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45章 悠著點

秦軍突襲趙軍?呂哲聽得露出了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的表情,他眨了眨眼睛看著等待迴應的齊王儋,卻見齊王儋是一臉的“你趕緊說點什麼,我好繼續表演下去”的表情,也就“哦……”了一個長音。

只是“哦”?趙王歇與呂哲馬上就是姻親了,趙國也是來慎觀盟的一方,怎麼能在遭受突襲之後呂哲不怒火中燒,不跳腳大罵虎狼暴秦呢!

反應略小,可是齊王儋還得繼續演下去,他提醒:“呂侯,那可是即將與你成爲姻親的趙國,他們被不講信用、做事不擇手段、不知道信義爲何物的暴秦突襲了,是在要來祝賀你的路上被突襲了!”

沒錯啊,趙王歇親率的趙軍被突襲了,是被三川郡向南移動的十五萬秦軍突襲了,現在估計還有一支七萬人的秦軍從慎開往秦趙戰場,合起來就是二十二萬秦軍要對上三十萬趙軍,這些從共尉彙報蘇角率領的隊伍轉向向北呂哲就意識到了的,有什麼好值得奇怪?

趙王歇是來觀盟,可是剛剛爆發大戰的戰場還有無數人在打掃,一具又一具雙方戰死者的屍體正在被搬上馬車拉走,受傷的人也在被粗暴或是小心的擡走,這是一場會盟儀式上該有的情景嗎?

從齊燕氣勢洶洶而來那一刻起。

從趙王歇停在下父城以南不再前進的那一刻起。

……。去你媽的會盟,誰他媽還在意!

是的,呂哲當然知道蘇角帶著七萬秦軍趕往秦趙戰場了。這一點秦國就是相瞞也瞞不了迫近監視的共尉北部軍團。

蒙毅顯然是用自己當成誘餌來吸引列國的注意力,也吸引了呂哲的注意力,用這一種方式來掩蓋秦國的目標是趙軍的事實。

秦國一開始的目標肯定不是趙國,畢竟在趙王歇率領部隊停在下父城以南的時候誰也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那麼秦國一開始的目的肯定是帶著隨機應變的想法,一切都是靠蒙毅或是蘇角來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對秦國最有力的選擇。

慎這邊彙集了呂、齊、燕、魏、韓、楚多國部隊,列國帶來會盟地點的部隊必然是精銳無疑,三十萬精銳不是顯然不是先期的八萬秦軍和中原軍團的十五萬後續部隊所能啃得動的。這個時候趙王歇率領的三十萬趙軍竟然停在了距離會盟地點慎差不多百里之外,這不是趙王歇自己找打是什麼?

齊、燕兩國和呂哲沒經過秦國多少挑撥就打起來。對於蒙毅來說這是一個好到不能再好的事情。既然不用怎麼挑撥就打了起來,蒙毅理所當然的認爲齊、燕和呂哲一旦開打仇怨也就算是種下了。而仇怨一旦產生想要化解就不是那麼容易,這樣一來哪怕呂哲和齊、燕不會立刻展開生死之戰,但是雙方總要抽調足夠的兵力來在邊境線上互相提防吧?

什麼?呂哲與齊國不接壤!魏韓這兩個弱小的存在是呂哲保護才能得以保存。魏、韓與齊國可是接壤的,不但接壤齊國也有吞併魏韓的野心,那不等於說會牽扯到呂哲的絕大部分精力嗎?

齊、燕與呂哲交惡是必然的結果,那麼呂哲與那些即將攻秦的列國就走不到一塊去了,秦國在西南(呂哲的西北)威脅也就不是那麼迫切。再則,到目前爲止呂哲依然沒有攻秦的跡象,那麼秦國就該好好思考怎麼在列國(中原的齊、燕、趙)攻秦之前最大地進行削弱。

趙王歇不來會盟地點而是自己在下父城以南駐紮,這對蒙毅來說是一個意外驚喜。在會盟地點被嚴密監視之下想要搞點什麼小動作不容易,他很快將心態擺正且拿定主意。將矛頭指向了“顯得孤單”的趙軍。

在確定對付趙軍之前,蒙毅自然是要先試探呂哲,沒有出現什麼親身去見呂哲的事情。也沒有派人前去尋求同意,是蘇角做出向北開拔的舉動。

蘇角率軍向北開拔,前一天呂哲就近監視的部隊還吊在後面,到了第二天那支所謂的北部軍團放棄了跟隨,蒙毅就是再遲鈍也能明白呂哲壓根就不介意秦軍去攻打趙軍。

真的很奇怪啊!呂哲是叛將,可是一直一來就沒有主動的對秦國動用過武力。按照道理來說呂哲應該會很樂意秦國在多方圍攻下滅亡。可是看呂哲不介意秦軍攻打趙軍的舉動又似乎不是那麼回事。

沒人會天真的往呂哲對秦國忠貞不二的方向想,那麼只能解釋要麼呂哲是想見到秦國與誰誰誰打得兩敗俱傷。要麼就是呂哲真的只是向窩在南方不圖向北、向西發展。不過,不管怎麼說,只要呂哲不站在列國那邊攻秦,對於情況不妙的秦國來說就是一件好事。至於日後會是什麼個情況,只要秦國能撐過目前最艱難的這一關,總是有辦法來解決的。

共尉將軍情傳到呂哲這裡的時候,呂哲在意外中發現那並不是一件壞事,他現在最不願意看見的就是自己的勢力還沒有真正的發展起來之前秦國滅亡,因此連在必要的時刻派軍幫助秦國抗戰的念頭都有了。

秦國的中原軍團和先期南下的七萬秦軍去攻打在下父城以南的三十萬趙軍?軍事輿圖上沒有標錯的話,秦趙即將爆發大戰的場地離慎只有百里不到?從慎到秦趙戰場急行軍至多也就是兩天的路程,而似乎還有大概四十萬的齊燕聯軍在慎周邊,只要趙軍不是在二天之內敗亡,有的是軍隊會聚攏過去。

呂哲不太清楚蒙毅……或者說秦國的二十二萬能在多少時間之內擊潰或是殲滅三十萬趙軍,也不知道秦國只是動用二十二萬軍隊還是更多。但是有一點他非常確定,若是秦軍不能在任何支援趙國的援軍抵達之前戰勝趙軍,那麼這一場突襲戰必然會變成異常規模空前的會戰。

如果沒有發生秦軍突襲趙軍的事情,在會獵上全軍覆沒的齊燕估計會跟呂哲繼續糾纏下去,動用上百萬交戰在齊燕攻秦之前不太可能,可是動用幾十萬打一場還是有可能的事情。

發生了趙軍被秦軍突襲的突然事件,己方參與會戰的精銳又在極短的時間內全軍覆沒,齊王儋還能有什麼心思繼續與呂哲糾纏,不但不能糾纏反而要藉著戰前的約定臺階下,趕緊地去幫趙軍纔是。

當然,齊王儋一來就盡情的表演,又是什麼趙王歇是前來會盟,呂趙也馬上是姻親什麼的,那是要拉呂哲一塊去救援趙國。

呂哲等待齊王儋表演夠了纔開口說話,他可沒接什麼秦軍突襲趙軍的茬,而是大談起了會獵之前的雙方約定。

“算,自然是算數!”齊王儋本來是不想算數的,不講信用不是秦國的專利,齊國在歷史上也是一個逮住便宜就佔,輸了不服氣再幹的國家。但是現在將要攻秦的趙國這個盟友有難,要是讓三十萬趙軍完蛋了對齊國一點好處都沒有,只能講講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還是先救趙以後再繼續和呂哲拼了。

“齊王果然是講信用的人。”呂哲不是在誇獎,純粹就是爲了接下來的話題,又將確定魏韓歸爲呂哲保護強調一遍,最後才說:“如果齊王、燕王沒有異議,我們便各自蓋寶,向天下公示吧?”

蓋寶的“寶”是君王的印璽,除了國印(既傳國大璽)之外,策拜外國事務用的大王之璽和凡發兵用的大王信璽兩顆印璽都要用上。爲了表示信約受天地鬼神的的監督,那顆專門用來在祭祀上用印的印璽自然也是要蓋的。

服輸,不服輸還能怎麼樣?對於齊國來說先攻秦比較重要,想攻秦趙國就不能沒有了三十萬大軍,趙王歇更是一點閃失,不然原本約定好的齊、燕、趙、匈奴合力攻秦就要泡湯了。

齊王儋一邊用印,一邊還唸叨無論如何趙王歇也將是呂哲的翁丈,趙國也是因爲過來觀盟才被秦軍偷襲,呂哲可不能完全沒有表示。

燕王夏卻是一直欲言又止的模樣,要知道燕國是臧荼和韓廣打出來的,他這個燕王還是兩人從某個旮旯地方揪出來才當的王上。兩員大功臣(權臣)中,燕國本土有韓廣在,臧荼要是有什麼三長兩短燕國內部就將失去平衡,那可是要大動盪的,他這個燕王的位置還能不能繼續安穩坐下去可就沒譜了。

“哦、哦……”呂哲也在用印,不過他的是諸侯印璽,自然沒有皇帝(天子)、大王的印璽數量那麼多:“是嗎?我自然是不會眼睜睜看著趙國被殲滅,”,態度很像是在敷衍,蓋下最後一個印璽,站直了腰桿:“可是按照約定只帶來五萬部隊,數量有點少啊。”

鬼才信啊!雖然是各自都只帶五萬前來會盟地點,可是外圍誰沒藏個幾十萬後續部隊?最北邊的燕國都來了將近二十萬,陳郡可是在呂哲疆域邊上可能會沒有軍隊藏著麼!

“我聽說齊國吞併了泗水郡局部,用沛縣、留縣、彭城等地方設立了一個沛國?”呂哲呵呵笑了幾聲:“沛國相可是一個叫劉季的人?”

第405章 佈局開始(下)第152章 處處烽煙第544章 歷史性的一刻(下)第823章 應該的代價第970章 蠻夷之邦第216章 秦國的向北向南試探?第534章 孰優孰劣?第541章 教你打戰(下)第367章 再謀(下)第989章 太欺負人了第241章 軍中大疫第575章 即將到來的亂世重典時代(一)第412章 制衡(上)第597章 龐然大物的誕生(上)第1007章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第118章 安得猛士第528章 要“世界大戰”了?(十)第894章 極度的渴望第95章 困難重重第242章 終於開始了第570章 平淡而真實第22章 是否橫禍第370章 欲~望(上)第686章 餘音(七)第972章 樓蘭王城第566章 朋友嗎?第80章 傲睨得志第63章 徐氏押寶(上)第243章 劍拔弩張第26章 就差一點第795章 航海時代第1036章 擴張的必要第1079章 漢帝國名稱的由來第757章 出發點第135章 拉開序幕第789章 豈曰無衣第1085章 外強中乾?第794章 心情都不賴第518章 高度緊張(下)第981章 帝國的態度第424章 焦灼第624章 彼之仇寇,吾之英雄(下)第956章 曾經的奸佞第277章 玩場大的第1027章 錯誤的劇本第577章 即將到來的亂世重典時代(三)第488章 不幹正事第646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二)第989章 太欺負人了第662章 逆極爲反第925章 那是一種必然趨勢第943章 立身,立志第729章 漠南(十五)第845章 污點與畏縮第1097章 此刻,只有粗話能表述心情第123章 成爲主將第1102章 野人什麼的第1029章 非等量第423章 讓冷靜去見鬼!(下)第624章 彼之仇寇,吾之英雄(下)第762章 關於宗教和信仰第108章 是假的吧?第264章 蠢到沒邊第231章 局部態勢第306章 秦系將領第154章 各方動向第961章 再談聯姻第915章 命好的傢伙!第750章 尷尬之舉第726章 漠南(十二)第845章 污點與畏縮第814章 改革還是變革(中)第1044章 我想當帝國人,可以嗎?第508章 封賞與思量(上)第177章 象兵?第736章 南下(上)悲劇再請假一天第50章 尷尬之極第135章 拉開序幕第1035章 時代在改變第280章 登陸,穿插第896章 竟然是這個最先走出國門第363章 生或死(下)第380章 楚使(上)第455章 玩火(下)第928章 不懷好意第513章 捉摸不透啊第259章 連環局第84章 爵位之重第1044章 我想當帝國人,可以嗎?第793章 揚長而去第718章 漠南(四)第166章 咸陽來人第53章 前往咸陽(下)第815章 改革還是變革(下)第53章 前往咸陽(下)第402章 設想第680章 餘音(一)第247章 只看天意第328章 再次求見
第405章 佈局開始(下)第152章 處處烽煙第544章 歷史性的一刻(下)第823章 應該的代價第970章 蠻夷之邦第216章 秦國的向北向南試探?第534章 孰優孰劣?第541章 教你打戰(下)第367章 再謀(下)第989章 太欺負人了第241章 軍中大疫第575章 即將到來的亂世重典時代(一)第412章 制衡(上)第597章 龐然大物的誕生(上)第1007章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第118章 安得猛士第528章 要“世界大戰”了?(十)第894章 極度的渴望第95章 困難重重第242章 終於開始了第570章 平淡而真實第22章 是否橫禍第370章 欲~望(上)第686章 餘音(七)第972章 樓蘭王城第566章 朋友嗎?第80章 傲睨得志第63章 徐氏押寶(上)第243章 劍拔弩張第26章 就差一點第795章 航海時代第1036章 擴張的必要第1079章 漢帝國名稱的由來第757章 出發點第135章 拉開序幕第789章 豈曰無衣第1085章 外強中乾?第794章 心情都不賴第518章 高度緊張(下)第981章 帝國的態度第424章 焦灼第624章 彼之仇寇,吾之英雄(下)第956章 曾經的奸佞第277章 玩場大的第1027章 錯誤的劇本第577章 即將到來的亂世重典時代(三)第488章 不幹正事第646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二)第989章 太欺負人了第662章 逆極爲反第925章 那是一種必然趨勢第943章 立身,立志第729章 漠南(十五)第845章 污點與畏縮第1097章 此刻,只有粗話能表述心情第123章 成爲主將第1102章 野人什麼的第1029章 非等量第423章 讓冷靜去見鬼!(下)第624章 彼之仇寇,吾之英雄(下)第762章 關於宗教和信仰第108章 是假的吧?第264章 蠢到沒邊第231章 局部態勢第306章 秦系將領第154章 各方動向第961章 再談聯姻第915章 命好的傢伙!第750章 尷尬之舉第726章 漠南(十二)第845章 污點與畏縮第814章 改革還是變革(中)第1044章 我想當帝國人,可以嗎?第508章 封賞與思量(上)第177章 象兵?第736章 南下(上)悲劇再請假一天第50章 尷尬之極第135章 拉開序幕第1035章 時代在改變第280章 登陸,穿插第896章 竟然是這個最先走出國門第363章 生或死(下)第380章 楚使(上)第455章 玩火(下)第928章 不懷好意第513章 捉摸不透啊第259章 連環局第84章 爵位之重第1044章 我想當帝國人,可以嗎?第793章 揚長而去第718章 漠南(四)第166章 咸陽來人第53章 前往咸陽(下)第815章 改革還是變革(下)第53章 前往咸陽(下)第402章 設想第680章 餘音(一)第247章 只看天意第328章 再次求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裕县| 枝江市| 瑞金市| 南木林县| 昌图县| 策勒县| 沅江市| 秦皇岛市| 师宗县| 中方县| 绵阳市| 黄骅市| 青浦区| 衡山县| 苍溪县| 竹溪县| 岳池县| 黄浦区| 云南省| 项城市| 青河县| 乌拉特中旗| 宝丰县| 安义县| 建始县| 噶尔县| 达尔| 永康市| 邳州市| 思南县| 开阳县| 霍州市| 买车| 青海省| 陇川县| 阿拉尔市| 仁布县| 郴州市| 赫章县| 瑞安市| 德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