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16章 新相

趙曙從皇后的宮中出來,他的心像是敞開的大門,新月升起,灑滿心扉。真的,他很欣慰,其實父皇把事情看得太嚴重了,其他人也都猜錯了。

天家無情這不假,可天家也是人!

母后想攬權,想管束自己,想要自己按照她的想法去做,也不過是普通的母親最正常不過的想法,只是人之常情,到了皇家,涉及到了權力爭奪,厲害較量,就變得不同尋常了。

趙曙很傷感,他始終記得,師父總是告訴自己,得到多少,就要失去對少,有多大的權力,就有多大的責任。

皇帝擁有絕對的權力,與之對應,則是絕對的責任。

九州萬方,億萬黎庶。

何其沉重啊!

身爲帝王,能享受的親情真的不多了,和母后之間的誤會能澄清,比什麼都幸運,至於二皇子……小小的螻蟻,也敢掀起風浪,真當孤是飯桶嗎?

趙曙握緊了拳頭,他一路小跑著,回到了趙禎的寢宮,繼續照顧自己的父皇。

轉過天,王寧安又得到了旨意,進宮面聖,這一次他們君臣談的時間很短,事實上,趙禎的身體已經不允許談的太多了,只是一刻鐘而已。

但是這一刻鐘,就做出了一個震撼朝堂的決定。

趙禎給王寧安加了太傅銜,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集賢殿大學士,什麼意思呢?

很簡單,就是王寧安接替王安石,成爲次相。

衆所周知,首相歐陽修早就有消渴之癥,而且以往醉心學問,根本無心處理政務,這次有王寧安出任次相,消息傳到歐陽修的府邸,老頭子興高采烈,破天荒,喝了爛醉,卸下了千斤重擔,不用承擔責任,也不用忍受各方的明槍暗箭,歐陽修恨不得立刻回到六藝書院,老實當他的教書先生。

當然了,歐陽修也清楚,眼下龍體到了堪憂的時候,他別的不行,操持大典,還有有兩下子的,或許趙禎駕崩,新君登基,這個大典結束,他的政治生涯就能徹底畫一個句號了!

不提老歐陽興高采烈,如蒙大赦,有人卻非常鬱悶,那就是賈昌朝!

賈相公眼巴眼望,包拯死了,他就想上位首相,結果讓歐陽修搶了先。賈昌朝沒有絕望,歐陽修的本事他清楚,幹不長的,他還有機會!

等著吧!

可等來等去,居然等到了王寧安接替王安石的消息,在這一刻,賈昌朝是絕望的!

丫的,王寧安!

你小子不地道!

你竟敢搶老夫的首相,老夫和你沒完!

賈相公也只能罵兩句,發泄一下心中不滿。

他以往是吃定了,王寧安身爲藩王,無法入住政事堂,所以才拼命找機會。可現在王寧安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韙接了,他又能如何?

比功勞,比能力,比實力,比聖眷……幾乎除了年齡之外,賈昌朝沒有一樣能贏的!

“唉!什麼也別想了,收拾行囊,老夫要回家了。”

賈昌朝是心灰意冷,他親自收拾書籍,準備離開洛陽,這次一走,就是永別了,他老再也沒機會回來了。

老賈既是失落,又是無奈。

正在賈昌朝忙活的時候,突然傳旨,賈昌朝加太師銜,賜觀文殿大學士,平章軍國重事,位列宰相之上!

突然得到了這個任命,老賈也嚇了一跳。

以他的資歷,加太師銜,情理之中,而觀文殿大學士是給做過宰相的老臣,他也合適,只是這個平章軍國重事是什麼東西?以前並沒有出現過,而且位列宰相之上,這是什麼意思?

難不成自己的權柄要超過王寧安?

賈昌朝的心突然熱乎起來,不過等他把旨意聽完,也就涼快了。

所謂位列宰相之上,僅僅是上朝的時候,他排在政事堂的諸公前面,給他這位職位,只是以備諮詢之用。

當然了,如果他感興趣,也可以主動參加超會,和政事堂會議,但是在這些會議上,除非有人詢問,不然他沒有發言的資格,只能旁聽。

老賈也不傻,這不就是給個官職,把自己養起來嗎!

其實不只是賈昌朝,還有幾個老臣,也都得到了這個職位,包括龐籍,宋庠,加上賈昌朝,一共三個人,全都位列宰執之上。

賈昌朝屬老狐貍的,他稍微想了想,也就明白了,讓王寧安接首相,趙禎還是不完全放心,安排幾個老臣,別看只是諮詢而已,但是關鍵時刻,老傢伙們還是很有份量的,如果真出了什麼難以收拾的局面,他們可以挺身而出,保護江山社稷的安全,就像是當年的呂端一樣!

想通了之後,賈昌朝雖然有些失落,但是卻也坦然了。

做官做到了這個份上,他也知足了,而且他還撈到了太師銜,總算壓了文彥博一頭,到時候老文進京述職,還要向他彙報情況。

不錯!

挺好!

賈相公立刻讓手下人停下來,別搬家了,趕快告訴門人弟子,好好慶賀一下。

相比賈昌朝,宋庠就坦然多了。

他心裡清楚,自己鹹魚翻身,完全是靠著王寧安,而且他現在也成了一代學宗,要想讓百家書院超過六藝,領袖大宋學界,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宋庠立刻找來馮京,師徒兩個徹夜長談,勾畫下一步的方略。

……

三位老臣之中,要說最驚訝的就是龐籍。

他現在還有些暈乎乎的。

按照龐籍的判斷,朝廷新舊交替,曹皇后站出來,還有那麼多人趁機發難,攪動風雨,按理說,接下來應該是一場血雨腥風,憑著他老多年的經驗,正好能渾水摸魚,把變法派壓下去,至不濟,也要形成分庭抗禮的局面,挽回頹勢。

可前半段按照他的想法走,接下來局面驟然變化。

多好的周峰案,讓變法派陷入自相矛盾,進退兩難的地步,甚至徹底瓦解他們。

陛下啊,都到了這時候,你怎麼還能相信變法派呢?要知道當年你是怎麼廢掉慶曆新政的?二十年來,皇帝竟然變了一個人,真是讓人費解!

不得不沒有廢掉變法派,相反,這一場亂子,還促成了王寧安上位,直接總攬大權!

太怪了,想不通啊!

看起來,真是老了,不中用了!

前些日,還信誓旦旦,想要和王寧安掰掰手腕,現在看起來,白白做了跳樑小醜,萬一韓家那邊歪歪嘴,自己怕是要倒黴啊!

這個官當不當,真是沒什麼意思了。

龐籍動了辭官回家的心,不過這時候走,擺明了是自認心虛,害怕王寧安,要是那小子追查下去,把自己掀出來,沒有官職保護,死得只會更難看。

罷了!

還是撐一段時間,看看朝堂的風向吧!

王寧安出任首相,還嚇到了兩個人!

那就是程頤和程顥兄弟。

他們倆都傻了,足足沉默了半個時辰,就眼對眼,一句話說不出來。

這他孃的還有沒有道理了?

明明是王寧安的錯,明明是針對王寧安的,結果王安石下去了,換成王寧安當首相,大權一把抓!

他們忙活了這麼久,倒好像是替王寧安掃清障礙,他們拼命抹黑變法,把局面說得無比糟糕,不可收拾。

結果非但沒有傷到王寧安,倒是讓朝野都期盼著王寧安出來,收拾局面。

大有“先生不出,蒼生如何”的味道!

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二程苦心焦思,想不清楚,其實他們兩個哪裡知曉,論起輿論操控,你們的功力,還差得太遠呢!

早在他們渲染事情的艱難,不斷深挖的時候,就有一些人已經開始操作,他們通過報紙,文章,詩會等等途徑,告訴所有人,天下間最能處理複雜局面,調和萬方的,就是西涼王,就是王寧安!

他能統御各種力量,奪回幽州,又能把西夏打得半死,還開闢了西域,恢復了絲綢之路,解決了錢荒……這麼多年,王寧安做的事情還少了?

哪一樣不是四平八穩,思慮周全。

這麼複雜的局面,不讓王寧安出來,還有其他人能收拾嗎?

那些老臣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他們懂得物流嗎,懂得金融嗎?懂得發展產業嗎?他們什麼都不懂!

至於新生代的官員,資歷淺薄,威望太低,根本不能壓服各方,除了王寧安,就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了!

朝野動盪不安,值此國難之際,就該大膽用人,拋棄成見,唯有西涼王,能夠解決僵局,安定天下。

不得不說,這一番的輿論操作,徹底把風向扭轉過來。

哪怕最保守的臣子,也都翹首以盼,希望王爺拿出方略來!

至於地方的勢力,尤其是那些州府軍縣的地方官,也都願意相信王寧安,因爲他就是從平縣一步步爬出來的,熟悉地方情況,知道大家的艱難,相比起一根筋的拗相公,顯然,王爺更得人心。

“萬衆矚目,萬方期待。”

蘇八娘替王寧安整理官服,一絲不茍,笑呵呵道:“天下人都盼著王爺解救蒼生呢!露幾手讓他們瞧瞧,咱們王爺可不是浪得虛名!”

王寧安自嘲苦笑,“你還當這是好事啊!我是一屁股坐在了火山口上,有多少人巴望著我掉下去呢!”

三位夫人,相視一笑,“王爺,我們相信你,一定能狠狠抽那幫宵小之徒一個嘴巴子!”

“但願吧!”

王寧安轉身,直奔政事堂而去……

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715章 富相公死了第1040章 不省心的兒子第671章 不怕天譴的人第800章 情深第639章 泰山壓頂, 西夏劇變第1113章 真的有金山第157章 打贏了還有錯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914章 王寧安的信第126章 王老師的禮物第601章 陷入絕境的董氈第387章 兒科聖手第240章 浪費是可恥的第467章 比人可怕的是老天爺第875章 五千對十萬第673章 戰前總動員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554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189章 歡宴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21章 二伯來訪第668章 楊廣是個好皇帝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第375章 軍功獎勵之法第640章 意外的收穫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869章 打出國門去第40章 弓箭社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301章 包龍圖打坐開封府第1077章 凌厲反擊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1040章 不省心的兒子第97章 王寧安的想法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573章 大勝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617章 趙允讓最後的底牌第693章 撒謊的慕容輕塵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124章 大家都愛吃龍肉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418章 靜塞鐵騎,出擊!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687章 皇帝錯了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52章 如何抱大腿第467章 比人可怕的是老天爺第25章 長街毆鬥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686章 自投羅網的兩個蠢貨第1088章 一病不起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596章 一個老兵的選擇第907章 晏幾道捅婁子了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1132章 跟著秦王,有吃有喝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214章 再贏一局第844章 專利法第700章 有罪證了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169章 遼國慫了第928章 大殺倭寇第1118章 王寧安的心思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1103章 收拾宗室第312章 汴京的外賣小哥第452章 鹽降價了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897章 分封與殖民第366章 恐遼癥消失了第443章 名將凋零第696章 富弼爲你解惑第897章 分封與殖民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1095章 趙曙的一線生機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841章 勇於認錯的狄青第563章 神仙也要殺第343章 二程很尷尬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135章 兩全其美第1089章 君臣父子第688章 父債子償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668章 楊廣是個好皇帝第1062章 強勢通過第16章 賊配軍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1145章 秦王之上第699章 交鋒陳琳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549章 抓一個宰執又如何第897章 分封與殖民第202章 汴京遊
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715章 富相公死了第1040章 不省心的兒子第671章 不怕天譴的人第800章 情深第639章 泰山壓頂, 西夏劇變第1113章 真的有金山第157章 打贏了還有錯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914章 王寧安的信第126章 王老師的禮物第601章 陷入絕境的董氈第387章 兒科聖手第240章 浪費是可恥的第467章 比人可怕的是老天爺第875章 五千對十萬第673章 戰前總動員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554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189章 歡宴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21章 二伯來訪第668章 楊廣是個好皇帝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第375章 軍功獎勵之法第640章 意外的收穫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869章 打出國門去第40章 弓箭社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301章 包龍圖打坐開封府第1077章 凌厲反擊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1040章 不省心的兒子第97章 王寧安的想法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573章 大勝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617章 趙允讓最後的底牌第693章 撒謊的慕容輕塵第185章 何以立縣第124章 大家都愛吃龍肉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418章 靜塞鐵騎,出擊!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687章 皇帝錯了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52章 如何抱大腿第467章 比人可怕的是老天爺第25章 長街毆鬥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686章 自投羅網的兩個蠢貨第1088章 一病不起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596章 一個老兵的選擇第907章 晏幾道捅婁子了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1132章 跟著秦王,有吃有喝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214章 再贏一局第844章 專利法第700章 有罪證了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169章 遼國慫了第928章 大殺倭寇第1118章 王寧安的心思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1103章 收拾宗室第312章 汴京的外賣小哥第452章 鹽降價了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897章 分封與殖民第366章 恐遼癥消失了第443章 名將凋零第696章 富弼爲你解惑第897章 分封與殖民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1095章 趙曙的一線生機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841章 勇於認錯的狄青第563章 神仙也要殺第343章 二程很尷尬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135章 兩全其美第1089章 君臣父子第688章 父債子償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668章 楊廣是個好皇帝第1062章 強勢通過第16章 賊配軍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1145章 秦王之上第699章 交鋒陳琳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549章 抓一個宰執又如何第897章 分封與殖民第202章 汴京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北县| 原阳县| 原平市| 临沂市| 女性| 巴塘县| 噶尔县| 万荣县| 山阳县| 遂昌县| 渝北区| 镇康县| 尚义县| 当涂县| 鲁甸县| 麦盖提县| 乐陵市| 竹溪县| 永新县| 田东县| 宜春市| 济宁市| 武宣县| 甘孜县| 来凤县| 康保县| 信阳市| 米泉市| 浦江县| 石渠县| 远安县| 成安县| 多伦县| 乌什县| 鸡西市| 奉化市| 镇安县| 雷波县| 聂荣县| 米脂县| 湾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