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20章 要“世界大戰”了?(二)

有時候心態很重要,呂哲在聽蒯通講了最壞的結果後仔細思考了一下,似乎情況也就是那麼回事。

在南郡、衡山郡、蒼梧君這三個郡,黔首對於呂哲的統治沒有什麼不滿的地方,儘管呂哲的崛起不過是兩年之內的事情,可是呂哲再怎麼也是掃清戰亂恢復平和,對相當多的人有活命之恩,他們有什麼理由不對呂哲感到愛戴?

更重要的是,呂哲已經將律法進行改良,去除了相當多致人殘疾的惡法,很多人平時也是靠著呂哲的一些工作纔有收入養活家庭,更加改良了關於徭役的方法,這在其它地方可是沒有的事情,黔首們還能有什麼不滿意?

現在的人還是相當淳樸的,統治者的善意基本上不會被當成狼心狗肺,講求的是別人敬一尺就回一丈,所謂有恩必還有仇必報,要是呂哲真的需要喊救命了,有的是操傢伙上去拼命的人。

蒯通顯然是非常清楚呂哲在治下獲得的民心,因此纔會那麼有把握守住至少三郡,而不是說九江郡、長沙郡、廬江郡,包括新佔領的閩南郡和南海郡,這些郡縣也能保得下來。說實話,南郡、衡山郡、蒼梧郡呂哲撒出去* .多少滴水,涌出的泉就有多大,取決的就是那個“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普世法則。

猜測情勢會變得相當惡劣,呂哲自然是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他不再奢望這一趟會盟之行會波然不驚,心裡已經有經受驚濤駭浪的足夠準備。

一些行政命令很快被呂哲寫了出來,關於民政轉向備戰級別除了向在行營的蕭何親自交代並以文字寫下命令之外,一些要發送到各郡的文書也全寫了出來。在軍事的準備上面,對於常備軍的指令不會有太多,需要的是有一套符合實際的戰時動員,最直接的就是延長各郡縣季度兵的服役期。同時也讓各郡縣隨時做好將季度兵集中到南陵,或是領取器械,或是補充糧秣,隨時隨地等待命令進行參戰。

這一下真的是有些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了,蕭何本來是想說這樣會對內政的發展造成極爲惡劣的影響,可是他仔細琢磨了一下,呂哲發佈的命令似乎也不會對社會引起太嚴重的動盪,無非就是加快兵器等器械的製造數量,讓各地在多少期限之內將分散的糧秣集中到南嶺,至於季度兵延長和備戰以前也不是沒有過。差別就是這一次不是演習,是真的有可能要幹仗了。

關於越城的整頓是呂哲還沒有出發前去會盟之前就已經在做的事情,這一輪的指令是老的越城依然趕製軍事器械,新的越城建設也開始動工,前後的差別就是停止與不停止。

糧秣向南陵集中也不是多大的事啊,南陵作爲呂哲這一方的中樞,歷來就是疆域內的資源集中地,這一次不過是從各地平時囤積的糧倉內調集糧草而已。

搞清楚那些命令是怎麼回事,蕭何又產生了新的感概。他覺得呂哲操持起來的行政體系也著實新奇了一些,好像平時已經將該做的戰爭準備都做好了,真的要爆發戰事的時候,從行政命令看去是有那麼點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模樣。但是對民間的影響還真是著實不多。

這套行政體系很類似秦國,可是從根本上來看又不一樣,蕭何再怎麼也是執政,看多了參與多了也就有了自己看法。

蕭何大概聽呂哲講過什麼“戰時體系”。也就是在所有人都不知不覺的情況下用一個又一個行政,一環套這一環地在做各自的事情,平時本來就已經在運作。得到命令後整個體系就能快速的運轉起來。因爲平時就已經在做,命令被下達後就不需要手忙腳亂,那麼看上去也就是各個官員變得更忙了一些,不是那種平時什麼都不做,等待事情來臨時的忙死忙活的模樣。

沒有足夠多的人才,呂哲預備起來的這套方案說白了也沒有多麼複雜,就是建立起分散的倉庫,各地在交納賦稅的時候本地留下多少向中央交多少,在局部戰爭的時候某個戰區附近的倉庫接到中樞的命令向最近的軍團提供糧秣。這本是爲了減少運輸成本的浪費,在必要的時候當然也能將平時留下的糧秣運往中央。

蒯通又提出了幾個建議,第一是南郡的季度兵向南陵集中,蒼梧郡和衡山郡的季度兵向廬江郡運動,九江郡的季度兵向壽春(治府)靠攏;第二是來自蒼梧郡和衡山郡的季度兵,兩郡的季度兵協同廬江郡本地的駐軍和季度兵可以適當地擺出進攻的姿態;第三是包括北部軍團、東部軍團和從南陵後續被調上來的常備軍、輔兵、季度兵,擺明陣勢不需隱藏堂堂正正地列出來。

“包含常備軍、駐軍、季度兵,有必要的時候甚至將屯田兵也擺明車馬,我們用總數一百四十萬的軍隊擺在明處,”蒯通擡起手握成拳狀:“看他們誰敢無視我們的怒火。”

恐嚇戰術嗎?擺出最強的陣仗,做出最兇狠的姿態,明明白白告訴列國呂哲不怕大戰,使那些想要搞事的人投鼠忌器不敢妄動?

不過這樣一來呂哲除了南邊在進行嶺南戰役的二十萬軍隊,幾乎所有兵力都是在北線和東線,對秦國那邊的防禦就形成真空了啊!

蒯通面對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只是“嘖嘖”兩聲,似乎不想回答那麼掉智商的問題。

“秦國會向列國開戰,在目前秦國所要面臨的態勢下獨獨不會與我們交戰。”呂哲是君王嘛,蒯通可以不屑回答,他是要說清楚的。

爲了形成蒯通所需要的局面,呂哲自然是不能繼續向慎進發了,他需要停下來讓後方動起來,至少是要等季度兵完成調度,形成一個初步的局面才適合繼續向慎動彈。

有一件事情呂哲是必需要搞清楚的,那就是這麼個大動靜會消耗多少糧食,之前的囤糧在真的爆發大戰之後又能維持多久。

“一百四十萬啊,還有南邊軍團的二十萬大軍糧秣供應……”蕭何臉色比較憂慮:“大概能維持五個月所需。”

五個月?呂哲又問了一下:“是將秋季的收割算進去,還是隻是現在的囤糧?”

要是需要將今年秋收後的糧食算進去蕭何就不止是憂慮,應該是哭喪著臉了。

“那麼秋收算進去的話,能維持五十萬到六十萬軍隊的糧秣多久用度?”哪怕真的會打起來呂哲也不可能真的一次就武裝一百多萬人去拼命,那是一種摧殘自己的行爲,怎麼也該留下必要的替補兵源,同時該有的內政勞力總是不能抽調一空的。

蕭何鬆了口氣,除了耕戰體系維持了二三百年的秦國,現今世上誰又能支撐起一支百萬大軍三四年的糧草供應?他答曰:“六十萬的話,算上今年秋收,保守估計是能供應兩年。”

呂哲也是鬆了口氣,保持那支屯田兵的作用算是顯現出來了,要是沒有這支屯田兵不斷在開闢農田,新一極度的產量在極短的時間內提升上來,哪個只興起兩年的勢力敢興兵數十萬?

其實也不是沒有,歷史上沒有根據地的武裝,他們的部衆動不動就數十上百萬,不過都是像蝗蟲一樣打哪吃哪,哪吃空就繼續禍害下一個地方。

糧食有保證,南郡不淪陷的話軍事器械也不會斷絕,確定這兩點的呂哲底氣就足了,他與衆人商議了一下,按照應該有的態度派出使者分別前去列國。

派人去列國不是要說什麼“哥倆好”,純粹就是帶著兇惡的態度前去責問。

一場會盟而已,帶個十來萬軍隊保護君王意思意思也就是了,齊國出動四十萬是想幹什麼!

燕國這個遠在遼東的列國,跨越數千裡出動十三萬燕軍南下是什麼個意思,是來惹事的嗎!?

楚國?出動十萬大軍的楚國這次並不算多,呂哲甚至很“善意”的讓人通知楚國的君王重臣們,列國呼啦啦來了好幾十萬,楚國只有十萬是遠遠不足以保護君王和重臣的,應該多帶一點。

趙國那邊呂哲是派人去問有沒有帶足三十萬大軍所需的糧草,沒有的話呂哲這邊可以賣一點,不過優先是以戰馬支付。

對蒙毅那邊呂哲也首次拿出非常強硬的態度,告知蒙毅只能帶一萬秦軍前去會盟地點,不然呂哲就要出動軍隊幫蒙毅“被動”減員了。

向各方派出使者後,呂哲依然是待在思期不動彈,他下發了那麼多的命令,怎麼也該徹徹底底地忙碌起來。

衆多的呂哲派去的人抵達各方那裡,列國的反應也都不太一樣,不過有一點相同的就是全部停下了繼續向會盟地點慎進發的姿態。

思期離九江郡也就是不到十里的距離,呂哲安排給楚軍借道的路線有一段是需要經過這裡,呂哲派去的使者抵達楚營那邊的時候,楚軍距離呂哲二十五萬大軍剛剛好是五十里。

而在這個時候,秦軍是在陳郡汝陰以南距離慎大約三十里,齊燕是在離慎大約四十里外的下蔡以北,趙軍在藤縣那邊仍然沒有動彈……(……

第168章 時不待我第250章 兩天之內(中)第892章 自己人和非自己人第762章 關於宗教和信仰第579章 非戰之罪(上)第651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六)第159章 一敗一勝第1027章 錯誤的劇本第487章 人要有自知之明第794章 心情都不賴第248章 變故,始皇詔書第22章 是否橫禍第422章 讓冷靜去見鬼!(上)第26章 就差一點第513章 捉摸不透啊第472章 都難啊(上)第286章 戰正酣第629章 大勢(二)第630章 大勢(三)第309章 興奮第267章 向東第847章 沒有一定的絕對第220章 糟糕透頂第466章 極品人物第773章 怎麼辦?(上)第983章 一連串動作第723章 漠南(九)第969章 甲不離身第778章 必要的展現強大第243章 劍拔弩張第355章 初談禮法第905章 道不盡的魑魅魍魎第394章 伐交(上)第98章 什麼交代第638章 各國動向(一)第891章 憧憬與事故第845章 污點與畏縮第305章 失控第434章 謀算(下)第232章 全軍向南第1074章 掌握大海等於掌握霸權!第130章 值不值得第812章 大氣磅礴第824章 徵西將軍第355章 初談禮法第1068章 胡猜亂測第508章 封賞與思量(上)第993章 東胡第44章 江山北望第60章 下位者鄙第455章 玩火(下)第874章 魑魅魍魎第874章 魑魅魍魎第364章 餘音(上)第566章 朋友嗎?第138章 決戰開端第453章 塵埃落定第818章 未來的帝國軍第886章 像謎一樣的東方帝國第788章 怎麼可能(下)第541章 教你打戰(下)第581章 不幸中的萬幸(上)第590章 讓我們創造歷史吧!(中)第725章 漠南(十一)第770章 必要的血腥第963章 繁星與白雪第678章 因與果(上)第251章 兩天之內(下)第726章 漠南(十二)第847章 沒有一定的絕對第265章 鬆了口氣?第172章 趙高尋退路第735章 被更改的劇本第610章 什麼叫震撼(下)第29章 話說劉季第409章 使秦第348章 南陵城(上)第63章 徐氏押寶(上)第156章 平淡是真第688章 餘音(九)第318章 拿定主意第320章 受迫於齊第1071章 遊牧民族的大招第470章 家臣與野望第744章 理念不同第953章 荒唐,卻真實第126章 出兵,出兵!(上)第246章 再遇李良第972章 樓蘭王城第545章 悠著點第165章 利益捆綁第518章 高度緊張(下)第447章 蠢貨(下)第515章 要鬧什麼幺蛾子第782章 即將到來的更大碰撞第829章 怎麼權衡?第41章 行雲流水第273章 大不同(續)第6章 基層軍官第137章 意外與就緒
第168章 時不待我第250章 兩天之內(中)第892章 自己人和非自己人第762章 關於宗教和信仰第579章 非戰之罪(上)第651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六)第159章 一敗一勝第1027章 錯誤的劇本第487章 人要有自知之明第794章 心情都不賴第248章 變故,始皇詔書第22章 是否橫禍第422章 讓冷靜去見鬼!(上)第26章 就差一點第513章 捉摸不透啊第472章 都難啊(上)第286章 戰正酣第629章 大勢(二)第630章 大勢(三)第309章 興奮第267章 向東第847章 沒有一定的絕對第220章 糟糕透頂第466章 極品人物第773章 怎麼辦?(上)第983章 一連串動作第723章 漠南(九)第969章 甲不離身第778章 必要的展現強大第243章 劍拔弩張第355章 初談禮法第905章 道不盡的魑魅魍魎第394章 伐交(上)第98章 什麼交代第638章 各國動向(一)第891章 憧憬與事故第845章 污點與畏縮第305章 失控第434章 謀算(下)第232章 全軍向南第1074章 掌握大海等於掌握霸權!第130章 值不值得第812章 大氣磅礴第824章 徵西將軍第355章 初談禮法第1068章 胡猜亂測第508章 封賞與思量(上)第993章 東胡第44章 江山北望第60章 下位者鄙第455章 玩火(下)第874章 魑魅魍魎第874章 魑魅魍魎第364章 餘音(上)第566章 朋友嗎?第138章 決戰開端第453章 塵埃落定第818章 未來的帝國軍第886章 像謎一樣的東方帝國第788章 怎麼可能(下)第541章 教你打戰(下)第581章 不幸中的萬幸(上)第590章 讓我們創造歷史吧!(中)第725章 漠南(十一)第770章 必要的血腥第963章 繁星與白雪第678章 因與果(上)第251章 兩天之內(下)第726章 漠南(十二)第847章 沒有一定的絕對第265章 鬆了口氣?第172章 趙高尋退路第735章 被更改的劇本第610章 什麼叫震撼(下)第29章 話說劉季第409章 使秦第348章 南陵城(上)第63章 徐氏押寶(上)第156章 平淡是真第688章 餘音(九)第318章 拿定主意第320章 受迫於齊第1071章 遊牧民族的大招第470章 家臣與野望第744章 理念不同第953章 荒唐,卻真實第126章 出兵,出兵!(上)第246章 再遇李良第972章 樓蘭王城第545章 悠著點第165章 利益捆綁第518章 高度緊張(下)第447章 蠢貨(下)第515章 要鬧什麼幺蛾子第782章 即將到來的更大碰撞第829章 怎麼權衡?第41章 行雲流水第273章 大不同(續)第6章 基層軍官第137章 意外與就緒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齐哈尔市| 藁城市| 泽州县| 兴安县| 大冶市| 泸水县| 乐安县| 含山县| 嘉祥县| 资阳市| 石楼县| 仁布县| 嵊泗县| 乌什县| 垣曲县| 乐安县| 察隅县| 新泰市| 阳曲县| 古蔺县| 康乐县| 镇安县| 宁蒗| 辽中县| 吐鲁番市| 桑植县| 石首市| 焦作市| 安化县| 芜湖市| 富平县| 京山县| 泗洪县| 邢台市| 扬州市| 儋州市| 乌鲁木齐县| 三都| 进贤县| 大庆市| 稻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