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49章 大宋的文藝復興

文相公望著窗外,做悲天憫人狀。

醞釀充足了情緒,才緩緩開口。

“王爺,你可曾想過,這麼多年來,反對變法的舊派臣子,一茬接著一茬,無休無止,哪怕明知是死,也要跳出來,以卵擊石?其中的奧妙何在?”

頭一次見到這麼認真的文彥博,王寧安也收起了嬉笑怒罵,變得深沉起來。

“變法傷損了太多人的利益,再有,變法要改變人的思想,千百年來,陳陳相因,豈是那麼容易改變的,就算再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會有人反對的。”

文彥博含笑,豎起大拇指。

“二郎果然敏銳,不過老夫覺得,變法雖然傷損利益,但是卻也創造了更大的利益……就拿這一次來說,只要開拓了西域,大宋的疆土,幾乎一下子翻了一倍,有足夠的利益可以分配,不必擔心這個。真正要命的還在幾千年的孔孟道統上面!”

王寧安悚然一驚,他挺直了腰板,側耳傾聽文相公的高論。

文彥博略帶得意,繼續道:“二郎,你想想,這些年來,你的理財之術,練兵之法,有哪一樣,是出自孔孟學說?以老夫看,不論是收復幽州,還是拿下橫山,你用的辦法,都是管仲玩剩下的,對吧?”

王寧安點頭,“管仲的確是一代奇才,他的治國之術,爭霸之法,有太多值得後人學習的,我也不過是學會了一點皮毛而已。”

這可不是王寧安謙虛,如果仔細讀過管子,你就會發現,哪怕過了兩三千年,老先生的智慧依舊有借鑑價值,拿來發展經濟,進行國際博弈,一點不落伍。

論起強國富民,諸子百家當首推法家,而法家之中,管仲又是開啓流派的第一人!老先生有多厲害,可想而知!

“文相公,管子之才,天下無雙,千百年罕見,只是歷代儒者,對管仲多有非議,很是排斥管子之學!”

“那是他們無知,虛僞!”

文彥博霸氣揮手,“二郎,你支持醉翁,破譯竹書紀年,還原三代之治,有何目的?”

“自然是推究歷史真相,破解自孔孟以下,歷代儒者的迷思,唯有打開思路,放下包袱,才能真正找到富國強兵之法!”

“說得好!”

文彥博笑道:“只是醉翁他只做了一半,雖然破解了竹書紀年,可該不信的還是不信,而且他讀了一輩子書,骨子裡還是孔孟的那一套,指望他打破儒家一統江山,完全做不到。”

此刻的文彥博,就像是一個被祥雲瑞靄環繞的聖人,他的每一句話,都發人深省……就拿竹書紀年當中的例子,上面記載了舜篡位奪權,以往歷代儒者都說是禪讓,到底是相信竹書紀年,還是相信歷代的儒家經典?是篡位,還是禪讓?

其實一旦進入這個爭論,就等於先入爲主,承認了篡位是錯的,是不應該的。往下怎麼辯論,意義都不大了。

哪怕歷史是這樣,又能如何?

莫非你想給篡位者擦胭脂抹粉嗎?

良心上能過得去?

要想維護舜帝聖君的身份,就必須把這段抹掉。像是李二,他距離後世太近了,殺死了哥哥和兄弟,發動玄武門之變,天下皆知,隱瞞不了。哪怕他立了再多的功勞,都難以遮掩得位不正的缺陷。

六藝雖然創立多年,歐陽修不懈努力,但是始終沒有掀起真正滔天巨浪,原因就是如此!

孔孟之道,經過了多少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備的話語論述體系,並且深入人心。其核心就是明君賢臣,有德居之,無德失之,王道仁政……等等泛道德化的概念。

你和儒者爭論,往往從一開始,就落入了對方的話語體系當中,怎麼能討到便宜。

說起來有些複雜,一個比較明顯現實的例子,就是明代王陽明的心學,從一開始,心學對千百年儒家的衝擊是無比巨大的,可是到了王陽明晚年,他不斷修正,把心學又帶回來儒家框架的老路,他那著名的四句話,還是在善惡是非對錯上面打轉轉兒,跳不出來……難怪後來心學快速煙消雲散,沒法推陳出新,大破大立,只能自己坑自己!

文彥博語重心長道:“二郎,咱們就說眼前,你我所做之事,是對是錯?”

王寧安沉吟道:“爲國爲民,爲天下蒼生計,爲漢家長遠計,我們做的當然是對的……只是,有些手段未免不夠光明,容易落人口實!”

“哈哈哈!”

文彥博放聲狂笑,“二郎,你的說法,和那些腐儒評價管子,有什麼區別?”

這話夠厲害,王寧安打了個哆嗦,悚然變色,不由得陷入了深思。

沒錯,文彥博問得好!

自己這麼多年,一直鄙夷儒家,一直希望改變孔孟之道。

其實不自覺之間,自己也陷入了孔孟的圈子裡,而不自知,真是慚愧啊!

王寧安越發不敢小覷文彥博的智慧了。

“文相公,我還有一點疑問,孔孟之道,並非全部不可取,我以爲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纔是。”不知不覺間,王寧安已經用了請教的口吻。

文彥博搖了搖頭,“二郎,你這話或許是對的,或許是錯的……老夫不和你爭論,老夫只想問你,孔孟二聖,說了那麼多話,究竟哪些是精華,哪些是糟粕?你怎麼取捨?是不是還要按照儒家道德的標準,進行劃分?你這樣一來,不等於是原地轉圈嗎?”

“那文相公以爲,應該如何做呢?”王寧安虛心求教。

“很簡單,徹底推翻孔孟那一套!另立門戶,自成一系!”文彥博信心十足道:“論起治國,孔孟遠遠不如管仲,爲什麼放著成功的典範不學,去學兩個落魄的文人?簡直莫名其妙嗎?”

文彥博笑道:“我們就以管仲爲祖師聖賢,以這本《管子》爲根本,可以任意發揮,肆意揮灑,重新建立起一套體系來!我們在西北的作爲,是爲了大宋的百姓,是爲了天下蒼生,這就是對的!我們就是道德完人,不需要被指責!那些去開拓土地,發掘財富的人,就是勇者,就是大宋的功臣,他們不管是搶,還是奪,都是爲了大宋好,都是應該的,每個人都該給他們掌聲,他們是真正的英雄,不應該受到任何指責……”

文彥博的聲音在屋中迴盪,王寧安用力甩了甩頭,終於從老傢伙的魔音當中恢復過來。

明白了,差點被忽悠了!

王寧安沒有想清楚,爲什麼文彥博突然推崇管子,突然要另立門戶,推翻孔孟之道……可是話說到了這裡,他豁然開朗。

其實老文也沒有像他說的那麼超脫,那麼了不起!

向外淘金,開拓,必然伴隨著殺戮搶奪,伴隨著爾虞我詐,伴隨著天怒人怨,罪行累累……文彥博每每想到這裡,都不寒而慄,汗透衣服。

他老人家是想青史留名的,而且留的不能是惡名!

可是他能改變嗎?

不能啊!

因爲有那麼多的土地,如山一般的黃金在等著他。

何止是文彥博一個人,大宋的士人幾乎都面臨一個問題。

他們爲了眼前的利益,背叛了自己的所學,也背叛了心中的道德。

腦袋和身體不協調了,一個向左,一個向右。

到底該怎麼辦?

是放棄利益,尊重心中的道德?

幾乎沒人做得到!

那就只剩下追逐利益,不在乎身後名,哪怕受萬衆唾罵,也在所不惜!

可好面子的文人,又不甘心。

作爲文官士人的集大成者……文彥博經過苦思冥想,終於找出了與衆不同的路……既然利益不能放棄,既然道德在干擾我們,那不妨就把道德給改了,這不就順理成章了嗎?

過去的道德說搶劫不對,那新的道德就鼓勵搶劫;過去的道德說安貧樂道,新的道德就贊同獲取財富……總而言之,一切制約他們追逐利益的觀念,統統拋棄!

想到了這一步,文彥博覺得自己昇華了,徹底昇華了,真的能立地成聖了。

當然了,要想成就一門學問,必須有傳承。

他在若干古聖先賢當中,毫不費力找到了管仲。

沒有辦法,管子就是先秦百家當中,最務實的那一個!

文彥博決定藉著肯定管仲,推翻孔孟之道,只要後世都是信奉管仲的門人弟子,那他文彥博就是聖賢第二,再也不用受任何批評,他可以放手施爲,還有人給他拍手叫好,這多好啊!

王寧安猜透了文彥博的卑劣心思,他突然想起了所謂的文藝復興,和思想啓蒙!

乖乖!

二者何其相似啊!

一羣強盜,發現了新大陸,開始瘋狂掠奪,大肆殺戮,忘恩負義,喪盡天良……他們做了這些,也知道理虧,所以就搞出了文藝復興,給他們的強盜行徑洗白!

告訴世界,他們代表先進,代表文明,他們去搶劫,去殺戮,去佔領土地,滅絕土著,都是應該的,是你們落後,是你們不思進取,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大家不妨捫心自問,血腥殘暴的原始積累,有什麼文明進步可言?

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當然了,在王寧安的不懈努力之下,大宋先一步開啓了擴張的大幕,而敏銳的文相公,也注意到了要給自己的行徑洗白……這就是所謂的宋版文藝復興吧!

第146章 大宋版來料加工第1131章 拋棄金本位第316章 王寧安的怒火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214章 再贏一局第917章 丹書鐵券第328章 消失的國度第1153章 絕命書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115章 厲害了,我的家第694章 滅盡十萬兵的毒計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1141章 清君側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255章 皇帝的報復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904章 耕田不用牛第29章 三顧茅廬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147章 起死回生的開始第564章 碾壓第5章 被冤枉的王二郎第938章 殺官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1054章 果斷撲殺第157章 打贏了還有錯第771章 厲害了,太子第270章 罪有應得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269章 天不收你我收你第122章 坑與被坑第638章 對付漢奸的手段第764章 送給太子的財路第1010章 坑爹的兒子第705章 哀傷的趙禎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第118章 好大的魚第377章 皇太叔,什麼鬼?第225章 千萬大單第202章 汴京遊第378章 再次出使遼國第186章 奮鬥的平縣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451章 趙禎很支持第77章 職業武士第810章 二程的豪賭第360章 心軟的代價第334章 來自六藝的學霸第1034章 瘋子清醒了第1048章 斂財高手第251章 一路殺戮泣鬼神第919章 司馬光發威第221章 我要去遼國第768章 很有默契的君臣第1127章 新的議政會議第439章 文彥博和狄青的聯盟第1055章 匆匆三年第970章 發鈔第94章 王良璟的無本生意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312章 汴京的外賣小哥第101章 學堂也怕出名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160章 皇帝被說服了第992章 得罪女人的下場第855章 文彥博的如意算盤第1123章 養兵不便宜第87章 兩個老兵第5章 被冤枉的王二郎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584章 很慘的文彥博第187章 跟著王寧安不吃虧第26章 從天堂到地獄第960章 殺神王宗翰第22章 三國熱第630章 王相公死了第194章 被鄙視了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591章 勢力龐大的王寧安第17章 人言不可信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堂新局第894章 重建地方秩序第157章 打贏了還有錯第555章 做個好女婿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677章 這個勝利有點大第155章 王家軍的勝利第1053章 死灰復燃的理學第455章 御前大勝第1063章 他們是奴隸第492章 大逆不道的小太子第459章 他們這是欺君第502章 陰險的殺招第448章 皇帝急召
第146章 大宋版來料加工第1131章 拋棄金本位第316章 王寧安的怒火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214章 再贏一局第917章 丹書鐵券第328章 消失的國度第1153章 絕命書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115章 厲害了,我的家第694章 滅盡十萬兵的毒計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1141章 清君側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255章 皇帝的報復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904章 耕田不用牛第29章 三顧茅廬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147章 起死回生的開始第564章 碾壓第5章 被冤枉的王二郎第938章 殺官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1054章 果斷撲殺第157章 打贏了還有錯第771章 厲害了,太子第270章 罪有應得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269章 天不收你我收你第122章 坑與被坑第638章 對付漢奸的手段第764章 送給太子的財路第1010章 坑爹的兒子第705章 哀傷的趙禎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第118章 好大的魚第377章 皇太叔,什麼鬼?第225章 千萬大單第202章 汴京遊第378章 再次出使遼國第186章 奮鬥的平縣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451章 趙禎很支持第77章 職業武士第810章 二程的豪賭第360章 心軟的代價第334章 來自六藝的學霸第1034章 瘋子清醒了第1048章 斂財高手第251章 一路殺戮泣鬼神第919章 司馬光發威第221章 我要去遼國第768章 很有默契的君臣第1127章 新的議政會議第439章 文彥博和狄青的聯盟第1055章 匆匆三年第970章 發鈔第94章 王良璟的無本生意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312章 汴京的外賣小哥第101章 學堂也怕出名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160章 皇帝被說服了第992章 得罪女人的下場第855章 文彥博的如意算盤第1123章 養兵不便宜第87章 兩個老兵第5章 被冤枉的王二郎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584章 很慘的文彥博第187章 跟著王寧安不吃虧第26章 從天堂到地獄第960章 殺神王宗翰第22章 三國熱第630章 王相公死了第194章 被鄙視了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591章 勢力龐大的王寧安第17章 人言不可信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堂新局第894章 重建地方秩序第157章 打贏了還有錯第555章 做個好女婿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677章 這個勝利有點大第155章 王家軍的勝利第1053章 死灰復燃的理學第455章 御前大勝第1063章 他們是奴隸第492章 大逆不道的小太子第459章 他們這是欺君第502章 陰險的殺招第448章 皇帝急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汪清县| 察隅县| 吴江市| 平南县| 宁夏| 南川市| 青神县| 玛纳斯县| 永平县| 银川市| 澄城县| 固阳县| 迁安市| 尼勒克县| 固镇县| 淳安县| 林周县| 门头沟区| 卢龙县| 连江县| 杭州市| 蚌埠市| 丹江口市| 辰溪县| 海口市| 西乌| 遂川县| 湾仔区| 山西省| 松桃| 马鞍山市| 独山县| 鸡泽县| 永城市| 昌黎县| 高碑店市| 马龙县| 当阳市| 三河市| 临城县| 南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