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20章 大改革

在一瞬間,文彥博想到了辭職。

老子不陪你們玩了!

願意換誰換誰,這個倒黴的首相我不幹了!

誰願意幹誰幹!

文彥博真的瘋了。

東西兩京的官吏,不過兩萬人,趙禎要裁掉一半!

這可不是老百姓,而是官,是有權有勢的官吏!

裁誰不裁誰?怎麼做決定?

別忘了大傢伙都盤根錯節,處在一張利益大網,那麼多官吏,有幾個屁股乾淨的,你拿了別人的飯碗,別人就要和你拼命!

到時候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掀翻狗食盆,大家吃不成!

與其到時候被轟得體無完膚,身敗名裂,還不如一走了之呢……或許感覺到了老文的怨氣,趙禎的神色緩和了不少。

“寬夫啊,朕知道這事太難,可總要有人做才成!宗垕還不到十歲,朕兩鬢斑白,該給他留下一個什麼樣的江山啊?我大宋自太祖立國以來,官職混亂,疊牀架屋,機構臃腫,人浮於事,浪費國帑民財,效率極端低下,已經到了不改不成的地步。”

趙禎深吸口氣道:“朕已經下定決心,要正本清源,恢復三省六部舊制,把亂七八糟的官職明確下來,職位和權責對等明晰……寬夫,你是朝中老臣,朕信任你,此事非你不可。爲了大宋江山,你就勉爲其難吧!”

說著,趙禎居然深深一躬。

可把文彥博嚇壞了。

皇帝的舉動嚇人,他的話更嚇人!

要恢復三省六部,要官吏職權對等,這是多大的工程啊,我的陛下啊,您這是要幹什麼?莫非真是想替小太子把什麼麻煩都解決了?你這個爹當得也太辛苦了吧?

文彥博滿心吐槽,但是面對皇帝重託,他能如何?

敢拒絕嗎?

信不信,他只要敢反對,皇帝立刻就能砍了他!

文彥博算是看明白了,就算有再多的困難,他也要拼,根本是無路可退。

“陛下,老臣承蒙錯愛,理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奈何官制複雜,非是老臣一人可以完成,這樣吧,老臣推薦王相公,讓他跟老臣一起負責此事,一定儘快給陛下拿出結果。”

……

“情況就是這樣,景平啊,你可要多多費心!”文彥博笑嘻嘻道。

王寧安臉都黑了,“我說姓文的,這種事情你找上我幹什麼?你一個堂堂首相,你負責就算了,何必牽連無辜?”

“無辜?”

文彥博氣得拍桌子,“王二郎,陛下改革變法的步子越來越大,難道不是你的功勞?還敢跟老夫裝無辜?我告訴你,反正我文彥博鬍子一把,不當官沒什麼。你信不信,我出門就摔一跤,把腿摔斷了也好,把腦袋撞破了也行!然後我就上書請辭,我看看陛下還能逼我不?到時候你們願意怎麼折騰怎麼折騰,跟老夫沒關係!”

他這話把王寧安噎得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算你狠!

文彥博,你行,你真行!

連碰瓷的主意都想到了。

我玩不過你老小子!

王寧安當然不喜歡大宋混亂的官制,人人都是臨時工,效率低下,不知道幹什麼,而且一個職位,能掛好幾十個人,官員衆多,俸祿開支龐大……就像是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在了大宋百姓的肩頭,負擔太大了。

只是弊端誰都清楚,但是想要改革,卻不是這麼容易。

王寧安沉吟了半晌,“這樣,文相公,我去請醉翁過來,然後再叫上王安石,咱們四個一起商量。”

文彥博點了點頭,“再把司馬光叫來,那小子鬼點子多。”

就這樣,五位重臣,齊集一堂。

聽說要改官職,最興奮的莫過於王安石。

“早就該如此了,陛下實在是聖明。”

文彥博撇了撇嘴,“說起來容易,那要怎麼改?”

“這個容易,只要恢復唐代的三省六部就可以,按照《唐六典》做就行了。”

還真別說,王安石是個幹事的人。

他滔滔不斷,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到了最後,就連文彥博都忍不住點頭了,貌似真沒有那麼複雜,或許困擾了朝野幾十年的問題,有希望在他們手上解決。

……

首先,大宋的政事堂正兒八經的名字叫中書門下,衆所周知,唐代的三省是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在唐初的時候,真正的權力在尚書省,李二做過尚書令,他以後不設尚書令,轉而由尚書左右僕射爲宰相,再後來,尚書省弱化,權力轉移到了中書省,到了唐代的中後期,又轉移到了門下省。

光是唐代的相權轉移,就能寫一篇幾十萬字的論文,還不一定說得清楚。

簡言之,在唐代的時候,三省就徒有其表,到了大宋,則是更加混亂不堪。

王安石建議正本清源,和王寧安的想法不謀而合。

“其實不必拘泥於三省,陛下既然要大改,那我們就尊奉旨意……以政事堂統領六部,總攬中樞大權即可!”

王寧安斟酌著,說出了自己的建議。

文彥博道:“那何人爲相?”

“以尚書左右僕射爲相,首相兼任門下侍郎,掛昭文館大學士銜,次相爲尚書右僕射,兼中樞侍郎,掛集賢殿大學士銜,參知政事掛尚書左右丞,行副相事。”

還真別說,讓王寧安這麼一說,大家都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其實大可以捨棄拗口的尚書左右僕射,門下中書侍郎,但是爲了照顧傳統,也只能如此。

這麼改之後,有一個很明顯的好處,那就是宰相變得名副其實了。

比如以老文爲例,他現在是首相不假,但是他的正式官銜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說穿了,還是個臨時工,只不過是大宋最大的臨時工。

改制之後,他就是尚書左僕射門下侍郎,昭文館大學士,是正兒八經的中書門下主官,名正言順,而且成爲正式官員之後,有個最顯著的好處,那就是任期有了保證,三年一任,如果沒有意外情況,皇帝也不能隨便罷相……

文彥博是個人精,他盤算了一下,改制的好處的確很多,沒準是因禍得福,他的權力能更進一步呢!

文相公有個優點,那就是靈活!

見到了好處,這位絕對不會遲疑。

“王相公,那你看其他的衙門要怎麼辦?”

王寧安道:“方纔介甫兄講了,唐代的六部是掛在尚書省下面,依我看不如直接掛在政事堂下面,反正唐代的時候,也是這麼幹的,本朝也在中書門下設立了吏兵戶刑工各房,索性就把各房升格成六部!”

王安石在一旁撫掌大笑,“王相公的提議好!我大宋雖然名義上有六部,但六部的實際權力都被分割出去,這一次正好收回!”

首先是執掌百官升遷考評的吏部。

需要將審官院、流內銓與三班院的權力收回,統歸吏部尚書執掌。

光是看這一個吏部,就能明白大宋的官制有多操蛋。

一個衙門愣是給分成了三個衙門,疊牀架屋,官員多了何止數倍!

其他各部也是如此,戶部需要收回三司,司農寺,司水寺,都水監等衙門的權力。

至於刑部,需要收回審刑院與糾察在京刑獄司等處的權力。

禮部也要收回太常寺,禮院等衙門的權力。

……

將六部梳理一遍,不難發現,幾乎每個衙門都被架空了,職權分給了至少三個以上的衙門,亂糟糟的,跟一團麻似的,也真難爲大宋的君臣,沒有十幾年的苦功,根本搞不清楚這些衙門是幹什麼的。

六部恢復舊制之後,能裁掉二十幾個司、院、臺、寺、監等衙門,減少官吏一半以上!

現在看起來,趙大叔說要裁一萬人,並非空穴來風。

這位老皇帝早就想清楚了,大宋的官吏的確是太多了。

商量來,商量去,現在就剩下一個難題,那就是兵部要恢復原有的規模,就必須動樞密院。

而樞密院與中書門下並稱東西府,位高權重,豈是輕易動得了的!更何況樞密院涉及到了龐大的武人集團,究竟要怎麼做,必須下功夫才行。

文彥博這個老鬼甚至有點看好戲的心思,樞密使狄青,副使包拯,都是你王寧安的人,看看你有沒有往自己身上下刀子的勇氣吧!

文彥博一副看好戲的模樣,王安石倒是十分投入,剛剛的商議,他的建議得到了採納,正是心氣高的時候。

“文相公,王相公,所謂樞密院,在唐初是不存在的,只是安史之亂,大唐戰亂頻繁,不斷用兵,纔不得不增設樞密院統軍,以至於一段時間,樞密院凌駕中書門下之上……如今的大宋,雖然有邊境戰事,但是軍務並非最主要的事情,樞密院的地位理應削弱,將樞密使大權歸併兵部,理所當然!”

王安石一邊說著,一邊盯著王寧安的神色。

敢情拗相公也不是白癡,要改革軍隊,就必須得到王寧安的首肯,誰讓他是將門第一人呢!

見大家把目光都盯著自己,王寧安突然呵呵一笑。

“改革樞密院,我是舉手贊成的,但是有個前提,就是改革不能影響我大宋軍人的戰力,更不能讓外行指揮內行!試問,一個沒帶過兵的兵部尚書,如何能統軍作戰?諸位可別忘了,我大宋遠不是天下太平,還有契丹,西夏,虎視眈眈,如果妄動軍制,等於自廢武功,不是改革,而是找死!”

第767章 佛印被抓了第441章 套路太深了第99章 歐陽修的魅力第471章 圍剿崔家第658章 傻瓜看傻瓜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555章 做個好女婿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390章 提議遷都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418章 靜塞鐵騎,出擊!第137章 狠人夏竦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172章 罵死一個第322章 汴京賽馬場第313章 微服私訪第493章 童言可貴第458章 官吏表率司馬光第306章 財相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1029章 收穫頗豐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936章 宣戰漕幫第796章 橫刀立馬狄相公第405章 小人得志第376章 知恥而後勇第563章 神仙也要殺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267章 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第766章 暴跌又暴漲的股市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366章 恐遼癥消失了第517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779章 大國威風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1012章 案情新發現第496章 懂事的太子第87章 兩個老兵第776章 趙禎的生日第757章 一個兇人第813章 小案子大思考第530章 春風得意的君臣第296章 下血本第1006章 投票的日子到了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320章 重建鐵騎第266章 調教紈絝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782章 黑虎阿福第12章 廚藝第612章 劇毒第394章 憤怒的趙禎第922章 抓!抓!抓!第779章 大國威風第674章 一桿旗號第49章 有個粉絲叫趙禎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195章 很尷尬第41章 倒黴的王良珣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1149章 狗牙兒在行動第709章 急需人才的西域第485章 君臣一起抓蟈蟈第203章 碰瓷高手第480章 厲害了,擲彈兵第1107章 短兵相接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223章 教育小王爺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第1135章 各方反應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1037章 文彥博貶官記第724章 老兵的春天第935章 狗急跳牆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405章 小人得志第178章 武夫的勝利第366章 恐遼癥消失了第87章 兩個老兵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46章 豪奪第710章 莫須有的罪名第314章 恐怖的汴京城第1131章 拋棄金本位第126章 王老師的禮物第201章 小女婿上門第191章 護犢子的老夫子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252章 火燒升龍府第486章 梟雄之姿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613章 弒君大案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299章 決戰之崩盤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
第767章 佛印被抓了第441章 套路太深了第99章 歐陽修的魅力第471章 圍剿崔家第658章 傻瓜看傻瓜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555章 做個好女婿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390章 提議遷都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418章 靜塞鐵騎,出擊!第137章 狠人夏竦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172章 罵死一個第322章 汴京賽馬場第313章 微服私訪第493章 童言可貴第458章 官吏表率司馬光第306章 財相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1029章 收穫頗豐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936章 宣戰漕幫第796章 橫刀立馬狄相公第405章 小人得志第376章 知恥而後勇第563章 神仙也要殺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267章 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第766章 暴跌又暴漲的股市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366章 恐遼癥消失了第517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779章 大國威風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1012章 案情新發現第496章 懂事的太子第87章 兩個老兵第776章 趙禎的生日第757章 一個兇人第813章 小案子大思考第530章 春風得意的君臣第296章 下血本第1006章 投票的日子到了第598章 斬殺第一勇士第320章 重建鐵騎第266章 調教紈絝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782章 黑虎阿福第12章 廚藝第612章 劇毒第394章 憤怒的趙禎第922章 抓!抓!抓!第779章 大國威風第674章 一桿旗號第49章 有個粉絲叫趙禎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195章 很尷尬第41章 倒黴的王良珣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1149章 狗牙兒在行動第709章 急需人才的西域第485章 君臣一起抓蟈蟈第203章 碰瓷高手第480章 厲害了,擲彈兵第1107章 短兵相接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223章 教育小王爺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第1135章 各方反應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1037章 文彥博貶官記第724章 老兵的春天第935章 狗急跳牆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405章 小人得志第178章 武夫的勝利第366章 恐遼癥消失了第87章 兩個老兵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46章 豪奪第710章 莫須有的罪名第314章 恐怖的汴京城第1131章 拋棄金本位第126章 王老師的禮物第201章 小女婿上門第191章 護犢子的老夫子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252章 火燒升龍府第486章 梟雄之姿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613章 弒君大案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299章 決戰之崩盤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阳县| 安庆市| 双牌县| 广水市| 铁力市| 平定县| 江油市| 望都县| 康保县| 察哈| 娱乐| 雷波县| 西贡区| 澎湖县| 交城县| 鹰潭市| 武穴市| 黄冈市| 舞钢市| 绍兴市| 呼图壁县| 中江县| 南康市| 温泉县| 会理县| 安龙县| 海丰县| 兴安盟| 乐至县| 佛冈县| 阿鲁科尔沁旗| 中江县| 八宿县| 临清市| 登封市| 增城市| 阿克苏市| 龙江县| 墨脱县| 大安市| 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