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七章 大秦的三座燈塔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蘇第九十七章大秦的三座燈塔

入夜的咸陽城一如既往的平靜而安詳。

尤其是自從章臺街被封,樂教司的夜夜笙歌不見之後,咸陽城入夜之後就安靜的再也沒有半點聲息。

而隨著夜深,萬家燈火一個又一個的熄滅。

咸陽城的天漸漸黑了下來。

隨之皇宮的明燈宮殿也跟著一座又一座的熄滅了下來。

萬籟寂靜。

而就在黑暗之中。

有三座彷佛孤夜之中的燈塔,在爲這曠古以來,開天闢地的大一統王朝尋找著前進的方向。

大律府。

對於在大律府中的官員來說,這似乎只是第一個不眠之夜的開始。

“五等九流既然已是階級層的劃分,那就必須要有明確的劃分,不能含湖其辭。”

“外夷見了內奴,內奴地位要高,那麼外夷須行跪拜之禮,參拜內奴。”

“內奴若無職能在身,便不能指揮外夷任事。”

“尊禮而拜,爲禮,若越權擅使,爲罪。”

“另外,既然是立新法,就推倒重來,照搬此前秦律,與畫蛇添足無異!”

……

太尉府!

明燈長亮,郭懷義跟個竹竿子一樣遠遠的杵著。

就在前方,一個巨大的沙盤旁的臺階上。

始皇帝,

始皇帝雙腿收攏屈膝,雙臂盤在膝蓋上面,頭杵在胳膊上,愣神的盯著巨型的沙盤。

下一個臺階處。

李斯,馮去疾,蒙毅,馮劫,王翦,蒙恬,王賁似乎和始皇帝一個模樣,坐成一排屈膝坐著。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去看,這更像是傻缺八人組!

傻不愣登的看著天下四十二郡沙盤。

“陛下,一定會亂的,一旦以紙張制衡天下學士,引天下學士入咸陽,越是距離咸陽遠的地方,就會越亂!

昔日六國貴族們絕不希望看到我大秦聚集天下文學之士,以此來梳理天下,成爲天下學士中心。

老臣覺得有三個地方,其中楚地有二,江東之地和徐州之地,齊地有一,臨淄,一定亂!”

李斯陰沉沉的以惡揣惡的起身,光腳走在沙盤上面,道:

“滅韓之後,韓王安在新鄭反叛,一呼百應,卻被我大軍一戰而下,舊韓勳貴蕩然無存。”

“昔日魏國是第一個變法的諸侯國,其國策註定了勳貴之家難以在地方形成根深蒂固的影響力。”

“昔日趙國之地雖有勳貴,但滅趙許久,距離咸陽最近,早已化解,不足爲慮。”

“昔日燕國勳貴,隨著燕王逃亡遼東,不能再重整旗鼓,只能是距離我大秦越來越遠。”

“昔日齊國重商重民,藏富於民,幾代人改變了齊國勳貴思想,而商人重利,如今這些齊商已經從令如流。”

李斯頓了頓,見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便走在了楚國之地,面向始皇帝,道:

“只有昔日楚國封君製造就了楚國遍地都是封君,且全是世襲封君,封地封戶根深蒂固,絕不是拔除了屈景昭三族,就能解決。”

“昔日老將軍滅楚之時,楚國雖然積弱也能湊足六十萬兵馬,而這,還不包括楚國各地封君的私兵!”

“屈景昭三族被拆七零八落,已經不足爲慮,翻不起什麼大浪,

但江東吳越之地,民風彪悍,多數楚國貴族均活躍於此地,其中項氏一族爲最,作爲昔日楚國軍事領袖勳貴,不容小覷。

第二個地方,徐州之地,昔日楚國的春申君,東君,彭城君,尚君,射陽君封地均在此處。

原本循序漸進,慢慢梳理這些貴族便可安穩,但紙張一出,

會令這些人感覺到極大的危機感。”

“恕老臣妄斷,老臣以爲,舊楚之地,需要如舊韓一樣,來一次氣勢洶洶的反叛,讓所有抱著復國之念的勳貴們,搖旗揭竿,叛我大秦!

如此才能一戰平息。”

“至於臨淄!

極有可能這是第一個動亂的地方,紙張的出現,會直接湮滅稷下學宮,且老臣若揮刀,一定先毀稷下學宮。

但此地,文學鼎盛,民風淳樸,商道橫行,誘之以紙,安撫其心,反而可以成爲最穩定的一處。”

李斯的話音漸漸落地,王賁勐然起身道:“陛下,末將請命,橫掃江東之地,滅了那些貴族,就不用擔憂叛亂了。”

始皇帝擡了擡手,讓王賁坐下來,搖頭道:“舊楚之地的封君太多了,牽一髮而動全身,滅江東貴族一營兵馬足以,可滅了一家,恐怕會令整個舊楚之地的貴族惶恐不安。”

……

農業司!

田震杵在嬴城的後邊, 眼睛快要瞇成一條縫隙不斷磕巴腦袋。

磕巴一下,田震就再擡頭看嬴城幾下,見嬴城還在面前,就又緩緩的磕巴下去,腦袋做著往返運動。

嬴城安靜的暢遊在文牘的海洋裡面,隨著對農業司的田畝分佈,種植分佈,田地產量,賦稅的瞭解,總算是有了一個明確的概念。

農業集體化反而更適應現在的秦國,而不是土地私有化。

對以‘裡’爲單位的集體化農業徵收賦稅,可以極大程度地消除賦稅過重對以人頭稅制和稅田制獨戶的影響力。

同時,可以儘可能的澹化因爲將士軍功未能如數獲得田地的影響。

“田司正,這鄉紳士族在鄉里之中的影響力如何,以往耕作之中,可有困擾!”嬴城再次詢問道。

勐然間,田震擡頭瞪大雙眼,眼淚乾流,帶著哈欠的回道:“在關中以內,基本已經沒有什麼鄉紳士族的存在了。”

“即便是有,也變爲三老,鄉主,嗇夫,亭長,里長這種統一歸縣府隨時任免的官員。”

“諸如上黨、河內、代郡、南陽、邯鄲這些地方,其實這麼多年,政令已經能夠下到鄉野之內,莫有不從。”

“難搞的是淮陽東南部,不是鄉紳士族,主要是那些陽奉陰違盤踞的勳貴宗族,隱瞞土地人丁之事,屢見不鮮。”

“這下官也是很難搞,想要切實統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時間,而且阻力不小。”

“有鄉紳的是濟北,齊郡,瑯琊等郡,不過有上將軍蒙武駐守臨淄,縱然有亂,還算在平穩過度期。”

第248章 宗室探訪第四十章 目標,阿房宮的六十萬勞力第213章 汧縣五馬候壽誕第六十一章 戰略佈局,宣傳司和教化司第一百二十章 胡亥獻禮第四十一章 帶兵先進攻一下阿房宮,楊端和第七十章 此心,必可動日月,撼天地!第251章 底線在哪裡?第184章大秦帝國之縱橫(二)第262章 馮世傑的尋政之路第153章 梅花世界第246章 馮劫論兵第八十四章 望,諸君共勉第一百一十一章 嬴城講道第186章大秦帝國之縱橫(四)第九十一章 積極響應的大樂司第九十五章 始皇帝終於被震麻了第三十五章 四大鎮國神器,造紙術印刷術華夏字典小管第194章 皇帝不下鄉第二十一章 亂局,早已盡在囊中第一十三章 始皇帝的平靜與淡定第四十六章 推動大秦工業前進一千五百年第279章 嬴傒病故,秘而不發第247章 有些事從未被改變第八十六章 不如小學生的大秦朝臣第153章 梅花世界第一十六章 始皇帝的震驚,太過妖異第三十七章 大秦鄉亭裡,另一種方法第三十六章 一把火燒起來,連自己家也燒第二十七章 分制秦法,讓朕茅塞頓開第269章 復巡超級作坊第156章 嬴城,不過如此!第184章大秦帝國之縱橫(二)第233章 動亂將起?第三章 不當兒子了,咱們回孃家第224章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51章 白皮書和三輛馬車第151章 白皮書和三輛馬車第185章 大秦帝國之縱橫(三)第一百零三章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五十章 任重而道遠第200章 戰略大調整的開始第250章 租用外官署地第三章 不當兒子了,咱們回孃家第五十六章 法與禮之爭第十章 秦法,亡國之法第218章 均富論第一百一十七章 終於給挖到了第238章 虎軀一震第127章 第三,有錯,便改之第226章 微末中的問答第212章 汧縣虞子期第二十章 早已準備,迎接暴風雨第一十二章 一石激起層浪第189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三)第一百一十章 大公無私的嬴城第278章 王賁的抉擇,忠與孝第192章 咸陽府衙的議事第281章 第一次西進議事第188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二)第三章 不當兒子了,咱們回孃家第一章 怎麼辦,老爹太能惹事了第264章 蠢貨第四十三章 維護官府威信,扶蘇哀聲幫忙第九十一章 積極響應的大樂司第143章 天下疾苦啊第一百一十二章 茅塞頓開的悟道第272章 服了這個始皇帝了第六十九章 今日,我要定法第208章 特權等級第九十九章 促商業司,療養司工作第八十三章 新的開始,願碑第七十五章 斯聞城二十禮驚悟第五十二章 輕鬆淡定的始皇帝第268章 人心各異第253章 半夜驚雷第一十六章 始皇帝的震驚,太過妖異第234章 謀而後動!第201章 指導碼頭建設第211章 芝山裡的寶山第一百零五章 再拒第190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四)第215章 高,低,貴,賤第五十九章 門庭若市的扶蘇府第四十三章 維護官府威信,扶蘇哀聲幫忙第150章 商稅:宗貨交易書第九十六章 促農業司工作第九十八章 積極響應的農業司第253章 半夜驚雷第257章 官員調整第一百一十八章 始皇帝的感慨第九章 秦律,狗屁不如第一百零六章 國策之論第174章 曬太陽的趙高,瘋了的李斯第一百零四章 趙高傳召的心路第七十一章 無傷大雅,鬧了個小笑話第四十九章 趙高膽寒,大國工匠第125章 第一,世界停擺,爲我華夏忠魂第155章 富貴與貧賤
第248章 宗室探訪第四十章 目標,阿房宮的六十萬勞力第213章 汧縣五馬候壽誕第六十一章 戰略佈局,宣傳司和教化司第一百二十章 胡亥獻禮第四十一章 帶兵先進攻一下阿房宮,楊端和第七十章 此心,必可動日月,撼天地!第251章 底線在哪裡?第184章大秦帝國之縱橫(二)第262章 馮世傑的尋政之路第153章 梅花世界第246章 馮劫論兵第八十四章 望,諸君共勉第一百一十一章 嬴城講道第186章大秦帝國之縱橫(四)第九十一章 積極響應的大樂司第九十五章 始皇帝終於被震麻了第三十五章 四大鎮國神器,造紙術印刷術華夏字典小管第194章 皇帝不下鄉第二十一章 亂局,早已盡在囊中第一十三章 始皇帝的平靜與淡定第四十六章 推動大秦工業前進一千五百年第279章 嬴傒病故,秘而不發第247章 有些事從未被改變第八十六章 不如小學生的大秦朝臣第153章 梅花世界第一十六章 始皇帝的震驚,太過妖異第三十七章 大秦鄉亭裡,另一種方法第三十六章 一把火燒起來,連自己家也燒第二十七章 分制秦法,讓朕茅塞頓開第269章 復巡超級作坊第156章 嬴城,不過如此!第184章大秦帝國之縱橫(二)第233章 動亂將起?第三章 不當兒子了,咱們回孃家第224章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51章 白皮書和三輛馬車第151章 白皮書和三輛馬車第185章 大秦帝國之縱橫(三)第一百零三章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五十章 任重而道遠第200章 戰略大調整的開始第250章 租用外官署地第三章 不當兒子了,咱們回孃家第五十六章 法與禮之爭第十章 秦法,亡國之法第218章 均富論第一百一十七章 終於給挖到了第238章 虎軀一震第127章 第三,有錯,便改之第226章 微末中的問答第212章 汧縣虞子期第二十章 早已準備,迎接暴風雨第一十二章 一石激起層浪第189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三)第一百一十章 大公無私的嬴城第278章 王賁的抉擇,忠與孝第192章 咸陽府衙的議事第281章 第一次西進議事第188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二)第三章 不當兒子了,咱們回孃家第一章 怎麼辦,老爹太能惹事了第264章 蠢貨第四十三章 維護官府威信,扶蘇哀聲幫忙第九十一章 積極響應的大樂司第143章 天下疾苦啊第一百一十二章 茅塞頓開的悟道第272章 服了這個始皇帝了第六十九章 今日,我要定法第208章 特權等級第九十九章 促商業司,療養司工作第八十三章 新的開始,願碑第七十五章 斯聞城二十禮驚悟第五十二章 輕鬆淡定的始皇帝第268章 人心各異第253章 半夜驚雷第一十六章 始皇帝的震驚,太過妖異第234章 謀而後動!第201章 指導碼頭建設第211章 芝山裡的寶山第一百零五章 再拒第190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四)第215章 高,低,貴,賤第五十九章 門庭若市的扶蘇府第四十三章 維護官府威信,扶蘇哀聲幫忙第150章 商稅:宗貨交易書第九十六章 促農業司工作第九十八章 積極響應的農業司第253章 半夜驚雷第257章 官員調整第一百一十八章 始皇帝的感慨第九章 秦律,狗屁不如第一百零六章 國策之論第174章 曬太陽的趙高,瘋了的李斯第一百零四章 趙高傳召的心路第七十一章 無傷大雅,鬧了個小笑話第四十九章 趙高膽寒,大國工匠第125章 第一,世界停擺,爲我華夏忠魂第155章 富貴與貧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光市| 滁州市| 定州市| 大英县| 册亨县| 金昌市| 泌阳县| 城市| 琼结县| 建瓯市| 衡水市| 金川县| 伊吾县| 通化市| 和龙市| 太仆寺旗| 余庆县| 临湘市| 南部县| 衡南县| 横峰县| 海丰县| 陵川县| 如皋市| 东山县| 宿迁市| 越西县| 城市| 英德市| 新宁县| 上高县| 晋城| 平阴县| 邹平县| 柳林县| 龙海市| 敦化市| 灵丘县| 格尔木市| 嘉善县| 营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