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24章 漠南(十)

當夜的凌晨時分,第五騎兵軍團的首批部隊比預定的時間還早兩刻鐘來到營地,王賁所看見的是鍾離眛的這個曲,他看到只有一千的先頭部隊時心裡其實有些詫異,只是沒有表現在臉上,應該是在心裡不斷的狐疑所謂的增援部隊不會只有一千人吧?

這要怪後續傳遞的軍情比較模糊,信書上只寫明援軍會在凌晨時分抵達,關於數量並沒有寫清楚。只要也是隊伍都是分批而上,一樣都是騎馬而行,但是有些是正牌騎兵有些則是騎馬步兵。

王賁心裡忐忑,開始在納悶爲什麼要讓徐志帶走一萬部隊,分薄了防禦線的兵力,腦袋裡也在構思該怎麼用有線的兵力將防線鞏固起來,那邊的鐘離眛已經在進行解釋。

“稟告主將,我們是第五騎兵軍團、第十一騎兵師的先頭部隊。在我們後面五里左右是第十一騎兵師全師部隊,在第十一騎兵師後面二里有同一軍團編制下的第十二騎兵師,第五騎兵軍團後續有第二混編軍團一部分序列和一部分趙軍人馬。”鍾離眛說到這能看得出王賁皺起來的眉頭鬆開,然後才繼續說:“職這裡有王上從廣陽郡發來的指令。”說著從懷裡掏出一個木盒,恭敬遞上去後:“請主將查驗封蠟。”

查看封蠟是必須要有的流程,所代表的是傳遞的木盒沒有被拆開過,除了木盒的完整性還要檢驗裡面的封蠟丸子,要是在查驗的過程中接受命令的人懷疑軍令有被拆開看過,喚來軍法官進行驗證確實是有被拆開過,那負責傳遞的人除了自己要被斬首之外,其親屬三族都要被夷平,算得上是非常嚴重的事情。

所以呢,鍾離眛遞上木盒之後就一直目不轉睛看著王賁檢查,眼眸裡也有著一種莫名的緊張。深怕王賁嘴巴里突然冒出一句“來人啊!”,然後他就該死球了,哪怕事後證明是王賁看錯了,他是被冤枉的,可是他死了也算白死。

“來人!”王賁一聲呼喚差點就讓鍾離眛嚇得夠嗆,可是王賁壓根不是要談軍令有沒有被拆動過的事情,而是頓了下等人來了才繼續說:“引領同袍先去歇息。”

鍾離眛那一刻提起來的心總算是放下了,他恭敬行禮緩步後退,很快消失在王賁視線中。

後續部隊在接下來一直抵達沃野營盤,直至最後期限快到的時候。第五騎兵軍團全軍團建制都算是完成軍令全部抵達。

“將軍,”說話的人叫董勳,身份爲卑將,是王賁本來就倚重的親信。他說:“他們連續趕了四五天路,每日至少行走八十里,沒想到依然能保證軍容。”

必須再強調一遍,雲中與沃野之間的直線距離是四百餘里,可是真正要走起來並不可能是走直線,實際的路程要算上繞彎。所以拿紙面的直線距離來判定該走多少天是極爲不正確的。

從雲中向沃野方向行軍的西線部隊並不止走了四五天,若是從前面正常的行軍速度,也就是每天行走五十里來算,他們在接到加快速度的命令之前已經走了該有六天。接到命令之後才每天行走八十里以上,實際上他們行走的總路程絕對有超過一千里。

董勳說後續趕來的援軍能保證軍容並不是說多麼的乾淨整潔,所指的是那些部隊兵器甲冑完整,並沒有因爲趕路而丟三落四。也能保證九成以上的士卒抵達。他會說那些話有很重要的原因,一支行走千里的部隊能夠保證武裝齊備,也能保證有九成以上的士卒不掉隊。那絕對是一支精銳部隊纔會有的樣子,若是讓紀律差又素質不好的軍隊來走一千里,丟盔棄甲和落下絕大多數士卒絕對不是怪事,而通常這種隊伍是在侮辱軍隊這個稱呼,只能用烏合之衆來形容。

“是啊。”王賁很認同董勳的話,他說:“要不怎麼會在南方擴土數千裡快將百越人殺絕了,又怎麼會在北上之後勢如破竹地滅掉齊燕兩國呢。王上在北境的時候已經展現出練兵才能,從夷陵崛起之後就相當重視軍隊的建設。”

這年頭會練兵的人不多,每一個都是寶貝疙瘩,能練出精兵的人更是國之重寶,要是一個國家有這麼一個練兵大師存在,怎麼去進行攏絡都是輕的。秦國當初能夠一一國之力攻平六國,正是因爲藍田大營的存在,也是因爲相續出現衆多能夠練兵的將軍,其他列國卻是沒有一個練兵基地,哪怕是有懂得練兵的將軍也沒有被髮揮出最大的效果,不然秦國能不能一統天下還要另外說。

第五騎兵軍團已經抵達,後續還有另外一些部隊,王賁從衛翰那裡也知曉了後面援軍的大致兵力,而似乎這些並不是所有的援軍,在更後面還有有源源不斷的援軍到來。

“王上現在親率禁軍序列在進攻田健盤踞的廣陽郡和恆山郡,目前爲止已經收復恆山郡全境,兵鋒一路勢如破竹殺向田健所在的涿縣,”徐志在指點地圖,他所指的幾個方向有點多:“這些地點都有部隊在從本土開來,除開在二個月內會抵達的第三混編軍團之外,等待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五軍團,一些軍官遞補上原先幾個軍團,第七之前序列的軍團都會向北方撲過來。”

漢軍的每個軍團都有五萬戰兵的建制,目前呂哲已經整編出十五個軍團,那麼就是擁有七十五萬戰兵。而每個軍團除了戰兵之外還需要輔兵,輔兵有多少是和戰事的激烈程度有關,從三萬到十萬不固定。另外,漢軍現在是有三個騎兵軍團的番號,騎兵軍團需要的輔兵數量是最多也是能匹配的時候一定要有,基本是一個輕騎兵配置一個輔兵,一個具裝重騎至少配置二個輔兵。

七十五萬的戰兵和超過百萬的輔兵,而漢國從建立到現在不過是七年,七年的時間能建立起這麼一套動員制度其實還要得益於秦國早先統治打下的基礎,從而南郡和衡山郡是動員能力最強的郡,也是人口最多的郡。其後動員能力強一些的纔是另外的郡,比較差一些的是漢軍北上之後光復的那些郡縣,有些則是還不處於動員範圍,例如近期才攻下的臨淄郡、濟北郡和漢國只將軍隊觸角伸進去而行政官員沒有抵達的整個燕地。

要是算上齊燕的地盤,呂哲現在治下的人口該是在二千三百萬左右,動員武裝的戰兵和輔兵總數量超過一百五十萬,聘用的民伕數量則是在八十萬上下。不得不說的是,民伕的來源基本是在齊地和燕地,趙地那邊也有聘請了一些。

稍前幾年累積下來的物資和財帛爲了達到這個目標像是流水一般的花出去,呂哲拿出大血本動員那麼多的人北上,是真的想要將南侵的胡人殲滅。不過這一次也僅限於是將南下的胡人殲滅在華夏大地,不管有沒有成功達到戰略目標,軍事行動也就會暫時的停止下來,並不會立刻就出兵深入草原。想要出兵深入草原,呂哲謹慎一點的認爲起碼應該先把內政搞好,不過全面完成小康社會什麼的,但是一定要累積起百萬大軍至少十年的物資和財帛,沒有那樣的儲備量大規模出兵深入草原根本就別談,畢竟草原也就那個樣,很多時候想要以戰養戰,胡人一跑去哪搶?又不像是農耕民族糧食種在地裡挪不走。

事實上呂哲的戰略部署是小股部隊不斷深入草原襲擾,一方面是打擊胡人的戰爭潛力,另一方面也是培養出一批瞭解草原和適應於草原作戰的軍官,這樣的軍事行動要是沒有太大變動至少會維持十年。

另外呢,呂哲不深入草原不代表會沒有其它動作,他可是想好了要先行一步進軍西域,進軍的部隊數量也不用太誇張,只需要十五萬準備完善的大軍估計就能先搶下一塊立腳的區域,然後再慢慢打過去就是了。

會有這樣的想法還是出於呂哲一貫的思想,也就是不能讓國家的軍隊成爲擺設,哪怕是惹事生非都要給軍隊找個可以交戰的目標,不然軍隊長久不打仗戰鬥力下降的速度太快了,腐化的速度也是驚人。他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幾年不用兵,不但那些武將階層要醉生夢死,軍隊的士卒也會忘記該怎麼戰鬥。最主要的是什麼?是他還想著用戰爭所需的物資需求來刺激國內的經濟建設,而且想要經濟建設總不能是靠自己“種田”,搶掠外族的財富纔是最迅速的。

“所以,我們現在的目標是先將胡人那批主力困死,只要無法讓他們無法回到草原,哪怕是讓他們在北地區域遊蕩幾年,對我們近一步地削弱草原也是有利,”徐志在給王賁講解來自呂哲的戰略思想,他已經說了有一會,不過也只是說了一個大概,漢國未來的發展策略該是怎麼樣,還需要王賁親自去聽呂哲述說。

第776章 人事已非第313章 心有多大第138章 決戰開端第566章 朋友嗎?第629章 大勢(二)悲劇再請假一天第872章 怪事第313章 心有多大第514章 不得不防第234章 老天幫忙?第611章 戰匈奴(十五)第944章 秦末五大隱士第426章 調兵遣將第795章 航海時代第312章 名聲?呵!第895章 凱旋與獻俘第350章 張良(上)第439章 攪局者(下)第776章 人事已非第351章 張良(下)第733章 隱患第125章 屋逢漏雨第827章 接觸從血腥開始第1085章 外強中乾?第682章 餘音(三)第2章 似乎不妙第227章 第三天(中)第479章 另類的震懾(上)第195章 一隻大螃蟹第180章 南郡,南郡……第750章 尷尬之舉第870章 步伐有點大第907章 有恃無恐?第435章 我叫譯籲宋(上)第364章 餘音(上)第253章 開始也是結束(上)第676章 人心(上)第657章 國祚(五)第404章 佈局開始(上)第275章 謀全局者第582章 不幸中的萬幸(下)第833章 匈奴分~裂的開始第1081章 種族與種族相遇必須見血第388章 玩物等於喪志?(上)第331章 大事第936章 監國第272章 大不同第120章 血咒誓約第714章 戰匈奴(十八)第1053章 信息量頗大!第462章 強者的自覺(上)第186章 財帛正確的運用方式第142章 奠定底蘊第334章 插曲,夏侯遇彭越第331章 大事第459章 逼降第1087章 羅馬?哪個旮旯的?第609章 戰匈奴(十三)第64章 徐氏押寶(下)第727章 漠南(十三)第601章 迫近了第747章 後方第833章 匈奴分~裂的開始第580章 非戰之罪(下)第243章 劍拔弩張第958章 烏孫將亂第1021章 值得深思第1079章 漢帝國名稱的由來第404章 佈局開始(上)第562章 藉機敲打第140章 燕彼的奮鬥第387章 哥兩好(下)第566章 朋友嗎?第208章 所謂坦蕩第464章 一驚一乍(上)第954章 下任執政官第744章 理念不同第750章 尷尬之舉第651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六)第491章 無言以對第37章 始皇北巡第935章 畜力軌道車?第76章 文武之分第95章 困難重重第254章 開始也是結束(中)第82章 一顆種子第41章 行雲流水第481章 另類的震懾(下)第1025章 文武第216章 秦國的向北向南試探?第732章 中斷第642章 韓信的北征(上)第732章 中斷第168章 時不待我第704章 戰匈奴(八)第29章 話說劉季第956章 曾經的奸佞第465章 一驚一乍(下)第773章 怎麼辦?(上)第927章 蒲類國
第776章 人事已非第313章 心有多大第138章 決戰開端第566章 朋友嗎?第629章 大勢(二)悲劇再請假一天第872章 怪事第313章 心有多大第514章 不得不防第234章 老天幫忙?第611章 戰匈奴(十五)第944章 秦末五大隱士第426章 調兵遣將第795章 航海時代第312章 名聲?呵!第895章 凱旋與獻俘第350章 張良(上)第439章 攪局者(下)第776章 人事已非第351章 張良(下)第733章 隱患第125章 屋逢漏雨第827章 接觸從血腥開始第1085章 外強中乾?第682章 餘音(三)第2章 似乎不妙第227章 第三天(中)第479章 另類的震懾(上)第195章 一隻大螃蟹第180章 南郡,南郡……第750章 尷尬之舉第870章 步伐有點大第907章 有恃無恐?第435章 我叫譯籲宋(上)第364章 餘音(上)第253章 開始也是結束(上)第676章 人心(上)第657章 國祚(五)第404章 佈局開始(上)第275章 謀全局者第582章 不幸中的萬幸(下)第833章 匈奴分~裂的開始第1081章 種族與種族相遇必須見血第388章 玩物等於喪志?(上)第331章 大事第936章 監國第272章 大不同第120章 血咒誓約第714章 戰匈奴(十八)第1053章 信息量頗大!第462章 強者的自覺(上)第186章 財帛正確的運用方式第142章 奠定底蘊第334章 插曲,夏侯遇彭越第331章 大事第459章 逼降第1087章 羅馬?哪個旮旯的?第609章 戰匈奴(十三)第64章 徐氏押寶(下)第727章 漠南(十三)第601章 迫近了第747章 後方第833章 匈奴分~裂的開始第580章 非戰之罪(下)第243章 劍拔弩張第958章 烏孫將亂第1021章 值得深思第1079章 漢帝國名稱的由來第404章 佈局開始(上)第562章 藉機敲打第140章 燕彼的奮鬥第387章 哥兩好(下)第566章 朋友嗎?第208章 所謂坦蕩第464章 一驚一乍(上)第954章 下任執政官第744章 理念不同第750章 尷尬之舉第651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六)第491章 無言以對第37章 始皇北巡第935章 畜力軌道車?第76章 文武之分第95章 困難重重第254章 開始也是結束(中)第82章 一顆種子第41章 行雲流水第481章 另類的震懾(下)第1025章 文武第216章 秦國的向北向南試探?第732章 中斷第642章 韓信的北征(上)第732章 中斷第168章 時不待我第704章 戰匈奴(八)第29章 話說劉季第956章 曾經的奸佞第465章 一驚一乍(下)第773章 怎麼辦?(上)第927章 蒲類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成县| 秦皇岛市| 五台县| 灵川县| 新疆| 平谷区| 万年县| 凤庆县| 浦北县| 清镇市| 银川市| 乌鲁木齐市| 兖州市| 西平县| 宿松县| 石嘴山市| 大化| 偃师市| 宝清县| 松潘县| 南通市| 无锡市| 江川县| 武隆县| 迁西县| 聊城市| 三穗县| 拜泉县| 通渭县| 尚志市| 延津县| 鄄城县| 陇川县| 塔城市| 行唐县| 安岳县| 恭城| 金川县| 昌平区| 昭平县| 高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