境不算好,幼年喪父,靠著母親拉扯長大。

不過王韶很聰明,會讀書,尤其喜歡練武,從小拜了名家爲師,年紀輕輕,就文武雙全。王韶也要參加嘉佑二年的科舉,他早早北上,等到洛陽之後,被這裡的學術氛圍給吸引了。

此刻的洛陽,基本分成兩大派,其一是六藝學堂一系,主張知行合一,與之相對,則是二程和張載的洛學。

王寧安影響了很多人,唯獨影響不了二程,這兩位大聖人和王寧安接觸越多,越是憎惡他的主張。

被貶爲渤海國的左右丞,後來幸虧富弼幫了他們,讓這兩位在幽州創辦官學……作爲有功之臣,他們也回到了洛陽,和張載在一起,大力講學,擺明了和王寧安鬥到底。

王韶聽了幾天二程的東西,天花亂墜,可聽多了,總覺得怪怪的,真按照二程的標準,只怕還沒修成聖人,先變成了榆木疙瘩兒!

王韶不是個安頓的人,他從小喜好兵法,到了洛陽之後,又反覆聽到知行合一這四個字!

索性,就趁著科舉之前,去各處轉轉,增長見聞。

說幹就幹,王韶從洛陽離開,一路到了延安府,又繼續北上,考察橫山一線的防務。就在這時候,洪水突至,王韶就被困在了橫山寨。

作爲一個很有責任感的讀書人,王韶幫著困難的百姓上書,求來了100石救命糧,可隨著救命糧,還有一份借款約書,未來三年,橫山寨的百姓,要飼養2000匹馬,才能得到糧食……

王韶很生氣,他覺得朝廷救災,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憑什麼逼著百姓幹活?

而負責送糧食的人同樣不客氣。

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橫山寨條件好,有草場,有清泉,正好不錯的馬場,莫非橫山寨的百姓,就不想富裕嗎?這是王相公提倡的產業扶貧,光是給糧食,下一場災,老百姓能安全度過嗎?不積累財富,不靠著雙手努力能行嗎?

王韶也是舌辯之士,卻被問得啞口無言,王相公三個字,深深刻在了他的心裡。

傲氣的王韶決定留在橫山寨,到底看看王相公是怎麼救災的。

有趣的是他沒等到王相公,倒是等來了崔家的亂軍!

過去的時間裡,王韶在橫山寨已經有了很高的威望。

他立刻組織百姓迎敵,他們拿著簡陋的武器,在高高的寨牆上面,堆滿了石頭,好在橫山寨的石頭多得是。

輕鬆殺退了第一波亂兵,王韶越發鎮定自若,似乎他生下來就是幹這行的!

接下來的亂兵一輪一輪猛撲橫山寨,他們就像是螞蟻一般,充斥在山道中間。一顆巨石滾下去,能碾死十幾個亂兵,壓出一條血衚衕!

王韶親自帶領著廝殺,一身白衣染血,他變得和瘋子差不多。

鏖戰了一天,橫山寨只死了11個人,穩如泰山!

王韶當天晚上,召集了寨子裡最能打的年輕人。

“富貴險中求,西北遭了災,大家日子都不好過,殺了外面那些狗日的,管朝廷要賞賜去!”

沒有狂熱的鼓動,寨子裡的年輕人都跟著王韶殺了出去。

從晚上,打到了第二天早上,王韶帶著人斬殺了500多亂軍,繳獲戰馬200匹,輜重無數,大獲全勝,逼得崔西楓不得不退回威邊寨。

王韶幹勁更足了,他聯合周邊其他寨子,招募了上千山民獵戶,愣是組成了一道銅牆鐵壁,崔家的亂軍頭破血流,就是衝不過去。

王韶,果然是猛士!

而就在此時,王寧安率領著3000人馬也趕來了……

第1000章 司馬光的妙招第50章 御批三國第697章 王寧安回來了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872章 種家軍之變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641章 舉國求戰第163章 王寧安很放肆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第595章 垂涎王家女兒的猛士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337章 皇家學堂第529章 皇帝的憂慮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700章 有罪證了第823章 崩第312章 汴京的外賣小哥第143章 機智的蘇軾第80章 老包的指點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554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1061章 真打起來了第1159章 龐大資產的處置第1084章 弒君的念頭第58章 一條漢子第99章 歐陽修的魅力第351章 第一次開疆拓土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610章 曹皇后中毒了第80章 老包的指點番外 二第881章 蕩平梁氏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497章 生猛的狗牙兒第508章 決戰公堂第1023章 蔡京的表演第1081章 一個滅村大案第325章 遼使的挑釁第1088章 一病不起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812章 母子第1042章 兩個退休的人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712章 封王第216章 一線生機第749章 大宋的文藝復興第974章 陽謀對陽謀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第926章 謀反第322章 汴京賽馬場第740章 兇狠的文官第228章 培養買辦第62章 祖先的寶物第292章 出乎預料的敵人第968章 趙曙傻眼了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890章 只爭朝夕第797章 爲紅顏怒番外 二第92章 拼命的折老太君第1099章 一夫當關文彥博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58章 一條漢子第428章 當漢人挺好第270章 罪有應得第192章 新的商機第590章 拜師第321章 招兵買馬第115章 厲害了,我的家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第433章 幽州交給你了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697章 王寧安回來了第1075章 老將出馬第122章 坑與被坑第967章 搶錢!搶田!搶……第630章 王相公死了第920章 漕運不安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650章 太子要歷練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847章 龐相公的臉很疼第745章 馮京落網第553章 入蜀第199章 給皇帝的當頭棒喝第637章 覆滅第321章 招兵買馬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457章 權力下鄉第629章 恩科第1097章 皇帝爭奪戰第1125章 找秦王評理第65章 趙禎的讚許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522章 妄做小人的文彥博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273章 被狄青懷疑了第785章 令人羨慕的于闐人
第1000章 司馬光的妙招第50章 御批三國第697章 王寧安回來了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872章 種家軍之變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641章 舉國求戰第163章 王寧安很放肆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第595章 垂涎王家女兒的猛士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337章 皇家學堂第529章 皇帝的憂慮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700章 有罪證了第823章 崩第312章 汴京的外賣小哥第143章 機智的蘇軾第80章 老包的指點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554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1061章 真打起來了第1159章 龐大資產的處置第1084章 弒君的念頭第58章 一條漢子第99章 歐陽修的魅力第351章 第一次開疆拓土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610章 曹皇后中毒了第80章 老包的指點番外 二第881章 蕩平梁氏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497章 生猛的狗牙兒第508章 決戰公堂第1023章 蔡京的表演第1081章 一個滅村大案第325章 遼使的挑釁第1088章 一病不起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812章 母子第1042章 兩個退休的人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712章 封王第216章 一線生機第749章 大宋的文藝復興第974章 陽謀對陽謀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第926章 謀反第322章 汴京賽馬場第740章 兇狠的文官第228章 培養買辦第62章 祖先的寶物第292章 出乎預料的敵人第968章 趙曙傻眼了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890章 只爭朝夕第797章 爲紅顏怒番外 二第92章 拼命的折老太君第1099章 一夫當關文彥博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58章 一條漢子第428章 當漢人挺好第270章 罪有應得第192章 新的商機第590章 拜師第321章 招兵買馬第115章 厲害了,我的家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第433章 幽州交給你了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697章 王寧安回來了第1075章 老將出馬第122章 坑與被坑第967章 搶錢!搶田!搶……第630章 王相公死了第920章 漕運不安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650章 太子要歷練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847章 龐相公的臉很疼第745章 馮京落網第553章 入蜀第199章 給皇帝的當頭棒喝第637章 覆滅第321章 招兵買馬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457章 權力下鄉第629章 恩科第1097章 皇帝爭奪戰第1125章 找秦王評理第65章 趙禎的讚許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522章 妄做小人的文彥博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273章 被狄青懷疑了第785章 令人羨慕的于闐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恩平市| 齐河县| 奉贤区| 安化县| 嘉定区| 延庆县| 来宾市| 东阿县| 文安县| 重庆市| 通榆县| 罗山县| 松溪县| 修水县| 沙洋县| 罗定市| 武隆县| 株洲县| 南雄市| 神农架林区| 凉城县| 赤峰市| 伊吾县| 阜康市| 遂宁市| 积石山| 宜昌市| 平谷区| 肇州县| 莱芜市| 定兴县| 乐山市| 雅江县| 四川省| 正安县| 天柱县| 甘谷县| 古浪县| 汕尾市| 衢州市| 屯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