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八章 積極響應的農業司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蘇第九十八章積極響應的農業司

聽到田震的回答,嬴城點了點頭,他也是從這浩瀚如海的文牘之中看到了一點非常有趣的地方。

沒有鄉紳!

準確的說,除了舊齊之地,天下沒有鄉紳士族。

就算是濟北,瑯琊等地,鄉紳士族並沒有他想象之中的能量大。

仔細回想鄉紳士族的形成,管中窺豹,算是科舉制下的弊端吧。

嬴城輕輕的放下文牘,走回飯桌,示意田震也不必拘禮,一邊吃著米糕,喝著羊肉湯,道:

“長話短說吧!”

“第一,農具的問題,

太少,很多鄉里都是共用一套農具,這其中耕牛嚴重不足,很多地方都是人工耕作。

耕地效率太低,鐵製農具數量太少,未耜leisi的耕地效率太低。”

田震想要解釋,嬴城擡了擡手阻止,繼續道:

“第二,農作物種類太少,禾(粟、小米)、麥(小麥)、黍(大黃米)、稻(水稻)、答(小豆)和菽(大豆)。

適應性不足,雖有你們採取了不少的措施,但對田地最適應耕作什麼糧食做的還是不夠。”

“第三,畝產太低了,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但是這個問題還是要重視。”

“第四,勞動力太少,這也是戰亂徭役導致的,不關你們的事情。”

“第五,田地資源過於分散,更準確的說是鄉里之間耕田交錯縱深太嚴重,導致因爲田地打架鬥毆的事情屢禁不絕。”

“第六,賦稅太重,這個我將農業司單獨拎出來,這件事不歸你們管,卻也歸你們管,目的,就是要讓你們站在民生爲本的立場上,與賦稅抗衡,爲天下老農爭取利益。”

其實在大秦,拋開時代限制問題,農業存在的問題很少很少。

可以說,重農抑商的法令,嚴禁農民離開土地,耕種還獎勵爵位,這極大程度加速了農業發展,這種規模是超前的。

保留耕種獎勵制度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田震認認真真的聽完,也是來了精神,一點睡意全無的回道:

“大律令所說第二,第三,下官不敢茍同,相比起昔日六國,我大秦的農耕水平,天下無人能比。”

“關中以內的畝產收成,要比其他地方高出三鬥不止,治粟內史府明年的目標,是徹底鞏固濟北膠東糧倉之地。

以此形成巴蜀,關中,濟北三大糧產地,維持天下穩定,再逐步南移,十年內,沿著大江流域,形成第四糧倉之地,從此天下黔首之家絕無缺糧少米的困境!”

嬴城心中一嘆,還是那個問題,時代的侷限性讓田震認爲現階段大秦農耕水平世界第一。

的確世界第一。

但站在他這個跨越華夏五千年的角度去看,經歷了那種萬頃良田收割機一車一車糧食就入庫的人來說,就有挑不出來的毛病了。

講道理說不通,那他就要打比方了。

“這麼說吧,田司正!”嬴城道:“五穀之外,天下還有很多從地面上長出來可以填飽肚子的農作物,漫山遍野都是,去讓人去找吧。

五穀之內,從收穫的糧食之中選取顆粒飽滿,麥穗產粒多的米粒作爲糧種,第二年將這些糧種種植下去,繼續選優,就能提高產量。”

田震一臉狐疑的瞅著嬴城,不明所以。

“算了,不和你講道理了!”嬴城煩躁的拍了拍桌子,道:“給本官整改農業司!”

田震被嚇了一跳,急忙起身告罪道:“下官知罪!”

嬴城擡了擡手,怒道:“記下來,整改!”

“農業司之內,

成立七個部門!”

“糧種署,挑選專業人才研究如何增加一畝地產量。”

“耕具署,對農具進行革新,研究耕作方式,研究如何快速犁地,一切和耕作有關的都去研究,

另外所有的農具全部換成鐵製的,自己去研究,鐵製未耜如何才能更快,你把入地的部分換成鐵製的套在木頭上不就可以了。”

“耕牛署,鼓勵養牛,放開牛政,由治粟內史出錢去搞耕牛養殖,可以攤派給勳貴,一家一個一百頭牛的養殖場,允許耕牛買賣,這個你不用管,本官去搞定。”

“賞食署,去人際罕見的地方,去天的盡頭,江河的盡頭,汪洋的盡頭給本官去找,尋一可大面積種植的,可以吃的農作物,賞百金,入二等三流,朝廷把他供起來養著!”

“耕田署和耕作署,統計天下田畝,管理天下耕田,任何徵用耕田行爲,不管是朝廷官署還是勳貴,沒有耕田署和鄉里同意,一寸土也不讓!

荒廢的耕田未給耕田署報備的,一律充入官田,一刀切。

鄉里田地縱深問題,就近置換一刀切,劃分鄉里管轄區域,允許自發組織的開發田地行爲。

所有私田歸爲裡所有,統一耕作,統一收糧,產出平均分配,要富一里一起富,要窮那就一里一起窮著。”

“儲糧署,除過規定的賦稅之外,對富餘糧食朝廷必須以錢幣進行購買,不得再進行其他任何形式的徵糧。”

嬴城強硬的整改, 不管這個田震同意不同意,他是整改定了。

“這,大律令,如何能使得啊!”

田震如臨大敵的盯著嬴城,滿目驚駭之意,其他都沒有意見,但是耕田署和耕作署,那是天翻地覆的改變。

不是簡單幾句話,他田震同意了就能實施的。

“此事,下官做不了主,需要陛下同意,若不然大律令縱然開罪於下官,下官也不能執行大律令所令。”

田震的態度也十分強硬,沒有商量的餘地。

“沒問題,你自去向陛下如是稟告便是!”嬴城點了點頭,沒有再解釋其他,甩手離開了農業司。

私田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守好自己一畝三分地,其他地方管他洪水滔天,與我無關,鄰里之間掘渠斷水是司空見慣,這也進一步澹化了道德準則。

同時,很大程度上也禁錮了勞動力,的確,私田可以讓以戶爲單位的家庭更加奮力的耕作。

但原本在集體下十人就可以完成的耕作任務,需要十戶來完成,因爲自掃門前雪,我完成了憑什麼幫你耕作。

而這就一定會伴隨著土地流失和土地兼併的存在。

不患寡而患不均,鄉里之中侵佔和私自開墾土地的問題廣泛存在,所以鄰里之間彼此仇恨一直存在。

當然,集體化帶來的問題,依舊存在,但在禮與法的並行下,可以儘可能的消除此類問題。

釋放多餘勞動力,伴隨而來的便是以鄉里爲單位的集體化工業發展。

開通商業便能讓商品流通起來。

無論在任何時代,單門獨戶的發展是極其困難的。

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瘋的始皇帝第186章大秦帝國之縱橫(四)第179章 大秦帝國之裂變(一)第140章 朝堂議事之問訣第179章 大秦帝國之裂變(一)第五十八章 五等九流第282章 西進之訣(一)第六十三章 輕鬆化解,炸始皇帝出來第261章 發錢,發錢,發錢第196章 虞子期和複合弓第182章 大秦帝國之裂變(四)第四十六章 推動大秦工業前進一千五百年第187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家宴趣事第156章 嬴城,不過如此!第三十三章 人之變因權勢而變第170章 我支持你去尋神仙第191章 我宣佈,大秦全面備戰春耕第145章 宣傳大院第一百一十七章 終於給挖到了第五十二章 輕鬆淡定的始皇帝第四十四章 殺氣騰騰始皇帝,要掀桌子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超級作坊遇寒冬第158章 大秦新法的踏腳石第166章 嬴城最不想動的宗室第一十一章 與李斯論法,被關押第152章 農業改進一道無法跨越的障礙第132章 始皇帝的護衛級別第196章 虞子期和複合弓第255章 固化階級是必須的第201章 指導碼頭建設第七十六章 舉官令?第285章 子房,屈才了第三十三章 人之變因權勢而變第168章 宗室悲壯的謀劃第134章 絕望胡亥第179章 大秦帝國之裂變(一)第八十章 造紙術的流水線作坊第177章 夫人們走出了後宮第一十五章 母子聯手坑扶蘇第212章 汧縣虞子期第143章 天下疾苦啊第246章 馮劫論兵第五章 諫逐客令石刻,惹事第247章 有些事從未被改變第五十二章 輕鬆淡定的始皇帝第一百一十六章 慢慢影響的歷史軌跡第254章 律法是如何腐朽的第四章 契機來了,重修親近之路第四十章 目標,阿房宮的六十萬勞力第188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二)第一十九章 要瘋,大家一起瘋第209章 大智若愚第八十七章 紙張的第一次應用第220章 長公子扶蘇接令第七十四章 與李斯之爭,沒有我不敢說的話第178章 決然之變第一百一十四章 超級作坊遇寒冬第238章 虎軀一震第五十二章 輕鬆淡定的始皇帝第136章 皇長孫嬴城代爲監國第190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四)第187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一)第一十五章 母子聯手坑扶蘇第五十三章 大律府,萬世大秦的開始第191章 我宣佈,大秦全面備戰春耕第九十一章 積極響應的大樂司第九十九章 促商業司,療養司工作第252章 變化進行式第246章 馮劫論兵第169章 地球是圓的還是方的?第274章 朝政之訣第三十四章 在大秦統兵的難度,要拿真本事第178章 決然之變第191章 我宣佈,大秦全面備戰春耕第二十八章 你不行我可以,扶蘇站起來了第199章 下官遵命第280章 身後事,世事難料第三十四章 在大秦統兵的難度,要拿真本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終於給挖到了第275章 複雜的是人,宣傳司之謀第276章 馮去疾的主場第154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128章 第四,閱兵第280章 身後事,世事難料第207章 農夫猶餓死上架感言第265章 公子懷和公子胡亥第285章 子房,屈才了第六十六章 古之謀,始皇帝的猶豫和落寞第209章 大智若愚第233章 動亂將起?第一百零五章 再拒第261章 發錢,發錢,發錢第一百零一章 已經麻木的始皇帝第一百零六章 國策之論第202章 第一次背書第214章 抓抓抓,嚴重瀆職罪第五十三章 大律府,萬世大秦的開始第134章 絕望胡亥
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瘋的始皇帝第186章大秦帝國之縱橫(四)第179章 大秦帝國之裂變(一)第140章 朝堂議事之問訣第179章 大秦帝國之裂變(一)第五十八章 五等九流第282章 西進之訣(一)第六十三章 輕鬆化解,炸始皇帝出來第261章 發錢,發錢,發錢第196章 虞子期和複合弓第182章 大秦帝國之裂變(四)第四十六章 推動大秦工業前進一千五百年第187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家宴趣事第156章 嬴城,不過如此!第三十三章 人之變因權勢而變第170章 我支持你去尋神仙第191章 我宣佈,大秦全面備戰春耕第145章 宣傳大院第一百一十七章 終於給挖到了第五十二章 輕鬆淡定的始皇帝第四十四章 殺氣騰騰始皇帝,要掀桌子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超級作坊遇寒冬第158章 大秦新法的踏腳石第166章 嬴城最不想動的宗室第一十一章 與李斯論法,被關押第152章 農業改進一道無法跨越的障礙第132章 始皇帝的護衛級別第196章 虞子期和複合弓第255章 固化階級是必須的第201章 指導碼頭建設第七十六章 舉官令?第285章 子房,屈才了第三十三章 人之變因權勢而變第168章 宗室悲壯的謀劃第134章 絕望胡亥第179章 大秦帝國之裂變(一)第八十章 造紙術的流水線作坊第177章 夫人們走出了後宮第一十五章 母子聯手坑扶蘇第212章 汧縣虞子期第143章 天下疾苦啊第246章 馮劫論兵第五章 諫逐客令石刻,惹事第247章 有些事從未被改變第五十二章 輕鬆淡定的始皇帝第一百一十六章 慢慢影響的歷史軌跡第254章 律法是如何腐朽的第四章 契機來了,重修親近之路第四十章 目標,阿房宮的六十萬勞力第188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二)第一十九章 要瘋,大家一起瘋第209章 大智若愚第八十七章 紙張的第一次應用第220章 長公子扶蘇接令第七十四章 與李斯之爭,沒有我不敢說的話第178章 決然之變第一百一十四章 超級作坊遇寒冬第238章 虎軀一震第五十二章 輕鬆淡定的始皇帝第136章 皇長孫嬴城代爲監國第190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四)第187章 大秦帝國之崛起(一)第一十五章 母子聯手坑扶蘇第五十三章 大律府,萬世大秦的開始第191章 我宣佈,大秦全面備戰春耕第九十一章 積極響應的大樂司第九十九章 促商業司,療養司工作第252章 變化進行式第246章 馮劫論兵第169章 地球是圓的還是方的?第274章 朝政之訣第三十四章 在大秦統兵的難度,要拿真本事第178章 決然之變第191章 我宣佈,大秦全面備戰春耕第二十八章 你不行我可以,扶蘇站起來了第199章 下官遵命第280章 身後事,世事難料第三十四章 在大秦統兵的難度,要拿真本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終於給挖到了第275章 複雜的是人,宣傳司之謀第276章 馮去疾的主場第154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128章 第四,閱兵第280章 身後事,世事難料第207章 農夫猶餓死上架感言第265章 公子懷和公子胡亥第285章 子房,屈才了第六十六章 古之謀,始皇帝的猶豫和落寞第209章 大智若愚第233章 動亂將起?第一百零五章 再拒第261章 發錢,發錢,發錢第一百零一章 已經麻木的始皇帝第一百零六章 國策之論第202章 第一次背書第214章 抓抓抓,嚴重瀆職罪第五十三章 大律府,萬世大秦的開始第134章 絕望胡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里县| 井冈山市| 鹿泉市| 镇坪县| 轮台县| 定边县| 青海省| 轮台县| 宝应县| 平乡县| 墨脱县| 沾益县| 镇远县| 无锡市| 泾川县| 新丰县| 抚松县| 定兴县| 随州市| 伊春市| 岑巩县| 鄂伦春自治旗| 太保市| 金堂县| 海宁市| 沂源县| 凤山县| 县级市| 禄劝| 铜山县| 响水县| 蚌埠市| 图木舒克市| 西华县| 南部县| 博白县| 合水县| 广宗县| 柘荣县| 普洱| 安溪县|