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43章 皇后是個賢內助

匆匆來到了宮中,師徒分別也有大半年了,趙曙比之前又長高了一點,當年快一年的皇帝,小傢伙也有點威嚴了,平時面對臣下,還有身邊的太監,不茍言笑,還挺嚇人的,不過面對師父,立刻變成了少年模樣。

他親自搬來椅子,請王寧安坐下。

“師父,到底該怎麼辦,可要給我拿個主意啊!”

王寧安沒急著下結論,而是笑呵呵道:“陛下,臣想知道,你是怎麼看的?”

“朕嗎?”

趙曙沉吟了一下,還真別說,小皇帝的確下了功夫,他咳嗽兩聲,然後就滔滔不斷,開始講了起來。

首先,王寧安堅持要把煤礦和鐵礦收歸朝廷,顯然,朝廷一下子多了一大筆財源,是個頂好的事情。

而且鋼鐵煤炭都是頂重要的戰略行業,關係國計民生,現在的市民都喜歡用煤炭取暖,至於鋼鐵,更是製造武器,對外發動戰爭的必需。

顯然,王寧安的主張是站在朝廷一邊,站在趙曙這邊的。

但是小皇帝也沒有盲目聽從師父的。

他想了很多,“師父,如果把煤礦和鐵礦收歸朝廷,要劃到哪個衙門?是給工部,還是個戶部,或者單獨成立一個管理煤鐵的部?是不是要增加很多官吏,另外朝廷現在也拿不出太多的錢,把煤礦和鐵礦收上來,未必能立刻開發。再有……現在許多地方衙門的財政困局還沒有解決,如果把礦產都收上來,他們沒有了財源,只會更加壓榨百姓,就算爲了安撫地方的士紳,也要給他們一點甜頭兒……師父,你說是不是?”

王寧安含笑,他很滿意,小皇帝沒有盲從,能多動腦子,多思考問題了。

“陛下,臣也清楚,全部收歸朝廷,很不現實,朝廷的力量不夠。可是還是按照現在的稅率,朝廷吃虧太多……陛下若是想有大作爲,根本沒有財源支持,國窮民富也就算了,如果都放給地方,勢必鬧得國窮民窮,只會便宜了那些士紳豪商。”

趙曙忙不迭點頭,“師父所言極是,那師父以爲,朝廷的稅制應該怎麼改?”

“以往朝廷是農稅商稅並重,尤其是變法以來,商業繁榮,貢獻了七成左右的歲入,可是這個歲入結構很不合理。”

“怎麼講?”

“陛下,朝廷徵稅,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過稅,也就是過路稅,一個是住稅,就是進入市場交易的稅……換句話說,朝廷僅僅針對流通環節徵稅,而放過了生產環節。”

趙曙疑惑道:“師父的意思是,無論是煤炭還是鐵礦,都是生產產品,應該徵稅?”

“嗯,農民種田,不論賣與不賣,都要交田賦,何以工商可以不交稅?”王寧安點出了問題的關鍵。

其實這也是蒸汽機等發明出現,工商業發展,帶來稅收變革的必然。

過去提到了商人,他們僅僅是將一地的商品,運到另一地而已。

比如糧食、皮草、布匹、鹽巴、藥材,都是最基本的東西!

個別從事生產的商人,也僅僅是手工業爲主。

可現在不一樣了,產業鏈延伸,各種產品會越來越豐富,漸漸的,負責生產的工業部門,會超過負責運輸銷售的商業部門。

而且隨著蒸汽機的發明,另一種組織——企業,也會應運而生,到了這時候,還僅僅徵收一點過路費和交易稅,根本說不過去。

作爲王寧安的弟子,趙曙很快理解了其中的關鍵,立刻點頭贊同。

“師父的確高明,提議把礦區收歸朝廷,應該是師父故布迷陣,改革稅制,纔是師父的本意吧?”

王寧安沒有否認,“陛下,蒸汽機出現之後,的確帶來了很大的變革,就在幽州,已經用蒸汽機驅動鍛牀,驅動紡織機了。”

趙曙瞪圓了眼睛,急忙問道:“師父,我聽誰用蒸汽機織出來的布,就跟流水似的,嘩嘩的,不用一個工人?”

“這不準確,只是不用傳統織工了,還是要有人負責蒸汽機,也要看著織機,但總體來講,工人減少了八成,效率提高了十倍不止!”

王寧安難掩興奮,“陛下,臣記得杜工部有兩句詩,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可見即便是大唐,老百姓也有穿不起衣服的,不過到了我大宋,或許就能改變了……”

這可不是王寧安吹牛,蒸汽機帶來產能暴漲,而且以蒸汽機作爲開端,大宋就能進入工業時代,讓老百姓吃飽穿暖,不是什麼難事。

只是不能盲目高興,企業可是一種很強大的組織,如果沒有事先定好規矩,等到企業龐大起來,再想徵稅,就會難上加難,根本推不下去。

總而言之,王寧安要做的就是立規矩,把利益分配好,儘量替朝廷多爭一點,朝廷手裡的錢多了,才能照顧普通百姓。

而且還有一件事,也迫不及待了,那就是教育!

是時候培養更多的理工科人才了,不能把寶貴的資源,都放在培養文人上面,哪怕是新派的文人也不成,大宋能說會道的人太多了,可能做事,能做科學研究的太少了!

……

就在王寧安和皇帝商量的時候,政事堂也召開了會議。

包括文彥博在內,四大平章軍國重事悉數到場,另外包括狄青等人在內,幾位重量級的大臣也都來了。

大傢伙面面相覷,誰都不願意先說什麼。

沉默了好久,龐籍纔開口,“寬夫兄,你去拜會了西涼王,有什麼安排,請吩咐吧!我們沒資格上門,只能聽你的了!”

老龐籍是領兵的出身,資歷比文彥博還老,也只有他敢這麼和文彥博說話。

老文當然也不會怕龐籍。

“醇之兄,這事情究竟該怎麼辦,也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西涼王不滿意現有的分配方案,他要多給朝廷一些,就看你們願不願意讓了!”

“盤剝往來,與民爭利!”韓絳怒氣衝衝道。

在一旁,司馬光不願意聽了,他咳嗽兩聲,“父子兩代,兄弟八人,都入朝爲官,要是這樣的人家也算是民,只怕除了聖人,都是老百姓了!”

“聖人之下,當然都是老百姓,你司馬君實也是世家出身,令尊也是朝廷高官!”

“對,正因爲家父是朝廷高官,司馬家深受皇恩,感恩戴德,纔不忍心朝廷財賦外流,要替朝廷爭上一爭!”

司馬光發狠懟人,那也是相當犀利,韓絳被氣得老臉通紅,沒有話講,只能不停咬牙。

“荒唐,朝廷稅率,早有定案,豈能隨便調整?”呂公著竟然也站起來,他大聲道:“許多商人,辛辛苦苦販運,掙得不過是點辛苦錢,如果朝廷加稅,他們就要虧本,莫非君實相公想看著商人破產嗎?”

司馬光呵呵兩聲,“中小商人,當然要照顧,我準備上書,建議朝廷廢了普通小農的過路稅,以後再往京城販運蔬菜糧食,瓜果梨桃,不需要交稅。但是……煤礦,鐵礦,和普通的百姓不一樣!能經營煤鐵的,都是有錢人,而且煤鐵的利潤也高,規模龐大,每年幾百萬貫的金流,不加稅天理不容!”

“你這是區別對待,講不通的!”

“有什麼講不通,自古鹽鐵專賣,我朝此前酒水也要買撲,落實新法的時候,爲了繁榮商業,才把酒水,茶葉等項目放開,是讓利於商。如今煤鐵重要,更盛往日千萬倍,豈能放任自流?”

這些大臣是越吵越激烈,政事堂跟一個菜市場一樣。

狄青看著舌戰羣儒的司馬光,幾次想張口幫他,卻都不知道從何說起。他越發尷尬,想想也真是慚愧,他一個武夫,本來就不該摻和這些事情。

回去啊,一定要儘快把產業處理了,一點也不要。憑著俸祿,足夠過日子了,也心安理得。

當初公主就在家裡說過,她告訴了狄青和狄詠,這次朝廷的爭論,其實是利益之爭而已,無非是代表士紳大族的官僚,希望多拿一點,朝廷少管一點。

現在看起來,還真是有道理!

只是公主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她從哪裡知道的這些消息,真是奇怪啊?

……

“師父,你看,這是王青送給我的地圖。”

趙曙獻寶一樣,拿出了一份精緻的地圖,和普通地圖最大的不同,這副地圖上準確標註了各種礦藏,差不多有三四十種之多。

就連王寧安都很驚訝,他在上面,能清楚找到幾處很大的煤礦和鐵礦,雖然位置或許不盡準確,但是已經很不錯了。

看起來這個小皇后還挺有心的!

“青兒她查了好多古籍方誌,又從皇家書院搬了好多資料出來,才彙總了這張圖!她跟我說,不弄清大宋有多少煤鐵資源,就沒法決策。”趙曙滿眼都是喜悅,簡直甜出了蜜。

“這麼多的資源財富,朕絕不會輕易讓出去!”趙曙又道:“師父,你還不知道吧,其實讓我替父皇守孝,也是青兒的主意,我正不知道怎麼處理和母后的關係,她就和我說,王相公也不知道接下來怎麼變法,他選擇了辭官,去遊歷四方,我也是效仿王相公,退一步海闊天空。”

第341章 大熊的質問第1003章 被暗算的蘇軾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975章 契丹來借糧第201章 小女婿上門第114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75章 很慘的楊大公子第101章 學堂也怕出名第291章 金融創新第859章 精兵強將雲集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第642章 凌遲第651章 很受衝擊的趙宗垕第744章 大宋的西進運動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1071章 師徒裂痕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530章 春風得意的君臣第137章 狠人夏竦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837章 產業升級第1105章 立憲第301章 包龍圖打坐開封府第1094章 狗牙兒回來了第1095章 趙曙的一線生機第938章 殺官第608章 只敬畏強者第999章 首相之爭第932章 用酷吏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94章 王良璟的無本生意第1153章 絕命書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104章 被瓜分了第1022章 沒本事,不奸臣第112章 哭暈在祠堂第173章 教你們辦外交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第775章 集體變臉第506章 絕望的錢家叔侄第87章 兩個老兵第130章 大寫的服第33章 進擊的包拯第947章 發飆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740章 兇狠的文官第730章 朝廷又來人了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181章 大家都在謀劃第581章 最殘忍的報應第485章 君臣一起抓蟈蟈第300章 決戰之債務吃人第836章 必須要有奴隸了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359章 六藝教出來的壞蛋第946章 火燒糧倉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725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1033章 文彥博跌倒,王寧安吃飽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1061章 真打起來了第87章 兩個老兵第790章 盛宴上的小偷兒第999章 首相之爭第446章 王家軍遇到對手了第221章 我要去遼國第1028章 全面查封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1088章 一病不起第726章 捧得太高了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801章 結盟塞爾柱第1081章 一個滅村大案第1013章 文彥博也躲不過第1157章 金融勢力覆滅第921章 王寧安的兩手準備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49章 有個粉絲叫趙禎第57章 樂極生悲第570章 瘋狂搶購的江卿第437章 趙禎的執著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770章 皇帝的套路第651章 很受衝擊的趙宗垕第232章 錢能通神第269章 天不收你我收你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1162章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29章 三顧茅廬第882章 鹹魚翻身的文彥博第533章 你們做誰的官?
第341章 大熊的質問第1003章 被暗算的蘇軾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975章 契丹來借糧第201章 小女婿上門第114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75章 很慘的楊大公子第101章 學堂也怕出名第291章 金融創新第859章 精兵強將雲集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第642章 凌遲第651章 很受衝擊的趙宗垕第744章 大宋的西進運動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1071章 師徒裂痕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530章 春風得意的君臣第137章 狠人夏竦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837章 產業升級第1105章 立憲第301章 包龍圖打坐開封府第1094章 狗牙兒回來了第1095章 趙曙的一線生機第938章 殺官第608章 只敬畏強者第999章 首相之爭第932章 用酷吏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94章 王良璟的無本生意第1153章 絕命書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104章 被瓜分了第1022章 沒本事,不奸臣第112章 哭暈在祠堂第173章 教你們辦外交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第775章 集體變臉第506章 絕望的錢家叔侄第87章 兩個老兵第130章 大寫的服第33章 進擊的包拯第947章 發飆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740章 兇狠的文官第730章 朝廷又來人了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181章 大家都在謀劃第581章 最殘忍的報應第485章 君臣一起抓蟈蟈第300章 決戰之債務吃人第836章 必須要有奴隸了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359章 六藝教出來的壞蛋第946章 火燒糧倉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725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1033章 文彥博跌倒,王寧安吃飽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1061章 真打起來了第87章 兩個老兵第790章 盛宴上的小偷兒第999章 首相之爭第446章 王家軍遇到對手了第221章 我要去遼國第1028章 全面查封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1088章 一病不起第726章 捧得太高了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801章 結盟塞爾柱第1081章 一個滅村大案第1013章 文彥博也躲不過第1157章 金融勢力覆滅第921章 王寧安的兩手準備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49章 有個粉絲叫趙禎第57章 樂極生悲第570章 瘋狂搶購的江卿第437章 趙禎的執著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770章 皇帝的套路第651章 很受衝擊的趙宗垕第232章 錢能通神第269章 天不收你我收你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1162章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29章 三顧茅廬第882章 鹹魚翻身的文彥博第533章 你們做誰的官?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阳县| 临颍县| 姜堰市| 全州县| 宝山区| 金昌市| 同德县| 汝州市| 江华| 民权县| 天祝| 恩平市| 兰考县| 塘沽区| 湄潭县| 剑阁县| 中方县| 托克托县| 铜梁县| 新巴尔虎右旗| 济源市| 永州市| 军事| 互助| 广灵县| 文安县| 虞城县| 明水县| 汕尾市| 南溪县| 咸宁市| 疏勒县| 竹山县| 扶余县| 景宁| 隆德县| 寻乌县| 杭锦后旗| 喜德县| 四平市| 尚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