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0章 糟糕透頂

援軍不抵達,兵堡守軍哪怕還能守住也會因爲是孤軍奮戰(zhàn)而心下惴惴不安,周文起兵之初能靠著數(shù)千人與桓楚廝殺,在艱難的環(huán)境逐漸壯大到有六萬多部下,自然對軍心有一定的瞭解。他知道連續(xù)行軍不好,可是爲了使兵堡的守軍維持堅韌也只有快速頂上。

一萬四千人不用馬上與來犯的秦軍死戰(zhàn),周文的佈置十分的簡單,他們只需要出現(xiàn)在戰(zhàn)場,孤軍奮戰(zhàn)的兵堡守軍發(fā)現(xiàn)有援軍到來必會士氣大振,而圍攻兵堡的秦軍也會因爲他們的出現(xiàn)暫緩對兵堡的攻擊。

戰(zhàn)場出現(xiàn)新的守軍部隊,按照常理秦軍必定會停下攻勢稍微調整,那麼得以喘息的兵堡守軍就能修復部分防禦工事,哪怕是拖延時間也多了一些。

周文已經想好了,到了戰(zhàn)場吸引秦軍的注意力,而後按照呂哲的佈置,用藏起來的小舟從水路向兵堡補充兵力和補給,然後立刻後退。

虛晃一槍是最佳的做法,兵力不佔優(yōu)勢之前與秦軍打野戰(zhàn)不可取,他們也不用退多遠,只需要後退十五里在甲三號兵堡附近立寨,與甲三號兵堡形成互補之勢,然後等待後續(xù)的援軍到來就可以了。

江陵和夷陵的兵力正在往南陵移動,總數(shù)五萬的客軍一日內就可抵達南陵城,他們到了之後會與城內的五萬部隊會合,那麼呂哲集結起來的兵力就達到十萬。

其實南陵的五萬部隊中有三萬隨時都可以出發(fā),只是早先並沒有查探到秦軍主力才引而不發(fā)。現(xiàn)在已經查探到秦軍主力在沔水酇縣一線,等待既然已經有結果,相應的應對自是要有的。

臨出發(fā)前,呂哲給還在長沙郡的燕彼去信命他無比要注意吳芮的舉動,又派人送信給廬江郡的鄭浩讓他穩(wěn)住桓楚。兩份信囑咐的內容有一條相同。那就是一旦發(fā)現(xiàn)不穩(wěn)定要不計代價示警。

十萬秦軍啊,不是十萬亂軍,呂哲不知道這場作戰(zhàn)會打多久,更加不清楚會打到什麼程度。部隊能抽調的全部抽調到南陽郡一線。這時候要是後院起火。那就是雙面夾擊之勢,到時候可沒什麼好想的。他只能將衡山郡的部隊調回來,用二十萬的兵力固守剛剛建好城牆的南陵城,放棄南郡大部分區(qū)域固守南陵,而後龜縮在長江南岸的蒼梧郡慢慢舔傷口了。

戰(zhàn)爭爆發(fā)的第二天。身負使命的娩杓連夜趕到竟陵,他一到立刻查驗糧倉,點算夠十萬人吃上一個月的糧草,命人裝載早已準備妥當?shù)闹鄞媪鞫现北价晨h而去。

也就是竟陵糧草用水路前去鄢縣的隔一天,南陵十萬的部隊則由呂哲親率,攜帶五日的乾糧行走陸路也出發(fā)了。

從竟陵的水路運糧一個晝夜可達鄢縣。早在刻意製造南陽郡方向的薄弱防線時,是事先佈置好的應對方略。他們不會只走這一趟,而是會來回運送。

南陵距離鄢縣約有一百五十里,最快也需要兩天才能抵達。而後面的軍用器械所需的時間更多。

南郡的黔首早已經習慣軍隊來回調動,可是當北方升起狼煙又有十萬大軍從南陵出發(fā)時,他們立刻呆了。

十萬大軍途經的鄉(xiāng)里,見到浩浩蕩蕩大軍的人們,他們真的不敢相信要打仗了,而這一次不是三郡之主要去征討誰,官府遲來的佈告寫的很清楚,是十萬秦軍從南陽郡方向犯境!

打仗了?是的,南郡境內只是安靜不到八個月的時間又要打仗了!

北線一地的黔首似乎纔想起前一段時間官府在奉勸人以往南方,可以去南陵新城,想移民到蒼梧郡會有更好的政策。他們現(xiàn)在回想起來才意識到原來官府早對秦軍入侵有察覺,所以纔會有那樣安排?

十萬秦軍從南陽郡方向而來的消息並沒有由民間自己傳,官府是大大方方的貼出告示。呂哲太清楚這種事情不能隱瞞了,越隱瞞消息就會傳得越離奇,說不定上一刻是十萬秦軍來攻,下一刻十萬變成二十萬、三十萬、四十萬。傳言會變成謠言,不如在事情沒有變得更壞之前官府自己通知,哪怕不是好消息也不至於讓事態(tài)被謠言弄得失控。

南郡境內的南陽郡一線,佈告被貼出來的時候很多黔首跑去詢問官府,說是前段時間的政策還有沒有效。

當?shù)毓俑畞K沒有得到取消行政的命令,可是戰(zhàn)時一般情況下根本不允許戰(zhàn)區(qū)範圍內發(fā)生民衆(zhòng)事件,官吏眼見向官府聚攏的人越來越多,一個處理不好可能會失控,硬著頭皮回覆有效。回覆之後,縣令或是縣長派人急告南陵,一面則是以組織的名義在拖延時間。

呂哲得到各縣令(長)的公函時人是在行軍途中。他看到四封縣令(長)的求問信,還有三十多封來自各鄉(xiāng)三老,騎跨在戰(zhàn)馬上臉色有些陰晴不定。

非戰(zhàn)時的移民都有風險,戰(zhàn)時大規(guī)模的移民就更加不像話了。

現(xiàn)在移民,讓各鄉(xiāng)各縣自行組織沒有軍隊在旁保護也是維持秩序根本不可取,有一人作惡就更形成混亂,有十人兇惡就會造成動盪,有百人呼嘯那就是一場民變。稍有不慎,可別大澤鄉(xiāng)沒喊出來的“王侯將寧有種乎”在南郡被吼出來。

移民十萬黔首至少要有五千軍隊在旁,北境一線有四個縣接近二十萬的黔首要拖家?guī)Э谕线w移,那就至少需要一萬的部隊沿途護送和維持次序。

一萬軍隊啊!十萬秦軍來襲,哪怕是一千軍隊在現(xiàn)在都是珍貴的,護送和維持黔首遷移的次序不比打一場硬仗輕鬆,必需要是軍紀嚴明的軍隊,要是派去軍紀不嚴的軍隊可能更壞事。

能稱得上軍紀嚴明的軍隊呂哲現(xiàn)在手頭上只有三萬,這三萬也是他能在邔縣一線扛住秦軍所倚重的重要戰(zhàn)兵!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呂哲清楚自己並不算什麼智者,只不過是一個“見多識廣”的人罷了。他在部署作戰(zhàn)計劃的時候的時候有考慮過戰(zhàn)爭爆發(fā)後的情況,上次移民失敗後以爲黔首們哪怕是戰(zhàn)爭爆發(fā)也不會願意離開故土,然而他料錯了,顯然黔首知道戰(zhàn)爭爆發(fā)時身在戰(zhàn)區(qū)會有什麼樣的遭遇。

“蒯先生。”呂哲策馬控制方向,接近時將疊好的木櫝和竹片遞向同樣騎馬的蒯通。

蒯通接過去一塊一片的閱讀,擡頭看向呂哲時立刻說:“暫時不能讓北境的黔首向後撤!”,他的臉色非常難看。

只要不傻都知道那意味著什麼,前線的黔首向後轉移,那麼後面的黔首發(fā)現(xiàn)了會怎麼想?他們估計第一個想法就是前方頂不住了,第二個想法就是捲包裹跟隨逃難。一地兩地……更多的黔首跟著逃,那勢必會造成不可預料的結果,而前方要作戰(zhàn),後方亂了還怎麼打?

呂哲一瞬間也反應過來,他總算知道有沒有謀士的重要性。他剛剛思考的只是兵力的問題,沒有想到北境黔首後撤帶來的影響,蒯通卻是想到了,這就是謀士的重要性!

“……主上,快快命人拖延前方的黔首。趕緊派人到後方,”蒯通聲音壓得比較低:“現(xiàn)在能做的就是先將後面的黔首先一步轉移,越靠南的黔首越先轉移,然後纔是靠北的黔首。與前線先撤是大大不同,後方先撤哪怕會有恐慌也會極小。”

也就是說變了個樣,成了後線的先轉移,然後纔是前線的後撤!

呂哲思量一下,一樣是戰(zhàn)時的黔首轉移,蒯通從南向北的方法確實會將恐慌降到最低,是現(xiàn)下最好的辦法。他其實也清楚,這樣做的話前方的兵堡要是能頂住沒什麼,一旦頂不住北境黔首可就要遭殃了,但是戰(zhàn)爭就是戰(zhàn)爭,他們能做的就是將對整個大局的危害減到最低。

從親兵中挑選幾人善騎者,呂哲下馬立刻書寫命令蓋上大印,隨即幾名親兵馳騁帶著使命而去。

看著親兵離去,呂哲策馬暫時脫離行軍大隊,他讓到路旁大聲呼喚“季布”,連續(xù)呼喚三聲季布才跑了過來。他看著身穿五百主皮甲的季布,“予你臨時軍侯之權,”,季布聽得愣了一下。

呂哲說著索性跳下戰(zhàn)馬,招手讓季布靠得更近一些,壓低聲音不斷在交代什麼。

季布聽著情不自禁地張大嘴巴一臉的爲難,聽到翼枷也一同前去,更得到事情辦好恢復原職的承諾,他咬了咬牙點頭。等待呂哲交代完在呼喚翼枷,他繃著臉走向蒯通轉述呂哲什麼話,蒯通似乎愣了一下才有反應,然後兩人壓低聲音一問一答持續(xù)了很久。

翼枷來時呂哲自是一番交代,他比之季布要心思簡單許多,從頭到尾哪怕是聽到呂哲說“有必要時可以不經稟告而殺之”臉色都沒有變。聽完,他臉色嚴肅:“請主上放心,枷必不負使命!”

呂哲的親軍數(shù)量有三千,季布和翼枷各領一千脫離大軍而去時,各級將校看見了都是忍不住一陣驚疑不定,急切地想知道呂哲是不是也離開。等待他們看見呂哲的帥旗依然跟隨大軍行軍,心下紛紛猜測發(fā)生了什麼事。

第6章 基層軍官第659章 國祚(七)第72章 毀滅的因第35章 絢麗奪目第330章 解圍第60章 下位者鄙第220章 糟糕透頂第365章 餘音(下)第1106章 帝國遲早丸藥第309章 興奮第875章 凡事皆有因第298章 九江郡動向第758章 理智與犯渾第百八五十九章 帝國勳貴第43章 有功必賞第38章 天堂地獄第1027章 錯誤的劇本第345章 艱難第697章 戰(zhàn)匈奴(一)第447章 蠢貨(下)第320章 受迫於齊第913章 文明?呵呵!第904章 瘋子!他X的瘋子!第547章 勢不由人第53章 前往咸陽(下)第208章 所謂坦蕩第7章 衝鋒姿態(tài)第563章 百萬軍聚,只爲一會(上)第906章 人生際遇啊……第437章 開竅與迷惑第1070章 幾無退路的匈奴第1013章 苦逼的駱搖第439章 攪局者(下)第622章 彼之仇寇,吾之英雄(上)第12章 軍爵與酒第363章 生或死(下)第266章 九子,公子高第780章 蓄勢而待發(fā)第1090章 地廣人稀第790章 援軍在哪?第384章 洞悉第931章 周到的烏孫人第771章 醞釀中的……(上)第303章 緊急時刻(下)第908章 幾度春風第367章 再謀(下)第535章 戰(zhàn)爭還有暫停的?第246章 再遇李良第814章 改革還是變革(中)第685章 餘音(六)第893章 擺明了的階梯第704章 戰(zhàn)匈奴(八)第350章 張良(上)第323章 悽慘不過吳芮第1076章 別人眼中的帝國第642章 韓信的北征(上)第189章 心裡發(fā)怵第598章 龐然大物的誕生(中)第181章 新鮮事物第20章 如此百主第480章 另類的震懾(中)第983章 一連串動作第1045章 繼續(xù)向西第1074章 掌握大海等於掌握霸權!第702章 戰(zhàn)匈奴(六)第178章 項氏使團第776章 在路上第317章 大魄力第665章 當猜測成爲事實第750章 尷尬之舉第761章 什麼樣的未來第583章 種族存亡之際第641章 各國動向(四)第825章 緊鑼密鼓第147章 未雨綢繆第227章 第三天(中)第937章 啥?都是炎黃苗裔?第191章 就該是這樣子第918章 有此殊榮第352章 事有急緩(上)第629章 大勢(二)第505章 繞不過的坎第404章 佈局開始(上)第302章 緊急時刻(上)第134章 心態(tài)問題單章感謝與想說的話第902章 似乎有點危險?第348章 南陵城(上)第895章 凱旋與獻俘第168章 時不待我第152章 處處烽煙第274章 不告而戰(zhàn)第1001章 到底是荒誕還是輝煌?第29章 話說劉季第598章 龐然大物的誕生(中)第267章 向東第246章 再遇李良第635章 泛國民意識(下)第26章 就差一點第469章 我的旌旗,我的家臣
第6章 基層軍官第659章 國祚(七)第72章 毀滅的因第35章 絢麗奪目第330章 解圍第60章 下位者鄙第220章 糟糕透頂第365章 餘音(下)第1106章 帝國遲早丸藥第309章 興奮第875章 凡事皆有因第298章 九江郡動向第758章 理智與犯渾第百八五十九章 帝國勳貴第43章 有功必賞第38章 天堂地獄第1027章 錯誤的劇本第345章 艱難第697章 戰(zhàn)匈奴(一)第447章 蠢貨(下)第320章 受迫於齊第913章 文明?呵呵!第904章 瘋子!他X的瘋子!第547章 勢不由人第53章 前往咸陽(下)第208章 所謂坦蕩第7章 衝鋒姿態(tài)第563章 百萬軍聚,只爲一會(上)第906章 人生際遇啊……第437章 開竅與迷惑第1070章 幾無退路的匈奴第1013章 苦逼的駱搖第439章 攪局者(下)第622章 彼之仇寇,吾之英雄(上)第12章 軍爵與酒第363章 生或死(下)第266章 九子,公子高第780章 蓄勢而待發(fā)第1090章 地廣人稀第790章 援軍在哪?第384章 洞悉第931章 周到的烏孫人第771章 醞釀中的……(上)第303章 緊急時刻(下)第908章 幾度春風第367章 再謀(下)第535章 戰(zhàn)爭還有暫停的?第246章 再遇李良第814章 改革還是變革(中)第685章 餘音(六)第893章 擺明了的階梯第704章 戰(zhàn)匈奴(八)第350章 張良(上)第323章 悽慘不過吳芮第1076章 別人眼中的帝國第642章 韓信的北征(上)第189章 心裡發(fā)怵第598章 龐然大物的誕生(中)第181章 新鮮事物第20章 如此百主第480章 另類的震懾(中)第983章 一連串動作第1045章 繼續(xù)向西第1074章 掌握大海等於掌握霸權!第702章 戰(zhàn)匈奴(六)第178章 項氏使團第776章 在路上第317章 大魄力第665章 當猜測成爲事實第750章 尷尬之舉第761章 什麼樣的未來第583章 種族存亡之際第641章 各國動向(四)第825章 緊鑼密鼓第147章 未雨綢繆第227章 第三天(中)第937章 啥?都是炎黃苗裔?第191章 就該是這樣子第918章 有此殊榮第352章 事有急緩(上)第629章 大勢(二)第505章 繞不過的坎第404章 佈局開始(上)第302章 緊急時刻(上)第134章 心態(tài)問題單章感謝與想說的話第902章 似乎有點危險?第348章 南陵城(上)第895章 凱旋與獻俘第168章 時不待我第152章 處處烽煙第274章 不告而戰(zhàn)第1001章 到底是荒誕還是輝煌?第29章 話說劉季第598章 龐然大物的誕生(中)第267章 向東第246章 再遇李良第635章 泛國民意識(下)第26章 就差一點第469章 我的旌旗,我的家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安县| 清徐县| 尼勒克县| 科技| 黄冈市| 金湖县| 泗阳县| 囊谦县| 双辽市| 平湖市| 滁州市| 临高县| 盐池县| 图木舒克市| 新安县| 甘泉县| 丰原市| 富川| 深泽县| 武安市| 静乐县| 屯门区| 永仁县| 临夏县| 巴南区| 睢宁县| 富阳市| 布尔津县| 文山县| 龙泉市| 江源县| 巴青县| 临沂市| 东港市| 林西县| 浦县| 昌吉市| 麻江县| 昌图县| 福鼎市| 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