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21章 有人要搶六藝

人們常說名師出高徒,其實王寧安卻說更多時候是高徒出名師,君不見多少人碌碌無爲一輩子,只因爲教了一個好學生,就時來運轉,名震天下了。

當然了,以王寧安的名氣,是不需要學生來加持的,但是這次六藝的輝煌大勝,依舊給他增加了一頂巨大的教育家光環……

六藝學堂,包攬整個甲科,絕對是轟動天下的壯舉,超級大新聞!

就連那些宰執重臣都坐不住了,宋代科舉有一點和後世不同,是可以調閱試卷的,如果評價不公,大可以去告狀。

當然了殿試是皇帝欽定,尋常人是沒膽子和皇帝作對的。

唯有那些成了精的相公,還有什麼都不在乎的言官。

只是他們調出了殿試的試卷,挨個看下去。

越看臉色越難看,甚至看得不停冒虛汗。

比如這次趙禎定的策論題目是富國強兵之法,這是個很籠統的概念,可寫的東西很多,但是想寫出彩,卻十分困難。

比如這一次的前兩名,呂惠卿和章敦,作爲王寧安最看重的學生,他們側重各有不同,呂惠卿寫的是有關土地的部分。

衆所周知,大宋朝並不抑制兼併,顯然,這是向士紳集團妥協,放縱他們隨意兼併土地,立國到如今,大宋繳納田賦的土地不足三成,另有七成不用繳納田賦,換句話說,七成的土地都被士人給侵佔了,並且通過種種手段,隱瞞下來,朝廷徵收不到一絲一毫的稅賦。

呂惠卿深知其中弊端,可他沒有直接針對土地下手,而是提出了兩條對策,其一,是通過銀行系統,向百姓發放優惠貸款,幫助自耕農渡過難關,防止乘人之危,將土地低價剝奪走。

其二,呂惠卿提議要區分糧食和其他商品,對大宗糧食轉運和交易,要徵收5成以上的稅。

這一刀砍得可是夠狠的!

士大夫動輒十幾萬畝,幾十萬畝的土地,糧食堆滿了倉庫,顯然他們不會留在家裡發黴,一定要賣出去換來收入。

以往糧食和其他商品一樣,朝廷只能按照二十稅一的標準收取過路費,

呂惠卿提議提高到五成,一下子增加十倍。

這一手的確夠狠,等於瞬間廢了販運糧食獲利空間,搞不好還要賠本。

提供貸款是增加兼併土地的難度,多收過路費,是降低土地的獲利空間,一記組合拳下去,士大夫兼併土地不但不會賺錢,相反,還要賠錢。

如此一來,自然就能降低對土地的熱情,能夠客觀起到抑制兼併的作用。

這種做法,頗有王寧安應付銅荒的風采。

只是呂惠卿也看得出來,徵收高昂的過路費,會影響糧食貿易,搞不好會造成缺糧,他提議要拓展海外市場,大宋每年賣出上億貫的絲綢和茶葉,應該拿出固定的份額,比如三成獲利,或者更多,去採購糧食,充實各地的常平倉。

只要朝廷手裡的籌碼多了,就不怕打一場消耗戰!

王寧安也看過呂惠卿的這篇文章,說實話,王寧安也驚歎於“福建子”的狠辣!,不愧是拗相公座下第一戰將,呂惠卿拿出的完全是青苗法的升級加強版!

不得不說,王寧安的調教有了作用,呂惠卿的功力也提升很快,他這套作法,等於是聯合金融和海商的力量,共同對付傳統的士人集團。

且不說勝算如何,至少比王安石在歷史上的作法厲害無數倍……

相比之下,章敦則是更傾向於“武功”的方面。

他認爲要從遼國下手,儘快收復雲州,然後水陸並進,拿回遼東。章敦以他的出使經驗,告訴朝廷,遼東土地肥沃,絕非苦寒荒蠻之地。

漢唐都在遼東大舉耕種,肥沃的黑土收穫遠遠超出中原地區。

在遼東建軍屯,可以自給自足。

而且遼東可以作爲重要的養馬場,以此爲基礎,經略草原,訓練騎兵,假以時日,消滅西夏,打通絲綢之路,則漢唐盛世可期。

顯然,這兩篇策論切合主題,得到了趙禎的賞識,列爲前兩名。

再看其他人的,曾布主張理財,要嚴格規範各級衙門的開支,杜絕鋪張浪費,韓宗武強調培訓官員,要擁有完整的歷練,量才用人,避免論資排輩。蘇軾則是強調教化的重要,要一改書院學堂務虛的作風,真正研究民生利病……

縱觀所有六藝的文章,普遍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務實!

幾乎每個人都能言之有物,拿出真東西,具備可行性。

相應的,張載和二程也都參加了殿試,他們提出更多的是寬刑愛民,節儉清廉,修德敬天,於民休息……這些觀念,多數老生常談,而且了無新意,絲毫沒有落實的辦法。屬於空洞華麗,聽著好聽而已。

有心銳意進取的趙禎自然不會滿意,在排名上也看得出來,六藝的學生普遍考前,而張載,還有二程都落入了三甲行列,程頤更是掉了車尾,如果不是這次殿試不黜落,沒準就要落榜了!

……

君心如何,昭然若揭了!

政事堂的幾位相公臉色都很不好看,尤其難得,不久前還視若寇仇的賈昌朝和文彥博湊在了一起,兩個老傢伙都跟吃了苦瓜似的,臉比驢長。

賈昌朝先感嘆一聲,“長江後浪推前浪,一輩新人換舊人??雌饋恚笏蔚奈磥?,是這些年輕人的了,老夫也該退位讓賢了?!?

聽他的話,文彥博都要吐了,你賈昌朝要捨得讓位,現在就該滾蛋了,何必死賴著首相的位置!

文彥博哼了一聲,“子明兄是大宋的擎天一柱,該退位的是小弟纔是。你看看,狀元郎的文章,寫的多好,要收稅??!還要請子明兄好好落實才是!”

“呸!黃口孺子,一派胡言!”

賈昌朝能不生氣嗎,他們家就是大地主之一,良田幾十萬畝,每年光是賣糧食,就有20萬貫的收入,如果按照上面所說,就要拿出近十萬貫,交給朝廷,還不如殺了他比較痛快。

“王寧安這個小子,專門教學生算學,天天盯著利益,人都掉錢眼去了!”賈昌朝氣得通罵道:“讓這樣的人,執掌朝廷,天下不亂纔怪呢!”

文彥博嘿嘿笑道:“子明兄高見,所以小弟以爲子明兄應當匡扶正義,替大家出頭纔是!”

“出頭?出什麼頭?”

賈昌朝哼了一聲,纔不上當呢,老夫上次就是被忽悠了,險些身敗名裂,這一次還想讓我出頭,老夫纔沒那麼傻缺呢!

“寬夫兄,聽聞你和王二郎在一起做水泥生意,賺了不少?。俊?

文彥博慌忙搖頭,“沒有,絕對沒有,都是些謠言訛傳!”

你就裝吧!

賈昌朝冷笑一聲,“看起來老夫也該找王二郎商量商量,他有什麼好路子,給老夫指一條,趕快攢點棺材本,等一旦變了法,老夫也不至於沒有養老錢。”

說著,老賈竟然起身,就往外面走,彷彿真的要去找王寧安。

這下子可把文彥博急壞了,他最怕賈昌朝和王寧安談生意。

自己已經“下水”了,萬萬不能再拉一個!

“子明兄!你是大家的主心骨,遇到了事情,你可不能不管!”

賈昌朝冷哼一聲,“主心骨?三軍主帥?”

“沒錯,就是如此!”

“那大帥從來都是押後陣,就請寬夫兄當這個先鋒,衝鋒陷陣吧!”

文彥博怒噴老血一口!

眼珠子差點掉出來,他算是看透了,這個賈昌朝是徹底不要臉了。

根本就是蒸不熟,煮不爛的滾刀肉,讓他出頭,是千難萬難!

可他不出頭也不行啊!

自己的把柄捏在王寧安手裡,胡亂折騰,肯定被王寧安弄得死死的。

在地上轉了好幾圈,文彥博突然眼前一亮。

“我說子明兄,咱們能不能退而求其次?!?

賈昌朝翻了翻大眼皮,“怎麼講?”

“不過是考生的文章而已,暫時還落實不下去,咱們不妨把六藝拿過來!”

賈昌朝愣了一聲,隨即搖頭,“要怎麼拿?王寧安會甘心嗎?寬夫兄,你還是省省吧!”

“不!”

文彥博還來勁了,“子明兄,你想想,六藝學堂的成績這麼好,大有天下之士,盡出六藝之勢。這一科結束之後,必定會有更多的士子加入六藝,你說是吧?”

“這倒是,我家的幾個小子也想送進六藝,有問題嗎?”

“當然!科舉考試,天子門生,如今多了一個六藝學堂,那出來的考生,是天子的門生,還是王寧安的門生,是聽陛下的,還是聽王二郎的?”

文彥博不停搖頭晃腦,“所謂水滿則溢,月盈則虧,六藝學堂太耀眼了,必須收斂鋒芒,這也是對王二郎好,我想聰明如他,是不會反對的,還要感激我們!”

賈昌朝聽完,乾脆不看文彥博了,就連他這麼無恥的人,都感到臉紅了!

人家辛辛苦苦弄出來的成果,你要給搶走,還說的那麼光明正大,文彥博,敢問你的臉皮何在?

賈昌朝沉吟了許久,他是真不想得罪王寧安,可問題是六藝學堂的表現,已經影響了文官集團的根基。

如果再讓他們這麼幹兩三科,到時候天下的文官還不都是六藝的,他們玩什麼了!

“成了,老夫就跟寬夫兄一起面聖,不過說了,老夫只是搖旗吶喊,這個頭兒,只能你來!”

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741章 喜歡內鬥的宋人第90章 兵器寶庫第520章 高徒出名師第285章 單挑政事堂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460章 重拳打擊第189章 歡宴第1051章 小彘出馬第331章 很值錢的六藝學生第77章 職業武士第214章 再贏一局第1052章 可怕的印花稅第376章 知恥而後勇第643章 六千刀第345章 江山北望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438章 文彥博淪陷了第317章 全城總動員第172章 罵死一個第311章 大裁軍第841章 勇於認錯的狄青第1046章 狗牙兒要爭氣第829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451章 趙禎很支持第1025章 寬夫兄,該談談了第696章 富弼爲你解惑第1103章 收拾宗室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606章 請斬文彥博第87章 兩個老兵第686章 自投羅網的兩個蠢貨第248章 男人就該狠一點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265章 醉翁之意第1158章 除貪務盡第240章 浪費是可恥的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第607章 老文的反殺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後底牌第267章 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第145章 肥羊上門了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893章 覆滅第1140章 皇家武裝力量第738章 拗相公要加油第537章 王安石惹禍了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958章 三位新相第991章 兇猛的炮兵第1107章 短兵相接第300章 決戰之債務吃人第1087章 你去修書吧第143章 機智的蘇軾第551章 扒了王拱辰的皮第322章 汴京賽馬場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第760章 盜墓賊也能立大功第573章 大勝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801章 結盟塞爾柱第869章 打出國門去第468章 喪心病狂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780章 兇猛的契丹武士第703章 裝瘋第1029章 收穫頗豐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902章 傾國之力第1093章 殺上門的曹太后第693章 撒謊的慕容輕塵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15章 替二伯默哀第916章 好兒子和壞父親第646章 做西夏的太上皇第255章 皇帝的報復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756章 把昏庸進行到底第1057章 文相公要入會第36章 崔氏之死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356章 厲害了,我的皇第938章 殺官第165章 壞入骨髓第585章 對付文人的高招第96章 專業和上意第550章 老夫心懷坦蕩第202章 汴京遊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310章 怒懟韓琦第1091章 皇帝歸來第201章 小女婿上門第366章 恐遼癥消失了第334章 來自六藝的學霸第67章 醉翁醉了第695章 天佑大宋第25章 長街毆鬥
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741章 喜歡內鬥的宋人第90章 兵器寶庫第520章 高徒出名師第285章 單挑政事堂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460章 重拳打擊第189章 歡宴第1051章 小彘出馬第331章 很值錢的六藝學生第77章 職業武士第214章 再贏一局第1052章 可怕的印花稅第376章 知恥而後勇第643章 六千刀第345章 江山北望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438章 文彥博淪陷了第317章 全城總動員第172章 罵死一個第311章 大裁軍第841章 勇於認錯的狄青第1046章 狗牙兒要爭氣第829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451章 趙禎很支持第1025章 寬夫兄,該談談了第696章 富弼爲你解惑第1103章 收拾宗室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606章 請斬文彥博第87章 兩個老兵第686章 自投羅網的兩個蠢貨第248章 男人就該狠一點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265章 醉翁之意第1158章 除貪務盡第240章 浪費是可恥的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第607章 老文的反殺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後底牌第267章 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第145章 肥羊上門了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893章 覆滅第1140章 皇家武裝力量第738章 拗相公要加油第537章 王安石惹禍了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958章 三位新相第991章 兇猛的炮兵第1107章 短兵相接第300章 決戰之債務吃人第1087章 你去修書吧第143章 機智的蘇軾第551章 扒了王拱辰的皮第322章 汴京賽馬場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第760章 盜墓賊也能立大功第573章 大勝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801章 結盟塞爾柱第869章 打出國門去第468章 喪心病狂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780章 兇猛的契丹武士第703章 裝瘋第1029章 收穫頗豐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902章 傾國之力第1093章 殺上門的曹太后第693章 撒謊的慕容輕塵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15章 替二伯默哀第916章 好兒子和壞父親第646章 做西夏的太上皇第255章 皇帝的報復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756章 把昏庸進行到底第1057章 文相公要入會第36章 崔氏之死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356章 厲害了,我的皇第938章 殺官第165章 壞入骨髓第585章 對付文人的高招第96章 專業和上意第550章 老夫心懷坦蕩第202章 汴京遊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310章 怒懟韓琦第1091章 皇帝歸來第201章 小女婿上門第366章 恐遼癥消失了第334章 來自六藝的學霸第67章 醉翁醉了第695章 天佑大宋第25章 長街毆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叶城县| 从江县| 巨鹿县| 石泉县| 天门市| 肇庆市| 宜君县| 富民县| 沭阳县| 河西区| 大名县| 扎鲁特旗| 青神县| 阿拉善盟| 百色市| 乳源| 阿拉善右旗| 黑水县| 墨江| 长治县| 苍溪县| 南澳县| 宣恩县| 望江县| 宝山区| 永新县| 襄城县| 井冈山市| 明光市| 新龙县| 漳平市| 电白县| 台安县| 辽源市| 星座| 兴化市| 龙胜| 犍为县| 衡水市| 卓尼县| 琼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