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25章 漠南(十一)

動員起來的所有軍隊是不是都要北上?自然是不能所有的軍隊全部北上,畢竟家裡總不能唱空城計。另外那些北上的部隊也不是要全部進入塞外,只有國防軍的五個軍團和禁軍會進入塞外,餘下則是會留在新歸入呂哲統治的那些區域。

五個國防軍序列的軍團是有二十五萬戰兵和大概四十萬的輔兵,禁軍是有十萬的戰兵和相等數量的輔兵,合起來就是八十五萬的在編士兵在爲即將爆發的草原大戰服務。同時呢,從南陵往北邊輸送輜重的民伕是將近七十萬,他們輸送到了東海郡之後就算是到了終點,到了那裡就該是走海運直接送往膠東郡,再沿著軍隊開闢出來的道路徑直送往雁門郡那邊。

有相當一部分的物資也會運往薛郡,畢竟那片區域戰火剛剛平息不久,漢國想要維持當地的黔首口號必定是需要糧食。

漢國光復齊地後,執行的是以工代賑的模式,很多黔首被國家聘請建設當地的基礎設施,不少則是充任民伕將一些在薛郡的物資薛郡將物資轉送雁門郡。而等待物資抵達雁門郡就沒有民伕們什麼事了,餘下是由軍方來自行運輸。

除了國家行爲的輜重輸送之外,民間的商賈其實也在大批量地運輸貨物前往北方,商賈運送過去的物資自然是想賣給軍隊。而自古以來商賈追逐於戰爭,帶著人運送物資前往戰場是很普遍的事情,他們攜帶物資前往戰場賣掉有時候獲利多有時候獲利少,真正能讓他們產生效益的是購買軍隊將士的戰利品,然後運輸回本土販售。往往能獲得難以想象的巨利。

商賈跟隨軍隊進行買賣的這種行爲是得到國家的支持和鼓勵,畢竟商賈運送越多的物資就越能減輕後勤壓力。

八十五萬部隊要出塞作戰,可以想象後勤的壓力會有多大,國力小的國家別說是八十五萬軍隊,估計有個十來萬就無法支撐。想要擔負起那麼龐大部隊的後勤鏈。沒有強悍的組織能力也壓根就是別想,漢國的組織能力並不全面依賴於呂哲,他是提出相對先進的管理方式,可是要是沒有原本來自於秦國或是其他列國的老底子,也沒有實際操作人蕭何在盡心盡力地,哪怕是有那麼多的物資。光是從南方運到北方就夠嗆的。

南方水系多,漢國已經積累起了足夠的內陸經驗,從南邊運輸到薛郡有長江分流,也因爲泗水這條水系著實是連接著多個郡,運輸起來的難度被大大的減少。在動用的人工成本上也能得到很大的節約。

經過連續幾年的發展,呂哲重視的海軍雖然在形成戰鬥力上暫時沒有搞出什麼名堂,可是在沿著海岸進行運輸倒也是能辦到了。

南陵本身就是在長江邊上,經過多次的實驗,特別是第四混編軍團成功利用海運走海路被投送往膠東郡,後面的部隊只要是需要前往的地點接近膠東郡也基本是會按照海運模式來進行投送。

部隊都能走海路了,那麼運送物資自然就更加沒有問題,後面要不是因爲中原、齊地、燕地、趙地、秦地需要糧秣支持。壓根就不會再動用那麼大的人力物力,也不會放著速度快又好走的水路不走去走什麼陸路。

呂哲有信心維持八十五萬部隊在塞外作戰的很多底氣是來自於海運能夠將物資便捷地運輸到北方,一直到東面的黃河爲韓漢軍所控制的時候。他甚至都已經派人在觀察黃河是不是也能利用起來進行運輸。而事實證明黃河的大部分河段也確實能夠被利用,那些不能利用的河段主要原因是跟河面礁石和河牀較淺有關。

黃河不能有礁石,只有海上纔會有礁石這玩意?這是誰說的混賬話啊!溪水都會有石塊會橫在中間,何況是黃河。

長江河段其實也有一些地方會有橫在河段的礁石,但是後面都被呂哲動員軍隊和民間一起清除,不過呂哲整頓長江的前提條件是長江那些河段是在絕對安全不會受到干擾的前提下。目前黃河沒有像是當初呂哲整頓長江時的那種環境。

黃河的整頓肯定是會進行,不過那要在黃河兩岸成爲腹地之後。而想要讓黃河成爲腹地則需要掃平不服。這裡的不服是維穩新的佔領地,也就是黃河流途經的華夏固有疆土。另外。河套那片區域也需要在漢軍的絕對掌控之中。不然的話……治理黃河?哪怕是有足夠的人力物力,在胡人不斷地襲擾之下,還怎麼去進行治理?

шшш?тtkan?℃ O

“那麼……我們的任務除了牢牢擋住匈奴主力北撤之外,就是控制住河套區域,也要儘可能地向北進行探索?”王賁嘴巴張得大大的。

對了,漢國那邊的固有勢力,例如衛翰等等納西人,他們稱呼草原上的人都是稱呼胡人,但是包括王賁等那些後面加入漢國的人卻是稱呼草原上的胡人爲匈奴。

草原上可不止只有匈奴一個族羣,其實現在草原上最大的勢力也不是匈奴這個族羣,草原上族羣最多的是狄人和戎人,可是狄人和戎人並沒有因爲種族一樣就聯合成爲一個大聯盟或是組成國家。按照陣營來進行劃分的話,現在草原上最大的陣營其實是東胡。

東胡這個陣營目前控制的區域要比匈奴這個陣營大得多,要是嚴格劃分地盤的話,現代的正藍旗以東都是東胡這個陣營的地盤,包括北海(現代貝加爾湖)那片區域都是東胡這個陣營的地盤。

匈奴這個陣營目前控制的地盤多大?應該是現代正藍旗以西,北至現代的烏蘭烏德,西至現代的杭愛山脈(既是燕然山)。

人口的話,東胡陣營目前的人口可是有近一百八十萬,匈奴陣營只有不到八十萬。整個草原上,以目前的階段而言,總人口數量該是在四百萬上下,除卻東胡陣營和匈奴陣營之外,很多都是沒有陣營歸屬的部落,他們大多是狄人和戎人,少部分是犬戎人,一些爲呼揭人、西嗕人等等亂七八糟的種羣。

狄人和戎人從夏王朝時期就與華夏族羣糾纏不清,其實在此前是有過混居的歷史階段,所以華夏族羣的血脈中其實是有狄人和戎人的血緣關係。

到了商滅夏的時候,狄人和戎人早先其實是站在夏朝那邊,後面不知道什麼情況反而是和反叛的諸侯國商成了盟友,合力將夏朝滅亡了。

一直到商朝建立,商王朝在早期與狄人和戎人是親密的盟友關係,可是這個時候的商朝人不止是種地耕田也有遊牧的習慣,以爲牧場的爭奪也就慢慢轉爲敵對,在姬氏反叛之前商王朝已經和狄人、戎人進行了二百來年的戰爭,商王朝爲了針對狄人和戎人可是建立了幾個軍團專門和狄人、戎人進行長期的戰爭,而那個時候商王朝的軍團都是以諸侯統率模式,像是妲己的父親蘇護,也就是商王朝的翼州侯蘇護就是統帥一個軍團(或者叫方面軍)的統帥,而姬氏其實也是商王朝的一個統率某支軍團的諸侯之一,像是類似的諸侯其實有很多。

商王朝執行的是外緊內鬆的國策,大王冊封的諸侯統率軍隊在外抗敵,針對的除了狄人和戎人之外還有夷人,恰恰姬氏對付的就是夷人,可是姬氏放下本職工作不幹反而不斷侵吞同是商王朝組織下的諸侯,那麼作爲國王的商王自然是不樂意了,結果就將西伯侯季歷召喚到朝歌並進行扣押,結果季歷的兒子姬昌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竟是勾結了狄人和戎人開始與自己效忠的對象開戰,拖累得父親季歷被當時的商王帝辛殺死並做成肉餅。

姬昌絕對是個狠角色,吃完自己父親做的肉餅,無視是因爲西伯侯國不斷攻擊周邊的諸侯擴張才惹怒所有諸侯的共主商王帝辛,竟是散播什麼鳳凰落在哪哪哪(他家)的的言論來爭取道義上的名聲,然後又聲討商王朝不斷與曾經的盟友狄人、戎人動刀兵進行戰爭,絕對是一個該被推翻的貨色。最後呢,他公開聲明只要是選擇他們這個陣營的諸侯領地會得到擴張,平民會過上更好的生活,同時極力地拉攏佔了社會人口至少五成的奴隸,還真幹翻了商王朝建立周朝。

不得不提的是,姬昌在反叛的時候,商王朝的軍隊其實是在外面抵禦異族的入侵,然後周軍才幾乎是沒遭遇抵抗殺到朝歌。

周王朝建立之後,毫不意外與曾經一起推翻商王朝的盟友狄人和戎人漸漸成了敵人,有那麼幾次周王朝就是在曾經的盟友攻擊下不得不遷都,更是發生過三千夷人就能殺入周王朝國度的事情。

狄人和戎人的部落非常多,他們也是在北方草原繁衍非常久的種族,可是沒人知道他們爲什麼會一直是一盤散沙。

王賁聽得是頭昏腦漲,他實在是無法想象呂哲爲什麼會知道那麼久之前的歷史,不似乎也不需要他去了解?現在呢,他想知道的是衛翰爲什麼會說那麼多關於狄人和戎人的事情。()

第1100章 胡鬧個啥第222章 敵襲!敵襲!第920章 難測第914章 潛規則?第579章 非戰之罪(上)第748章 莫名第8章 殘忍年代第七十四 事了拂衣第157章 攻略開始第201章 殘酷的事實第327章 初議內政(下)第905章 道不盡的魑魅魍魎第364章 餘音(上)第1049章 強者等於強盜第575章 即將到來的亂世重典時代(一)第16章 暮然回首第191章 就該是這樣子第385章 好點子第550章 稱孤道寡的**第487章 人要有自知之明第393章 長沙勢態第120章 血咒誓約第744章 理念不同第878章 該死的鬼地方第801章 普天之下皆鼓聲第397章 急緩之爭(上)第285章 再次碰撞第665章 當猜測成爲事實第345章 艱難第614章 時光如梭(四)第261章 真是瘋子第161章 南郡動態與……各地起兵第1097章 此刻,只有粗話能表述心情第578章 即將到來的亂世重典時代(四)第772章 醞釀中的……(下)第743章 甘單第375章 痛快的瘋癲(下)第452章 快劍第186章 財帛正確的運用方式第669章 在路上(下)第922章 機會難得第350章 張良(上)第440章 刮目相看(上)第458章 變味了第1000章 遺留產物第591章 讓我們創造歷史吧!(下)第521章 要“世界大戰”了?(三)第1073章 超越千年第792章 多種選擇第202章 雨季到來第196章 權變之謀第253章 開始也是結束(上)第176章 困難重重第687章 餘音(八)第975章 一驚一乍第13章 綿綿雨季第48章 大功告成第227章 第三天(中)第566章 朋友嗎?第751章 史爲鑑第854章 膽子要大第517章 高度緊張(上)第345章 艱難第176章 困難重重第1006章 手腕第828章 虎口奪食嗎?第321章 學其長處第269章 謹慎的季布第217章 呂哲的應對第293章 解惑而來第660章 伸手可及的夢想(上)第821章 差異第230章 暫時的沉靜第432章 謀算(上)第867章 事情的嚴重性第609章 戰匈奴(十三)第139章 勝利!勝利!第870章 步伐有點大第637章 責任與義務(下)第241章 軍中大疫第1006章 沒這麼當官的!第680章 餘音(一)第123章 成爲主將第770章 必要的血腥第359章 忐忑不安(中)第1094章 小夥伴們第905章 道不盡的魑魅魍魎第1041章 可能形成的衝擊第1021章 值得深思第208章 所謂坦蕩第92章 驚喜垂涎第875章 凡事皆有因第899章 熱烈氣氛下的……第776章 在路上第426章 調兵遣將第954章 下任執政官第365章 餘音(下)第491章 無言以對第67章 態度不明第280章 登陸,穿插
第1100章 胡鬧個啥第222章 敵襲!敵襲!第920章 難測第914章 潛規則?第579章 非戰之罪(上)第748章 莫名第8章 殘忍年代第七十四 事了拂衣第157章 攻略開始第201章 殘酷的事實第327章 初議內政(下)第905章 道不盡的魑魅魍魎第364章 餘音(上)第1049章 強者等於強盜第575章 即將到來的亂世重典時代(一)第16章 暮然回首第191章 就該是這樣子第385章 好點子第550章 稱孤道寡的**第487章 人要有自知之明第393章 長沙勢態第120章 血咒誓約第744章 理念不同第878章 該死的鬼地方第801章 普天之下皆鼓聲第397章 急緩之爭(上)第285章 再次碰撞第665章 當猜測成爲事實第345章 艱難第614章 時光如梭(四)第261章 真是瘋子第161章 南郡動態與……各地起兵第1097章 此刻,只有粗話能表述心情第578章 即將到來的亂世重典時代(四)第772章 醞釀中的……(下)第743章 甘單第375章 痛快的瘋癲(下)第452章 快劍第186章 財帛正確的運用方式第669章 在路上(下)第922章 機會難得第350章 張良(上)第440章 刮目相看(上)第458章 變味了第1000章 遺留產物第591章 讓我們創造歷史吧!(下)第521章 要“世界大戰”了?(三)第1073章 超越千年第792章 多種選擇第202章 雨季到來第196章 權變之謀第253章 開始也是結束(上)第176章 困難重重第687章 餘音(八)第975章 一驚一乍第13章 綿綿雨季第48章 大功告成第227章 第三天(中)第566章 朋友嗎?第751章 史爲鑑第854章 膽子要大第517章 高度緊張(上)第345章 艱難第176章 困難重重第1006章 手腕第828章 虎口奪食嗎?第321章 學其長處第269章 謹慎的季布第217章 呂哲的應對第293章 解惑而來第660章 伸手可及的夢想(上)第821章 差異第230章 暫時的沉靜第432章 謀算(上)第867章 事情的嚴重性第609章 戰匈奴(十三)第139章 勝利!勝利!第870章 步伐有點大第637章 責任與義務(下)第241章 軍中大疫第1006章 沒這麼當官的!第680章 餘音(一)第123章 成爲主將第770章 必要的血腥第359章 忐忑不安(中)第1094章 小夥伴們第905章 道不盡的魑魅魍魎第1041章 可能形成的衝擊第1021章 值得深思第208章 所謂坦蕩第92章 驚喜垂涎第875章 凡事皆有因第899章 熱烈氣氛下的……第776章 在路上第426章 調兵遣將第954章 下任執政官第365章 餘音(下)第491章 無言以對第67章 態度不明第280章 登陸,穿插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门县| 广安市| 济源市| 邵阳市| 华阴市| 天柱县| 察雅县| 富源县| 霍邱县| 宁明县| 宝清县| 江北区| 同心县| 凉城县| 龙岩市| 大港区| 抚顺市| 营山县| 乌兰浩特市| 上饶市| 武邑县| 绥宁县| 九龙城区| 昂仁县| 济源市| 杂多县| 宽城| 包头市| 阿克| 兴山县| 云南省| 丰县| 秀山| 津南区| 和平区| 股票| 海兴县| 长丰县| 布拖县| 永宁县| 错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