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6章 財帛正確的運用方式

迴轉江陵,呂哲回到住處還沒來得及舉起茶杯,燕彼卻是走了進來:“郡主,您先前派出的人已經在回來的路上。”

話說的沒頭沒尾,呂哲聽得有些迷惑了。

前前後後被從南郡派往各地的人十分多,他們一部分是派回關中接觸趙高、徐巖、蒙毅的小吏,一些是派往泗水郡、東海郡、會稽郡邀請人的軍士,更多的是派去各郡作爲細作的探子。

“哪裡的人回來了?”呂哲飲了一口涼了的茶水隨手放下茶杯,話音剛落翼秀竟是從內帳鑽出來走過來拿著茶水又走回內帳。

這下輪到燕彼發愣了,很奇怪那個姑娘怎麼會在郡主的帳中,而似乎呂哲對這一幕早就習以爲常?

“我去長沙郡不過才一個月,郡主是什麼時候有了這麼一位小娘?”燕彼忍住心中的好奇,定了定心神道:“是安陸那邊的駐軍派人回報,說是您派往泗水郡的軍士保護一個叫灌嬰的人已經抵達安陸。”

“灌嬰?”呂哲霍地站起來:“細細講來。”

安陸回報的信息有些簡短,只是說明不負衆望抵達泗水很快找到沛縣,現下回來複命。

從那麼簡短的信息無法瞭解經過,呂哲急忙呼喚翼枷進來,吩咐道:“你親自帶著人速速前往安陸,將從泗水回來的人帶來江陵。”

翼枷拱手應:“嘿!”

灌嬰是蕭何的左右手,在沛縣是一名縣尉,在當地有些許的名望,派去泗水的人能將灌嬰帶回來,至少是說明他們確實是找到人了。

南郡已經歸屬呂哲所有,整個郡的政務一直壓得他有些喘不過氣。要是能將蕭何誘拐過來南郡,那麼蕭何將會是一個管理民政的最佳人選。

大概兩個月前呂哲派往泗水的軍士有一百五十人,不知道什麼原因回來二十人只帶了一個灌嬰,看來裡面是有一些故事的。

江陵到安陸可是有兩百多裡的路程。快馬前去也需要一整天。將灌嬰帶來江陵又是一天,呂哲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

燕彼見呂哲臉色一變再變。欣喜和期待居多,試探性地問:“那個灌嬰很出名嗎?”

“出名?”呂哲詫異道:“這人有一些勇力,做事亦是一絲不茍,在沛縣充當縣尉。算是小有名氣吧。”

燕彼臉上賠笑,心裡不知道在想什麼。

當今天下有勇力的人不少,南郡之中武力不凡的也不在少數,他們在軍中的職位卻是不高,大多是任百將和五百主的居多。

燕彼十分清楚秦軍的理念,武勇在秦軍只是一個衝鋒陷陣的勇士,很難能夠成爲大將。秦軍講求的是集體性和紀律性,作戰時個人武勇的作用非常低。

實際上,正規軍對武勇還真的不是那麼看重,只有那種沒有紀律性的烏合之衆才需要勇將來立爲標桿。用武勇去提升軍隊的士氣。

南郡的軍隊追求的目標與秦軍別無二致,都是講求戰時的集體性,燕彼不認爲呂哲是因爲得到一個猛將而開心。

“記得我和你說過在陽周縣的遭遇吧?”呂哲臉上的期待根本無法掩飾。

“是那個叫蕭何的沛縣縣丞嗎?”燕彼眼神閃爍了一下,他不止一次聽見呂哲推崇那個叫蕭何的人他的後勤組織能力,內心裡感到很強的危機感。

“就是他!”呂哲下意識地揮了一下右臂:“現在南郡的政務非常多,軍隊的後勤亦是需要專門的人才來協調。包括軍隊的作戰、後勤、政務、外交……需要關注的事情太多了,我的心力已經略顯不足。”

見呂哲尋找蕭何是有意委以重任,燕彼真的無法淡定了。

南郡目前負責民政的沒幾個人,而恰恰燕彼也是其中之一,現在呂哲有意思整肅出更加規範的部門,這是一件大事。要是從中提拔一人作爲主官倒也沒什麼,可是呂哲很明顯是想委託於一個新來的人,那怎麼可以?

“郡主,職有一言不知當不當講?”不管是什麼心態,燕彼見呂哲示意,乾澀著聲線:“您的麾下都是隨您起於微末,或許沒有過人的才幹,但是個個是盡心盡力。若是一個外來者只是出於您的期望,寸功未立就得高位,恐怕……”

怎麼可能呢!呂哲太清楚手下這幫人的心態了,纔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凡事講的就是一個過猶不及,蕭何一來就委以高位不但南郡的舊人不服,乃至於蕭何都會被嚇得打退堂鼓。

“你們很不錯。”表了一個態度,呂哲目光變得深邃:“追隨我的人,每一個我都會善用、重用。”

“是的,以現在的態勢,南郡內部以穩中爲主。”燕彼覺得自己盡到了責任又達到想要的目的:“您是一個英明的人,我們深知這一點。”

“呵呵。”英明嗎?可能未必吧。呂哲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他就是懂得讓利而已,人生在世就是爲了各式各樣的目標和夢想在活著,給予他們應得的待遇就能聚攏一羣人爲之效命,古往今來皆是如此。

該提醒的說完,燕彼本想告退,想到什麼似得,先行一禮,而後道:“南郡現在口衆一百六十萬,有五十餘萬正在建造工事、新城池、水利,有將近四十萬被您協調在製作甲具等物,十三個‘越城’又在緊急鍛造兵器。”

幾乎能用到的人力都在被利用,不過由於是有償勞動這財帛也是“嘩啦啦”地流出去,雖說這樣就可以避免徭役形式的民不堪負,財帛的運用呂哲從不吝嗇,估計這也是爲什麼能這麼快站穩腳跟的原因。

“嗯?”呂哲引起爲傲的就是充分將南郡的民力整合利用,有些沒明白燕彼說那些是想提醒什麼。

“黔中郡的臨沅週近有田畝將近十八萬傾,這是已經被開發‘熟’的土地,它們現在算是您私下的產業。”燕彼想了想:“南郡在冊的田畝有二十三萬傾,其中有六萬傾也能算是您的產業。”

本來南郡的田畝還會有更多,可是爲了給新城池讓地只新開發三千多頃。其它縣的一些官署土地是交給屯田兵在開發,隨著時間的推移田畝還會有更多。

現下的一畝年產大概是三石左右的糧食,一傾則有百畝,燕彼想表達的意思大概就是沒有天災人禍和操作得當的話,呂哲在未來是不會缺糧了。

呂哲頷首:“娩杓已經調出二十萬石的糧食,等待三川郡那邊的人過來會作爲南郡今年的賦稅上繳咸陽。”

二十萬石並不算多,燕彼在意的不是這個,他的口氣有點委婉:“南郡的各項建設需要用到的勞力太多了,礦產的出產‘金’您不準動用,作戰繳獲的財帛您大部分賞賜下去,現下可動用的財帛……”

與百越的幾戰,由於百越搶奪民間和官府,掠奪的財帛等物數量實在是太多了,南郡軍隊幾次與百越的作戰前前後後的繳獲數量非常龐大。呂哲對於軍隊和民間的讓利其實並不算多,哪怕是除去賞賜的份額,目前府庫尚有七萬鎰金、一百三十餘萬的半兩,這在當時已經是巨量財帛了,要知道整個秦國一年從民間得到的財帛也才兩百萬鎰不到。

南郡的行政構造也沒有多麼複雜,新開採的礦產是歸於呂哲所有,兵器和甲冑只需要付工錢給匠師就足夠了,沒花多少錢財。

民間的宗族和豪紳也有礦產和鍛造坊,不過他們的販售是需要繳稅的,這一類是南郡稅金的大部分來源。軍隊採購的數量越多,他們支付的稅金就越多。呂哲主政南郡差不多有六個月,郡內冒出大量的作坊,它們也是爲南郡提供賦稅的主力軍。也算是經濟裡的一個良性的循環。

除此之外,由於南郡民間的富庶,外郡的大量商賈涌入,它們又爲南郡提供了大量的稅金,現階段而言南郡算是收支平衡的狀態,並沒有財政赤字的情況出現。

其實現下最使政府有利的是軍隊不需要軍餉,與之官吏一樣只需要給予俸祿——糧食。因此政府需要用到的財帛並不多,最重要的依然是糧秣而不是財帛。

“您目前所選擇的道路需要依靠大量的財帛支撐,”燕彼還是將話講明白了:“僅是南郡一郡,您經營半年支出的財帛就有三十餘萬鎰。接下來您又要開發黔中郡,財帛夠嗎?”

呂哲從中聽出了一些什麼,燕彼不是在說財帛的多寡,是在建議利用這些財帛。

“現下各郡都在戰亂,民間糧食數量不足,有財帛也買不到糧食。”呂哲很清楚這個現狀。

“這一次前去長沙郡,我私下賄賂了吳芮的將領,”燕彼含義頗深:“您常說的,財帛存於府庫不過是一堆金屬。”

原來是要說這個,呂哲“呵呵呵”笑了起來,他考究地看著燕彼:“這麼說來,你是想負責‘縱橫’了?”

縱橫應該說整句,也就是合縱連橫,在現下它就是外交。

燕彼前一段時間主持內政犯了過錯,按照現在既定的規則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再參與內政了。他前去長沙郡的經歷有許多,覺得這是一條自己能夠應付下來的差事。再則,他大概領悟呂哲對長沙郡的攻略了,要是能依靠縱橫取得長沙郡,那將會立下一個天大的功勞,那時誰都無法撼動他在呂哲心中的地位。

第212章 兵不厭詐(上)第452章 快劍第1086章 不被重視的歷史一刻第938章 追求先人的理念第368章 軍隊(上)第454章 玩火(上)第323章 悽慘不過吳芮第603章 詭異而莫測第743章 甘單第379章 假象(下)第592章 某種聯繫第84章 爵位之重第983章 一連串動作第112章 君子、小人第662章 逆極爲反第979章 終究是要流血的第294章 巨盜與嘆息第757章 出發點第614章 時光如梭(四)第1071章 遊牧民族的大招第223章 功虧於潰第560章 別樣的橫槓原理(上)第282章 新的發現第817章 烏孫來使第31章 選鋒將至第989章 太欺負人了第995章 血腥貿易第155章 兵發黔中第523章 要“世界大戰”了?(五)第1103章 屬於民族的女子!第1005章 亂來的張耳第123章 成爲主將第226章 第三天(上)第997章 互相瞭解很重要第625章 果然啊……第100章 躁動不安第352章 事有急緩(上)第1033章 必須的安全感第846章 特殊對待第826章 遙遠的距離第655章 國祚(三)第287章 都在遲疑,都在害怕第695章 何必呢?(上)第222章 敵襲!敵襲!第639章 各國動向(二)第813章 改革還是變革?(上)第595章 動向第213章 兵不厭詐(下)第10章 淳樸的臉第419章 百越進軍(下)第366章 再謀(上)第636章 責任與義務(上)第183章 讓利的恐怖第35章 絢麗奪目第92章 驚喜垂涎第804章 朝會(下)第317章 大魄力第604章 梳理中的軍隊第493章 道路與人口第957章 西域近況第787章 怎麼可能(上)第1077章 四大文明古國之三第556章 是誰親征?(上)第812章 大氣磅礴的四百七十四章愧疚不得第726章 漠南(十二)第1062章 知道嗎?價值!第610章 戰匈奴(十四)第90章 態勢糜爛第663章 苗頭第557章 是誰親征?(下)第401章 百家?(下)第715章 漠南(一)第263章 各取所需第31章 選鋒將至第246章 再遇李良第744章 理念不同第516章 必要的風險規避第29章 話說劉季第646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二)第392章 軍方的錯第133章 成事在人第244章 弩箭對弩箭第57章 始料未及第128章 旌旗如林第574章 即將發黃騰達的陳平?第62章 飢腸轆轆第455章 玩火(下)第170章 項氏起兵第106章 春秋法則?第751章 史爲鑑第951章 陪都長安第435章 我叫譯籲宋(上)第52章 前往咸陽(上)第364章 餘音(上)第528章 要“世界大戰”了?(十)第387章 哥兩好(下)第342章 飲勝之宴第429章 紙面上的戰爭潛力第506章 忌憚?
第212章 兵不厭詐(上)第452章 快劍第1086章 不被重視的歷史一刻第938章 追求先人的理念第368章 軍隊(上)第454章 玩火(上)第323章 悽慘不過吳芮第603章 詭異而莫測第743章 甘單第379章 假象(下)第592章 某種聯繫第84章 爵位之重第983章 一連串動作第112章 君子、小人第662章 逆極爲反第979章 終究是要流血的第294章 巨盜與嘆息第757章 出發點第614章 時光如梭(四)第1071章 遊牧民族的大招第223章 功虧於潰第560章 別樣的橫槓原理(上)第282章 新的發現第817章 烏孫來使第31章 選鋒將至第989章 太欺負人了第995章 血腥貿易第155章 兵發黔中第523章 要“世界大戰”了?(五)第1103章 屬於民族的女子!第1005章 亂來的張耳第123章 成爲主將第226章 第三天(上)第997章 互相瞭解很重要第625章 果然啊……第100章 躁動不安第352章 事有急緩(上)第1033章 必須的安全感第846章 特殊對待第826章 遙遠的距離第655章 國祚(三)第287章 都在遲疑,都在害怕第695章 何必呢?(上)第222章 敵襲!敵襲!第639章 各國動向(二)第813章 改革還是變革?(上)第595章 動向第213章 兵不厭詐(下)第10章 淳樸的臉第419章 百越進軍(下)第366章 再謀(上)第636章 責任與義務(上)第183章 讓利的恐怖第35章 絢麗奪目第92章 驚喜垂涎第804章 朝會(下)第317章 大魄力第604章 梳理中的軍隊第493章 道路與人口第957章 西域近況第787章 怎麼可能(上)第1077章 四大文明古國之三第556章 是誰親征?(上)第812章 大氣磅礴的四百七十四章愧疚不得第726章 漠南(十二)第1062章 知道嗎?價值!第610章 戰匈奴(十四)第90章 態勢糜爛第663章 苗頭第557章 是誰親征?(下)第401章 百家?(下)第715章 漠南(一)第263章 各取所需第31章 選鋒將至第246章 再遇李良第744章 理念不同第516章 必要的風險規避第29章 話說劉季第646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二)第392章 軍方的錯第133章 成事在人第244章 弩箭對弩箭第57章 始料未及第128章 旌旗如林第574章 即將發黃騰達的陳平?第62章 飢腸轆轆第455章 玩火(下)第170章 項氏起兵第106章 春秋法則?第751章 史爲鑑第951章 陪都長安第435章 我叫譯籲宋(上)第52章 前往咸陽(上)第364章 餘音(上)第528章 要“世界大戰”了?(十)第387章 哥兩好(下)第342章 飲勝之宴第429章 紙面上的戰爭潛力第506章 忌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津市| 正镶白旗| 安多县| 阿克陶县| 大新县| 望奎县| 团风县| 安西县| 石家庄市| 海城市| 宁波市| 九龙坡区| 石屏县| 长武县| 和硕县| 深泽县| 阳泉市| 陈巴尔虎旗| 潜江市| 和龙市| 鄂尔多斯市| 南投市| 邯郸县| 娄烦县| 拉孜县| 都昌县| 南江县| 青海省| 三穗县| 郴州市| 海南省| 哈尔滨市| 周至县| 九台市| 仁化县| 沙河市| 建德市| 蒙阴县| 乌鲁木齐市| 古田县| 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