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51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六)

戰事進行得如何?不知道。

己方的城池失陷了幾座,又有哪些城池還在堅守?不知道。

佈置在該區域的兵力,哪些部隊是在交戰狀態,哪些部隊已經被消滅,又有哪些部隊是空餘,哪裡的駐防缺乏兵力需要增援,這些也完全是兩眼抓瞎……

漢軍第五騎兵軍團向薛郡移動時,齊國臨淄中樞前面還能接到來自於薛郡的戰報,但是後面上報的軍情越來少,直至後面完全中斷,那個時候不知道有多少人直接摔了杯子一腳踹向案幾。

什麼都要靠猜測,憑空的想象很容易,但是依靠連蒙帶猜去指揮一場戰爭,這他媽純粹就是開玩笑!

一個國家是因爲諸多的聯繫和聯絡才能形成有效統治,一旦某個局部成爲失去互通消息的渠道,那麼也就等於這個國家對該局部不再處於控制狀態。相應的,對於軍隊來說互相取得聯繫也是歸於控制的一種範圍,因爲能夠發出和收到命令軍隊纔是一個整體,那麼也才能夠有效地使用出最爲有效的力量來應對各種變動。

對於齊國來說,中樞臨淄無法收到並瞭解來自交戰區域的情報回饋,立刻就變成那些區域是在山川輿圖上“存在”的版圖,他們既然無法收到也必定是難以進行下令,任何的控制與被控制完全就脫軌了。

信息回饋在人類文明上的價值無法想象,那關乎到一種難以用小篇幅解釋清楚的社會效應,在軍隊上面倒是能用簡單的語言來描述了。

最直接的現象就是齊國各個區域戰場的主將在失去所有信息來源之後,他們只能清楚周邊所發生的事情,對於外圍的情況和控制就完全失去掌握。在被分割的封鎖的狀態下,來自同一個國家的“集體”在那麼一刻成爲散落在各處的“個體”,他們不再成爲一個組成部分依靠協同和配合來進行一場戰爭,他們成爲一個又一個局部只能專注和維持眼前。

盱臺失陷、廣陵失陷、東陽失陷、淮陰被圍,東海郡所發生的一切與戰區之外的任何齊國行政或是軍事單位像是成了兩個世界。他們不知道那裡發生了什麼。

蕭縣失陷、留縣失陷、亭縣失陷、豐邑失陷、博陽失陷、彭城與新沛縣被圍,泗水郡北部到底是個什麼情況與齊國其餘部分也完全是消息中斷。

漢軍第五騎兵軍團突入薛郡的時候,齊國是按照過去的戰爭常態在進行思考,從齊王儋到任何一個身在中樞的官員,他們腦子一下就炸了,漢軍都殺入了薛郡,那麼泗水郡的齊軍肯定都是完蛋了。不然怎麼可能讓漢軍進入薛郡?

在漢軍第一騎兵軍團運動北上之後,兵鋒出現在瑯邪軍時,齊國臨淄中樞懵了,開戰不過才第三個月,先是一路漢軍出現在薛郡,而後又有第二路的漢軍出現在瑯邪郡。漢軍該是多麼的兇悍才能在三個月之內吃掉泗水郡北部和整個東??ざ噙_二十六萬的齊軍?

是在齊國有所準備,又是加固城防又是屯守兵力設置據點防線的情況下,漢軍用三個月的時間消滅多達二十六萬齊軍,然後又連續攻下不知凡幾的城池,兵鋒直指距離漢國本土起碼四百里開外的齊國領土??!

二十六萬齊軍還是開戰之前的編制,按照過去的規則,面臨城池防禦戰的時候守將還會在城內進行拉丁募兵。那麼總兵力肯定是出現變化,至於增加多少那就要看城池之內有多少人口了。

像是廣陵,她在被漢軍兵臨城下之前攏共是有一萬三千守軍,但是在廣陵守將的操作下盡是一天守城的兵力就暴增到三萬,若不是漢軍在第三天就成功破城,依照廣陵擁有十三萬的城池人口,最後拉起七八萬人進行抵抗肯定不會是多麼出人意料的事情。

拿一個虛數,齊國在泗水郡和東海郡安排堅守的城池哪怕是有十座就好。每座城池在進行防禦的時候臨時拉起兩萬人進入軍隊,那麼就是暴增二十萬的武裝人員,更虛設一些按照一倍來算,交戰區域內的齊國兵力該是要突破五十萬參戰人員,按照過去的戰爭態勢,除非是太過出人意料,不然一旦參戰人數超過五十萬。戰爭就不是三五個月能分出勝負的事情,打個一年半載依然還在僵持纔是常態。

三個月淪陷那麼多的疆域,是在有所準備的情況下淪陷,齊國君臣怎麼能不腦子發懵難以呼吸?

齊王儋越來越容易歇斯底里。完全不敢相信齊國軍隊在面對漢軍的時候會那麼沒用,認爲所發生的一切肯定是有什麼假象在矇蔽。他要求自己的臣子盡一切可能探知前方戰事,也不斷派人趕往正在與秦軍進行對峙的田榮兵團那邊,一是詢問田榮有沒有可能在近期之內戰勝徐巖所率的秦國中原軍團,二是下令若田榮沒有把握在漢軍兵逼臨淄城下時擊敗秦軍就該準備後撤回援。

田榮在接到來自臨淄的指令時也懵了,他當然知道醞釀了將近四年的漢國不開戰則已,一旦開戰絕對會是狂濤怒浪般的攻勢。雖然是早有心理準備,但是事情的發展著實是令人目瞪口呆了一些,他之前還認爲哪怕漢軍攻勢兇猛,齊國做了那麼多的準備也總該是能將漢軍抵抗在泗水北部的彭城、博陽、新沛縣掎角之勢一線,另外東??つ沁呉揽炕此觞N也該將戰線穩定下來。

臨淄中樞怎麼說?漢軍兵鋒直指薛郡,最新的消息是已經有漢軍在薛郡首府魯縣活動的跡象,另外一支漢軍也殺入了瑯邪郡,而泗水郡和東??ひ呀浭峭耆珨嗟袈摾M的狀態,豈不是說哪怕泗水郡和東海郡那邊還有城池在堅守也是各自爲戰的狀態,且漢國肯定是控制住了戰爭的節奏,不然不會有漢軍突入薛郡和瑯邪郡。

田榮該怎麼回答齊王田儋的問話?秦軍若是那麼好擊敗,齊、燕、趙三國近百萬的聯軍也不會廝殺了將近兩年還是僵持階段,秦軍兩次退卻都還是因爲某些原因進行主動後撤,不是戰敗了的潰退,聯軍在與秦軍交戰中除了吃下秦軍後撤讓出的土地壓根就沒有佔到什麼便宜。

齊、燕、趙三國聯軍短期之內在工事完善的三川區域擊敗徐巖所率的秦國中原軍團幾乎是沒有可能,這裡有聯軍內部意見開始不一有關,也跟秦軍抵抗決心和韌性的程度有關係。

田榮一再推演只得出一個結論,現在的情況是除非匈奴人那邊能撕開蒙恬防線,將徐巖所率的秦國中原軍團兵力再次分薄,不然也就是一個持續的拉鋸消耗戰。

泗水郡和東海郡的戰況是不是臨淄中樞所猜測的那麼不堪暫時不清楚,但是漢軍已經開始威脅齊國首都卻是明擺著的事實,田榮很清楚必須要進行回援,可該是怎麼個回援的方式,秦軍會眼睜睜地看著齊國從三川戰線抽調兵力而無動於衷嗎?

“消息沒有錯誤的話,漢國目前並沒有對秦國宣戰,也沒有得到任何漢軍向秦國疆土進軍的情報?”田榮愁得頭髮都白了,他完全就沒有搞懂漢國和秦國到底是個怎麼回事。

臧荼臉色看去也是奇差無比:“沒人看懂過漢王呂哲,一直都沒有真正看懂過?!?

呂哲對齊與燕宣戰,讓過了秦與趙,這是到目前爲止所在發生的事情,這種做法很令人摸不著頭腦,要說是什麼遠交近攻或者親疏有別,怎麼看都不像。

要是說在破壞哪一些同盟吧,自匈奴進入趙國北境伊始,趙國與齊燕兩國開始不對付也不是什麼秘密,呂哲那麼做不過是增加了同盟的不信任,並不是什麼致命的邦交之策?

呂哲爲秦國叛將,要是出於常理,始於呂哲之手建立的漢國最應該也最想滅的該是秦國,這是從需要和心理上最容易解釋得清的事情,偏偏就沒有按照常理髮生。

趙國已經虛弱到難以自保的地步,對於呂哲來說實力相對強勁的齊國纔是最佳的結盟對象,按照地理位置來說燕國也會是第二結盟對象,但是看近期的情況,呂哲反而將邦交注意力集中在趙國身上,雖然趙國一再進行否認,但是有一些風言風語也在傳言呂哲派出使節商討漢趙結盟事宜,空穴不來風就能進行定性,這纔是誰都看不懂呂哲到底想幹什麼的主要原因。

另外,有那麼一些事情也讓人看得更加迷糊,不知道是真是假……

“有傳言稱漢國與秦國也有結盟的意願,秦國願意讓出巴郡、蜀軍、漢中郡,換取漢國的糧秣和兵器,甚至是漢軍參與到對匈奴的戰爭中去。”田榮當初聽到這些明顯是秦國那邊散播的消息也就是一笑而過的態度,隨時局勢的變幻不定和呂哲一些令人看不懂的策略卻是有點相信了。

臧荼看上去更加鬱悶了,燕國之所以與齊國結盟是有歷史根源存在,另外就是來自於齊國的財帛和技術幫助燕國開發遼東和半島,這一度是被認爲最劃算的同盟,可是現在漢國兵鋒威逼臨淄,田榮也似乎拿定決定要回援但是沒有想好該是怎麼個回援法?

這天下大勢到底是怎麼了?前所未有的撲朔迷離外加混亂不堪嘛這是!

第435章 我叫譯籲宋(上)第478章 風波起第170章 項氏起兵第956章 曾經的奸佞第417章 徐巖的後路第194章 共襄盛舉第493章 道路與人口第404章 佈局開始(上)第171章 大大不妙第569章 溜走的機會第236章 相續登場(上)第104章 出師不利第641章 各國動向(四)第714章 戰匈奴(十八)第1108章 尾聲(一)第952章 治國難第159章 一敗一勝第262章 驚訝莫名第745章 差距第98章 什麼交代第557章 是誰親征?(下)第1065章 誰掌控暴力,誰就……第969章 甲不離身第639章 各國動向(二)第253章 開始也是結束(上)第1006章 沒這麼當官的!第701章 戰匈奴(五)第862章 一直都有的疑惑第49章 隔牆有耳第270章 膽???第748章 莫名第280章 登陸,穿插第99章 論坑隊友第90章 態勢糜爛第516章 必要的風險規避第25章 機遇難得第75章 天下黎民第1086章 不被重視的歷史一刻第588章 艱難的呼吸(下)第373章 李牧之孫第1096章 脫!趕緊脫!第221章 一觸即潰第362章 生或死(上)第277章 玩場大的第671章 最後的機會(二)第950章 空有其名的阿房宮第827章 接觸從血腥開始第598章 龐然大物的誕生(中)第845章 污點與畏縮第109章 身不由己第480章 另類的震懾(中)第578章 即將到來的亂世重典時代(四)第702章 戰匈奴(六)第626章 狗血透頂第372章 心態第90章 態勢糜爛第140章 燕彼的奮鬥第952章 治國難第683章 餘音(四)第383章 甜棗(下)第942章 兄弟兩(下)第687章 餘音(八)第231章 局部態勢第612章 時光如梭(二)第782章 即將到來的更大碰撞第757章 出發點第160章 越王后裔第446章 蠢貨(上)第1005章 多好的年代啊!第919章 近憂和遠慮第895章 凱旋與獻俘第403章 奇聞第267章 向東第67章 態度不明第326章 初議內政(中)第590章 讓我們創造歷史吧!(中)第12章 軍爵與酒第771章 醞釀中的……(上)第63章 徐氏押寶(上)第101章 出兵在即第974章 如虎如狼第539章 教你打戰(上)第87章 褒斜棧道第326章 初議內政(中)第百八五十九章 帝國勳貴第71章 驚駭震怒第685章 餘音(六)第949章 霸上與藍田第951章 陪都長安第549章 秦國出招第165章 利益捆綁第221章 一觸即潰第147章 未雨綢繆第669章 在路上(下)第376章 長遠謀劃第314章 變局(上)第718章 漠南(四)第514章 不得不防第1104章 強到沒對手第333章 家臣
第435章 我叫譯籲宋(上)第478章 風波起第170章 項氏起兵第956章 曾經的奸佞第417章 徐巖的後路第194章 共襄盛舉第493章 道路與人口第404章 佈局開始(上)第171章 大大不妙第569章 溜走的機會第236章 相續登場(上)第104章 出師不利第641章 各國動向(四)第714章 戰匈奴(十八)第1108章 尾聲(一)第952章 治國難第159章 一敗一勝第262章 驚訝莫名第745章 差距第98章 什麼交代第557章 是誰親征?(下)第1065章 誰掌控暴力,誰就……第969章 甲不離身第639章 各國動向(二)第253章 開始也是結束(上)第1006章 沒這麼當官的!第701章 戰匈奴(五)第862章 一直都有的疑惑第49章 隔牆有耳第270章 膽?。?/a>第748章 莫名第280章 登陸,穿插第99章 論坑隊友第90章 態勢糜爛第516章 必要的風險規避第25章 機遇難得第75章 天下黎民第1086章 不被重視的歷史一刻第588章 艱難的呼吸(下)第373章 李牧之孫第1096章 脫!趕緊脫!第221章 一觸即潰第362章 生或死(上)第277章 玩場大的第671章 最後的機會(二)第950章 空有其名的阿房宮第827章 接觸從血腥開始第598章 龐然大物的誕生(中)第845章 污點與畏縮第109章 身不由己第480章 另類的震懾(中)第578章 即將到來的亂世重典時代(四)第702章 戰匈奴(六)第626章 狗血透頂第372章 心態第90章 態勢糜爛第140章 燕彼的奮鬥第952章 治國難第683章 餘音(四)第383章 甜棗(下)第942章 兄弟兩(下)第687章 餘音(八)第231章 局部態勢第612章 時光如梭(二)第782章 即將到來的更大碰撞第757章 出發點第160章 越王后裔第446章 蠢貨(上)第1005章 多好的年代啊!第919章 近憂和遠慮第895章 凱旋與獻俘第403章 奇聞第267章 向東第67章 態度不明第326章 初議內政(中)第590章 讓我們創造歷史吧!(中)第12章 軍爵與酒第771章 醞釀中的……(上)第63章 徐氏押寶(上)第101章 出兵在即第974章 如虎如狼第539章 教你打戰(上)第87章 褒斜棧道第326章 初議內政(中)第百八五十九章 帝國勳貴第71章 驚駭震怒第685章 餘音(六)第949章 霸上與藍田第951章 陪都長安第549章 秦國出招第165章 利益捆綁第221章 一觸即潰第147章 未雨綢繆第669章 在路上(下)第376章 長遠謀劃第314章 變局(上)第718章 漠南(四)第514章 不得不防第1104章 強到沒對手第333章 家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掖市| 吴堡县| 石林| 弥勒县| 辽阳市| 广汉市| 高雄市| 平阴县| 沙雅县| 盐城市| 开封县| 平武县| 延长县| 鄂尔多斯市| 米林县| 安国市| 泗洪县| 十堰市| 邓州市| 连平县| 京山县| 维西| 府谷县| 浦北县| 简阳市| 武隆县| 遂昌县| 海原县| 泽普县| 日喀则市| 乐陵市| 蒙阴县| 丰原市| 蓝山县| 河曲县| 陆丰市| 巴中市| 安塞县| 怀安县| 荆州市| 津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