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06章 請斬文彥博

人人都把去青唐爲官當成了洪水猛獸,恨不得避得遠遠的,爲什麼賈章願意不辭辛苦,不避刀槍風霜,非要去呢?

這位賈大公子當然不是一時興起,而是經(jīng)過了深思熟慮。

賈昌朝一直和言官不和,總是被攻擊,賈章如果去參加科舉,很有可能就被這些人給黑了,即便不被黑,也會有人攻擊賈昌朝,說他袒護自己兒子,私相授受。

考不中丟人,考中了捱罵。

再加上賈章的學問的確差得很多,沒辦法,走不了科舉之路,只能通過恩蔭入仕……雖然大宋不像明朝,一定要非科甲正途不可,不是科甲出身,天生就矮人一頭,但是靠著老爹出仕,畢竟不夠理直氣壯,賈章這幾年一直掛著官銜,卻沒有差事,說穿了就是光領工資不幹活。

換成別人,或許都高興死了。

可賈家這麼大的一攤子,賈昌朝又老了,第二代扛不起擔子,遲早要衰敗的。

賈章也很著急。

他一直希望能有個機會。

當年他爹賈昌朝,就是個善於下注的人。

賈昌朝是在真宗的時候入仕,十足的老資格。

真宗皇帝遊南郊,賈昌朝還是個白丁,就跪在路邊,獻上了一篇馬匹文章……他的文采太好了,寫得飛揚恣肆,把真宗皇帝拍高興了。立刻召賈昌朝參加考試,賜予同進士出身。

賈昌朝從此一飛沖天,在慶曆年間,和范仲淹同時拜相,成爲名重一時的人物。

當年賈相公的一搏,更是被他津津樂道,總是在子孫面前炫耀。

老賈能成功,運氣當然很重要,可是也摸準了脈!

首先,賈昌朝文采好,論起詩詞,他或許比不上歐陽修,更比不上蘇軾,但是馬匹文章,絕對是天下第一!

其次,因爲澶淵之盟,真宗很尷尬,到了晚年的時候,真宗皇帝大搞封建迷信,跑去泰山封禪,鼓吹太平盛世,給自己擦胭脂抹粉……當然,後世看起來,真宗的舉動是很弱智的,根本是自欺欺人,貽笑大方。

可當時情況不是這樣,誰能迎合真宗,配合皇帝演出,就能博得歡心,所以年紀輕輕的賈昌朝,毅然下了重注,結果贏了鉢滿盆滿,受用一輩子!

由於年頭太多,王寧安並不知道,如果讓他知道,肯定要恍然大悟,原來這位賈相公從幾十年前就不要臉了……別管外人怎麼看,賈章都覺得老爹是自己最好的導師,他也要抓住機會,平步青雲(yún)。

擊敗董氈,開疆拓土,皇帝最高興不過。

偏偏那些文官腦筋不清楚,居然不願意去青唐爲官。

別以爲賈大公子不清楚,你們不就是鬧情緒嗎,不就是不喜歡陛下重邊功,不喜歡開疆拓土嗎?

然後你們就不過來當官,給皇帝吃癟,覺得你們多了不起?

呸!

這大宋只有一片天,那就是皇帝,只有一個人能決定生死,那就是趙禎!

王寧安小小年紀,憑什麼呼風喚雨,權傾朝野,不就是把皇帝伺候好了嗎!他能做到,我怎麼就做不到?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皇帝不是需要人去青唐嗎,我就聽陛下的,主動前去,我就不信了,還能吃虧?

當然了,賈章也知道,去青唐很苦,很威脅,可是人生世上,哪有一帆風順的。

自己靠著老爹,免去了十年苦讀,直接入仕爲官。看起來有些事情就是定數(shù),不吃苦,就當不了人上人!

罷了,老子就去青唐一番,只要幹出政績,幾年之後回朝,沒準也能權知開封府,甚至宣麻拜相,追上老爹的腳步……

真不愧是賈昌朝的兒子,對別人狠,對自己也夠狠!

一想到這位有可能成爲兄弟的岳父,王寧安態(tài)度柔和了許多。

“朝廷的確在用人之際,只是青唐苦寒,賈大人,你可能受得住?”

“王相公放心!”

賈章一拍胸膛,“這些年我享了不少福,如今也該受點罪了!無論多大的苦,我都能扛下來……只是青唐的事情我不太明白,不知道王相公能不能幫忙?”

“這個沒問題。”王寧安笑道:“我可以給賈大人找?guī)讉€得力的助手。”

“那就多謝王相公了。”

……

王寧安一直喝到了半夜,才告辭回家,結果第二天早早就被叫到行宮,要商量如何處置青唐的事宜。

“文相公,朕讓你深思熟慮,可有結果了?”

“有!”

文彥博偷眼看了看王寧安,發(fā)現(xiàn)王寧安垂著眼皮,一副疲憊不堪的樣子,老文就暗暗生氣,你小子就裝蒜吧,準是和賈昌朝那個老傢伙又聯(lián)手了,想對付姓文的,沒有那麼容易!天可憐見,王寧安的確是困了,此時也沒法解釋,即便解釋,文彥博也不會聽了。

“啓奏陛下,老臣以爲煕州一戰(zhàn),消滅董氈十萬之衆(zhòng),俘虜衆(zhòng)多,乃是我大宋立國以來,少有之大勝,足以和當年李靖攻滅突厥,生擒頡利可汗相提並論,我大宋之武功,直追盛唐,可喜可賀啊!”

這牛吹得,趙禎都臉紅。

“文相公,你的意思是要學習大唐的經(jīng)驗了?”

“沒錯。”文彥博感嘆道:“老臣查閱史冊,發(fā)現(xiàn)當年羣臣給了唐太宗許多建議……比如魏徵就建議要殺光酋首,把子民分散大江南北,還有大臣建議,要遷居內(nèi)地,便於監(jiān)視。”

“文相公,唐太宗是如何決定的?”

“啓奏陛下,唐太宗並沒有採納這兩個建議。”文彥博一本正經(jīng)道:“突厥乃是大族,如果盡數(shù)遷居,他們的故地如何?莫非就要放棄嗎?那其他的部落過來,佔據(jù)之後,豈不是又會爲禍邊疆,擾亂大唐……如果不放棄,就要遷居漢人進駐,偏偏突厥故地,苦寒貧瘠,沒有人願意去,說起來,和如今的情況真是差不多。”

文彥博點了一句,然後又憂心道:“當年唐太宗深思熟慮之後,採納重臣建議——全其部落,順其土俗,以實空虛之地,使爲中國捍蔽。想那突厥,本來已經(jīng)亡國滅種,國將不國,大唐皇帝天心仁慈,興滅繼絕,感恩戴德,封大唐皇帝爲天可汗,威名遠播,萬世歌頌。”

“老臣以爲,可以效仿唐太宗,將董氈囚禁在京城,其餘各部,延續(xù)風俗,封賞官爵,給予糧餉,繼續(xù)讓他們駐守青唐,協(xié)助大宋,共抗西夏也就是了。”

文彥博說完,還偷偷看了看王寧安,發(fā)現(xiàn)這位依舊閉著眼睛,彷彿真的睡著了一般。

趙禎低著頭,仔細琢磨著,唐太宗固然值得效仿,可是文彥博的辦法怎麼聽都不對勁兒,貌似有人幹過,卻又一時想不起來。

“王卿,你有什麼高見?”

王寧安這纔打了一個激靈。

“回聖人,臣不像文相公,精通經(jīng)史,講不出這麼高明的方略。臣斗膽推薦一人,他或許能說出一些道理!”

王寧安把賈章推了出來,當然他要擡舉未來的親家,給賈章露臉的機會,另外也是告訴文彥博,我和你不是一個級別的,你老小子別沒事找不痛快!

沒有多大一會兒,賈章來了,見禮之後,趙禎簡單說了一下,然後就問道:“你是什麼看法?”

“啓奏陛下!”

賈章擡起頭,一字一頓道:“臣以爲文彥博當斬!”

噗!

文相公噴出一口老血,王寧安差點笑了出來,就衝這句話,賈章絕對是人才無異,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文彥博強忍著怒火,逼視著賈章,“你不過微末小吏,也敢如此誹謗老夫?”

賈章心裡暗笑,論起江湖地位,你還不如我們家老爺子呢!

“文相公,你身爲宰執(zhí),建言獻策,關乎朝廷興衰,百姓福祉,卻不深思熟慮,以致禍國殃民,貽害無窮,難道不當斬嗎?”

“荒唐!”

文彥博怒道:“老夫所獻,那是唐太宗之策,李世民英明睿智,功績卓然,堪稱有爲之君,效仿他的策略,有什麼不可?”

“哈哈哈,唐太宗虛心納諫,治國有方,固然值得稱頌,但卻不是每個策略都應該效仿的。”

賈章侃侃而談,“啓奏陛下,大唐盛極而衰,關口在於安史之亂,而胡人能加入唐軍,竊據(jù)兵權,掌握要衝,又始於唐太宗……文相公提到當時沒有漢人願意去守衛(wèi),故此只能將土地繼續(xù)留給胡人。一言以蔽之,就是大唐貪圖安逸,想走捷徑!可是治國哪有捷徑可走?唐太宗的辦法,給了胡人做大的機會,他們紛紛內(nèi)遷,竊據(jù)富饒之地。我大宋一統(tǒng)寰宇,結束唐末五代之亂,堪稱壯哉!”

“然則,燕雲(yún)十六州,河套,河湟……這些本屬於漢家的土地,卻悉數(shù)落到了胡人之手,難道不是李唐留下的禍患嗎?”

賈章厲聲道:“文相公,明知盛唐之禍,禍及大宋,你還獻這種策略,是想讓大宋重蹈覆轍嗎?”

王寧安在旁邊看著,忍不住都要給賈章拍巴掌了!

真是夠厲害的,哪怕?lián)Q了自己,也沒法做得更好了,當?shù)穆斆鳎畠阂膊粫睿雌饋硇值艿幕槭乱ゾo才行……王寧安滿意頷首。

此刻的趙禎,卻是恍然大悟。

“當年收復幽州,富弼便提議利用當?shù)貪h人士紳,鞏固地盤。結果如何?這些人繼續(xù)和契丹勾勾搭搭,險些丟了幽州!文相公,你這次又獻這等投機取巧之策,讓朕太失望了!”

第495章 醉翁有麻煩了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82章 亡命徒第576章 天子劍的用處第882章 鹹魚翻身的文彥博第1004章 蘇軾的新工作第958章 三位新相第1108章 大抓捕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427章 喚醒漢魂第834章 了不起的發(fā)明第839章 得罪孔家了第227章 改造遼國計劃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724章 老兵的春天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414章 御駕親征第215章 反撲第839章 得罪孔家了第76章 攜手合作第67章 醉翁醉了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541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200章 皇帝當媒人第417章 一起發(fā)瘋的君臣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第994章 朕是不一樣的皇帝第423章 一門兩國公第559章 清查交子務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番外 一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706章 殺向政事堂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626章 誅九族第782章 黑虎阿福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第532章 霸氣的皇帝第396章 鎖定趙允讓第1055章 匆匆三年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450章 挑戰(zhàn)千年國策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797章 爲紅顏怒第486章 梟雄之姿第693章 撒謊的慕容輕塵第856章 又一個相公被抓了第121章 吳世誠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324章 婚禮很熱鬧第372章 忠烈千秋第1040章 不省心的兒子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1102章 崛起的武夫勢力第698章 師徒聯(lián)手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252章 火燒升龍府第782章 黑虎阿福第490章 蹂躪老狐貍第68章 折服第609章 請立太子第841章 勇於認錯的狄青第21章 二伯來訪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412章 不敗楊家將第929章 將門下一代第100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626章 誅九族第624章 金殿辯論第971章 煥發(fā)新生的司馬光第565章 查抄第351章 第一次開疆拓土第526章 二王相鬥第1046章 狗牙兒要爭氣第1068章 熊孩子趙頊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577章 聖人之怒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135章 兩全其美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809章 我要告御狀第267章 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第668章 楊廣是個好皇帝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458章 官吏表率司馬光第881章 蕩平梁氏第1152章 橫掃請願團
第495章 醉翁有麻煩了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82章 亡命徒第576章 天子劍的用處第882章 鹹魚翻身的文彥博第1004章 蘇軾的新工作第958章 三位新相第1108章 大抓捕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427章 喚醒漢魂第834章 了不起的發(fā)明第839章 得罪孔家了第227章 改造遼國計劃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724章 老兵的春天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414章 御駕親征第215章 反撲第839章 得罪孔家了第76章 攜手合作第67章 醉翁醉了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541章 坑死人不償命第200章 皇帝當媒人第417章 一起發(fā)瘋的君臣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第994章 朕是不一樣的皇帝第423章 一門兩國公第559章 清查交子務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番外 一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706章 殺向政事堂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626章 誅九族第782章 黑虎阿福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第532章 霸氣的皇帝第396章 鎖定趙允讓第1055章 匆匆三年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450章 挑戰(zhàn)千年國策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797章 爲紅顏怒第486章 梟雄之姿第693章 撒謊的慕容輕塵第856章 又一個相公被抓了第121章 吳世誠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324章 婚禮很熱鬧第372章 忠烈千秋第1040章 不省心的兒子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1102章 崛起的武夫勢力第698章 師徒聯(lián)手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252章 火燒升龍府第782章 黑虎阿福第490章 蹂躪老狐貍第68章 折服第609章 請立太子第841章 勇於認錯的狄青第21章 二伯來訪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412章 不敗楊家將第929章 將門下一代第100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626章 誅九族第624章 金殿辯論第971章 煥發(fā)新生的司馬光第565章 查抄第351章 第一次開疆拓土第526章 二王相鬥第1046章 狗牙兒要爭氣第1068章 熊孩子趙頊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577章 聖人之怒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135章 兩全其美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809章 我要告御狀第267章 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第668章 楊廣是個好皇帝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458章 官吏表率司馬光第881章 蕩平梁氏第1152章 橫掃請願團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边| 堆龙德庆县| 麻城市| 台安县| 凤阳县| 辉县市| 白河县| 石城县| 江安县| 比如县| 蛟河市| 岳西县| 双峰县| 天等县| 甘泉县| 临沭县| 四会市| 葫芦岛市| 安宁市| 黄冈市| 营口市| 玉树县| 西城区| 小金县| 阿城市| 永昌县| 社会| 辛集市| 大余县| 甘孜县| 襄汾县| 桦甸市| 宁陕县| 佛坪县| 舒兰市| 夏河县| 景德镇市| 青海省| 洪湖市| 双牌县| 东乡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